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国研究]当前日本对中国政治研究的方法与观点(摘要)
作者:张 益

《国外理论动态》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今世界,日本是对中国研究最深入的国家之一。中国研究在日本的区域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政治又一直是日本的中国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近些年中国在政治方面进行的改革更吸引了日本众多学者的目光,他们非常关注中国政治的发展,有许多优秀的成果问世。作为重要的邻国,我们不应忽视日本对中国政治的研究,因为这些研究中的许多观点直接影响了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看法,从而决定了日本对中国的外交和战略决策。了解日本如何对中国政治进行研究和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的发展,做到知己知彼,必将为我们的外宣和对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就日本对中国政治研究的方法及其观点作一归纳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历史学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出发点是:中国就是中国,不是中国以外的任何存在。这一方法把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继承与断裂作为分析的坐标轴,认为中国传统的官僚机构、皇权、乡绅等制度与现代的官僚制度、政治体制有很多共同点。
       (2)现代化论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出发点是:现代中国的基本特征是:它是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方法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并认为军队政治化、人口向城市过度集中、神化和突出领导人等,这些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现象在中国也经常出现。
       (3)官僚机构模式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出发点是:中国政治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持这一方法的人认为,中国的权力斗争和政府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其他国家都存在的官僚制度是共通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一方法运用官僚机构模式对信息传播、预算和人事的权力斗争、机构内部的上下关系、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的组织间的抗争等问题进行分析。
       (4)整体主义模式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学者认为,中国最明显的特征是政治体系几乎渗透到整个社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思想控制、警察组织、最高层的权力斗争等特别关注。
       (5)比较共产主义研究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们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和发展样式这一假说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中国政治进行分析。
       (6)革命社会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学者认为,现代中国仍然处在革命之中。暴力、对旧制度的破坏性变更、新的精英崛起等属于革命时期的社会特征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能看到,中国仍处在革命社会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变革过程之中。中国就是1789年以后的法国,1959年以后的古巴。
       (7)政治社会学及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着重探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公民社会、草根民主主义等。采用这一方法的学者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经济增长的普通国家,而不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特殊国家。但是,中国的历史、固有的传统、巨大的规模以及非欧美式的市场经济决定中国今后的政治发展将会体现许多中国特色。
       (8)比较体制论、走向民主制度的体制过渡论研究方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南欧、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的许多国家从各种集权主义体制过渡到民主体制,东欧以及苏联紧随其后。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也被日本学者运用到有关东亚地区民主政治过渡的研究中,他们在权威主义、民主化及巩固民主的比较研究中分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思考中国的政治改革进程。他们认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中国将最终建立西方模式的政治体制。
       在上述研究方法中,后两种是当前日本对中国政治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占据主流地位。前六种为传统研究方法,虽然在日本当前的中国政治研究中仍被运用,但居于次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政治的发展,还将有许多旧方法消失和新方法产生。
       [张益:中共中央编译局]
       (责任编辑 周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