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社会]日本流通结构变化研究
作者:张 岩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流通领域出现大变革,这场流通变革也被称为战后日本第二次“流通革命”。这场变革是与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结果。经过90年代以来的流通大变革的“洗礼”,日本的流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归纳起来,这种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通组织结构变化
       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流通组织结构是指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反映流通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格局和流通业的运行情况。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是流通产业优势的源泉。本文对流通组织结构,将从零售组织结构、批发组织结构、物流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关于零售组织结构变化
       日本存在小零售商店比重高,大型零售店比重低的结构性问题,这被欧美学者看作日本流通业落后的显著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零售机构一直处在激烈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零售组织结构出现如下具体变化。
       第一,零售业的零散性弱化。
       日本零售组织结构问题在高速增长期发生的第一次“流通革命”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958年生计性小零售业者占较大比重,4人以下的零售店所占比例为91.4%,1974年降为85.7%。不过,由于《大店法》对大型店进行了限制而对中小店给予了保护,直到1982年,4人以下的零售店仍占总数的84.6%。①进入90年代后,4人以下的零售店份额出现减少趋向,尤其是1至2人的生计店最为显著,所占份额由1982年的60.2%,1991年的53.2%,减少为2002年的46.4%。1991年,1至4人的零售店为126.4万家,占总数的比例为79.5%;2002年,该数字降为90.1万家,每年平均减少约3.77万家,下降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占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为69.1%。②同时,4人以下的零售店的销售额在总额中所占份额则下降了10.7%。销售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有:(1)价格破坏,店铺利润空间减小;(2)零售业竞争激化,独立经营小店的经营障碍增加;(3)老龄化使高龄业者退出增加,年轻者进入减少,这种倾向还在继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零售店的零散性得到弱化。不过,若与美国横向比较,日本零售业的零散性还是稍强于美国。美国的零售业经营者也是主要由小零售商组成,1997年,雇用人数不足20人的零售店占总数的88%,③日本这一年则为96.3%。不过,由于零售结构与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密切相关,零散性稍强也未必就是落后性的标志。
       第二,零售店大型化与市场集中化。
       与小规模零售店不断减缩形成鲜明对比,大型零售店却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大型店在零售业中的份额和比例不断提高,规模结构趋向于合理化。
       1991年,从业者在50人以上的零售店是0.82万家,到2002年发展到1.45万家,店铺数份额提高了0.5%,销售份额提高了6%。其中,从业者100人以上的零售店仅占总数的0.34%,销售额却占到了总份额的18.2%。④这些数据说明,大规模零售店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零售组织的规模结构也从众多小规模分散性构造向大中小比例适当、大规模集中性的构造转换。
       第三,零售业向供需均衡性转化。
       日本零售业长期以来一直受规制政策的调节,企业间价格竞争关系不强,无论是中小零售业还是大型零售业,都存在着过剩现象。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零售店总数便开始减少,然而其实一直到90年代,日本才真正进入了零售店铺数减少时代(见表1)。1991年,日本零售店为1591000家,到2002年减少为1300000家,10多年间共减少了291000家,总体上是向着供需均衡方向转变。被淘汰的不仅仅是小店铺,大企业中难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店铺也难逃厄运。美国在80年代流通规制放松后,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二)批发组织结构变化
       第一,批发业集约化程度高,个体批发店减少。
       日本批发业总体上是相对成熟的,组织化程度高于零售业。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批发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尤其是500人以上的超大型批发店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美国。在2002年,10人以下的批发店在批发店总数中所占比例为73.4%,销售额占批发店销售总额的28.5%。而50人以上的大型批发店的两个比例数分别为2.9%和48%。⑥
       进入90年代后,战后一贯增长的批发业在生产商与零售商的夹击下,商品数量、销售额、从业者人数都呈下降趋势,商店数从1991年的47.6万家,到2002年降为38万家,年均减少9千多家,从业人员共减少了71万多人,年销售额减少了约160万亿日元。批发商数量的减少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的普遍现象。
