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视野]回眸近十年中国译界学者之研究
作者:肖 辉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十年来,辛勤耕耘在我国译学界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为我国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首近十年学者们的翻译成果,笔者将它们归纳为五大主要领域并按年代顺序进行综述以展示不同年代译界学者对译学问题的研究视角。
       一、翻译学建设
       近年来,译学界围绕翻译学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各种观点,由此引发了许多争论。什么是“翻译学”、“翻译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是否应该建立“翻译学”、“翻译学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到底“要不要翻译学”、“要不要建立系统的翻译学”、“有没有翻译学”、“翻译学究竟是现实还是‘迷梦’”、“翻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翻译学的内部构架是什么”等等都是我国翻译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
       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一文,引起当时中国译学界关于建立翻译学的讨论。①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一文则再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②张南峰在《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中明确指出,中国翻译学的特色,就是只有应用翻译学而没有纯翻译学。我们最终的愿望,是形成得到国际承认和尊重的“中国学派”。③张柏然、张思洁在《翻译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中认为:欲建立中国翻译学总体框架,“仍然无法回避、并且首当其冲面临着对三种译论传统的艰难抉择,即中国古代译论传统、西方译论传统和近百年来形成的现代译论传统”。④许钧在《翻译学科建设任重道远》中明确指出,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⑤
       事实上,翻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的地位在当今已是不争的事实。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建设标志着我国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1世纪是翻译学繁荣与发展的世纪,我们正在经历和参与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地位的确立只是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翻译学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看到译界在学术观点上的争鸣与商榷,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学术研究的中心、摆脱边缘地位的艰辛。今后,译界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完善翻译学科体系,重视翻译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吸纳其他学科的成果与研究人员,以使翻译学在跨学科的土壤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 本文获南京财经大学科研支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7ZCA015)。
       二、翻译学理论研究
       近十年来,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的理论意识也开始深化,理论研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译界学者对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和不同指向的纷繁多样的状况。
       许钧根据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借鉴他人的实践体会与理论总结并通过考察中外翻译史,从译者或翻译活动的意愿、现实与道德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影响翻译主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宏观的考查和具体的分析,旨在减少翻译主体在从事翻译活动时的盲目性。⑥许渊冲在《新世纪的新译论》中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主要矛盾是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信达雅(或信达优)与信达切的矛盾。⑦
       近年来,立足于我国翻译传统和大量翻译实践,我国译界已开始密切关注翻译研究中的语言转向、文化转向以及现代思潮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而产生的新观念,不断吸收国外最新翻译理论,以形成我国的现代翻译理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说明理论有它自身的意义,有它自身的价值。翻译理论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翻译活动本身,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文化与翻译
       随着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进一步扩展,翻译活动也进一步发展。翻译是语际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时下文化研究热的兴起,从文化角度,特别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也逐渐形成潮流。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翻译研究的视野将会变得更加开阔。王宁在《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中明确指出,研究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⑧
       翻译理论研究在历史上曾经依附于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作为语言学或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文化研究的勃兴打破了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天然界限,实际上也就把翻译理论研究从语言学和文学的阵营中解救出来,使其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跻身于学界的殿堂。文化研究不仅赋予翻译研究以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可以给翻译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明晰的观察视角。
       四、文学与诗歌翻译
       翻译难,因其是语言的艺术,两种语言在形式结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表达风格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完全的“对等”、“忠实”等只是翻译的理想主义标准。文学与诗歌翻译更难,因其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翻译,文学和诗歌翻译的对象既是一个有形可见的文字版本,又是一个意蕴深邃而模糊的艺术整体,因此文学和诗歌翻译的艺术性尤为明显。近十年来译界学者针对文学与诗歌翻译的方方面面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许渊冲在《译学要敢为天下先》一文中认为,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要译“风韵”、“精神”和“气势”。⑨王东风在《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中,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的分析,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质疑,认为文学翻译针对变异与常规的翻译策略应该是以变异对变异,以常规对常规。⑩孙致礼在《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通过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以及文学翻译本质特征的具体分析后鲜明地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观点。
       近十年来译界学者从各种视角对文学和诗歌翻译展开了有意义的讨论。每一种理论都给译者提供了一种审视文学与诗歌作品的视角,合适的视角会使译者更能领略原作的世界,更能体会作者的意图,从而在译作中有可能再现原作的风姿。
       五、翻译与教学及其他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翻译市场的不断扩大,翻译事业迅速发展,不少地区认识到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在高校开设了翻译课程,培养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专业口、笔译人才、翻译教学人员、翻译管理人员以及翻译研究人员,翻译教学研究也随之深入。译界学者也纷纷就翻译教学及其他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进一步推进翻译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卢思源、吴启金在《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中认为:当前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之间彼此封闭,缺乏沟通,呼吁人们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指出其他周边学科对翻译学的关系和影响。刘和平从口译教学的角度在《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中指出:目前的口译研究还远远滞后于笔译,尚不能满足口译实践的需要。中国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建议早日建立适合中国高校口译教学的独特口译教学法。鲍川运在《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建议各翻译院校之间应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就专业考试的设计和实施交流经验,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穆雷在《翻译学研究生教学探讨》中认为,翻译学研究生应该把翻译研究方法论、翻译通论或翻译概论、翻译批评、翻译史(包括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等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再结合具体语种开设如翻译赏析、各种文体的口笔译实践等作为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建议开设相关的语言学与文学课程。
       任何理论、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同样,现有的翻译教学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对翻译教学和其他方面产生兴趣并投入更多的精力。中国的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结语
       综观近十年中国译界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侧面阐发各自的思想和立场,充分体现出译学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梳理过去意味着展望未来,笔者希望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翻译事业将更加繁荣昌盛,中国译界的各类研究成果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注释
       ① 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
       ② 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0期。
       ③ 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④ 张思洁、张柏然:《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⑤ 许钧:《翻译学科建设任重道远》,《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⑥ 许钧:《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⑦ 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⑧ 王宁:《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
       ⑨ 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中国翻译》,1999年第2期。
       ⑩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
       (11)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12)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1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翻译》,2001年第2期。
       (14)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15)穆雷:《翻译学研究生教学探讨》,《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肖 辉: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
       (责任编辑 西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