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辑学研究]学术编辑劳动价值的评价与考核
作者:孟大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学术编辑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虽然这一事实已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是由于学术论文的刊发不仅仅取决于著作者的投入和努力,同时也是集体生产或团队生产的结果一一是著作者和学术编辑集体合作的产物,由于没有明细信息表明学术编辑的创造性所在,外部人要想直接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劳动,评价他们的价值,极为困难,必须建立以内部人评价为主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
       关键词:学术编辑;计量考核;团队生产;信息不对称;创造性劳动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4-0178-05
       随着对学术编辑劳动性质的讨论逐步深入,编辑劳动的创造性特征已为学术界所认可。大量研究都认为,在选题设计——组稿——审稿——加工编辑这一论文刊发的整个流程中,都渗透着学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诚如高若海所强调的那样,“在学术成果从研究到问世的创作链中,编辑既参与了学术成果的最后完成,又从事着学术成果最初始的批评。”但问题在于,虽然我们承认了学术编辑从事着创造性的劳动,但是就如何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这种创造性劳动这一问题,仍然感到无从下手。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要评价学术论文著作者劳动的创造性,却较为容易。已有一些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一些文献认为,这是因为编辑劳动并不产生新的作品,编辑劳动创造的价值融化在著作者劳动创造的价值之中,导致学术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或隐匿性特点。余昌谷辩证地指出:“编辑劳动既有创造性又具隐匿性,创造性是编辑劳动与著作者劳动的共同点,隐匿性是编辑劳动与著作者劳动的不同方面,编辑劳动的创造性是寓于隐匿性之中,并通过隐匿性表现出来的。”而钟言则认为,这是由于编辑劳动既是一种需要投入个人努力和发挥配置能力的个体性劳动,又是一种需要协调、分工合作的群体性劳动,这种劳动组合的复杂性导致评价考核的困难。
       上述两类观点,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又存在片面性。只说明学术编辑劳动的隐含性或隐匿性特征,而不探究这一特征的形成机理,依然无助于我们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劳动价值;关于学术编辑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劳动组合的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更深入考察这种劳动组合所依存的信息环境,因为如果关于劳动的各种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在所有主体当中都是均匀离散分布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那么再复杂的劳动组合都很容易进行计量考核。笔者认为,由于优秀学术论文的产出不仅仅取决于作者的投入和努力,同时也是集体生产或团队生产的结果——是著作者和学术编辑集体合作的产物,由于没有明细信息表明学术编辑的创造性所在,这才导致外部人要想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劳动,评价他们的价值,是极为困难的。本文从现代经济学视角出发,以团队生产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系统地回答了学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为何难以得到承认、学术编辑劳动的价值为何难以评价等问题;并鉴于优秀学术论文的产出是著作者和学术编辑等主体进行团队生产的结果,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客观存在导致外部人要想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劳动极为困难,提出应当建立一种以内部人评价为主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
       一、论文刊发的团队生产过程与学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本质上是一个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过程,即由于产成品或服务的提供如果仅靠个人来完成,或者是不可能的,或者在经济上是非效率的,所以这一过程一定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是由多个环节的各类人员按既定工序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这一分工协作流程中,无论贡献大小,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对生产或服务投入了个人努力,每个人都是价值形成或价值创造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团队生产过程所形成的集体产品。对于大多数团队生产过程来说(例如企业生产活动),要严格计量考核某一岗位或某个人在实际工作流程中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这不但是因为在团队生产中,任一岗位只有置于整个工作流程体系中才能评价其价值,单独评价是没有意义的,更是因为无论对哪一个岗位进行评价,都要依赖于其他岗位的存在状态。
       对于论文刊发过程来说,团队生产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作为一个典型、复杂的知识生产过程,学术论文的最终出版是多阶段、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其中主要凝结着著作者、学术编辑和同行评议(peer review)专家的创造性劳动,反映了著作者的基础性贡献和评价者给予论文的附加价值,论文的学术质量体现了这种联合生产劳动的效率。尽管如此,社会公众通常只认可或误以为学术论文的价值均是由著作者个人创造,并没有对学术编辑的作用给予匹配性评价。实际上,学术编辑除了担负筛选和评价职责之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致力于学术论文的质量提高,学术编辑的这种创造性劳动对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生成有着重要作用。当然,在不同的评价和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发生环节和重要性又有着很大区别。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进行具体分析。
