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与文化研究]论英汉习语套译中的“伪归化”现象
作者:何 岚 王秀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套译是辞书对英汉习语翻译频频使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归化策略的观点为套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习语的国俗语义的差异则可能制约套译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从而导致翻译的“归化过度”甚至“伪归化”现象,最终造成“病态译文”。
       [关键词]套译;归化策略;国俗语义;归化过度;伪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096-04
       一 引言
       习语的翻译一直以来是一个颇受翻译界关注的论题。对于习语的翻译国内不少学者已发表过精辟的见解。有的分析了英汉谚语对译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和产生的问题,并指出了一些过分的对译处理。有的罗列了汉英对应喻词中一些貌合神离似是而非的“陷阱”,有的专门研究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根源,有的从习语的本质特点出发以寻找翻译的障碍及解决办法,有的建议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处理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取向问题。
       这些论文对习语的研究基本上已经涉及到了习语翻译的各个层面,对于解决源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字差异及文化差异也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对策。本文将着重探讨一种在辞书翻译中常被运用的翻译方法——套译,从归化策略与国俗语言学两方面对它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 套译的理论基础
       习语套译,就是在译语中找出和源语习语的语言形式及文化功能对等的习语进行等值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归化翻译。套译法常为译者青睐,同时也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频频出现在一些辞书中和英语课堂上,影响力不可低估。该译法的理论依据在于:
       (1)由于语言存在着文化共核,我们常会在外语表达中遇到一些与母语表达类似的词句,这时候,译者就像在疲惫乏味的长途跋涉中遇见了故人,很难抵御套译的诱惑。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英国语言学家Towell&Hawkins指出:“学第二语言者把第一语言的特点迁移(transfer)到第二语言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现象(pervasive feature)。这种迁移影响到语言的各个层面。”王宗炎先生则指出:“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
       (2)早在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 Marcher)首次提出了归化概念:“The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 him”,强调的是尽量不干扰读者,译者尽力向译语读者靠近——即读者至上。St.Jerome出版社出版的Dictionary ofTranslation Studies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归化派代表尤金·奈达(Eugene.Nida)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交流,翻译过程取决于译文的听者和读者所能接收到的内容。判断译文的可靠性不能只停留在词汇意义,语法类别以及修辞手段的比较上,重要的是接收者能正确理解和领会译文的程度。因此,通过将原文接收者对原文理解和领会的方式同译文接收者理解和领会译文的方式进行对比来表达功能对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通过归化处理使读者能充分理解原文,从而避免语言层面的误读;而借用读者耳熟能详的文化形象又能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隔阂;最终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归化派认为,如果译者能摆脱源语文法的束缚,拿自己本文化所熟稔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法去替代异文化,往往会给读者一种喜闻乐见、颇有同感的效果,能加强读者的整体阅读感和流畅性以及准确性。
       (3)习语套译,就是译者套用译语中和源语习语功能对等的习语,最低限度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最高限度“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
       由此可见,文化共核为套译提供了客观依据,而归化策略为套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 实例分析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不仅是文字意义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意义的转换过程。习语的翻译就难在如何移植它丰富独特的文化意义。国俗语言学大师王德春先生把语言包含的这种文化意义称之为国俗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就是说,语言文字意义对应的词,其国俗语义可能对等,可能相似,可能相异,可能相反,反之亦然。国俗语义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套译的难度,而它转换的程度则决定了套译的质量。
