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笔谈]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黄顺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为什么提出生态文明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必须从这个时代背景出发,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现代化引起生产方式的革命变革
       1.科学技术现代化引起的革命变革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兴起。18世纪70年代以工业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内,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发生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化阶段。工业生产方式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工业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工业成为竞争力与经济成就的关键。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兴起。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美国为策源地的信息革命,把世界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阶段。
       信息技术在20世纪60-70年代接连发生了几个重大突破:一是1968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发,推动了传统工业的改造。二是1969年创办了制造半导体的英特尔公司,它成为芯片之王,控制全球90%以上计算机微处理器市场。三是1971年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PC)。计算机从此进人了家庭、办公室。四是1970年研制出光导纤维,开始了光电通信时代。五是1969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促进了“数字数据交换网”的建立,开始了以传真为基础的图像通信时代。
       信息化生产方式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信息与知识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它是竞争力与经济成就的关键。信息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文明的转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文明是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系的。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文明的转型。与工业化(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信息、知识经济)两种生产方式的变革相适应,发生了两次文明转型:
       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它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工业,工业生产的劳动工具是机器。它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无生命的东西为劳动对象,材料与能源(物质资源)是其主要资源;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手段,主要是依靠力学、物理学与化学等科学技术,在不依附自然条件的工厂中进行。
       工业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工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工业中的废气、废水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工业化运动在全球的扩张,工业生产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的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面临巨大的冲击。
       信息文明。信息文明的基础是信息化生产方式,它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信息业,是信息与知识的生产、交换与使用,它的劳动工具是电子计算机。其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信息与知识(非物质资源)是其主要资源;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手段,主要是信息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技术(感测、通信、控制与人工智能),在不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家庭、办公室、工厂中进行。
       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业,它使用的资源是信息与知识。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非物资资源。信息与知识的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电磁辐射和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废品。但利用信息通讯与管理,可以减轻环境、资源与人口带来的压力。
       (二)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对工业生产方式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首先,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人类是三百万年前才出现的:无生物一生物一植物与动物一人类。其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界向劳动者提供劳动资料与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2.现存的生产方式没有考虑它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传统农业,特别是工业的生产方式都是只考虑“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
       3.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
       一方面他们充分肯定了工业生产方式伟大的历史作用,指出了资产阶级创造的工业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生产力打破了与它不相适应的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深刻地批判了建立在工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空前严重的威胁,主要是对自然界的破坏、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的强烈反差。
       (三)20世纪对工业生产方式的批判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国外的批判
       1972年罗马俱乐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米都斯等)出版,它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用电子计算机做模拟计算,研究工业发展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得出结论:经济增长是指数增长,而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世界发展迟早要面临严峻挑战——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危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出版,委员会聚集了来自21个国家的不同专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经济高速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迫切需要有一条新的、支持世界人类进步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2.中国共产党的概括与总结
       1953年中国“一五”计划开始工业化。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总结了走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国民经济按农、轻、重比例发展。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为工业化还缺乏经验,经济发展规律和主观认识之间存在着矛盾,希望解决这个矛盾所需的时间短些,代价少些。
       80年代初,邓小平重新提出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根据世界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半个世纪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三个全面——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针对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
       2007年10月胡总书记的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进一步的深刻的概括与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因此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基础,是统筹兼顾的大前提。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怎样理解生态文明
       (一)历史唯物论的文明观
       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定的文明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物质生产一社会制度一思想观念。因而生态文明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文明(物质生产)。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生产是文明的基础。
       第二个层面是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制度是为了维护物质生产而建立起来的,是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准则。这是树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属于制度文明。
       第三个层面是精神文明(思想意识)。各种观点、思想、理论,其核心是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直接影响和指导人们的行动。这是与物质生产及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属于精神文明。
       (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建设它的物质基础,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
       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它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三次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信息文明的物质基础是信息业,它的国民经济结构是四次产业:农业-工业-信息业-服务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信息业为主导;以信息与知识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就是用信息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它把国民经济的产业活动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形成了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
       生态化发展战略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化就是用生物科学技术武装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
       (三)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
       1.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是它的生产资料,阳光、空气、水分、气候、地理环境等是它的生产条件。第二,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衣、食、住、行)的最终来源。第三,农业是其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第一,农业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工业生产过程是单纯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第二,农业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是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工业的资源是不可更新的,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第三,生态农业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根本道路。(1)生态农业就业门路广,附加值高;(2)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广大的农业资源,如森林、草地、滩涂、海洋、沙漠等。
       (四)生态工业是生态农业的支撑
       1.生态农业离不开生态工业。工业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必经的历史阶段,但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改造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它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力求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全球生态系统中,使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系统更充分,更合理。
       2.生态工业的生产方式是:从“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的系统原则出发,把传统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这一单向的开环的线性过程,即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一生产最大化-污染-废弃物(传统工业的生产过程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枯竭-GNP的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过程,改造成“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的闭环系统,即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生产最大化-污染最小-废弃物。
       生态工业生产过程有效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注重产品的质量一消费导向一循环使用注重生产的效率。
       3.生态工业的原理。生态工业按照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增长的规律,把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安排,力求节能、减排。其过程如下:
       投入-生产-产出-循环使用。
