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学研究]论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其启示
作者:王振存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教育实践要不断拓展,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化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必须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研究和分析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特点对深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推动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1)关怀生命——生命教育兴起;(2)加强反思——学科意识增强;(3)注重整合——研究方法多元化;(4)走向实践——实践理论勃兴。这对今后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有如下启示:继续加强理论研究;继续关注实践进展;不断加强理论反思;高度重视学科渗透;不断增强生命意识。
       关键词:教育研究;教育理论;教育基本理论;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5-0155-07
       收稿日期:2008-06-21
       作者简介:王振存(1977~),男,河南滑县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在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育学研究的反思、总结,并对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方法论的视角对教育学整体研究的特点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该文认为,21世纪初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变化态势,即“引入复杂科学”、“推崇教育叙事”、“跨越专业边界”、“走向‘教育实践’”、“寻求‘本土理论’”《得形而忘意——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一文归纳出当前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即“批判性”研究、移植性研究及教育学科学术的“建设性”研究;同时,该文又指出,应确立中国是教育研究应关注的基点、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学的生命所在的理念。还有学者认为,当前教育学研究存在着三大悖论:教育学研究中的“说”—“做”问题、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合”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他”问题。需要矫正教育学中只“说”(教育)不“做”(研究)的偏颇现象,克服各分支学科过于强调独自与独特而忽视相互关联与合作的痼疾,警惕研究中对西方话语的尊崇抑或在中西之间相互“套解”的倾向。石中英教授认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本质主义,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走向新的反本质主义的认识之路。而对教育基本理论自身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特点,探究其对今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启示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文本进行梳理、研究、分析认为,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呈现出四个特点,这对今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有五个方面的启示,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关怀生命——生命教育兴起
       在国家大力倡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指导和影响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近几年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关怀生命。以敬畏生命、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为主旨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1999—2007年)的论文共计2116篇,其中1999—2000年40篇,2000—2001年61篇,2001—2002年96篇,2002—2003年162篇,2003—2004年253篇,2004—2005年348篇,2005—2006年535篇,2006—2007年621篇。
       近年来,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 重视生命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一文从生命的视角对教育学安身立命的立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关注生命是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论“类生命”与“‘类生命’教育”》一文对当前的生命教育的研究进行反思,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预测了生命教育的“类生命”走向,明确指出“‘类生命’教育”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一文认为,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入人的活生生的生命。这些生命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而且拓宽了生命教育研究的视阈,也为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促进生命教育的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关注生命教育实践的探索。生命教育研究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管理结合起来,关注生命教育实践的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服务是生命教育的另一特点。《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一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认清教育的本体和它的真正主体的核心是明确教育的生命机制:人之教育是一种精神生命的成长现象,它最终和基本上依靠学习者自身的生命活动,它不因外部因素的强大和权威,如行政介入、师道尊严或教者的一厢情愿而有所改变”。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管理原则应是依托自然激扬生命。还有学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生命存在的现象。因此,学校教育应以自身教育、他人教育、自然教育和宇宙教育为理论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学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采用阅读赏析、实践体验、随机通达等教学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在思考、体味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的确,在这个彰显生命价值的时代,教育应该超越应试教育、超越功利、超越狭隘与短视,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不断引导他们超越生命极限、挖掘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不断追求并实现美好的生活。教育应关怀学生的生命,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的研究。随着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由河南大学组织编写的第一辑“生命教育丛书”的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山东、湖北、辽宁、北京等地也纷纷编写了生命教育教材,对生命教育的研究由探索生命教育理论逐步转向对生命教育实践的研究的新路子。
       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启迪下,生命教育实践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如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目前全面实施了新基础教育的实验、探索,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的300多
       所中小学推广试验新基础教育,有30多万名学生在新基础教育的推广试验中受益。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与融合。
       (二)加强反思——学科意识增强
       学术界的不断反思标志着教育学的成熟,通过反思才能对教育学的过去形成清醒的认识。教育学要走向成熟,必须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并寻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地使教育学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自在走向自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
