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视野]浅析苏联的城市化模式
作者:梅春才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城市化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后,城市化高速发展,其发展速度甚至远远快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联的城市化是依靠工业化来推进的,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它以政府的政治目标为基本动力,政府的行政计划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认真总结这些特点,对于搞好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苏联时期的城市人口发展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是20世纪苏联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城市革命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了数十倍,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的国家面貌、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的整个画卷。
       根据第一次全民人口调查,1897年俄国的城市人口还不到1000万,也就是相当于当时全境人口的1/7。但是到20世纪30年代末,城市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1/3;1957年达到总人口的1/2;而1991年已经几乎达到了总人口的3/4。①
       在城市人口演变中,1929年是“伟大转折的一年”。在从1929年到1937年的8年中,俄罗斯的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其增长达到了1800万人。接下来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却用了25年,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这期间发生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而在90年代,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我们首次看到了负增长情况。
       20世纪俄罗斯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30年代的饥馑和镇压、第二次世界大战和90年代体制危机所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四大事件明显改变了总体上俄罗斯人口基础形成的正常进程及其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对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产生非常大的消极影响。要知道,据不完全统计,由于上述社会危机而丧失的城市人口,大约达到了4000万。它们明显地减弱了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尤其是在最大区域中心的形成、东部广阔领土的开发上,也使健全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过程变得复杂化。
       20世纪俄罗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网的形成过程,是让人记忆深刻的。1897年在俄罗斯,除了具有百万人口的首都圣彼得堡(126 5万人口)和莫斯科(103 9万人口),只有7座拥有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它们分别是萨拉托夫、喀山、罗斯托夫、乌法、图拉、阿斯特拉罕,还有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②在1939年这样的城市已经有52座,并且其规模也扩大了很多。尤其是莫斯科,其人口增加到了418 3万。俄罗斯人口大多集中在大城市,这种集中在60、70年代达到顶峰。到20世纪末俄罗斯拥有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经到达了168座,其中有13座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座人口超过50万。③
       20世纪30年代和50—70年代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直接“涵盖”了苏联的所有城市,农村人口迁移的浪潮决定了俄罗斯城市化多年的主要矛盾,是俄罗斯社会出现尖锐危机的源泉。城市文明的确立从一开始就落后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旧的和新的城市中心数量的增长,这些中心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消化”这些人口。据统计,苏联(包括其他加盟共和国,主要是俄罗斯)从1951年始,到80年代,移民就给城市提供了3780万人口,还有520万人口由于村镇的改造而“获得了”城市人口地位。④俄罗斯城市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苏联的城市化模式
       苏联从30年代到80年代形成的城市化,一方面反映了这一过程的某些普遍的特征,另一方面反映了俄罗斯所独具的特殊性和在1917年进行的社会试验的独特性。总体上,城市化过程的特征是规模大、复杂、相互矛盾。苏联城市化模式的矛盾性表现明显,一方面是急进的(表现在城市人口增长和集中方面);另一方面是保守的(农村人口对城市环境的适应上等)。
       城市化典型进程的两个阶段之间的脱节特别严重和明显。第一个阶段与大规模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就业相联系,通常为数量指标。第二个阶段是以确认作为文化和当代文明现象的城市生活方式为特点,通常为质的指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完成了这两个阶段,而在俄罗斯和大多数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除了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他们掌握相应价值体系的城市文化、行为标准等过程还远没有完成。在这一点上俄罗斯的城市化与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区别反映了俄罗斯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国家发展的特殊性。
