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专家访谈]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摘要)
作者:本刊记者

《国外理论动态》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共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和发展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世界意义日益展现出来。“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张宇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过渡经济学和中国转型模式的研究,日前,我们就此问题与张宇教授进行了交流,下面是访谈内容。
       记者:什么是中国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张宇:所谓的中国模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和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表现在许多具体方面,如农业承包制,经济特区、乡镇企业、财政包干制、价格双轨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抓大放小、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等,但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则包括了以下方面:(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导向的指导思想;(2)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4)采取渐进式的转轨方式,广泛实行双轨制,循序渐进,(5)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6)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性互动;(7)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体制:(8)实事求是、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理论、政策和路线,(9)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模式的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是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渐进式地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这是社会发展所不能回避的三个最重要和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议题、趋向或规律,但是,就这三个方面来说,中国的经验都有其独到或创新之处。因为,这三个普遍的议题或规律在中国都面临着如下一些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或国情:(1)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2)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3)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之中;(4)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稀缺;(5)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6)地域辽阔且区域差异巨大。正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殊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记者: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国家和不同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应该是一样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呢?
       张宇:正确认识中国模式需要科学、完整地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机制是存在于许多社会形态中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并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独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机制是中性的,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机制是一种可以脱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的整体结构而独立存在的技术性工具,可以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随意搬来搬去。实际上,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或制度形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市场机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从这一点来看,市场机制又不完全是中性的。古典的市场经济不同于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2)它是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即处在工业化和市场化转型过程之中的市场经济:(3)它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即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并不是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小政府或弱政府,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的力量,是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总之,市场经济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非国有经漭的发展即所谓的“体制外革命”,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是低效率的,不能与市场经济兼容,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张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像有的学者断言的那样水火不容,那么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认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从而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不经任何改革就可以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但是,断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也缺乏足够的理论与现实根据。中国的改革经验证明了以下几点。
       第一,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仅公有制经济中的乡镇经济、社团经济、合作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即使是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权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受市场机制的调节。经过20多午的深入改革,中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在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许多关键性部门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二,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处理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应当从实际出发。例如,在公共产品中,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非竞争性的,在垄断性企业中,国有企业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一般性部门和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从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既要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把计划与市场、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需要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联系的,都具有相对的效率优势。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可以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推动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正是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这种兼容性,使得中国的以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双轨过渡成为可能。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传统国有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企业难破产、工人难失业、政企
       难分离、历史包袱过重等,使得单纯从国有制改革人手推进市场化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则可以绕过这些难题,创造出比较充分的市场关系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体制外突破是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但是,我们也绝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完全否定体制内改革的意义实际上等于完全否定厂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当看到,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却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是,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而且,即使从制度创新的方面看,国有经济也不是毫无作为的。与传统的国有体制相比,经过改革后的国有制经济在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国有经济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因而,没有体制内改革的这种配合而单纯依靠体制外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记者: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获得了很大成功,但中国的政治体制井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点必然会严重阻碍市场化的进程,只有实行西方式的多元政治,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建立。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张宇: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中国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离开过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单独推进。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行政分权、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这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实践中同样取得厂不容忽视的重要进展。当然,与前苏联和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政治改革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的目标不是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的这种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战略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它促进了牛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政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只能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标准。实践证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力口剧,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集中,可以减少改革中摩擦和冲突引起的损耗,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推进改革。
       第二,在政治秩序相对集中和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排除内部和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
       第二,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定推进民主化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自上而下的指令型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扩大了各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结构以及竞争、开放和平等的社会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渐进式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做大蛋糕”进行的体制调整,得到了绝大多数社会阶层的拥护,为改革的持续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
       记者:中国模式的成功举世公认,但是,在改革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应当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宇: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改革和发展的仟务并没有完成,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成本过高,资源不足口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素价格严重压低或扭曲,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依赖问题突出。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质量、低效益、低技术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缺乏可持续性,也很难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导向世界前列。
       第二,社会不公问题突出,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就业、医疗、教育和司法等方面的公平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还有待形成,对大量非法收入缺乏有效调节。上述问题既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又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生产要素市场化相对滞后、市场秩序还不完善,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以人为奉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经验。
       以上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能实现。
       记者: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呢?
       张宇: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把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于市场经济,对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提出质疑,另一种观点则把问题归罪于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的希望寄托于彻底私有化,自由化和西方式的民主。前一种思路否定了市场经济;后一种思路则否定了社会主义。两极相通,它们都否定了中国模式的合理性和历史意义,否定中国改革与发展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模式的形成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长期作用和累积的产物,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我们只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总结和反思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研究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模式,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记者:那么,这一新的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张宇: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经济改革的任务已经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转变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制度。
       2.实现温饱和小康的任务初步完成,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3.中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格局。
       4.工业化进入了中期发展阶段,城市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使中国走上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5.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已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
       6.强调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作了实现新发展目标的中心环节。
       7.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下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新的社会发展目标。
       8.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清楚地表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或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的,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张宇: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体现了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如关于价格运动的理论、关于就业决定的理论、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关于利率和汇率变动的理论、关于产业组织的理论,等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逻辑结构为前提的。脱离开这些前提,这些理论就失去它的科学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经济理论历来具有二重性,除了科学的一面,它还具有不可否认的意识形态色彩,往往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因此,仅仅满足于照抄照搬和全盘引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国的特殊道路和复杂国情的,甚至还会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邪路。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绝不是西方经济学指导的结果,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价值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而且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收入分配理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日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在主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的理论,等等。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取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成就,就不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模式。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悲惨结果和拉丁美洲“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则从反面说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不可能把中国引向繁荣富强,更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丰富的营养,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
       (责任编辑 李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