       下面笔者将从一些辞书中选出实例,从国俗语义角度来比较分析不同境界的几种套译。
       1.形合意合,得体归化
       1)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2)An eye for an eye,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现代汉英词典》)
       3)To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现代汉英词典》)
       4)Like a e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前两组词的翻译可谓是无独有偶,天作地合。对应词“wall”与“墙”,“ear”与“耳”,“eye”与“眼”,“tooth”与“牙”的文字意义一模一样,所蕴涵的国俗语义也完全等值。翻译时若遇到这样的习语,没有理由不进行套译。后两组词中有的语言文字的意义虽有不同,但词的感情色彩和民族色彩并无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它们的国俗语义大体相同。如在第三例中,虽然毁船的方式不同——“burn”与“沉”,但同样都表达了“不留退路,决一死战”的决心。在第四例中“cat”和“蚂蚁”都指代“非常紧张”这一形象,“hot bricks”与“热锅”则同指让人紧张的原因。
       以上范例表明,由于文化共核的存在,有些源语习语和译语习语的国俗语义能够实现等值转换,因此采用归化策略对某些习语进行神形兼备的套译是可行的,而且归化翻译使得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价值文化观,从而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
       但是,归化翻译不是万能的,译者的盲目推崇和滥用无疑导致了翻译作品次品丛生。
       2.得“意”忘“形”,过度归化
       5)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新英汉词典》)
       
       6)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
       7)shake the dust off one"s shoes拂袖而去(《圣经典故与用法实例》)
       8)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有眼不识泰山(《圣经典故与用法实例》)
       在以上几组翻译中,英语和汉语所表达的意义和感情色彩大体相当。但汉语译文中龙凤,佛和拂袖等词都伴有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其国俗语义明显强过英语习语中的对应词的国俗语义。第八例的“angel”带有明显的西方宗教色彩,“泰山”则含地道的中国特色。可见这些所谓的对应词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其功能只有部分等值,运用套译将它们配对显得有些牵强。在刘英凯笔下,这是一种滥用“替代法”的做法,“这类‘替代性’的‘归化’译文,虽在深层含义上与原文大体相同,但由于表层形象迥然不同,原文的‘异国情调’和‘风姿’枯萎凋谢了。”此类翻译不仅在语言的形式上进行了归化,在语言的内容上也做了归化处理,这无疑是过度归化。
       3.貌似神离,伪归化
       9)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
       10)To 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骨鲠在喉(《现代汉英词典》)
       11)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新英汉词典》)
       12)Extremes meet.否极泰来(《精选英语谚语3000句》)
       翻译的目的之一是忠实地传导信息,这一目的在以上的这组翻译中显然未能达到。在这组翻译中,源语和译语中某些关键词相同或句法结构有相似之处,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因此也很容易让译者不假思索地使用套译。事实上,源语和译语习语的国俗语义大相径庭。
       如第九例的英语习语强调的是错误的本质,即大错小错都是错。而汉语习语则是指开始的小差错会造成后来的大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二习语的国俗语义相去甚远,其转换根本不等值,是纯粹的误译。
       第十例的英语习语指因为喉咙里有骨头而难以开口或不愿开口。汉语习语则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难受得好像喉咙里有骨头一样,欲先吐之而后快。两习语的语言形式一致:“bone”对“骨鲠”,“throat”对“喉”,但相同的状况在不同的国情中产生了不同的联想。二者迥然不同的国俗语义不能强行移植转换。
       第十一例Like cures like来源于医学界的“顺势疗法理论”,该理论主张:导致某种病患的毒药在经过化学技艺消除或减轻其毒性后应该成为治疗此病的药物。但该句并无引申意,所以与其称之为习语,不如称之为医学术语。而“以毒攻毒”,意为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现在常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反对不良事物,用恶毒的手段来对付恶毒的人。可见两习语只是在语言形式上一致,Like cures like的国俗语义远远不及“以毒攻毒”。把它套译为“以毒攻毒”属于超额翻译。
       第十二例的英语习语指两极相通,物极必反。而否极泰来有褒义,据《辞源》“否泰”条解释:“天地交谓之泰。天地不交谓之否。故以言运数之穷通。亦日否泰。”今之解释,即“泰”就是顺利;“否”就是失利。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英语习语是泛指,汉语习语是特指,二者的国俗语义有歧义;且后者的“否泰”是典型的汉文化国俗词,而不是文化共核词,因此套译完全不可行。
       这些貌似神离的习语套译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从翻译标准的角度上看,这种做法也违背了归化派鼻祖奈达的“功能等值的最低效应”:“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从读者反应来看,译者本想让读者“喜闻乐见”,结果却是“误译”导致了“误读”,“误用”。所以译者的归化行为事实上成了“伪归化”。
