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与史学]我国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研究
作者:姚利民 尹 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对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研究发现:33位为男性而只有1位女性,他们主要来自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94.11%在40~59岁时成为大学掌舵人,91.17%具备研究生学历,94.11%理工科专业出身,61.76%有国外大学学习的经历,50%至少有一个本校的学位,50%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士,平均任职年限为4.6年,这些特征表现出与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特征的差异性,并对知名大学校长的涌现和更好成长以及知名大学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985工程;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103—05
       由于我国知名或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旗舰,影响和带动着其他大学;又因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掌舵人,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没有出色的校长,大学就办不出特色来,就不会有一流大学。因此,研究分析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对促进高水平大学校长的涌现和更好成长以及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我国知名大学校长基本情况
       笔者将知名大学划定为“985”工程一期的34所大学,从这34所大学的网站等各种信息渠道搜集整理这些大学校长的基本资料,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如下(表1)。
       二 我国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分析
       根据表1,笔者从性别、籍贯、任职时年龄、教育背景、母校学生与否、院士与否、任职年限等几个方面分析知名大学校长个人特征,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一)性别
       由表1可以看出,34所知名大学校长中,33位校长为男性,占总数的97.06%,南开大学的饶子和校长是唯一的一位女性校长。或许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和束缚了我国大学女校长的产生。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大学校长一般具有教授职称,而教授级教师中女性很少,担任大学校长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但是,也有关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学术背景的研究发现,国外64名大学校长中,有10位女性,而我国93位大学校长中,女性却只有1位,也说明国外知名大学校长中女性比例远远高于我国。特别是2006年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成为哈佛大学371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足以证明当今女性同样可以成为国际知名大学的掌舵人,我国女性自然也可以担当国内知名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务。
       (二)籍贯
       34位知名大学校长来自17个省市,湖南8位,江苏5位,北京3位,上海、重庆、辽宁、山东各2位,吉林、浙江、福建、河北、山西、湖北、江西、广东、四川、陕西各1位。可见,知名大学校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湖南、江苏和北京是拥有知名大学校长最多的3个省市,几乎占全部校长总和的一半(47.02%),湖南省更是以拥有8位校长而名列榜首,占23.5%,江苏和北京分别占14.70%和8.82%,而其他14个省市则只拥有1~2个名额。
       
       这种情形说明,尽管知名大学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东部,但从其管理者而言,湖南、江苏、北京等地特别是湖南输送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也印证了“惟楚有材”。
       (三)任职时年龄
       笔者将知名大学校长的年龄层次划分为40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四个阶段。32.35%的知名大学校长是在40~49岁时出任该校的校长,61.76%的校长在50—59岁担当大学校长之职。也就是说,共有94.1l%的校长在40—59岁时成为大学掌舵人。只有山东大学的展涛校长和武汉大学的刘经南校长分别是在37岁和60岁时执掌自己的学校。34所知名大学校长的平均任职年龄是51岁,说明这些校长都是在经历了教育和工作的重重考验与磨砺后才在年过半百之后成为知名大学的校长,见表2。有学者的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哈佛大学的7位校长,均在35—56岁左右(M=45.43±7.41)出任哈佛校长,说明我国知名大学校长任职时的年龄比国外知名大学校长任职时的年龄稍大些。
       (四)教育背景
       笔者从学科背景、学历、留学经历等分析这34所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得到表3。
       先言学历,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中,具有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分别为8.82%、11.76%、79.41%。也就是说,31位(91.17%)大学校长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27位(79.41%)具有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学历。说明具有研究生学历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历是成为知名大学校长的重要条件。从这些校长的毕业学校来看,大部分校长毕业于国内外的知名学府,说明名校毕业也是成为知名大学校长的一个条件。有关研究也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另有学者分析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发现他们都毕业于知名大学,并且在这些大学担任过教授,都是各自学科的著名专家。
       
