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大选前夕,美国共产党积极酝酿筹备,召开了一系列党内会议,分析了选情动态,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本文将美共对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相关分析及美共自身的政治目标综述如下。
一、2008年大选将标志美国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
美共认为,近30年来,反对极右势力一直是美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主旋律。令人遗憾的是,在近年来的大选中,美共领导的几次关键性斗争都没有取得胜利,群众的革命热情也一直比较低落。然而,美共认为,随着近年来进步、独立和民主的政治运动的蓬勃发展,这种状况将马上得到改变,2008年大选已经具备了夺取反右斗争胜利的良好条件。尤其是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极右势力,鼓舞了人民,使劳工斗争中一直低落的情绪开始消散。2006年以来,劳工的斗争和运动异常活跃,成千上万的民众上街游行,进行抗议活动。其中包括,移民争取平等权利,老人争取社会安全保障,工人争取健康医疗服务,亚特兰大的市民争取选举权,还有全国各地的反战抗议浪潮,等等。
在此基础上,美共预言,在2008年大选中,民主党将击败共和党,进步的劳工民主力量将击败反动的极右势力。如果在大选中共和党落败,那么这次大选就像1936年和1964年的大选一样,不但是美国政治权力的一次重新洗牌,而且共和党落败会使美国政治天平向民主、进步力量倾斜,它将会给以美国劳工为首的人民运动注入新的希望、活力和信心。因此,美共认为2008年的大选必将把美国的民主运动和阶级斗争推向新的高度,将开启美国阶级斗争的新阶段。正如美共全国主席山姆•韦伯所说:“我们正从一个非革命阶段步入一个革命的阶段。”①依此看来,这次大选将不再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简单的统治阶级的两翼之间的争斗,它将成为标志美国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分水岭,将是决定性的质的变化,它对于改变美国政治格局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为了鼓舞斗志,山姆•韦伯在2007年11月的美共全国委员会大会报告中预测了大选前后新旧两个不同时期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纳起来,如下表所示。②
* 本文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06JJD710007)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美共在大选中的目标
1.扭转美国极右倾向是其主要目标
美共把极右势力定性为国际上最反动的势力,认为它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张的表现,表明罗斯福新政时期形成的资本积累模式和凯恩斯主义的破产。美国当前的极右思潮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伴随着美国帝国主义政策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和失败成长起来的。里根和布什政府时期标志着这个极右阵营形成。它在克林顿政府时期遭到一些挫败,但是小布什政府的上台,又使极右势力得到长足发展。美共进一步把这股极右势力细化,认为它在美国不但包括军工企业、石油和能源公司、制药业、大型高端技术企业、金融寡头、零售业巨头,也包括新保守主义、本土主义、自由意志主义的思潮,还包括中产阶级。在地域上看,极右运动主要集中在西部、中西部和南部的城市郊区、小城镇。从政治上看,极右思潮拥有广泛的阶级和社会基础,共和党是这股极右势力的总代理和大本营。极右势力借助国家权力,在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
美共指出,极右思潮破坏工人团结,打压人民的权利诉求,主张对富人施行减免税收政策,削减社会福利,推动公共部门的空心化和私有化,妖魔化美国的敌人,暗中支持尼加拉瓜等地的右翼势力,鼓动小国发起战争和内乱,以推销自己的军事装备。因此,在极右思潮的笼罩下,团结遭到破坏,工人和民主运动逐渐衰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统治阶级的利润、财富和权力得以恢复。在国际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重新获得了一些活力,美帝国主义建立了世界霸权。同时,新的经济矛盾凸显,金融市场过度膨胀,给全球经济带来震荡,国家和地区间的收入不平等加剧,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因此,极右思潮不但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大障碍,也是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始作俑者之一。
因此,美共认为,要彻底改变政治力量的结构,恢复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必须把极右的共和党赶出白宫和国会。在2008年大选中击败右翼的斗争实质上是为了削弱统治阶级中的反动势力,而统治阶级中的反动势力的弱化客观上也削弱了整个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基础。同时,对右翼的斗争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也能使人民自觉认识到必须在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所以说,对右翼的斗争过程也是一个团结、宣传和凝聚进步力量的过程,它能为工人阶级的下一个历史任务准备良好的阶级基础。
美共认为,要击败右翼,夺取2008年选举的胜利,就必须建立起劳工领导的、以反右为目标的、最广大的各个阶级和社会力量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与受种族歧视的民族、妇女、青年建立紧密的同盟,还必须包括除最反动的右翼之外的所有老年人、农民、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变性者、自由职业者、小雇主和残疾人等在内。
