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视野]亚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芝加哥学派到伯明翰学派
作者:黄瑞玲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亚文化一词最早于1886年被提出。在对亚文化进行具体界定时,国内外的研究都是在和主文化相对而言的层面上使用的。弥尔顿·M戈登(Milton MGordon)指出,亚文化是指民族文化的一种分支,包括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例如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地域差异和宗教归属,但是它们整合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并且对其成员产生综合性的影响。戈登认为,在应用亚文化这一概念时必须明确区分彼此独立的亚文化与从属于同一亚文化的相对独立的部分。①弥尔顿·英格尔(JMilton Yinger)则区分了两种亚文化:一种是这一团体的行为规范有别于其所属的规模较大的群体的行为规范而形成的文化,比如在语言和宗教方面的差异;另外一种是这一团体与其所属的较大群体的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而形成的具有特定行为规范的文化。例如青年帮或同性恋所信奉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他把后一种亚文化称为反文化,并指出这种亚文化群体会生长出一系列颠覆社会的价值观或与之相对立的价值观。②总体而言,主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地区的或社会的某一群体所持有的足以区别与其他的文化或社会的行为特性,这些特性可能包括年龄、种群、地区或职业。③亚文化的研究议题通常包括移民和种族问题、异常行为和犯罪、不同年龄的亚文化、性别亚文化、区域亚文化等。
       二
       亚文化研究开始于芝加哥学派④对于美国、特别是对芝加哥城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移民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注,芝加哥学派兴起与芝加哥的都市社会环境、移民问题和芝加哥大学的学术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过度都市化、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失业人口的增加、工作条件恶化、生活水准降低、贫困阶层出现和各种各样的犯罪问题出现和加剧,是芝加哥学派兴起的重要社会背景。其次,芝加哥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一批优秀的学者如罗伯特·E帕克等人主观上促进了芝加哥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壮大。
       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内容包括移民种族问题、与犯罪行为和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及职业和性别亚文化研究。
       1移民和种族问题研究。芝加哥学派研究的重点是美国移民的融入与同化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种族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可以说芝加哥学派的最重要的著作几乎都是关于移民和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兹纳涅茨基、帕克、伯吉斯和弥尔顿·戈登,还有很多的黑人学者,如查尔斯·约翰逊、弗兰克林·弗雷泽、伯特伦·多伊尔和威廉·布朗。在移民问题的研究中,他们比较关注的是移民同化问题。帕克把同化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群体在保持他们各自特性的同时,积极地参与社会的运转。⑤在早期关于移民同化问题的研究著作中,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合著的《波兰移民》一书提出了社会解体和重组的思想。他们认为,美国的社会解体正在以惊人的、戏剧化的方式进行,解体可以分为家庭解体和社区解体,其中家庭解体导致了青年人的贫困化和青少年犯罪。面对这种状况,移民群体会改变它的态度,而相对不易变化的宗教价值观将负责传统规则和习俗的重建。帕克则把社会解体和重组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敌对、冲突、适应和同化。因此,在帕克看来,同化应该是社会解体和重组的最终目标。与帕克不同,威廉·布朗认为永远不可能实现黑人在社会中的同化。弗兰克林·弗雷泽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同化周期并不以同化结束,而是以两种不同的种族制度并存告终,表现为白人和黑人两个种族都发展自己的社会组织,形成各自的聚居区。
       2异常行为、犯罪问题。对于异常行为和犯罪问题的研究是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个重要议题,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斯雷舍(Frederic Thrasher)、克利福德·肖、埃德温·萨色兰、科恩(AKCohen)。斯雷舍研究了芝加哥的非法团伙,指出非法团伙产生和存在的区域是夹缝空间,非法团伙一方面是移民社团之间文化冲突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移民社团同美国社会价值观相冲突的表现。非法团伙的形成是自发的,并通过冲突而更加团结,其类型有“散漫的团伙”和“坚固的团伙”。斯雷舍指出非法团伙的成员肯定是违法的,因此研究犯罪问题就是必要的和迫切的。科恩从事反常或“冲突”理论(anomie or strain theory)的研究,提出亚文化是由于需要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而产生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的确想背离社会,他必须找到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他们都有同样的不满并且寻找相同的解决途径,而解决必然总是社会性的。⑥
       3职业亚文化。这一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有保罗·克里西(PaulGCressey)⑦和埃德温·萨瑟兰(ESutherland)。保罗·克里西关注社会身份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亚文化中职业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有职业舞女的舞厅:商业化娱乐与城市生活的研究》(1932)一书中。⑧该书是其后描述职业发展的亚文化研究的先声,克里西厘清了他所称的城市中的一种“生活循环”,描绘了舞女在舞厅内外的生活,提供了亚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结构与轨迹。⑨埃德温·萨瑟兰则研究职业犯罪,并创建了犯罪生态学,⑩其代表作《职业窃贼》(1937)是以有20多年的职业惯偷的自传性描述为基础而写成的。萨瑟兰认为违法并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后天习得的。小偷的职业并不是一系列靠机灵来完成的孤立行动,它既是一种集体生活,又是一种有其自身的技巧、规则、章程、传统和组织的社会生活。
       三