       次说学科背景,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中,三成以上(32.35%)的校长具有理科专业背景,六成以上(61.76%)的校长则是工科出身,只有2位(5.88%)是来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表明我国知名大学校长的绝大多数(94.11%)具有理工科背景,其专业特长使得他们对于知识的传播与转化具有深刻的理解,对于教学与科研具有较深的体会,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学校。有学者对欧美64所知名大学校长学科背景的研究显示,理科、工科、文史哲、财经、管理和其他背景的分别有8位、4位、32位、8位、1位和11位。其中理工科背景的只占18.8%,文史哲和财经背景的则占64.1%。另有学者对美国23所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也表明,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人文学与高等教育”一文中也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以前,哈佛大学主持了一次我国的十位大学校长和美国的十位大学校长的会谈活动。我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的,美国的大学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以外,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中外知名大学校长学科背景的这种巨大差异说明了中外大学校长遴选标准的差异性。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比较教育学者王英杰教授也曾指出,我国大学校长除个别的以外都是理工科的专家,这是我国特殊发展阶段的一个特殊现象,几乎各级领导都出自理工科。
       再谈留学经历,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中,21位(61.76%)大学校长具有国外大学的学历或在国外大学进修过,纯粹“本土化”的大学校长很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指出,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80%是留学回国专家。学术无国界,这是大学发展历程中显现的重要规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执掌大学的校
       长要领导好学校,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因而他国学习或研究的经历是必要的。这也提示,无论是要成为知名大学未来校长的学者还是想要使所执掌的知名大学在国际化中生存和发展的现任校长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踏上留学之旅。
       (五)母校学生与否
       
       在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中,17位大学校长具有至少一个本校的学位,占50%,其中5位(14.70%)所有的学位均在本校获得。一项对35所重点院校院校长的调查表明,29位院校长都是本校毕业生,占82.60%。校长毕业于本校使他们对学校有更深的感情、更熟悉和更了解,因而有利于管理。当然,校长毕业于本校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也有弊端,因为校长也难免是“局内人”,有同学和师长,而使学校缺乏必要的冲突进而妨碍学校的创新和发展;校长毕业于本校也使得校长的视野偏于狭隘,很难超越本校的历史传统和环境去理解大学和识读大学。让毕业于本校者充任校长这种“正统血脉”的遴选规则并不是我国知名大学的特有现象,国外也有个案。在哈佛大学体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以来的7位哈佛校长均至少拥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学位。当然,美国多数研究型大学在所选择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母校色彩”已经趋于平淡,但校长是否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是能否任职该大学的一个重要考量。因为具有任职学校“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的经历有利于校长与任职学校的相互了解与感情沟通。但1/3的校长没有所任职大学的任何背景则表明,大学在选拔校长时“不问出处”,唯才是举成为主流趋势。
       (六)院士与否
       在34所知名大学校长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人数占所有校长人数总和的一半(50.00%),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共10人(29.41%),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人(20.59%),见表4。这说明知名大学校长是我国科学界的精英,是各自专业领域的领路人,也可以推测知名大学校长是在先成为知名的大学教授和各个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后才被推上大学校长职位的,体现了我国大学秉承教授治校的理念,并有利于校长们各自所执掌.大学的发展,还提示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学者是充认知名大学校长的重要条件。恰如王英杰教授指出的那样,对于一流大学校长,院士几乎是必要条件。
       (七)任职年限
       
       34位知名大学校长中任职年限最长的是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1995年3月上任的他如今任期已越13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任期也有9年多时间。而于2007年8月就职的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和同济大学校长裴钢的任期最短,见表1。这34位校长的平均任职年限为4.6年。在对这些大学前任校长(从所在院校网站只有31所大学有校长任职年限的信息)任职年限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任职年限最长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17年),最短的是吉林大学校长(1.5年),他们的平均任职年限为7.1年。有学者研究发现,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而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短。例如,哈佛大学从1636年建校到至今的360多年中,仅有26任校长,平均每位校长的任期10多年,其中,艾特略40年,科南特20年,普西18年。20世纪以来的7位哈佛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是22年。8位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的平均任期为9.57年。现任哈佛校长L HSummers指出:“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的原因之一就是校长长期任期制。由强有力的领导长期充任校长这样一个传统能够迫使大学在变革的时代不断革新。”同时,校长较长的任职期限能使校长不断完善和实践自己的办学理念。杜维明教授也指出:“校长任期长可以规划长远的策略。这种传统不仅反映在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教育风格时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现任知名大学校长的任职年限为4.6年,前任为7.1年。尽管不算很短,但与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任职年限比较,还是显得比较短。中美大学校长任期年限的这种差异性很可能与美国大学校长的选拔制和中国大学校长主要是任命制密切相关。由于较短的任职年限使校长难于完善和实践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可能造成短期行为,因而不利于大学的管理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