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管理科学]关于产业概念及其分类的思考
作者:彭福扬 刘红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经济学意义上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矛盾及其引发的现实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产业,产业对于人意味着什么。从产业的本质出发,提出了“产业是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的新见解,阐释了各部类产业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关键词]产业;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人文精神产品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064—04
       一
       提及产业,人们通常将它视为一个经济学概念。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产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经济学范畴有关。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学意义上产业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
       首先,产业内涵与外延矛盾。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普遍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学界有学者对产业作出了更严谨的定义,如“产业是由国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的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一切领域,而每一个具体产业又是由同类型企业集合而成。”如果严格按“国民经济部门”来定义产业,则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等非经济部门或非企业的集合不能视为产业。然而,无论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还是我国的标准产业分类法,都把这些非经济部门或非企业的集合列入了产业门类。如联合国1988年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公共管理、国防、教育、社会和个人服务等列入了产业范畴。2003年5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明确指出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其次,产业内涵与外延的这种矛盾,使得人们对产业化的认识更加模糊,认为产业化就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化,于是出现了本无歧义却持续了数年的“教育是不是产业”的激烈争论。
       第三,将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强调产业的经济效应,很容易使人们对产业功能的理解仅与经济联系起来。不容置否,人们在追求产业现代化、创造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人的精神俗化和社会贫富悬殊等问题与这种观念无不相关。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重新审视产业的概念,充分认识纯经济学意义上产业理论的局限性,思考产业的本质,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产业的内在本质出发,对产业概念作出新阐释,作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尝试。
       二
       要对产业作出科学的定义,就必须深刻把握产业的本质,而产业的本质不能从产业本身得到说明,只能从人类需求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中寻找答案。
       
       产业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生成。产业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借助于自身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活动对象以生产各种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人类多样性、多层次需要的组织集合,它深刻地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展示着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
       第一,产业以自然物质产品的生产为内涵,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示着人的自然本质。“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们直接作用于自然界最先生产的产品便是农、畜、果等产品,再对初级产品加工,生产满足作为自然的人进一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接下来就是生产新的自然物质产品以及为这种生产提供服务。
       第二,产业以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为内涵,以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以及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
       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因此,人类所进行的一切生产都是社会性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社会)之间必然地发生着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必然地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也必然需要对这些关系以及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作出制度安排,必然产生出以维护这些制度为职责的公共权力机关。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工业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生产部门——农业、手工业(在手工业内又有无数行业)、商业、航海业等——之间的分工日益充分地发展起来;居民现在依其职业分成了相当稳定的集团;其中每个集团都有好多新的共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在氏族或胞族内是没有存在的余地的,因而就需要创设新的公职来处理这种利益。”“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法律进一步发展为或多或少广泛的立法……随着立法进一步发展为复杂和广泛的整体,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这里的“法律”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关系产品,“新的公职”、“公共的政治机构”便是以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产业;而“分工的充分发展”、“每个集团各自的共同利益”以及“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就是此类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与动力。由此可见,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并不是外在于生产活动的形式,而是生产活动的内容,这种生产的社会化满足着人们对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以及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是社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以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以满
       足人的精神享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反映了人与自身关系,使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灵魂与肉体的统一成为可能并变为现实。首先,人类在进行自然物质产品和社会关系产品生产的同时,进行着人自身的生产,即人的增殖以及人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马克思曾说过:“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满足人的种系蕃衍所需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如医疗、保健等,逐渐涌现并发展成独立的产业部门。其次,人不同于动物,不仅有社会本质,还有自我意识和精神追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以自然物质产品生产为内涵的产业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整个产业系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它决定着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生产的广度和深度。“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是人类不断协调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冲突、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根本性生产活动,它为自然物质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人本身的肉体和智能的双重生产过程,是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认识社会、适应和改造社会,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整体能力的智力性活动,它为自然物质资料和社会关系产品的生产提供健康体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在把握产业内在本质的基础上,我们将产业定义为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相应地,产业化是指某类产业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某种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借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形成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
       三
       根据产业的本质,我们可以把产业划分为生产自然物质产品的产业和生产社会关系产品的产业以及生产人文精神产品的产业三大部类,每一类产业又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行业并有其各自特性、目标和作用。现将这三大部类产业的共性大致描述如表1:
       四
       重新定义和划分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将产业定义为“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把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等非经济部门或非企业的集合归人生产社会关系产品的产业,则可以消除前述以“国民经济部门”来定义产业所造成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关系产品生产”的提法比较准确地表达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特征。例如,商标、专利、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实质上是为协调权利人、使用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根据相关法律制度赋予创新者的专有权,是典型的社会关系产品。在今天,这类产品已经社会化并且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益显著。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分类,没有把这种产品的“关系”特征表达出来,不利于引导此类产业健康发展。
       第三,把产业划分为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动态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有利于全面地认识产业及其发展。而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划分则是对事物现象的静态描述,不能及时地反映新出现的产业现象。
       第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提法,有利于我国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产业生态化,即自然物质产品的生产在产业系统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直至三大部类产品与人类的合理需求平衡、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它体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组织、管理、制度等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传统的三次产业的划分,使人们往往把发展交通运输、旅游、金融、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这固然没错,但知识、信息、管理、制度等这些表现时代特征的产业则很难体现出来。
       第五,把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目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消除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人的精神俗化和社会贫富悬殊等问题。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产业视为纯经济学概念,过分强调某类产业的经济效应或者说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认为产业化就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化,偏重对自然物质产品生产活动的经济价值评估,忽视对这类产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评估;甚至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治理漠然置之;把教育、医疗、行政执法等产业直接与“经济效益”、“赢利赚钱”挂钩,扭曲了这些产业的基本功能。因此,只有进行观念革命,变革以往将产业仅与经济相联系的惯常思维模式,树立“产业是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的新观念,在评估自然物质产品的产业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来衡量产出效果,在评估人文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产品的产业发展时,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是否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作为评判标准,才能真正使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取得了巨大发展,人们的生存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便日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展现,开始追求精神的愉悦、自然环境的优美、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对健康教育、公共服务等的需求日趋强烈,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只有大力发展生产社会关系产品的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人文精神产品的产业,提高发展的规模与质量,才能逐步满足人民群众这些合理的需求。因此,相对于传统的产业分类来说,上述这种新的产业分类法更能突显出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