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前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危机(下)
作者:[印度]C.P.钱德拉塞卡尔 著 房广顺 徐明玉 译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金融和实体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资金的流动性对于发达的工业国家近年来经济的增长是极其重要的。金融资本的扩张对于美国经济及经合组织总体经济的增长(通过外部作用)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经济扩张刺激了资产市场投机潮的形成,同时“财富效应”也刺激了消费的大幅增加。投机热导致在股票市场和固定资产中投入的资本大幅增长,从而增加了居民拥有的股权和资产的价值,进而使民众感到自身更加“富有”。人们通常会粗略估计自己应持有多少财富才能保障未来的生活,而轻而易举的意外收入则削弱人们储蓄的欲望和紧迫感。因此,民众更愿意减少存款、增加消费,甚至出现了消费额度高于工资收入从而借款进行消费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幅度高于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而人均消费额大幅上扬被视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消费上扬并非取决于实际收入水平。另一个重要的诱因是:在获得了资产额增加的回报后,美国民众更加主动地拿出预期财富进行消费。这就造成了美国居民储蓄率的骤然下降。信贷同消极储蓄一样促进了消费繁荣,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因为个人财富的增长可作为贷款的实际或虚拟担保物,所以信贷更加容易。信贷扩张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当前经济体制下的流动性过剩和美联储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
       美国因举债而产生的消费繁荣应归因于其居民获得的源自美国股票市场繁荣所产生的财富收益。美国股票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独特性是广为人知的。自主退休账户和股票型基金是促进股权持有者人数增加的两支主要力量。到1998年为止,35到64岁年龄段之间拥有股票的人数比例高达50%,而35到44岁之间的人数比例更高达62 4%。从1994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除去1997到1998年间金融危机的小插曲)股票市场繁荣的若干年间,股权的普及导致了美国民众资产的大幅增加。相应的“财富效应”刺激了民众的消费,因为居民认为自身积累的财富已经足够支付退休后生活的费用。而这种情况也被认为是导致消费繁荣或是居民储蓄衰退甚至出现负增长的首要原因。2000年随着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人们期待股票市场的冷却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最初情况确实有所改变,这还迫使美联储通过减息的手段进行经济干预。
       但是利率下调和流动基金的持续过剩却导致了购房热。经济学家瑞克•沃尔夫(Rick Wolff)这样说过:“人们通过借钱来购买住房或者增加居住面积。”房价(房屋的价值)因此被抬高。借助于目前高价房屋带来的房产价值的增加,美国工人拥有更多的担保金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建造和改善居民房屋的热潮刺激了消费的增长,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正常运作。这种借款建房,借的越多建的越多的情况导致了房价史无前例的上涨。借款额度的大幅增长不只刺激了购房消费,也为其他产品的消费增长提供了可能。因此,自2001年以来,能通过房产轻松赚钱的现状刺激了房产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经济的复苏。根据估算:2001年到2005年间房产经济增长提高了40%的就业率。住房的扩建和房产经济的膨胀带动了同期居民财富高达70%的提高。由于房产价值的增加,居民的净资产大幅增加。这也是刺激消费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
       导致资产市场繁荣进而拉动美国和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和收入增长的又一原因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反向流动的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需求的状况来看,各国已经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流入。目前的国际收支账户情况现状表明,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小幅度的贸易逆差或者大额的贸易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收支账户已经开始从赤字向盈余转变。
       这些盈余的资本不需要用来支付目前的外汇兑换需求。大多数的储备金流回到美国,用来购买安全又能及时兑现的美国国库券。因为美国国库券的利息较低,所以来自发展中国家流入资本的利息也不高。这给美国提供了便利,因为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资本的流入帮助美国缓解了贸易赤字。若是没有这种廉价的资本,美国的贸易赤字便会引发美元更大幅度的贬值。但是这种廉价资本滋生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进口商品的美元价值随之增加,投资者对于美元主导下的金融资产的信心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和政府就会强制介入调控经济,通过加息削减政府赤字来控制收入增长和缓解贸易逆差。这样就会导致信贷困难、利率上扬。如果这样,本来由于低利率而拉动的资产市场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保持美国经济正常运行的居民的消费热潮也被抑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于是成了推动美国和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与金融密切相关的因素。