       正确评价苏联的城市化,能帮助探寻90年代城市文明危机的源泉,也能正确把握今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的脉搏。根据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苏联的城市化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 作为加速工业化后果的城市化的发展具有过度性、残缺性和未完成性。
       随着背离新经济政策,传统的城市生活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刚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下”开始形成的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被相互有尖锐矛盾的其他原则所替代。首先城市人口高速增长是城市发展的转折点,这与向计划经济的转变联系在一起。
       正是从20年代末30年初起,城市发展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加速工业化相联系。从那时起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苏联社会的历史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村镇被确定为社会建设和建筑学样板,直到90年代初还都按照这些样板进行建设和发展。
       作为20世纪独特的过程,苏联城市化是快速的、加速的和急于求成的。在苏联社会主义诠释框架内的城市化不仅拥有自己的含义,而且是特殊的国家运转的机制。由此产生很多残缺不全的特征和特殊性。
       城市化的过度性和未完成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远不是所有城市人口都适应包括从业特点、服务水平和休闲特点等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很多把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区域的地区,考虑不周的行政管理改革加深了由乡村向城市过度的人口迁移。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众所周知的“虚假的城市化”现象。在各加盟共和国中,首先是中亚国家,它是以农村人口过度涌入城市为前提的,尤其是涌入到首都和最大城市,这导致了国家、地区和中心的地域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俄罗斯人口向城市过度迁移不仅对城市,而且对农村都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俄罗斯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从1959年到1979年几乎减少了一半,农村人口的数量也从5500万减少到3910万。⑤
       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农业中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就业领域结构的某些变化表现在苏联的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上。因此,苏联城市人口的就业比例1989年为66%,农业中就业的比例为20%,两者之间的比例离正常值还相差很远。通过对这些相互联系的指标总的特点的比较分析,考虑到当时苏联农业中的实际就业率,我们有理由认为,城市人口的比例大约为60%。这点证明了关于农业人口过度向城市迁移的说法,这些城市在此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接纳这些移民。
       2 城市发展中具有硬性的统一调节,把花费到居民身上的费用减到最低限度。
       从20年代末开始,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开始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加速工业化时期人口过多地和短期地集中在大城市,这要求把硬性的统一计划推广到具有所有相应的本质属性(行政命令的管理体制、中央对利用资源的监督、根据批准的优先权消耗资源等)的城市发展中。
       因此,计划的方式非常迅速地覆盖了城市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社会、人口、日常文化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但不具有独立的,尤其是优先权的意义,而只是作为保证其主要目的——不惜任何代价的工业跃进的手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廉价的工业和其他经济建设成为了执行这样计划的主要条件。这种廉价通过独特的生产组织体系和其他一系列独特的“城市政策”来保证,其实质是通过在公用住房建设、社会文化领域、城市交通等方面采取硬性的节约手段,在城市里把花费到人身上的费用减到最低限度。⑥
       
       3 城市化的乡村根源性。
       这是苏联城市化有重大意义的特点之一,在很多方面确定了20世纪城市化发展的特点。1917年之后的几年间在城市中实际上发生了人口的交替,贵族阶层和旧的商人阶层实际上已被消灭,市民阶层已被取代、融合和消失;业务熟练的,特别是世代相传的工人阶级所剩无几。离开自己故土的农民替换了作为革命前城市发展基础的主要社会阶层。城市“农民化”的过程规模空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涌入城里的大量农民失去自身特点,变成具有中层特点的国家工人和职员。工人和职员的缺乏是苏联城市化特殊道路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导致俄罗斯城市在20世纪末出现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一代和第二代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农村出身的人。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三代人中城市出身的比例不到20%。在1989年苏联的城市人口比例是66%,人口中作为城里人超过60年的,不超过17%;40年的大约为40%;只有22年的或更短些的超过了半数。⑦因此,在苏联解体之前苏联社会还不算城市社会。