       从经营规模来看,只有从业者200人以上的大型店所占市场份额略有提高,其他规模店均在缩小。从批发业经营组织的类型来看,个体批发店数明显减少,在1994年就低于1972年水平(见表2),批发业的零散性减弱,而且从商业统计表可知,批发业店铺越小,店铺数减少率越高。
       
       第二,批发环节显著减少,批发交易效率逐步提高。
       在日本,在生产与零售之间存在着一次批发、二次批发、三次批发等多环节的结构,这被看作日本批发结构落后的象征。衡量批发环节多少有两个指标,即W/W和W/R。
       W/W=全部批发部门间转移的营业额/来自零售商、工业用户等的营业额。该比率是表示批发的多阶段性的数值,环节越多,比率就越高。根据商业统计表的计算结果,在日本,从W/W的比率变化来看,1979年为1.74,到1997年降低到1.54。说明批发阶段出现了短缩化的倾向,即二次批发、三次批发环节减少了。⑧
       W/R=批发业销售总额/零售业销售总额,是反映流通渠道长短的指标。在日本,1991年W/R为4.07,1994年为3.59,1999年为3.44,2002年为3.06,W/R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向。⑨批发环节过多引起的低效率状况正逐步改善。
       以上两个指标的变化,说明日本流通渠道出现了显著缩短化倾向和批发环节减少的现象。批发阶段缩短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独立中小零售店数量显著减少。生产商与零售商的小规模、分散性曾是批发多阶段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全国道路网的建设,物流国际化的推进,使地方中小批发商存在的基础削弱。最后一个原因,是全国大规模连锁店比重提高、IT革新促进了厂商与零售商直接的订发货增加等等。
       (三)关于物流组织结构的变化
       本文的物流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物流(生产、批发和零售)和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中的关系和比例。
       日本是世界上非常重视物流的国家之一。不过,将物流作为产业看待,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日本的产业标准(JIS)在1985年才登记了物流这一术语。日本物流组织是从制造业物流开始发展起来的,起初,企业自营物流占相当大的比重。1975年,企业自营物流费用占总物流费用的60.44%,但是,从1975年以来日本各类物流运作形态的费用比例变化(见表3)中可以看出,企业界自身内部物流与通过物流子公司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的费用比例,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反映出日本物流业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发展趋势。
       
       二、流通业态结构变化
       零售业态多样化是当今日本零售业态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至少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零售业态都一直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主要只有百货店、综合超市(或者是作为无人售货的超市)、便利店等基本类型。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业态分化加速,出现极其多样的业态。从1980年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直到如今,可以叫做“业态细分化和特化时代”,即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零售业态的再编成时代。
       
       90年代后,折扣店、百元店、专卖廉价进口服装的连锁店、仓储式商场、经营化妆品和药品的药店、以低价格为武器经营生活用品的大型专门商店等在日本快速发展。一些传统业态的零售商也以探索性的方式推出了所谓的“生活中心”、会员商店等多种新型业态,开展多业态经营。此外,网络商店等也不断涌现。随着零售商竞争日益激化,日本进入了不同业态激烈竞争的时代,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机会和利益。
       新兴“百元店”的发展引人注目,正成为零售业的主流。日本的“百元商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90年代。经营“百元商店”的最大企业——大创公司(简称DAISO)是“百元商店”狂潮的掀起者,还开展了跨国经营。此外,超市、连锁店等也都开设了自己的百元店。大部分百元店都位居城市中心,面积通常只有180平方米左右,一天至少开业16个小时。一般来说,百元商店货架上的商品约有3000种,包括的商品种类比较丰富,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家庭主妇和单身汉的欢迎。
       三、流通企业市场竞争结构变化
       过去,日本流通企业间的竞争机制也发挥了作用,不过,由于厂商流通系列化和日本交易惯例、《大店法》的制约等因素影响,与欧美相比日本流通企业间竞争较弱,竞争市场的淘汰机能退化,价格机制没有有效发挥作用,价格没有成为竞争的焦点,价格长期被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近年来,由于政府流通政策的变化,国内市场开放和面向国际化发展,价格机制逐步突破原有市场制度的束缚,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流通企业市场竞争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特征。从竞争内容看,流通企业之间不仅表现为价格竞争和市场占有率、服务质量的竞争,更体现为研究开发能力、信息系统力、顾客价值实现力等的多元化竞争。从流通企业市场竞争的形式看,竞争是多方位的,既存在外资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又存在各种业态之间的竞争;既有对抗性竞争,也有合作性竞争。