       这种金融驱动下的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造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第一种结果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十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1991年到1994年间,当英美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和复苏之时,德国、法国和日本却正在经历经济的衰退。在接下来的五年间,只有美国保持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率;德国、法国和英国的经济表现一般;除1996年外,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在逐渐减弱。美国仍然在经济增长和就业率上保持领头羊的地位。第二种结果是,美国在全球的经济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美国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大量流入美国,从而维持了一些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比如欧洲);拉动了另外一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比如中国)。因此,无论是把经济增长归功于金融行业还是漠视它的作用,金融行业都间接地为全球的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
       金融主导下经济增长的脆弱性
       金融业虽然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不稳定性也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鉴于金融投机性扩张的本性,它的不稳定性是无法避免的。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衰退之后会发生经济萧条也在情理之中:(1)金融炒家大大高估了科技公司。鉴于过去的情况,期待科技股会在不久的将来大赚不但毫无根据而且毫无可能;(2)科技行业公司夸大公司的利润和公司业绩,借此大幅哄抬股票价值,内部员工从中获利。目前,美国也面临经济萧条的威胁,因为投机金融业拉动下的房地产经济的繁荣同样具有不稳定性。从2000年网络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房产市场一直是维持美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迅速膨胀的房产交易刺激了居民的投资热情,飙升的房产价值拉动了消费的热潮,并且保持了总体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增长。
       可问题是:到底是什么拉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公司由于股票市场的衰退而受挫之后,渴望借助金融系统的流动性来牟取利润,转而将视线转移到房产投资上。然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决定了以信贷金融为基础的购房必然增加。相应地,更多的以前不能满足条件无法贷款的人入市购房。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这一结果。利用大环境资金的流动性强和低利息的便利条件,房贷公司通过降低信用额度的手段来招揽顾客,而这些顾客多是曾经被评定为没有能力还贷的人。这些次级贷款者以高息为代价获得信贷。同时提供给他们的还有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的资金规划——无需提供工资收入证明材料或只需个人申报、零首付或只需小额首付、延长还款期限、阶段性还贷包括初期的低利率还款,但是这种利率是“可调节”的,它会随着市场利率的调节而大幅上扬。所有这些条件或刺激或引诱了偿还能力差的高风险借款人进行贷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还款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们选择隐瞒自己的实际工资收入,期待通过借款一搏,在繁荣的市场中为自己赚取财富。
       
       房屋抵押贷款公司鼓励贷款。因为它们可以将抵押财产卖给银行,尤其是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从而从事其他金融活动赚取纯利润。而投资银行能够通过抵押物的“证券化”来赚取高额利润。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之下,投资银行也渴望加入到这笔交易中来。像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和摩根斯坦利这类的公司,都接受房屋抵押贷款,然后整合资金,以证券的形式进行销售从而赚取佣金。抵押债务证券(CDOs)的投资者中包括欧洲银行和养老基金以及亚洲机构投资者。创建这些产品所带来的高额收入使投资银行无视自己负有调查证券潜在风险的职责。风险与它们关系不大,因为这些风险早已转嫁到证券购买者身上。最终,风险会由购买证券从而在低息的大环境中追逐高额回报的养老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分担。而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比例大幅上升。虽然统计数据不一,但《纽约时报》引用的数据显示:与2001年5%的比例相比,2006年次级贷款占全部房屋抵押贷款的20%。
       在欠款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这个结构在过去的时间里相对稳定。但是随着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比例在全部房贷总额中不断上升,欠款的情况也不断增加。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案例的增加导致了房产的价格和交易受到负面影响。以这些抵押物为基础的证券变得分文不值,因为很少人愿意购买这些价值模糊又没有市场的房产。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不得不宣布旗下两只涉足房贷抵押证券的基金分文不值。投资者不得不廉价销售资产、重新平衡投资组合,以便安抚其他市场(比如发展中国家市场)。这次事件并未波及美国次级贷款市场。
