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与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秋分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体育生活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客观条件方面和主观感受方面,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质量对实现体育生活化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体育生活化是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生活质量高满意群体与体育人口呈正相关;居民平均占有体育资源呈负增长趋势。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体育生活;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5-0149-06
       收稿日期:2008-04-11
       作者简介: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03-ZD-003)
       作者简介:张秋芬(1965~),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自从美国学者加尔布蕾施于1958年在《丰裕社会》一书中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以来,围绕生活质量的定义、命题和测试受到了各个研究领域的关注。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要》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注重身心健康、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决定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教育、健康和环境,其中,教育和健康是生活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1996年汉城第六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宣布的《汉城宣言》中指出“作为21世纪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与决定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中的教育、健康关系十分密切。体育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属性不但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会与经济生活中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体育、并期望通过体育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有关休闲与生活质量研究报告。我国对生活质量和体育生活状况的研究,多以休闲体育为主并且以理论研究较多。群众体育与社会背景、体育人口状况、体育政策、体育消费等对生活质量都会有影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具体关系,以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都是宏观层面应该更深入探讨的问题。河南作为中国的人口第一大省,其群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目标的实现。关于河南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体育生活状况,还没有见到相关的研究。本文力求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河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体育生活状况的关联影响,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国家和地方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科学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信阳、南阳、周口、焦作、濮阳、商丘等10城镇居民1869人。(在校学生除外),涉及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待业人员等。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男性1075人,占57.52%,女性794人,占42.48%。其中18~30岁438人,占23.44%,31~45岁573人,占30.66%,46~60岁644人,占34.45%,60岁以上214人,占11.45%。样本受教育情况:小学及以下的占8.7%,初中的占17.2%,高中(含中专)的占32.3%,大学(含大专)的占30.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占10.9%。拒绝回答的占0.8%。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设计的内容,结合河南省的特点设计,并经过经济学专家和体育学者的审核评定后确定。
       依据的是罗萍等人对生活质量指标(收入状况、消费结构、住房条件、婚姻家庭、社会服务、健康状况、文化教育、经济环境)的研究结果,从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中抽出部分对体育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
       调查形式:对河南大学在校生进行培训,利用假期回家对所在地的居民进行入户讲解并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31份,有效问卷1869份,有效率为93.45%。
       
       二、调查结果
       1 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现状
       (1)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河南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2003、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45.40元、6926.12元、7704.90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7%、33.6%、35.0%。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次调查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消费支出见表1和表2。
       
       (2)河南城镇居民健康状况
       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居民平均寿命男性为71.78岁,女性为76.65岁(我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0岁,女性为74岁)。近5年来,我省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在各种“夺命”疾病排行榜中,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本次调查2004年城镇居民健康状况见表3和表4。
       (3)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婚姻生活状况
       家庭婚姻生活是人类的重要生活,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活质量是由物质条件和精神状况决定的,物质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但是物质条件和生活质量不能画等号。本研究将家庭类型及对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以获得居民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见表5和表6。
       2 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生活现状分析
       (1)经济收入与体育生活状况
       经济收入对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起重要作用,是影响城镇居民体育投入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绝不起关键性作用。体育消费价格取向和承受力受收入水平、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的制约。本次调查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情况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体育人口情况如表7、表8、表9。
       (2)家庭生活与体育生活状况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有了更多的余暇。空闲时间的安排直接反映出人们的个人生活方式,同时反映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程度。本次调查城镇居民空闲时间支配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见表10和表11。
       (3)社会服务与体育生活状况
       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河南省总人口为9717万人(城市人口为2809万人),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2004年开展的第五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省现有体育场地37192个,体育系统有1097个,占全省体育场地的2.95%,教育系统有28441个,占76.47%,其他系统有7654个,占20.58%(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3.8
       个)。本次调查我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场所和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愿望见表12和表13。
       三、讨论与分析
       武汉大学罗萍认为:“生活质量是社会提供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客观条件与人们对生活的全面评价”。从动态的角度思考,体育博士苗大培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类为了生存与提高生存机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能力和活动的效率。徐愫认为:“生活质量研究的最可行的办法是将人们生活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者们的观点,我们对前面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1 河南省城镇居民客观生活状况