当然,美共也认识到,彻底击败右翼并不是能在2008年大选中完成的。他们认为今后美国仍然存在极端反动势力、军国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推行极端国家主义的危险,“这其实就是大资本家赤裸裸的恐怖主义专政的表现形式”。③因此,美共断言,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消灭极右势力。
2.支持民主党取得选举胜利
什么样的选举结果对美共来说才是胜利呢?他们认为,第一,总统和国会都由民主党领导;第二,增加国会中进步力量的人数;第三,最重要的是,劳工运动,而不是民主党和华尔街,将在选举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④美共由于自身力量弱小,又不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和支持人民运动,所以不得不把击败共和党右翼势力的希望寄托在民主党身上,因为民主党是目前惟一能击败右翼的选举工具。“在美国的国情下,通往社会主义道路绕不开和它的对手结成统一战线。民主党的胜利能给劳工运动和斗争创造更好的环境,劳工能在民主党执政时受益更多,并为进一步推进斗争向前发展做准备。”⑤
美共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民主党取得大选胜利,它也不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此,山姆•韦伯号召全党同志注意团结的艺术,警惕被民主党同化了自己的阶级立场。他在2007年美共全国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在对待民主党问题上必须牢牢记住,民主党也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虽然它比起共和党来更倾向于进行持续的、渐进的改良,但是它不鼓励人民获取独立,也不打压资本的逐利行为;它向人民让渡一些权力,但是希望人民保持自制的天性。因此,在大选中,民主党当然也会设法限制草根人民组织的政治影响。”⑥
美共对待民主党的具体态度是什么呢?美共在2007年全国委员会的会议报告中写到:“一方面,不能同等地攻击两大政党,也不能表现出对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保证击败右翼的战略前提下,又要毫不犹豫地对民主党及其候选人进行必要的批评,以便使民主党的候选人朝着我们预设的进步方向靠拢。”⑦
3.积极参与选举过程,以民主斗争推动阶级斗争
美共认为,阶级斗争是为了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阶段进行的民主斗争是为了扩大和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它是阶级斗争的具体化形式。工人阶级通过民主斗争可以削弱资产阶级,并增强工人阶级的力量,以此逐渐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民主斗争可以推进阶级斗争的发展。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美共积极参与选举政治就是以民主斗争推动阶级斗争的表现。通过反右斗争和积极参与大选,团结和联合各种进步阶级和社会力量,扩大宣传以发展壮大自己的选民基础和阶级基础。美共告诫全党:“共产党必须全面参与劳工及其同盟的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建立起一支可以依靠的强大的人民选举力量。这种人民选举政治是目前美共反右斗争阶段的必要战略,而不只是临时的政治手段。”⑧因此,美共参与选战也不全是为民主党做嫁衣,而是建立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基础之上的。
针对2008年大选,美共并不做消极的旁观者,他们积极做好选民登记、宣传教育和保护工作。美共认为在大选中他们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援引华盛顿的民意测验专家塞琳达•莱克(Celinda Lake)2007年7月进行的“2008年选战”的民意调查报告说,民主党在选举中占有优势,但是选民对所有政客都极端厌烦,他们对两大政党都极为鄙视,尤其是对共和党。选民们认为共和党“太关照富人”,“过度支持布什进行战争”,“腐败”。而对民主党的批评则是在布什攻打伊拉克问题上采取妥协、退让的立场。调查发现有97%的人认为国会欺骗了老百姓。⑨美共认为这是厌烦政治、对政治冷漠的表现,它也给共产党及其劳工同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共产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深入群众进行有效的教育、组织和动员以发展和争取进步的力量。
三、美共对选情的预测与分析
美共还对选民的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有利于击败极右势力和共和党的选民变化,并预测了在大选中共和党可能发动的反击。我们相信,这种变化和反击将是2008年选战的焦点。
拉美裔选民。由于近年来的拉美裔人口急剧增长,在2008年大选中,拉美裔选民将占1亿3千万总选民中的10%(其中他们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占5.8%)。他们原本看重家庭伦理价值,偏爱保守的共和党。但是,显然他们也被共和党的反移民立场激怒了,在大选中他们可能背弃共和党。据估计,因为移民问题,共和党将在亚利桑那、新墨西哥、佛罗里达和科罗拉多四个州损失130万张选票。而在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五个州中拉美裔选民的增加将极大有利于民主党。⑩拉美裔就将成为民主党选票的重要来源,也必将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
青年选民。据预测,2008年,美国18—31岁的青年将超过战后“婴儿潮的一代”,青年将增加200万张选票,到2015年,青年将占美国选民的1/3。从政府职能到伊拉克战争、全球气候变暖、同性恋者的婚姻和非法移民等问题,青年选民和共和党对其的看法几乎都存在分歧。青年面临的经济压力胜过任何其他问题,他们面临工资、福利低下,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同时,年轻的选民似乎更乐于接受女总统或非裔总统。这些将使选战有利于民主党。
