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前沿]日本学者关于服务劳动性质的争论(摘要)
作者:谭晓军 刘 锋

《国外理论动态》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由重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转变为强调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服务劳动的理论解释。理论界关于服务劳动能否界定为生产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问题展开了几次大的争论,至今争论仍未停止。事实上,在战后,随着日本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学界关于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及价值创造问题同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希望通过介绍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界关于服务劳动性质的争论,为我国经济学界的相关探讨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日本,有关服务劳动性质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三种学说。
       一、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说(正统派学说)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金子治夫、渡边雅男。
       20世纪60年代,日本关于服务劳动的争论中,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统派学说”占据土导地位。此学说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性规定(物质生产的第一性作用)为依据,强调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而服务劳动属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正统派学说”最早由都留重人、野野村一雄、上衫正一郎、广田纯等人在《日本资本主义讲座》”中提出,而金子治夫在他的《生产劳动与国民所得》中将其体系化。
       “正统派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服务都将成为能够买卖的商品。然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只有通过消费生产性劳动成果——物质产品之后才能进行生产,才能维持包括非物质产品生产部门的成员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该学说从而队为服务部门不创造价值,不过是一个通过再分配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所得来维持和供养的部门而已。
       此外,针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正统派学说”批驳道,服务劳动并不生产与劳动者相区别、作为独立商品存在的产品。将所谓的“有用效果”、“无形产品”作为服务劳动的产品来把握的观点,实际上不过是一种产品实体不明确的“假设性规定”。而且如果将处十活动状态的服务劳动自身作为商品来把握的话,结果会导致陷入“没有载体的价值”误区,这一观点在价值论上是不符合逻辑的。”
       因此,“正统派学说”作出如下结论。
       如今所谓的第三产业的扩大化,除运输、通讯,电力、煤气外,不过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部门的扩大。
       非生产部门的扩大是由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所导致的广告、宣传过度膨胀造成的,也表现了有产阶级的奢侈消费和腐朽性。
       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说
       20世纪70年代,由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服务劳动生产无形的服务产品,因此也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说”应运而生。由此,在70年代和80年代,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学说与创造价值学说之间、创造价值学说内部之间再度掀起了争论的高潮。参加这一时期争论的主要有赤堀邦夫、刀田和夫,马场雅昭、饭盛信男、齐藤重雄,櫛田丰、长田浩、大吹盛男等诸多知名学者,他们发表的与服务经济相关联的专著达20余册。
       该学说主张将服务劳动的成果视作与物质产品不同的产品(商品)。这一学说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扩张学说(反正统派学说)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赤堀邦夫、刀田和夫、马场雅昭、饭盛信男等。
       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日本的服务经济规模化的倾向日趋显著,诸多学者认为为了较好地把握服务部门的实质,必须对服务劳动构筑新的相关理论。为此,他们在批评“正统派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服务劳动生产无形的使用价值,并以此为载体而形成价值的“扩张学说’。关于与物质产品不同的服务劳动产品的实体,各方又有不同的说法,如有的认为其实体是“活动状态的劳动”,有的认为是“有用效果”,也有的认为是“即时品”,还有的认为是“无形产品”,等等。该学说试图通过设想、乃至发现服务劳动价值载体的实体,来说明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然而针对这一学说,“实体不明的‘假设性规定’”、“不符合价值论逻辑”一类的批判至今仍在继续。
       (二)第三种学说(服务劳动一劳动力价值形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齐藤重雄、櫛田丰、长田浩等。
       90年代以后,认为服务劳动因其形成劳动力而创造价值的所谓“服务劳动一劳动力价值形成说”的“第三种学说”登场了。近年来这一学说占据着争论的主导位置。这一学说认为,应将服务劳动限定在教育、医疗、福利、娱乐等“为人服务”的领域,将其劳动成果视为附着在劳动力商品这一特殊产品上,即通过说明服务劳动形成劳动力价值这一点来说明其价值形成性。
       这种观点的考虑是,因为没有人怀疑劳动力商品的现实存在性,因此也就无从批判其犯了价值载体不明、作“假设性规定”等错误。
       如齐藤重雄认为,不只是物质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力同样也有价值。因此,形成劳动力的服务劳动也形成价值。在此,只有投入到劳动力形成中去的劳动才应被界定为服务劳动。物质产品生产部门以外的、不进入劳动力形成中去的领域,可以将其划为物质产品生产的延长部门,或是将其归人流通过程。
       櫛田丰认为,由于教育、医疗、福利、娱乐等所谓“为人服务”的部门,生产出与物质产品不同的、被称为“人的能力”的商品,因此将这些部门归为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价值说”足成立的。特别是,只将对人的服务视为服务部门,而将提供与企业相关的服务的各种行业划分成物质生产的延长部门或流通部门,并使服务部门与此二者相区别的做法,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长田浩在齐藤与櫛田二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第三产业分为“为人服务”业(形成劳动能力)、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流通部门)以及与物质产品生产相关联的服务业(物质生产的延长)三部分。
       然而,对于这一学说,“正统派学说”批判其无视劳动力价值形成的特殊性,队为劳动力商品虽然确实存在,但却与普通的产品不同,它不是直接的劳动产品,而是人类消费行为的产物。因此,它不能成为价值的载体。同时,用服务劳动的价值形成性与劳动力价值相关联来说明价值的形成本身就毫无道理。关于劳动力商品到底能否作为价值载体来把握的争论,至今仍然继续着。
       第三种学说的结论是:服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必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将服务部门作为生产部门,在再生产图式,国民收入计算层次上给予其以适当的位置。
       伴随着物质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扩大,第三产业不断得到发展,“为人服务”的服务劳动的发展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也使得人类得以全面发展。“第三种学说”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而形成的。
       也因如此,此观点认为如今第三产业的扩大未必就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和腐朽性,他们追踪产业的更替,逐一分析出促进产业结构变化及劳动力素质发展和提高的要素,将第三产业的发展确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征。
       伴随着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使理论能够解释现实,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界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关于服务劳动的新观点、新认识。特别是近几年,围绕“第三种学说”的观点,各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时很难有——个统一的认识。暂且不论其观点的正确与否(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尚需探讨),我们可以注意到它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即研究服务劳动或是服务业时,需要以人为中心。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示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未来为人提供服务的产业必然不断增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更加需要重视对“为人服务”的相关劳动、相关产业的理论研究。日本的有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谭晓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经济学系;
       刘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经济问题共同研究所]
       责任编辑 刘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