       近几年来,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呈增长的趋势,2002、2003、2004年连续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平均超过10%。2003年以来,河南省生活质量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9位,其中,经济教育因子排第27位;物质生活因子排第13位;生活环境因子排第24位;医疗保健因子排第4位。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下之间。
       表1显示2004年河南城镇居民还有相当多部分家庭处于低收入状态,这部分人群多是享受城市低保人员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以及效益不好的大型国企单位工人,他们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生活消费的最基本开支和支付子女接受教育费用。只有近13.28%的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表2中我们看出城市居民除日常生活消费以外,着重于子女教育、衣着、居住等方面的消费,不重视对与健康有直接关系的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在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消费支出中排第7位。
       2 河南省城镇居民健康状况
       本次城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省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水平尚可,运动器官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高发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患运动器官疾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他们所从事职业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某一个部位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导致了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病等各种运动器官疾病的发生。另外,谢婧在对河南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中发现“河南省城市居民心理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生理维度的得分”。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 河南省城镇居民主观生活状况
       表6显示河南城镇居民对家庭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是3.47分(中国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是3.50分),低于国内的平均值。对居住状况满意度最高(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对经济状况满意度最低。
       如果使用粗略估算法,将对于目前生活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群体归为高满意度群体,将“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群体归为低满意度群体,表6显示本次调查城镇居民中高满意度与低满意度群体分别为37.49%和28.32%,有更多的居民对生活感到“一般”。城镇居民中满意度最高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满意度最低的是31~45岁的中青年人群。此外,城镇居民中还呈现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满意度越高的趋势。
       4 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与体育人口构成状况
       由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偏低,在生活质量较低阶段即低层次需要尚未满足之时,体育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行为,特别是成为消费支出重要组成部分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本次调查显示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虽然每人都有体育消费行为,但年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占27.07%,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占59.49%,年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下占82.34%。本次调查显示河南省城镇居民已经达到体育人口标准者占31.56%(1999年为20.60%)。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和18~30岁的年轻男性的体育人口与该年龄段人群比率高于31~45岁、46~60岁的中年男性;女性体育人口与该年龄段的比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增长的趋势。大学学历人群体育人口占该人群比率最高,其次为中专、初中、研究生、小学及以下人群。
       5 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活动与余暇活动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河南省城镇居民余暇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们对空闲时间的用途以家务劳动、看电影电视、读书看报、辅导子女学习为主,参加体育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中间地位。他们中大多数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均是自发地组织起来与朋友和同事一起在公共体育场所、住宅小区健身路径和单位体育设施上进行健身锻炼,参加锻炼的时间多在早晨6~7点,晚上7~9点,选择的体育项目为散步、快走、跑步、球类、民间舞、气功、太极拳等。
       6 河南省城镇社会服务与体育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体育设施不足和体育场所离家太远的问题使群众体育逐渐由单位体育向社区体育转移,社区缺乏体育场所的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阻碍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2004年河南省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比1999年多0.3个(2004年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3.8个;1999年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3.5个),但仍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体育人口的需要。河南省城市居民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和希望集中反映在:建立与居民生活小区相配套的体育活动场所;建立体育健身辅导站,有专人辅导,扩大对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的宣传。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河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近2000元左右,有一部分居民正处于下岗待业中,他们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生活消费的最基本开支和支付子女接受教育费用。在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消费仍然不被重视。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河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高满意群体与体育人口呈正相关系。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人口中老年人和青年人群体高于中年人群体,呈马鞍状分布;对生活质量主观感受满意度调查显示高满意群体多为老年人和青年人。正确引导中年人群积极投入体育锻炼,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3)河南省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尚可,但是不容盲目乐观,虽然平均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接近半数的患病和有症状居民的健康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4)河南省城镇居民余暇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以家务劳动、看电影电视、读书看报、辅导子女学习为主,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仍然不能够被充分地重视。
       (5)居民平均占有体育资源呈负增长趋势。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且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虽然职能主管部门加大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2004年河南省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比1999年多0.3个,但是现有的体育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人群的需要,这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城镇居民群众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2 建议
       (1)河南省是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体育行为形成并融进个体或家庭生活和工作之中,使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活动。
       (2)各级部门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加大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并对健身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开放体育场馆,优化体育健身辅导站,保障居民有良好的健身条件和健身环境。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项或两项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体育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河南省居民的住房优势,积极引导居民开展户内、外健身活动,使居民在生活中得到健康的满足。并结合河南省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促进河南省城镇居民健身活动的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 姬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