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管理科学]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扩散: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摘要)
作者:许和连 王 艳 邹武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在CH模型的基础上,纳入了人力资本变量,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与国外研发共同作用项的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测度模型,并利用我国和15个OECD国家1990-2004年的数据,运用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对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国外研发的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临界效应,我国人力资本与国外研发溢出还没有很好的结合,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技术扩散;进口贸易;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7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2—0062—05
       一、引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知识技术存量和自主创新,而且取决于通过国际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而国际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传递渠道之一,但不同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在使用国外技术的成功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人力资本,研发投入,贸易政策,经济和技术差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约束。
       国内外许多的学者就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技术扩散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利用宏观数据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测度,Coeetal[1]以22个发达国家和77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将人力资本变量引入Coe&Helpman[2]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TFP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Galor&Zeira[3]、Kimetal[4]等的研究都表明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扩散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国际贸易往往是与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增长;Eaton&Kortum[5]使用19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数据研究发现与贸易相关的国际技术扩散效应与以受教育年限表示的人力资本正相关。近期众多学者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具体的行业或产业层面,Falveyetal[6]利用5个OECD国家和52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研究得出结论,以中等教育水平度量的人力资本在制造业产品进口技术扩散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aselli&Coleman[7]用计算机设备的进口作为衡量国际技术扩散的指标,分析了1970年~1990年OECD国家之间的计算机技术转移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东道国的人力资本高度相关。
       同时,一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技术扩散效应还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有关,即存在人力资本的临界效应。Wang&Xu[8]研究发现,对于为什么相对富裕的国家能够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获益而贫穷国家却不能获得相应的利益,主要是存在人力资本的临界水平;Keller[9]发现相对较高的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对获取新技术有利,而且当一个经济体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时,如果要使从国外市场获取新技术的机会增加,就必须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Meijl&Tongeren[10]在研究贸易、技术扩散和中国的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了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性。Keller[11]发现当把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国内研发投入作为国际贸易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国际贸易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很明显;赖明勇、许和连、包群[12]在研究出口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时,指出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往往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
       而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就目前国内文献来看,人力资本与国家贸易技术扩散问题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2004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7.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在技术进步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决定要素,以及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今天,本文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许和连等: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扩散: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二、模型的构建
       对于国际贸易与技术扩散,国外的实证研究很多都是基于Coe&Helpman[2](简称CH)模型而展开,即用国外R&D与国内R&D对TFP的弹性大小来度量和测算国际贸易技术扩散的效用。具体如下:
       三、指标和数据的说明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众多学者在度量国际技术扩散时,都采用专利引用率或者比较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国内外研发的弹性等指标。本文选择TFP来度量国际技术扩散,关于TFP值的估的,本文借鉴了郭庆旺,贾俊雪[14]的隐性变量法,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计算得到TFP值,同时参考了他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值。
       对于国内研发存量的计算,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各年的研发存量,所依据的公式为:
       衡量国外研发扩散的变量指标,本文根据Lichtenberg&Pottelsberghe[13]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首先对于国外各国研发存量的计算,本文使用与国内研发存量相同的计算方式,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得出国外研发扩散指标。其中国外各国研发流量数据,采用我国和各主要OECD贸易伙伴国宏观R&D经费的数据。对于进口贸易权重的选取,采用了15个主要OECD国家的数据,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OECD国家与我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在我国贸易总额中占了绝大多数的份额,其中,日本、美国和欧盟在2005年占我国外贸比例达到58%,连续多年来排在我国进口来源区前列,韩国成为我国前五大进口市场;二是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OECD相关统计资料,目前世界OECD国家R&D支出占全球R&D总支出的份额超过了80%,世界研发资金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OECD国家。因此本文选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西班牙、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研究样本国。国外研发经费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OECD官方网站。关于人力资本的度量国内外存在较大争议,在现有文献中,人力资本的度量主要有三种方法:未来收益法、累计成本法和教育存量法。而在实证研究中,人力资本变量经常用教育变量替代。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了4种人力资本的代理指标:GRA——研究生在校人数;COL——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AED——平均受教育年限,即平均在校受教育年限。本文按照王永齐[16]的方法,令AED=(15*a+10*b+6*c)/1000,a、b、c分别表示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15、10、6分别表示相应平均受教育年限;EDE——教育经费,由于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支出,所以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来度量人力资本水平。
       本文利用的样本数据为我国以及15个OECD国家1990-2004年间的宏观数据。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经专网教育版、OECD官方网站(http://www.oecd.org/home/)、世界银行网站(http://devdata.worldbank.org和http://web.worldbank.org)。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得到的各项变量指标数据,利用方程式(6),运用Eviews3.1计算得到了如下回归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几点:
       (1)从回归结果a可以看出,β1和β2的系数都为正,并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了我国国内研发投入和通过进口贸易传导的国外研发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系数β1的值0.0558大于β2的值0.0276,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国内研发存量对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大于通过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效应,反映了目前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还是来自于本国的研发投入。这个结论与ChangsuhPark[17]以韩国行业数据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我国与本文所选的15个OECD样本国发生进口贸易时,由于贸易伙伴国对先进技术出口的限制,造成了我国进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偏低;二是与我国一直以来的对外贸易方式和结构有关系,加工贸易一直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很大比例,如2004年我国进出口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7.6%,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2)为了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效应中的影响作用,我们在估计模型中加入了反映这种作用的人力资本变量与体现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效应变量的交叉项,并且在检验过程中利用了4个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从回归结果b至结果e中我们发现所有的交叉项系数均为负值,且除了回归方程d交叉项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统计显著,这反映了我国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效应中并没有发挥积极的影响,相反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也部分说明了国内研发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通过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效应的原因。同时在回归结果b至e中的与两个系数的值符号相反,这说明了我国由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相对不足,或者是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没有达到人力资本的临界水平,使得现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很好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正如Wang&Xu[8]所指出的,对于为什么相对富裕的国家能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获取技术进步等利益而相对贫穷国家却不能获得,主要是存在人力资本的临界水平。
       (3)不同的人力资本代理指标反映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状况。本文在实证检验过程中利用了4种人力资本的代理指标,其中平均受教育程度(AED)考虑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水平分布状况和结构,在回归结果d中平均受教育程度与表示通过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变量的交叉项为负值,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统计显著,这从某种程度反映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种低水平的积累,赖明勇、许和连、包群[12]就指出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往往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开放条件下获益的瓶颈制约。研究生在校学生数(GRA)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COL)变量与表示通过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变量的交叉项为负值,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量的不够,以至于在宏观的进口贸易技术扩散中无法体现人力资本的作用。由于我国财政用于公共教育支出一直比较低,如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2003年我国在公共教育上的支出占GDP比重为3.3%,这也远远低于加拿大高达的8.1%,美国的6.2%,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教育经费支出度量人力资本在我国偏低的状况,所以造成了以教育经费(EDE)作为人力资本替代指标变量与通过进口贸易的技术扩散变量的交叉项为负值。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CH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纳入人力资本变量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与国外研发共同作用项的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测度模型,并利用我国和15个OECD国家1990-2004年的数据,运用4种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对进口贸易技术扩散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内研发投入和通过进口贸易传导的国外研发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国内研发存量对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大于通过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扩散效应,反映了目前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还是来自于本国的研发投入。同时由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相对不足、或者是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了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的技术扩散中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我国在以后政策的部署和实施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在我国技术进步中的积极影响作用;二是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大公共教育经费的支出,争取达到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提高教育投资利用效率,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发挥我国人力资本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