       1964年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成立标志着伯明翰学派的兴起。它的兴起背景和芝加哥学派的崛起有类似之处,也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具体说来就是“二战”后英国的社会危机:战后的国家政策特别是“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带来的问题,美国大众文化的入侵对英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威胁,“新左派”的文化研究等因素促成了伯明翰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伯明翰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旨趣有着继承关系,这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议题(特别是对于异常行为、日常行为的研究)两个方面,当然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
       1种族问题。伯明翰学派对“种族”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1978年霍尔等人所著的《监控危机》一书中,该书在对霸权的重新塑造的语境中探究了英国对“傀儡”的媒介建构。而希伯狄格则在更独特的亚文化语境中强调了黑人文化的中心地位,也强调了在崇尚白人亚文化风格的一代英国人中,黑人同样置身其中,而他最感兴趣的是黑人文化对白人青年所产生的影响。CCCS的文集《帝国反击》(1982)重新考察了“种族”,批评了以前的意识形态的或常识性的种族意象。考察了种族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治问题中的地位,揭示并批评了主流社会学对种族的再现、关于种族的理论以及对种族的调查,考察了黑人犯罪行为的再现;考察了黑人妇女和英国亚裔妇女的政治经验对白人女性主义提出的挑战。保罗·吉尔罗伊所著的《“帝国国旗上并非没有黑色”:种族的和民族的文化政治学》(1987)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了当代英国种族和阶级的关系,阐明了黑人富有表现力的文化的不同维度,并包含了对黑人音乐的广泛讨论。
       2异常行为和犯罪。菲尔·科恩(Phil Cohen)重点研究了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社群,特别是青年亚文化。他的著述与早期的芝加哥学派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甚至也有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论述。但是科恩的著作追溯至伦敦东区,在那里城市规划者对这一区域进行“现代化”和城区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他关注青年,并用三种重要的、相互关联的方法给伦敦东区的青年分类:第一,他们受其同“父母文化”(parent culture)的代际冲突的约束;第二,他们日益从属于现代化给东区带来的“新消费社会”;第三,因此他们直接彰显社区或阶层的解体。似乎当青少年失去他们的阶级归属感时,他们就会成为现代版本的流氓无产阶级。但是科恩的观点不同于与他同姓的AK科恩,他不认为这种亚文化会导致犯罪帮派的形成,相反,他认为亚文化认同为工人阶级青少年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戴维斯(Mike Davis)则研究了洛杉矶的帮派。他认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黑人帮派是对针对黑人社区的白人暴力的回应,60年代中晚期,在公民权利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影响下被政治化,其中“黑豹党”(the black panther party)特别具有影响力,导致了由犯罪团伙从事的传统犯罪行为的减少。而“瘸子帮”(the crips)的发展则导致帮派的进一步重组,成为青年崇拜对象和第一黑手党的混合物。戴维斯认为,“瘸子帮”的发展壮大是由多种社会变化推动的,主要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和与之相伴的贫穷的年轻化。
       
       四
       客观而言,芝加哥学派是伯明翰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亚文化这一概念的系统化和亚文化研究的学科化都始于芝加哥学派,但是伯明翰学派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前者又有所继承和发展。
       在研究的议题方面,伯明翰学派对芝加哥学派的传承和拓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研究的阶层方面,芝加哥学派研究的重点是移民和底层阶级,而伯明翰学派重点研究的是工人阶级。在研究的年龄方面,芝加哥学派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特别是研究与移民潮相伴的青少年犯罪,而伯明翰学派则重点研究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在研究的领域方面,伯明翰学派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特别是麦克罗比等人对亚文化中女性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方面,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个人陈述性研究法。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利用个人材料,例如自传、私人信件、报纸、研究对象的个人陈述进行研究。其二,实地具体考察法。也就是实地研究,例如观察、采访、作证和参与式观察法,这种方法为它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同时也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三,参与式观察法。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后来被内德·波尔克西(Ned Polksy)称为“自然嵌入法”(natural setting)。芝加哥学派中应用参与式观察法研究亚文化的重要范例是波斯基、怀特(Whyte)、汉弗莱斯(Humphreys)、贝克尔(Becker)、戈夫曼(goffman)。所不同的是有的学者隐秘地研究,例如汉弗莱斯,有的则公开地研究,例如波尔克西。其代表作:《激进分子、垮掉的一代以及其他》(Hustler,Beats and Others)(1967)采用人种学调查的亲历研究方法,深入亚文化盛行的地方并与他们共同生活。但是参与观察法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招致了一些批评,其中最多的批评是主观印象性或随意性,例如波尔克西过于关注经验的研究方法,使他几乎没有时间进入离他遥远的社会理论领域,这一点集中表现在他常用的口语风格上。但是波尔克西也强调研究者应该公正地研究,运用“客观”的科学研究方法。针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参与式观察法的潮流,甚至完全淹没于实地观察的研究方法,帕克持相反态度,认为科学工作者要观察,但是不要参与,也就是要采取旁观的立场。帕克实际上提出了自然主义的论点,让自然说话,也就是科学家不应该干涉其研究对象,而应该保持客观的立场。