       华尔街银行不是陷入此困境的惟一一方。比如,八月初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因涉及美国次级债市场,冻结旗下三只基金。银行声称下此决定是由于“部分市场已经完全丧失流动性”,因此不得不冻结资金赎回以免造成挤兑基金的局面。对于某些银行,比如总部设在杜塞尔多夫的德国工业银行因为旗下的“莱茵基金”在资产证券市场投资高达17 5亿美元,不得不寻求财政紧急担保。由于资产价值下跌,莱茵基金需要高达12亿欧元的信贷。除了德国工业银行自身以外,通过协商包括德意志银行的几家银行都同意出资相助。但由于基金大幅亏损,德意志银行决定撤销贷款并且需要德国国有复兴信贷银行的财政担保。在英国,前身为房屋协会的抵押贷款银行诺森罗克(Northern Rock),由于在次级贷款市场中亏损,遭遇储户挤兑。焦虑的储户开始取款,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介入,唯恐这一情况会波及其他银行。英国央行提供资金援助,帮助诺森罗克银行安然度过危机并向储户保证其存款的安全。
       一言以蔽之,次级贷款危机打击了全球金融系统部门并将全球置于金融危机的困境之中。如果危机一旦爆发,金融公司不是没有资金就是没有信心再次发放贷款进行投资。这就是资金流动性紧缩的征兆。而流动性紧缩会切断资金来源,恶化本来就增长缓慢的经济状况,从而导致经济衰退。所有这些情况的发生也应归咎于宽容性监管机制。这种机制凸显了现代金融的典型特点:市场体系看似“透明”实则隐晦。投资银行并没有披露按揭房贷证券业中存在的低信用度问题;投资分析家一如既往地报道,安抚人们对金融崩盘的恐惧;信用评级机构也并没有及时降低风险债券的等级;同时市场管理者对投机潮的膨胀视而不见。
       这些金融实体从事金融活动所需资金,源于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监护之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变革。缺乏监管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典型特点就是不公平现象日益加剧:在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利润不断增加而工资水平却停滞的情况下,巨额资本在全球资本主义中心的少数大城市投资者手中聚敛。
       而政府只从这些富人的收入中征收少量的税款。比如新保守主义的布什政府就从未致力于收缴富人的盈余从而改善穷人的福利。进一步探究表明,投资资本全部通过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方式进行筹措。而这些基金却来自不受保护的弱势群众的存款,这些存款用于保障他们未来的生活。在如今自由和开放的资本主义经济下,国家福利的缺乏造成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以定期上缴基金的方式进行存款,而这些存款却成为金融资本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的金融公司通过杠杆作用来操作资本:通过大额借款和积累的大额资本尽情进行金融投机交易。
       结果
       经济扩张和全球化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府通过政策调控经济的空间大幅缩减。如果某一国家的政府选择通过扩大支出的方式来加快就业、拉动产出增长,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就会导致贸易赤字和金融资产价值的贬值,进而导致资本外流和货币体系的崩溃。鉴于此,政府就会尝试限制支出并遏制赤字,随之而来的结果则是长期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减缓。松散的金融监管和开放体制下的流动性过剩刺激了个人消费,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通过以上论述表明,对举债消费、股票市场和房产繁荣的依赖,导致了经济更易受到投机的影响而陷入危机。最终的结果便是:缓慢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的极度不稳定性并存。
       然而,虽然早期周期性的危机都已平安度过,但是谁又能保证危机总是短暂而且总会过去呢?实际上目前的恐慌在于:如果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一直持续,美元便会全盘崩溃,全球经济也将面临一个更持久的危机。鉴于此,目前有必要讨论保证美元软着陆这一问题。目前一种论调声称:这次危机只会困扰英美,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德国和日本,而对于经济成功发展的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根本构不成威胁,并称后者并没有卷入海外金融市场,这些国家的经济正在阔步前进。但是这个论断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于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尤其是美国。美国在印度和中国的制造业出口中占有很大的份额。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的缓慢增长会直接影响出口,而美元的贬值将给出口带来更大的打击。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关系日益密切,一些间接因素也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的金融投资者需要变卖资产从而重新平衡投资组合,这就导致他们可能选择将资本撤出发展中国家市场。此举直接影响到这些市场的资金流动性,至此金融危机就会由资本主义的中心扩散到世界的其他各国。这种情况之下,发展中国家也成为输家,全球的经济萧条才是真正的危险。这就再一次验证了有限的经济一体化的好处:可以使一些国家从全球投机的金融经济下脱离出来。然而,印度政府却不愿限制资金的流入,同时又没有能力掌控流入的大量资金。这使得政府不得不选择弱化资本管理、鼓励外汇输出,因此加剧了印度经济的脆弱性从而进一步破坏了政策主权的独立性。
       当然,这些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资本主义都在面临的难题。而资本主义国家希望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作为缓冲这次危机的载体,此举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危险境地。■
       [房广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明玉: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 刘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