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视野]麦克盖根的“文化民粹主义”研究
作者:山小琪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大众文化的民粹主义倾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但是在有关的文化研究理论探讨中,对大众文化的民粹化的研究却很薄弱。英国学者麦克盖根(Jim McGuigan)在反思以往文化研究中的问题与局限时,写了《文化民粹主义》①一书,对文化民粹主义作了一定的探索。他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评析流行文化。
       相较于随意地使用文化民粹主义这一语词去攻击那些与他们意见相左的人,麦克盖根打算采用较为中性的文字来表述文化民粹主义,以鲜明地区别于那些主要是常识性地、或完全贬意地使用该术语的人们。为精确起见,麦克盖根认为有必要对“民粹主义”这一术语先进行界定。在他看来,“民粹主义”一词的使用在政治话语中比在文化话语中更为普遍,具有负面含义,通常有“政治上的多数派借一组简单且可能是诡诈的口号以动员” 的意味;被指称为“民粹主义”意味着用鲁莽的、不审慎的煽动,越过现存的政治体制而直接呼吁民众。民粹主义这一概念虽然已在政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对它作出确切的界定却很难,因为“民粹主义是一个棘手难以捉摸的概念,缺乏使之更为具体明确的特征,其本性上的特点便是易变性”。 ②现在,在新闻传播、文化研究以及大众传媒研究中,民粹主义也被广泛引用和涉及,与政治话语相似,往往具有否定的、负面的含义。
       麦克盖根尝试着界定了文化民粹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民粹主义是由一些通俗文化专业学人所作的知识分子式的界定,认为普通百姓的符号式经验与活动比大写的文化更富有政治内涵,更费思量。” 也就是说,文化民粹主义主要是学院式的专业研究者对普通老百姓文化符号活动所包含的政治意味的研究和探讨,同时与一般意义的文化活动比较,这些文化的政治意涵更值得思考。他认为持民粹主义立场进行文化分析时,应主要关注分析对象的类型及其社会背景。
       在麦克盖根看来,以前的文化研究者们对通俗文化一般都抱轻视的态度,虽然有的不明显;但现今学术界有了巨大的进步,那种对通俗趣味心存欣赏的态度在知识分子中日渐普遍。在文化研究中,尤其是在对“文化民粹主义”的思考中,存在不少问题,他认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通俗文化研究中存在一种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表现为明显的眼界偏狭和固执;其二是众多的理论和研究所共有的方法不能充分地把握普通百姓之经历状况的历史性变化。针对这些现象,麦克盖根致力于打破各学派之间的藩篱,试图构建一种能说明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及超出普通百姓的直接理解和控制的强大力量所主导的物质架构的批判的文化民粹主义。
       为了对文化民粹主义作进一步的研究,麦克盖根先是分析了与之对立的文化精英主义。他认为文化精英主义精深的理论主要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该学派激进的学者们创造了“大众文化”这一语汇。麦克盖根在勾勒出“文化精英主义”的一些关键主题之后,认为其对立面——文化民粹主义在50年代晚期以来的英国有两条主要轨线 。第一以理查德·霍加特和杰里米·锡布鲁布的作品为代表,其通过70年代的“文化民主”运动而带有一种更激进的民粹主义含义;它最终发展到使通俗文化几乎与大众文化消费完全对立的境地。第二以80年代的霸权理论为例,保留了“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必要张力,对符号交换持辩证观点。这以约翰·菲斯克的作品最为典型。
       在具体的研究中,麦克盖根通过审视威廉斯、霍尔等人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作品,指出英国文化研究植根于民粹主义情感;认为通俗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与政治民粹主义之间、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悖论。另外麦克盖根还提出文化民粹主义并非一元现象,他认为已知的“大众文化批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趋向与大众文化相对的“生产主义”,另一种趋向消除 “通俗”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费主义”。在目前的通俗文化研究中,后者业已进入主流。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学视角看,这种消费主义立场值得怀疑。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表明当代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因此需要重新开启霸权理论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对话。
       麦克盖根认为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低估了文化消费的力量,最终将极大地低估消费者的力量。不少别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视角也对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提出了质疑。
       麦克盖根所涉及的主要批评主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指出了一种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趋向,并且突出了其文化与政治困境。其次,文化民粹主义与普通人的情感越来越相关。从与文化领域的主流力量的较量上抽身而出,民粹主义者表明了与普通人的接受能力的紧密关系,以便从下层人群来获取空间和动力。再次,“意义的微观过程与政治经济的客观过程之间理所当然的分立是解释层面上的文化民粹主义的局限的主要原因”。它仍然代表了一种极度的狭窄视野。此外,注意文化生产的控制机构和意义丰富的人工制造物的流行所处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第四,批评的基础在对“后现代环境”的回应中被解构了。后现代主义与新修正主义之间的联系只是被含蓄地涉及。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麦克盖根对文化民粹主义的批判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也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他的思考启发我们在对流行(通俗)文化进行精英主义的立场的研究之外,对于流行(通俗)文化也需要作批判的民粹主义视角的关注,需要去探究它所内含的政治意味和社会意义,去关注文化消费者自身的积极能动的参与性力量。只有把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才会对流行(通俗)文化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或许正是麦克盖根提出批判的文化民粹主义的初衷。■
       注释
       ① 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山小琪: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