       4,生态工业的目标。(1)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2)节能、省料、节水,把工业生产过程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使工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协调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5.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它把传统工业的线性生产过程,改造为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或资源循环型(Resources Circulate)。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低熵化发展模式,它在工业中推行的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所以,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是:(1)目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2)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即3R原则。(3)特征。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4)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五)生态信息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生态信息业提供资源控制与管理的强有力的手段。国土资源包括土地、矿产与海洋等自然资源。国土资源管理则是对它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现
       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政务管理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促进国土资源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国土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必然选择。目前,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三者与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是资源环境观测的通用技术。
       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主要有:(1)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2)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3)有利于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以下三个系统:第一,环境保护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信息共享系统;第二,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系统;第三,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三、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一)发展理念的转变
       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是200多年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领导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要随之转变。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工业化发展理念与信息化发展理念向生态化发展理念转变,坚持经济建设中生态环境建设优先,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在发展方式上,从发展工业与发展信息业向发展生态产业转变。
       当前要破解的发展难题是: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重心从工业与信息业向生态产业转移,把经济发展方式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轨道,转变到生态化的轨道上来,基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2.调整产业结构。把以工业与信息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3.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是:1.发展工业就要发展工业的支柱产业,如火电、钢铁、石油化工、水泥、焦化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高污染大户。2.发展工业就要发展区域经济,如重点流域、能源基地以及快速城镇化地区,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3.发展工业只考虑产量、产值、利润、税收、经济增长,不考虑它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对工业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它对整个区域和行业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人口众多,耕地稀缺,这是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同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张,土地粗放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要发展,城镇要增加,人口要增长,生态要保护,都将给耕地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在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各级政府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流开源并举,走出一条土地利用新路。从生态化发展战略来考虑,而不是单纯从工业发展理念与信息发展理念来考虑,就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布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2.科学安排城镇建设和相关行业规划的用地规模及标准。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优化用地结构,压缩占地规模,控制城市盲目扩张,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3.鼓励通过整理、复垦和开发来补充耕地。4.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先开发利用城市建设用地中空闲、闲置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和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按规划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5.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布局,城镇发展尽可能使用未利用地和山坡地,尽量少占耕地。
       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这是中央对节能减排工作最严厉的考核,“一票否决”,彰显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
       (二)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工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传统工业的线性生产有两个弊端:一是“末端控制”。把保护环境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生产过程与生活活动已造成的污染治理上。二是“废物丢弃”。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生态工业针对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污染,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进行根本改造,把传统工业线性的开环模式,改造成生态工业循环的闭环系统,二者的区别如下:
       传统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
       生态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废品利用(二次原料资源)。
       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生产的最优化模式。生态工业的辩证观点,是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工业的指标,是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程度的基本标志。生态工业的目标在于:把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终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治。
       向生态工业转变,需要建立一个具体执行的机构,由官、产、学组成,在省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对建设生态工业进行工作:1.交流、传播本地与外地实行循环经济的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的经验。2.挖掘相关行业、专家的技术资源、商务信息资源和政府采购支持资源,以加大社会资本对循环经济的项目或企业的投入。3.对企业清洁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统计、调研、评审,为政府采购、引导市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鼓励、引导、支持清洁生产科技项目的立项、研发、验收和推广。4.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网站、刊物和专家队伍。5.落实节能减排的指标。
        
       (三)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农业,要按照“市场化、信息化、集约化、生态化”模式,走“农业一体化”与“农业生态化”之路,逐步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考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农业一体化。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工业、信息业、服务业,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与互相促进的,农业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所以,农业一体化就是把农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即产前: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产中:播种、中耕、除草、收割;产后:烘干、贮藏、加工、包装、销售,纳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因而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是一个包括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在内的一体化体系。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宏观上对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农业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
       2.农业生态化。农业有它自身的产业结构,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
       业,调整时主要考虑:(1)地理环境的特点,(2)饮食营养的需要。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业的生产是第一性生产,其他的生产都直接或间接地源出于植物,因此种植业结构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它是由土壤、养料、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进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壳表层,它具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培育的能力。
       3.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在植树与种草的基础上,首先把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增长的过程,联结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的良性循环过程。这就需要把生态农业的三大产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结合起来,应用生态技术、生物工程,改造传统的农业大田耕作制,形成以“种植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为链条的产业结构。
       (四)发展生态信息业
       在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生态信息业是最强有力的手段。从生态信息业对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来看,在生态信息工业中,要按循环经济的原理,采用清洁生产,有效地节约能源;将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与处理有效地纳入信息工业生产过程中。在生态信息服务业中,要建立农业网站,提供与农业有关的各类信息服务。
       首先,要统筹区域发展。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系,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的生产体系或环节耦合,建立区域循环生态经济系统,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网络,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政策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络。这是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支柱,通过它可以远程直接存取大型数据库中的信息,在作物栽培管理、设施园艺管理、禽畜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育种以及经济分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五)发展生态服务业
       1.环保产业。这是为生态化生产服务的产业,它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住处服务以及工程承包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水体、大气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治理设备、新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及环保服务体系等。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环保产业技术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化技术,它依据物理、化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应用全部现代高新技术,对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三废综合利用等进行设计。
       2.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业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经济方面是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是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是、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业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它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故首先要科学论证,否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其次,要规划内容,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