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汉诗]明澈的眼神(外三首)
作者:■牛 汉

《人民文学》 2001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明澈的眼神
       ——悼诗人卞之琳
       苍茫而空旷的天空,
       望见一束闪闪烁烁的电光,
       很高,很远,很美,
       仿佛从宇宙的心底,
       绽放出一朵素净的花。
       并没有听见随电光而至的
       那一阵阵隐隐的雷声,
       凝然的眼神如湖面无声的悸动,
       有一珠一珠的泪水悬挂着,
       在眼角密密的皱纹里。
       听见了心灵默默的诉述,
       泪珠如他雕出的诗句在闪光,
       是响雷在密云中结晶的沉默,
       一首以生命书写的无题诗,
       如沉雷般静静地隐退。
       不是倚窗观看风景的眼睛,
       是眼底的那颗灵魂,经历过
       千百次的风暴之后,
       一明一灭,带着永恒的微笑,
       灿烂地升华到梦想的天国。
       2001年1月15日,早晨5时。
       附记:
       去年春天,偕同诗友刘福春去看望久违的卞老,两天前已约好了。由卞老的女儿女婿搀扶着来到会客室。望着仙风道骨般清决癯而灵慧的诗人,我禁不住对他说:“你一点不显老,还是那么美丽!”卞老望着我苦笑,久久不语。我又对他说:“笑得更美!”他笑出了声音,眼神突然变得异样的有光彩,如点亮了一盏灯。整个会客室顿时明亮了起来。我的心中闪现出这首诗。
       2001年1月12日
       有这么一个湖,
       有这么一个湖离海只有几里远,
       碧青的湖水很深很深,
       像一颗圆圆的心,
       安静地跳动着。
       她不通海,
       与海隔一道
       青幽幽的山脉。
       她不晓得不远处有海,
       海也不知道山这边是湖。
       离海这么近,
       居然有一个
       不通海的湖?
       不通海的湖,
       并不感到孤独和寂寞,
       她有自己的波浪,
       还有柳暗花明的岸,
       在微风的抚慰下
       她快乐地自吟自唱。
       说不清有多少潺潺的
       小溪向着她流,
       曲曲折折的,谁也看不到,
       默默无声的,谁也听不见,
       像一条条通向心脏的血脉。
       2001年1月25日,晨。
       黎 明
       哦,长夜如此寂静,
       哦,黑暗如此深重,
       第一次在暗黑之中悟懂了
       智慧的里尔克
       为什么赞美黑暗?
       长夜黑透的时候,
       黎明就在其中萌动:
       黎明是一朵洁白亮丽的花,
       正在黑暗中含苞欲放。
       黑暗诚实地孕育黎明,
       尽管对黎明无可奈何。
       里尔克赞美的是诚实的,
       尽管他一生憎恶黑暗。
       经历了一生一世的痛苦和期待,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黑暗并不能孕育永远的黑暗,
       而黎明必将从黑夜的腹腔中诞生。
       2001年1月28日,早晨4时,
       黎明与这首诗同时诞生。
       同 胞
       ——读罗马尼亚画家巴巴
       诗和画,我已痴迷了多半生,
       常常想起美国那位大诗人庞德,
       他一生爱苦苦冥想,在此萨的牢笼里
       梦想从美妙的汉字汉诗的意象中找
       到天堂。
       像发现了奇迹似的狂喜,
       他坚定了不移地说,
       一幅画等于一百首诗。
       我坚信不疑,
       我的确见过不少神奇的画。
       我最喜欢独自一人
       去美术馆看画展,
       半天半天地迷在里面。
       仿佛又地迷在里面。
       仿佛又在醒不过来的梦游中
       深深地走进一片新发现的风景,
       走进一首一见倾心的诗。
       那一天,
       只有我,
       只有画。
       还有画家飘忽不定的灵魂,
       伴随着画和我。
       我,画,画家的灵魂,
       形影不离。
       迎面碰上了一个疯子王,
       孤零零一个,跪在画的中央,
       他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世俗的装饰或美丑,与他无关,
       他的气度俨然是个王,坦坦荡荡,
       无拘无束,
       托地的大手高贵完美,
       结实而发光的肌肉充满了活力。
       他是个赤裸的王,一无所有的疯子王,
       难道要乞讨一碗粥,一个人硬币吗?
       跪,是一种虔诚,
       并非屈辱。
       他苦苦地向荒诞的人间讨要,
       讨要什么,我,画家巴巴,都知道。
       神圣的疯子王,请站起来,
       我和你,还有巴巴,咱们一起去
       讨要!
       你讨要的就是我讨要的,也是巴巴
       讨要的!
       我也是个赤身裸体十分健壮的人,
       身躯像你一样高大。
       我的诗,也像你,也赤身裸体。
       疯子王,
       我认你为王!
       在另一幅画的前面,
       我兀立了许久许久。
       这幅画,是巴巴一九七四年画的,
       标题《同胞》。
       一群肃穆而立的人,
       个个神情抑郁,沉默无言
       他们正在谛听什么
       从远方飘来了钟声吗?
       
         
       哦,多么像那一年,那一年,
       那一年的我们中国
       千千万万受难的同胞!
       久违了,同胞,同胞,
       在中国,几十年来,
       没有听谁呼喊过一声“同胞”!
       我一边看画,一边呼唤我的同胞。
       同胞,
       这个以血肉筋骨和芬芳泥土凝铸而
       成的巨大的词,灼热的,沉默
       如大地的词,有宽厚胸脯的词,
       永远无法计量的大词!
       今天在巴巴的画里见到了,听到了,
       两鬓斑白的巴巴站立在画里,
       还有他的一脸臧戚的老妻。
       他们凝望着我
       一个孤零零的老人,
       “你有自己的同胞吗?”他们质问我。
       他们读懂了我,
       读懂了我写在脸上的悲伤和企盼,
       读懂了我噙在眼眶里的泪水,
       还有我心胸里潜藏的一首一首的诗,
       诗的总题目叫《同胞》。
       闭起隐隐作痛的眼睛,
       不敢再多看一眼:
       一个刚刚从十字架
       解脱下来的罪人,
       仰面躺在深褐色的画面上
       (不是深褐色的浸透血泪的大地)
       紧闭着眼睛,手臂平伸,
       脖颈上留下一道道绳索勒的伤痕,
       黑洞洞半张的嘴巴还在呼喊……
       一群同胞跪在他的身边祈祷,
       我又看见巴巴和他的老妻,
       并肩跪在罪人的面前。
       
       (谢谢你们,巴巴的同胞们,
       我也曾是个罪人,
       久久地被绑在十字架上,
       或许是由于你们遥远的祈祷
       还有那位疯子王的讨要,
       才让我活过来)
       巴巴画了一幅幅自画像,
       巴巴画了他的千千万万个同胞,
       巴巴画了我和千万人的悲伤和企盼,
       巴巴画里包容着一百首诗
       尊敬的庞德,
       你只说一幅画等于一百首诗,
       我部你
       是不是一首诗也能等于一百幅画?
       我坚信不疑。
       2001年2月22日,草成。
       〔责任编辑 陈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