       4 城市人口的边缘化。
       城市人口的边缘化是苏联城市化特殊道路及其未完结性、残缺性和发展不稳定特点的重要后果之一。在俄罗斯的城市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是用农村的思维方式的边缘人口阶层替换了原来的阶层。
       人迁居到城里是人边缘化的典型例子。昨日的农民不能自动地变成“城里人”,从一开始就只是形式上变成了城里人。这种边缘化涉及几百万人。除了城市化文化,迁居到城市的居民经常遵守着自己的认识、思维方式,仍按农村人的方式生活着。每天坐车从乡村地区到城里上班是边缘化的人采取的途径之一。这种现象在迁移的城郊地区非常普遍。
       但是,无论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还是针对个别的个体来说,过程和速度并不统一。一些人做出巨大的精神牺牲来适应更发达的城市环境,并能与其协调一致。他们中的一大批人成为国家文化界的骄傲,如M 罗蒙诺索夫、K 乔尔考夫斯基、П 索罗金等。但是也有大量其他的人完全丧失了移民者阶层的阶级属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
       在苏联,边缘化者掌握政权也是经常的。分析俄共杰出人物出生地的资料证明了这一点。耐人寻味的是,在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第一批领导人中,城市出生的比例非常高,而当时城市人口的比例最低。后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党的杰出人物越来越多地出身于农村。在1930—1989年间只有7%的党的最高领导是出身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市;18%来自其他大城市(州或共和国的首府),当时农村出身的比例占47 3%,还有27 2%是小城市或根据生活方式也可列为城镇的出身者。⑧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或“半农村”出身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占了大约3/4。掌握国家政权的,无论是最高领导层,还是在所有生活领域的其他层次的领导都是从农民中“选拔出来的干部”。
       5 城市的村镇本质。
       城市的村镇本质是苏联城市化最深刻的特征之一。它与苏联把城市化作为工业化副产品的态度相联系;相应地,也与在城市中竭力把消费在人身上的费用减小到最低限度相联系,甚至与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速度相联系。由此引发了城里住宅的严重缺乏,公用住房建设缺乏足够的水平,在城郊最大聚集区、小城市和城镇中居民服务设施的标准越来越低。整个国家从加里宁格勒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住房建设使用的是廉价的预制板和含硅酸盐的砖,建筑质量非常低。国家尽可能地把多支出部分和城市生活的压力转嫁给居民。
       通常作为城市化载体的城市是所有活动形式特点的集中。在苏联很多城市,甚至大的城市都保留着(并继续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乡镇”的特点。所有这一切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环境的质量,保留了村镇的特点,城市的“村镇化”,至今仍是理解真正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障碍。
       三、结束语
       目前,俄罗斯文献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是期望值过高的城市化水平。其根据是量的指标,即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在大城市中集中的水平,但是没有考虑到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苏联城市化模式质的特点。按照城市人口的比例(73%),相对欧洲来说,俄罗斯实际上处于中等水平,落后于美国(76%)和日本(78%)。但是这些“学术的”统计观点明显不符合大多数城里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识的村社类型、实际的生活方式等。
       基于上述因素,应当改变对苏联和俄罗斯城市化水平本身和特点的评价。不能用俄罗斯城市化非常显著的特点代替更贴近实际的概念。而这一概念说明了,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很落后,它只是处在城市化的边缘上,而城市“村镇化”,这一点是西方城市发展偏差的典型特点之一。⑨在此,我们可以说,俄罗斯城市发展要摆脱体制危机不是几年的事,而需要几十年,因为20世纪俄罗斯城市化发展的整个进程已决定了这一危机的产生。■
       注 释
       ①A 阿列克谢耶夫、H 朱巴列维奇:《俄罗斯城市化危机及乡村地区》,莫斯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②⑨ B Л 格拉哲切夫:《城市化之前的俄罗斯城市——城市是历史过程的社会文化现象》,莫斯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103页,第78—79页。
       ③ Г А 果尔诺斯塔耶娃:《苏联当代城市化的特点》,莫斯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7页。
       ④ ЖА 扎奥奇科夫斯卡娅:《俄罗斯:在不同时段的人口迁移》,莫斯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7页。
       ⑤ A C 阿黑耶杰尔:《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心城市》,莫斯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9页。
       ⑥ А С 谢尼亚夫斯基:《俄罗斯城市化的某些历史方法问题》,莫斯科出版1999年版,第34—35页。
       ⑦⑧ А Г 维什涅夫斯基:《镰刀和卢布——苏联保守现代化》,莫斯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100页,第98—99页。
       [梅春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西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