       1 全面反思,以求独立。近几年来,教育界开始对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的反思,以寻求在认识上、研究方法上、研究成果的质量上能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如《教育学中国化百年反思》一文,对中国教育学近百年来的发展进行全面反思,指出:“教育学的引进与教育学的中国化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六个阶段。解决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应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倡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正确处理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文章《好理论与当代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认为,好理论的标准应是理论的规范性、真实性、可行性、有效性;好理论的产生应是理论研究者的品性展示,即体现出研究者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态度。有的学者通过对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认为,“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突显出对人、对实践和对学科自身发展的深切关注,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以转型为主调的浑厚旋律,先后经历了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学科研究转型、学科发展意识觉醒与迷乱这样几个阶段,最后进入‘问题意识增强、本土研究强化、重建力量集聚’的新时期”,“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正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还有学者通过对教育学科独立性问题研究的反思,认为教育学要真正独立,必须建立起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依据。叶澜教授认为:“教育研究的恢弘性,使教育研究事业具有极大的集聚力和包容性,但集聚和包容‘各路来客’,不是让他们代表其他学科来割据‘教育领地’,而是为了共同创建任何单一学科都不能完成的教育学科的全部丰富性,是为了实现各门相关学科在教育领域内的共同耕耘,这里进行的是关于教育和为了教育的研究,而不是其他学科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育研究的境界——论教育学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精神的追求》一文对教育研究的性质、教育学的学术品格、教育研究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认为教育研究其性质是一种成人的研究,教育研究是一种事理的研究、行动的研究;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和自觉的学术追求是教育学的学术品格;固本归元:精神家园的重建;兼收并蓄:专业生态的复兴;出神入化:学术生命的创生,这些是教育研究的理想境界。
       可以看出,当前的教育研究者从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教育理论的功能、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学派创生及创生途径等不同视角对教育学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以期唤醒教育学科及其研究者自己的反思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实现教育学自身的不断超越和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学前途命运的担忧与思考,对教育学独立晶格的渴望与期待。教育学要发展,教育理论研究要深化,教育实践要发展,必须全面反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摆脱教育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的现状,从自在走向白为,从依附走向独立。
       2 辩证思维,以期创生。“‘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一种学派总是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在与其他学派的对话中进行的,‘对垒’、‘论战’等是常见的对话形式,其中,汲取其他学派的理论资源也往往成为发展本学派的重要资源。‘汲取’不是没有立场地汲取,更不是无条件的‘融合’,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立场,从其他学派的立场和观点那里受到启发,在自己的语境内发生转化,逐步更新和扩展自己的概念体系、言说方式和理解方式,促使自己的理论资源、理论本身实现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学的“独立性”和“汲取”的辩证的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说明了教育学在寻求独立的品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育学和教育学者,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独立可能会走向封闭,汲取可能会丧失立场。因此,这就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在寻求教育学独立品格之时应具有六种意识,即宽容意识、批评意识、独立意识、整合意识、现实意识、学术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回应时代问题的同时又不为时代风气所困而致思深远,在耕耘现实的土壤的同时又能够从教育学术史的积淀中汲取养分以滋润现实,在把握现实脉搏的同时也能梳理出历史的基本脉络,寻找自身的历史定位,从而理性地回顾历史,又合理地展望未来”。真正使教育学走向独立,实现创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总之,在追求教育学的独立品格的时候,要防止教育科学化的倾向,防止把教育学当作纯粹的客观性学科或事实性学科的倾向,而忽视教育学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在追求独立之时,防止走向封闭;在进行反思之时,防止走向依附。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独立并不排斥借鉴,反思是为了建构和更好地发展。
       (三)注重整合——研究方法多元化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研究者打破了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研究者开始注重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整合,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 研究的现象学视角。有学者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学的研究中,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中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和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同时,有学者还主张:“从实践哲学视角探索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意义为单元,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为线索,把意义这个开放的、没有边界规定的单元组织在一起,形成其理论建构。这样一种理论建构,能够始终朝向事情本身的原初、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样态,能够真实地参与教育本身,获得教育本身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实现自身。”
       2 研究的生态学视角。有研究者主张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认为:“教育生态学强调联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关注教育研究走出空泛教育,关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研究者运用生态学理论,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失衡、东西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失衡和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提出应以生态观来引领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 研究的后现代视角。有研究者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教育学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出现了思想方式由二:元对立转向多元纷争、研究视角由唯理性转向非理性、价值取向由科学主义转向人本主义、话语结构由权威桎梏转向对话创新的四个基本趋势。”