       上文所述的三大类型的翻译效果可以追溯到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的四大特点:1)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偶合,即英语和汉语用同样的词汇和表达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国俗语义;2)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平行,即英语和汉语用不同的词汇和表达形式来表达近似的国俗语义;3)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文化空缺,即英语和汉语用不同的词汇和表达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国俗语义;4)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冲突,即英语和汉语用相同的词汇和表达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国俗语义。
       四 套译的可行性研究
       文化差异使得翻译的存在有意义有必要,同时也为翻译设置了障碍。就习语而言,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所负载的相异的或特有的国俗语义。解决这些障碍的理想的翻译是“用尽可能多的‘同’来显示尽可能多的‘异’,用两种语言中相互重叠的部分来显示不重叠的部分。正是这些不重叠的部分再现了文化的多姿多彩,显示了不同民族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关于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处理这些“异”与“同”的关系,许钧先生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和译者的文化立场有关:站在出发语文化的立场、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或是站在沟通出发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立场。许先生青睐的是第三种立场:极力避免采取极端化的异化与归化的方法,试图以“交流与沟通”为翻译的根本宗旨,寻找一套有利于不同文化沟通的翻译原则与方法。笔者认为张智中的“兼容并蓄双层操作”的理念与许钧先生不谋而合。张智中认为,从文化内容的层面来说,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以便能保持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和“原汁原味”,以归化淡化为辅,以避免文化冲突与误解;从语言形式的层面来看,以归化为主,以便能保证译语的可读性流畅性,以异化为辅,以便能丰富译语语言,增加其新奇性。
       反观上文列举的套译实例,大部分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文化内容,都是以归化为主。这种完全求“同”的过度归化策略与习语蕴涵的具有“异”质的国俗语义在套译中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妨碍了文化信息的忠实传递,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套译的操作:
       1)比较英语谚语to put a fifth wheel to thecoach的两种译文:“给车子安第五个轮子”和“画蛇添足”。同样表示多余,但前者因为提供了栩栩如生的意象,几分另类的幽默,其戏谑与调侃让人忍俊不禁;后者因为是陈词滥调而让人感觉漠然,无动于衷。由此可见,套译在文化交流的诸多方面没有起到积极促进的正面作用,如在“再现文化的多姿多彩”方面,在保持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原汁原味”方面,以及在“丰富译语语言,增加其新奇性”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牵制了文化的交流,造成的后果是“文化失衡”而不是“文化传真”,是文化上的自我欣赏,而不是充分的文化交流。
       2)上文提到了国俗语义的复杂性,有些词的文字意义相同,但在不同文化中的国俗语义相异,如“To 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和“骨鲠在喉”;有些词是一国特有的,具有鲜明的国俗语义,在另一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如“泰山”。国俗语义的这些“异”质的存在是客观不容忽视的。如果译者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透彻理解习语的国俗语义,且一味主张求“同”,而不假思索地将习语进行套译,则很容易导致误译、欠额翻译或超额翻译,这种做法同样也违背了归化派鼻祖奈达的最低效应:“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可能导致文化凝血。
       五 结论
       著名翻译家许崇信先生在他的“文化交流与翻译”一文中谈到,翻译如同外交,既要尊重源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又要尊重译语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尤其要尊重译语的读者,相信读者对源语的文化信息会有必要的理解力和鉴别能力。
       从操作形式上来看,套译可能会制约习语丰富独特的国俗语义的充分传递;从操作效果来看,它归化过度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读者的误解和不尊重,把读者看成不能接受异国文化、缺乏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受众。因此用套译来翻译习语的做法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破坏游戏规则:尊重原文和作者,尊重译文和读者。否则,这种做法最终只能走向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