       发展企业间合作竞争组织是日本流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如产销同盟、产配销同盟、物流企业合作等,是一种基于长期竞争和利益分享的远见而构建的,大型厂商和大型零售商通过建立相互信任、信息共享的伙伴关系谋求双赢。
       四、流通渠道结构变化
       流通渠道结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渠道主导权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流通渠道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扁平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厂家主导型流通体制出现了动摇,厂家对流通体系的控制出现了弱化的势头。90年代后,日本流通渠道主导权和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工业社会生产厂家主导型的流通体制向消费社会零售企业主导型的流通体制转变。两种体制的不同在于:前者以生产厂家为流通起点,生产与流通企业之间往往是生产者掌握主导权,流通处于生产的附属和为生产服务的地位;后者以消费者为流通起点,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流通模式是市场导向型的。零售企业主导型的流通体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流通企业主导生产企业,而是以“消费者为起点的流通”,是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和行动,使顾客满足得以最大化。例如,日本的综合食品批发商菱食公司便将企业战略从“生产起点”转向了“消费起点”。由于批发商不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只能把距消费者最近的零售商看作通向“消费起点”的途径,这样便改变了以前按业种、按厂商建立的纵向划分的流通渠道,构建了按业态、按温度带(常温、冷藏、冷冻)建立的横向划分的流通渠道,打破了行业常规,促进了零售商大型化并以多业态的形式发展。
       消费者起点型的流通的核心是消费者和流通机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决定。在消费者起点型的流通新模式下,如何切实了解顾客需求,如何建立敏捷、有效的流通系统是十分关键的。
       以生产者为起点的流通向以消费者为起点的流通转变的同时,市场主权开始真正转向了消费者。消费者在政府管制的放松和市场自由化发展中享受到实惠。
       流通渠道的组织结构也由垂直专业化向开放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原来,在流通渠道成员中,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物流企业之间是垂直专业化分工,尤其是在原来的流通系列化渠道体制之下,渠道成员间的关系是封闭的、垂直的、服从的构造,此时,这种构造也开始向开放的、相互协调的组织关系构造转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流通机构间信息传递不再是垂直的金字塔式,而是在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间构建网络化互联模式,降低供需间的信息不确定性,实现以“以信息代替库存”,消除了不必要的商品转运、积压和倒运,这样便降低了库存率。如今,日本企业平均库存率只有1.5%。流通渠道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厂商与零售企业直接交易增加,减少了流通环节。
       注释
       ①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go. jp/data/chouki/13.htm,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②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go. jp/data/chouki/13. htm,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③ 李雨时:《健全有效的美国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国际商报》,2000年2月17日。
       ④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go. jp/data/chouki/13.htm,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⑤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go. jp/data/chouki/13.htm
       ⑥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go. jp/data/chouki/13.htm,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⑦ 日本经济产业省商业统计表。其中的个体店所占比例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⑧ 木綿良行、三村優美子:《日本的流通の再生》,中央経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⑨ 《日本の長期統計系列第13章商業》,http://www.stat. go.jp/data/chouki/13.htm,由笔者计算得出的。
       ⑩ 逄锦聚、严建援:《从日本政府的物流政策导向看日本物流业的发展》,《港口经济》,2001年第1期,第41页。
       西岡俊哲:《わが国における小売業の長期的変化に関する—試論》,《関西大学商学論集》,第47卷第2.3合併号(2002年8月)。
       [张岩: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