       在研究方法方面,伯明翰学派既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的研究方法,又有自身的开拓,并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迥异于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方法。霍加特的《识字能力的用途》与都市社会学、犯罪学以及实地观察法的研究方法分道扬镳,转向分析大众传媒、大众/流行文化、文学以及“日常生活”。科恩赋予青年亚文化以政治意义,把它视为系统的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他写到,“亚文化是符号性的结构,不能与那些作为实际参与者、支持者的青少年混为一谈”。这一观点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的、人种学的以及更常见的犯罪学的观点已经相距甚远。受罗兰·巴尔特与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以及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影响,希伯狄格把亚文化风格看作是常规文化激进式的展开。这就使得亚文化研究远离社会学与犯罪学研究传统得以巩固,并开始了艺术流派与新人文主义的阶段。
       伯明翰学派是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走向衰落的开始。2002年7月,随着CCCS被伯明翰大学校方宣布裁撤,亚文化研究一个历史阶段也宣告结束,从而进入后亚文化时代。后亚文化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主要研究全球化时代变化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重新界定青年亚文化并重构一个理论体系。后亚文化研究试图摆脱CCCS的整个理论研究方法,并创建一种分析当代亚文化现象的模式。后亚文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作出了批评:第一,后亚文化研究认为CCCS的研究模式的线性逻辑无法对目前的青年文化实践的复杂性和变迁的性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CCCS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的无赖青年(Teddy boys),经60年代的摩登族(mods)、摇滚族(rockers)和光头族(skinheads)到70年代的朋克(punk),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亚文化兴起和最终被收编的图像,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其研究模式已经不能反映21世纪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第二,CCCS关于阶级的预设,即假定有一个铁板一块的阶级的存在是有失偏颇的,特别是基于这种阶级预设对于音乐和风格的偏好的研究。第三,CCCS对于亚文化的界定有些过于陈腐。CCCS认为在理解和认识亚文化时,强调应该把它和它的父母文化联系起来,而二者都具有较强的凝聚性和统一性,并能够被明确识别。但这忽视了亚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渗透作用,这种局限性在全球化时代更为明显。后亚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亚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注释
       ① Milton MGordon,“The Concept of the Subculture and its Application”,in KGelder and SThornton(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7,pp40—43
       ② JMilton Yinger,“Contraculture and Subcultur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1960,p627
       ③ Howard PChudacoff,The Age of the Bachelor:Creating an American Subcultur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p12
       ④ 人们习惯上把1915—1940年期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些老师和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称为“芝加哥学派”,而这一称谓第一次出现则是卢瑟·伯纳德在1930年介绍当时各社会学学派时使用的。参见阿兰·科隆:《芝加哥学派》,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第1页。
       ⑤ 帕克:《特指黑人的二等种群的种族同化》,载于《美国社会学杂志》第19期,1914年3月,第606—623页。
       ⑥ 参见KGelder(ed),The Subculture Reader, London:Routledge,2005,p21。
       ⑦ 克里西曾于20世纪2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此后在纽约大学谋得职位,在那里参加了一项关于电影对美国青年的影响的重要研究。
       ⑧ 《有职业舞女的舞厅》一书从性别的角度研究亚文化,关注妇女,集中研究了“摆脱”家庭背井离乡到城市做舞女的群体的情况,这在芝加哥学派中并不多见,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⑨ 参见KGelder(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Routledge,2005,p21。
       ⑩ 20年后在它的基础上产生了有关异常的犯罪理论,特别是“标签理论”。
        伦敦东区是社会学和文学研究大量涉及的场所,例如罗伯特·帕克在其关于芝加哥的著作中借鉴了瓦尔特·贝赞特(Walter Besant)的《伦敦东区》(East London)(1912)一书。参见KGelder(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Routledge,2005,p82。
        Phil Cohen,“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Class”,in KGelder(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 Routledge,2005,pp86—93
        “瘸子帮”之名“来自107真空吸尘器独特的跛足走路方式”,于1970—1972年在贫民区发展起来,特别集中于被新街道的建筑和再开发打乱秩序的区域。
        托马斯的《波兰农民》一书开创了使用社会学研究新材料的先河。
        参见KGelder(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Routledge,2005,p22。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青年研究者从CCCS的符号方法回归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参见“What is‘Postsubcultural Studies’Anyway”,in David Muggleton andRupert Weinzierl(edit),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Oxford:Berg,2003。
        参见“What is‘Postsubcultural Studies’ Anyway”,in David Muggleton and Rupert Weinzierl(edit),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Oxford:Berg,2003。
       [黄瑞玲: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 飞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