       4 研究的复杂性思维视角。有学者把“复杂科学”引入教育学的研究之中,认为:“把复杂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教育学研究之中,不仅是教育活动或系统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也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5 研究的混合的方法。有研究者认为,应重视研究的混合的方法的使用,用“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6 研究的叙事的方法。在研究中,试验研究侧重于教育事实的发现,行动研究侧重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叙事研究侧重的是教育经验或意义的反思和理解。有学者认为,让教育回归到生活本身,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确切的追求。
       还有研究者把脑科学、元教育学等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理论研究,从跨学科、复杂科学、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的研究视角对教育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教育研究者应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既是教育研究的对象,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人既是非常复杂的又是变动不居的,同时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只可能从某一个方面加深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教育理论研究应综合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对人和教育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走向实践——实践理论勃兴
       教育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其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事情怎么样,而是为了了解近期或长期人们应该怎样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再次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教育理论研究更加关注对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探讨。
       1 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自身及其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教育实践的逻辑》一文,把理论研究者关注理论逻辑的视角转向关注实践逻辑的视角,这一视角的转变促使我们对教育理论自身进行反思,也促使我们对实践态度的转变。那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应接受理论的指导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实践由于受我们平时极容易忽视但确实很重要的时间、空间、人们的习性和意图等因素的影响,实践的发生和发展遵循着自己的逻辑,作为理论研究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尊重实践发生发展的逻辑和实践工作者。“面对复杂的、具体的、不确定的实践,理论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对实践逻辑的实践工作者的尊重”,教育理论研究者应清醒地认识到:“就教育理论者所扮演的实践角色来说,我们最多只是教育实践的‘提议者’,而非‘指导者’;最好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伙伴’,而非他们的‘导师’。”
       有学者认为,从“教育实践”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会发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隔阂、脱离是双向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当教育理论无视教育实践的问题,只是自说自话,单纯地为研究而研究,玩弄‘文字游戏’,或只是追求宏大的普遍的所谓的客观的‘规律’时,就难免有脱离教育实践之嫌;而教育实践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习俗、经验进行运作,而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和改革精神,也难免拒斥教育理论”。同时,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加强对话、合作与理解。在观念上,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对教育实践要有深层的关怀,杜绝自我强化孤独、自我陶醉地无视实际以及自我放纵地寻求学术地位的倾向,注意增添自己的‘含金量’和魅力。对于教育实践者而言,则要增添自我对实践的理性反思和批判意识,扩大自我的教育视野和理论胸怀,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形成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为依据的意识,努力使实践成为理论的一种实践观照。
       可见,尽管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自身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现有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充分说明了教育学正处在一个崇尚实践的年代。走出“书斋”、走进“田野”,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实践,实践理论已经进入理论研究者的视野。
       2 重视教育中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研究。近几年来,学术界更加关注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教育决策科学化》等文章认为,科学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决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2)职业教育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等文章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政府政策的支持,财政经费的投入,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办学思路的明晰,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又一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改革趋势,即要树立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的大职教观,培养职业意识,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职业教育终身化。”
       在当前的教育中乃至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问题和矛盾,如大学生就业难、“三农问题”等大都和职业教育、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重视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职业教育、农村教育、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理论研究不仅要有自己的立场和独立意识,还要关注实践,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才能不断地焕发理论的生命力,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
       二、对今后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启示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来的特点,对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论和深化教育改革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理论研究
       “教育实践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个别性、精神性、文化性和交往性等种种特征。教育实践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自身发展,因而,教育的实践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人、确切地说是对人的人格境界的提升。作为教育者,如果没有崇高的教育理念、广阔的人生视界、高屋建瓴般的思维水平,那是很难通过教育达到这一目标的。教育者的这种实践智慧当然来自于对教育的不断反思和研究,来自于对教育理念的不断追求。”同样,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理论思维,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启迪。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之所以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看做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性的事业;我们当前的