非裔选民。在历史上非裔美国人一直是最激进的势力。2007年9月15日至19日,美国左派黑人领袖耶西•杰克森在南卡罗莱纳州等12个城市进行了一场选民巡回教育活动,旨在帮助非裔选民认清形势,积极参与2008年的大选。非裔美国人的教堂也开始了宣教活动,以争取黑人选民。教堂专门进行了“姐妹投票:在2008”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占黑人选民58%的妇女身上,希望妇女和青年的问题成为2008年大选的主题。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预言要是他赢得第一阶段的选举,那么黑人选民有望增加30%。他说:“要是我们能发动密西西比州的所有非裔美国人来投票,那么我们民主党就能拿下这个州。”
B11 妇女选民。2004年大选中有2000万单身女性没有参与投票,2008年有望从这些单身女性中争取到100万张新选票。据调查,相当多的单身妇女都支持民主党。《华盛顿邮报》在2007年6月进行的调查发现,在先投票的几个关键州里,在民主党的选票中妇女选票将占到59%。
B12因此,妇女也将成为2008年选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南部和乡村选民。尼克松时期,共和党曾提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南部战略”,以图巩固那里的选民。美共认为,到2008年这一战略可能会失败。2007年7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在中南部和南部有50%的人现在改为支持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人约翰•沃纳退休后空出的参议员席位也很可能落入民主党囊中。另一方面,共和党提出的控制美国乡村的“家庭价值观念”战略现在也逐渐失去了市场。燃料、医疗保健、就业以及在伊拉克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等成了乡村选民最关注的问题。2004年布什以19%的优势赢得了乡村的选票。2006年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只占到3%的微弱优势。B13因此,2008年共和党人虽然迫切需要在乡村取得胜利,但是民主党却有机会深入共和党的腹地。
因此,似乎能轻易得出结论,共和党将在选举中落败。然而,美共认为,共和党为了赢得大选,可能会采取控制选民、离间劳工和群众运动、转移人民视线的办法来操纵选举过程。为此,美共提醒说,共和党将在选民、移民、贸易、中国、反恐等问题上大做文章。B16
首先,共和党有可能在大选中动员各种力量来压制进步选民参与投票。比如,共和党可能使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向选民灌输投票与否无关大局、所有的政客都是腐败的这样的观念。又如,在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就企图把卡特里娜飓风中的撤离者清除出选民名单,原因在于其中有大量的非裔选民。
其次,共和党将会利用媒体制造舆论,大肆炒作移民问题。共和党鼓吹说,移民不但是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给国家带来安全隐患,而且还从非裔美国人和低收入劳动者手中“抢走了工作”。通过这种宣传,共和党将轻易地欺骗民众,造成鹬蚌相争的局面,以坐收渔翁之利。
再次,右翼势力还将继续在贸易和中国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将渲染说中国和不公正的贸易造成了美国工人的失业问题,从而把斗争矛头转移到国外。而美共认为,美国工人的失业不是由中国和任何其他发展中国家造成的,而是跨国公司导致的必然结果。
最后,共和党必将继续宣传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以削弱人们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反对态度。尽管伊拉克战争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发展方向,但是布什政府的政策似乎毫无结束战争和占领状态的意思。为此,美共警告说,民主党在结束战争问题上的继续无所作为将成为不利于团结的潜在因素,这也将对左派和社会进步组织所进行的旨在击败布什总统和国会中的共和党的动员工作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注 释
本文所有注释均来自美国共产党网站:http://www.cpusa. org
① Sam Webb,“On the Road Again”,Report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November 10,2007.
② Ibid.
③ The Road to Socialism USA:Unity for Peace,Democracy,Jobs and Equality,28th National Convention,May 19,2006.
④ Sam Webb,“On the Road Again”,Report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November 10,2007.
⑤ Ibid.
⑥ Ibid.
⑦ Ibid.
⑧ Ibid.
⑨ Joelle Fishman,“A Beginning Look At The 2008 Elections”,Report to National Board,Communist Party USA September 5,2007.
⑩ Ibid.
(11)Ibid.
(12) Ibid.
(13) Ibid.
(14) Sam Webb,“On the Road Again”,Report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November 10,2007.
(15) Joelle Fishman,“A Beginning Look At The 2008 Elections”,Report to National Board,Communist Party USA September 5,2007.
(16) Sam Webb,“The Rights Last Dance:2008 Elections”,Report to the CPUSA National Committee,July 7,2007.
[余维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 刘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