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专栏]演剧生涯
作者:英若诚

《人民文学》 2001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科技与“夜宵”
       周围的人都在学电脑,很显然,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时代了。
       这真是叫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能学到一种新的技能,大概总是好事,特别是能帮我们增加知识,简化交流的技能。当然,这也同时会给我们带来苦恼,例如在我们尚未觉察之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文盲”,岂不哀哉。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书法,我本人虽然字写得很难看,但是总暗藏着有朝一日,要认真研究一下这迷人领域的野心.现在看起来恐怕是达不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又偏偏是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我们也确实拥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只要涉猎过这方面的人都会承认,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成就,四百年前莎士比亚的手稿.对今天的欧洲人几乎是不可辨识的“天书”,而我们千年以前的书法典范到今天仍然是“好字”,可以奉为圭臬。
       当然,对遗产不加可否地崇敬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故纸堆中”宝贝诚然不少,但如果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也有它的危险。五四以来,不少先驱也曾大声疾呼,要求我们振作精神,革新自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我们讲,20世纪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度过的。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热心于改革的人们,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能够达到今天的共识,中国必须改革开放,才能继续存在于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而且不只是存在,还要发展,还要更多地对这个世界作出贡献。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说是“往事”,无非是想说这不是编造出来的故事,而是确实发生过。北京在和平解放后,是新中国的首都,尽管当时还受到封锁,但外交方面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与国际上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热闹,因之北京缺少剧场的问题也就突出地表现出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的剧场多半集中在“外城”,即前外;“内城”——即长安街以北的地区只有几家剧场,而且多数设备落后、简陋。在这种情况下,建造一家新剧场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我当时刚出学校门,参加了这新成立的戏剧团体——北京人艺。对创立“剧场艺术”还是一窍不通,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对这一创举的兴奋。1956年,“首都剧场”建造起来了。各个剧团都磨拳擦攀,希望一显身手,最后,经领导决定,这一新建的里程碑分给了北京人艺,以演出话剧为主,“首都剧场”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话剧艺术的殿堂。
       在当时,这个剧场的设备是最先进的,吊杆上有衡重设备,舞台是旋转型的,场内有空调设备,还有隐蔽式的扩音系统,可以不被观众察觉地调节音量。没想到,问题就出在这套扩音系统上。
       剧场的这些先进设备都是当时从民主德国进口的扩音设备,有总调度台.由舞台监督负责控制,上面是一排排的电钮,可以把信息传向剧场的各个角落。例如锅炉房(为了调整剧场中的温度)、场灯(准备开始演出时调暗场中照明)、吊杆(为了迁换布景)、化装间(通知演员有关事项,催场),还有向观众席扩音的喇叭,是为了通知观众有关规定,以及如何找到公共交通工具用的。这一天演出的是郭老新作《蔡文姬》。这部戏是郭老解放后的第一部新戏,又是为曹操翻案的,所以早就座无虚席,台下挤满了观众。
       就在这时,幕间休息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向观众发布的扩音器声,一个清脆、咬字清楚的声音开始播音了,“同志们请注意,戏结束谢幕以后,请大家都不要走,散戏后郭老准备请大家去大同酒家吃夜宵!”好像广播的人惟恐大家没听清楚,从头又朗读了一遍。这个通知,也是郭老惯常的做法,因为演出后郭老要拿到3%的票房收入作为演出版税,所以大家并不意外,反正郭老总是这样做的,对观众来说那就是另外的事了。观众一下子都静了下来,然后,爆发出热情的掌声与欢呼,直到这时舞台上与化装间中才意识到出差错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一位临时代替舞台监督的热心人急于想把通知播放出去,但他又不清楚应该按哪个电钮,于是想当然地把应该通知演员的话错播给1400名观众了。这场混乱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事隔多年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反正不外乎向一大群人道歉,也不能排除给大同酒家拉来了一批计划外的顾客。
       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当时在场的人也不多了,我提起此事也还是有些想法的,起码有两条,第一条是明摆着的,在使用这类科技产品的时候,事先一定要有所准备,真正明白操作的程序;第二条我估计不以为然的人可能多一些,那就是要尊重我们的国情,发扬我们之所长,克服我们的不足。我记得1958年我们改编演出了《林海雪原》(演出时名为《智取威虎山》),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从剧情需要,最后三场戏必须换景,而且是从全台写景换成威虎厅的全台黑景。当时,我们都想,反正有了首都剧场的现代化转台,换景应该易如反掌。结果,经过实践,我们发现,用上转台,要把全白色的雪景换成全黑色的威虎厅至少要两分钟以上,从剧情上要求,这实在太长了,只能另想办法,结果是我们决定不用转台,不靠吊杆、还是靠大家一齐动手。这恰好是我们之所长,得以发挥我们优势的方法,经过精心分工、排练,所有的演职员都投入了这项任务,结果呢,我们迁换这么复杂的景和道具竟然只用了三十几秒钟!这样,我们不但解决了当时的问题,而且为“智”剧解决了到任何一个设备简陋的剧场去巡回演出的困难。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时观众看到达样高效率的迁换而为之鼓掌给我们带来的胜利感。
       责任编辑 杨 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