       教育改革之所以能够像洪流一样不断滚滚向前,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更多不同阶层人士、不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重视了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基本理论在观念变革、认识提升、实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类刊物作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展示、交流的一个平台,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汲取智慧、营养的肥沃土壤,作为汇集、培养、塑造一批又一批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实践推动者、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摇篮,应该继续加强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只有在理论上澄清大家的认识,在理论上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才能不断地促进教育实践的变革,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持续关注实践进展
       理论来自于实践最终也要回归于实践,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教育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理论研究是扎根于教育实践的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不是悬置起来的“空中楼阁”,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只有不断汲取实践的营养,只有不断关注实践的发展,才会焕发出理论的生命力。
       教育理论研究有三个来源,一是历史上传统的教育文化资源;二是现存的教育问题;三是当前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研究鲜活的资源,也是教育理论研究不竭的动力。作为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应该增强实践意识,持续关注实践的进展,不断发现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有效地对其加以解决,使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在实践中发现研究的课题,在理论中寻找实践发展的策略。
       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要自觉地走出书斋深入教育实践,深入教育生活,自觉地关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启迪的功能,教育理论研究者有责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实践,而不应只满足于纯粹的理论研究。教育研究必须面向实践,这是当前实践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只有扎根于实践才能通过教育研究为教育政策提供理念指导和为教育实践提供坚实的行动依据;只有扎根于实践才会产生像杜威、陶行知、蔡元培这样的大教育家;只有扎根于实践才会生发出极具生命力的像《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样的经典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教育实践工作者要对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自觉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深刻认识不同层次的理论的意义与价值,不断挖掘我们教育生活中的实践智慧,以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还必须增强教育实践工作者自身对实践的理性反思和批判意识,以便加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更有效的融合。
       (三)不断加强理论反思
       理论要走向成熟必须不断地加强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教育理论才能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反思,才会明确教育现在所处的阶段;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发现的问题给以高度重视并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不断增强反思意识。人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没有穷尽的动态过程,教育理论是着眼人的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因此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主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理论是永远处在一种未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去发展和完善的状态之中的,教育研究者必须不断反思、不断完善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教育理论才能处在一个不断被激活、被发展的状态之中,才能永葆活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四)高度重视学科渗透
       当今世界在各个学科领域出现了两大趋势:向宏观拓展、向微观延伸。教育学也是如此,它呈现出走向融合、追求独立的两种发展趋势。教育学涵盖了人的身体和心灵所达到的一切领域,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彰显,如何更充分、更有效、更持久、更全面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学要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必须有主体意识和自己的立场,必须不断地反思;但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充分吸纳其他学科的营养,融百家之长为己所用。“世间实在没有一种自足而无待外求之学术,教育既以人类全体经验(全部文化资产)为其取材范围,故与其他学科之关系,自然倍觉亲切绝对不致损伤教育学术之独立性”。教育理论就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从而实现发展的过程。如教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智慧的启迪,离不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介入,离不开历史知识的滋补,离不开心理学的补充,离不开脑科学的发展等。教育理论研究只有不断拓展视阈,才能汲取更多的能量,才能不断深化,走向成熟。因此,作为关系着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与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紧密相连的教育研究应开阔视野,更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重视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实现更大的发展。
       (五)不断增强生命意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是由人来实施、以人为对象、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宗旨的平凡而又崇高的生命的事业。作为从事这一光荣事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增强生命意识,在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命情感和生命体验,让教育理论研究充满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让教育实践充满教育之爱、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让学生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理解、关爱下不断体验生命的情趣、不断感悟生命的意义、不断提高生命的价值、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不断追求生命之真善美,从而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协调、健康、持续地发展。
       教育理论研究要融入生命体验,教育实践要关怀生命成长,教育评价要关注生命个性。当前的生命教育研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实践的进展。我们应积极寻求生命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发展的路径,应加强对生命教育教材的研究与编写,生命教育教材作为生命教育理念的载体,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对象,生命教育教材在内容选择、写作体例、语言风格方面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怎样编写生命教育教材才能最好地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怎样才能最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还应加强生命教育实施主体体系的构建,生命教育应该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施力度和教育功效,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我们对教育的现实期待。更是我们不容推辞的神圣职责。
       [责任编辑 焦薇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