       1、非匿名审稿制度
       如果编辑部不实行或不严格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即审稿和评价不借助外部专家的同行评议机制,主要依靠编辑部内部流程来完成,那么学术论文的创造性活动就主要由著作者和学术编辑分工协作完成。
       对于自由投稿类稿件来说,能否发表或是否值得修改,主要取决于稿件本身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学术编辑的劳动一般只创造附加性价值,甚至对于高质量投稿来说,只需要进行编辑规范处理就可以发表。在这种集体生产活动中,学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并不具有“雪中送炭”作用,而是一种“锦上添花”,学术论文的原创性思想和核心价值都来源于著作者本人。
       对于组稿类稿件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学术编辑甚至早于作者就已经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学术编辑需要预先对组稿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或)现实意义进行判断。这就要求学术编辑浏览该选题的文献史,对已有研究进行评价,从而使选题论证富有逻辑性和科学性。例如,就转轨期间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来说,已有大量经验研究探讨了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的地区差距,但是深入城市层面进行的规范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见,且为数不多的研究均是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或微观个体数据进行,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城市间收入差距问题可能会越来越重要,那么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对城市间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经验研究就有重要价值。如果学术编辑这种预先的个人劳动有了上述发现,之后就需要搜寻能实现该选题的著作者,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确定论文的逻辑思路、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可得性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学术编辑不仅先于作者为团队生产过程提供了原创性思想和创造性劳动,而且还在后续环节与著作者相伴而行从事着创造性活动,直至论文出
       版。可见,对于组稿类稿件来说,学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2、严格匿名审稿制度
       如果编辑部实行严格匿名审稿制度,即每一篇经责任编辑初审通过的稿件,都还需要依赖外部专家的同行评议机制进行专业评价,那么学术论文的创造性价值就由著作者、学术编辑和同行评议专家三方共同分享。
       流行的观点认为,在严格匿名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只具有筛选和一般性评价作用,而质量提高的工作由匿名审稿人来完成。因此,学术编辑被认为仅仅在担当类似于技术编辑(technieal editor)的角色。实际上,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更为复杂的团队生产活动中,学术编辑的创造性作用不但没有退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有所提升,只是这种创造性劳动更具隐匿性,价值更难以被外部人发现而已。
       在匿名审稿制度下,同行专家并没有被赋予决策地位,编辑部只是购买了其审稿意见来为学术编辑提供决策支持。学术编辑掌握最终的控制权,是否需要向著作者告知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告知到何种程度,这一系列决策均是由学术编辑做出的。因此,同行评议专家的作用是参谋性的,而绝非决策性的。在这一团队生产过程中,学术编辑需要依据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经验,参考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决策。因此,学术编辑是决定文章能否录用和发表的最终决策人。甚至国外绝大多数刊物都公开宣称学术编辑是决定论文能否发表的最终决策者。
       而且已有研究表明,或者由于同行专家的能力所限,或者由于激励不够,或者是由于审稿的匿名过程导致的责任不足,并不是所有的同行评议质量都是很高的,有时反而是极低的。例如,《英国医学杂志》(BMJ)的编辑故意在一篇论文中设置了8处错误,送交400位评议人。评议人甄别出的错误数量平均为两处,只有10%的评议人鉴别出了4处错误,竟然有高达16%的评议人一处错误都没有发现。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学术编辑掌握最终控制权是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
       当然,同行评议专家的参与,有力地帮助了学术编辑规避自身在某些领域的专业缺陷,还能够更好地发挥学术编辑的比较优势,使他们得以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最擅长的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为优秀学术论文的产出提供智力支持。可见,即使在严格匿名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仍然具有创造性价值,在论文产出的团队生产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在充当文字编辑的角色。
       二、信息缺失、信息不对称与学术编辑劳动的评价
       虽然与个体劳动相比,要想评价论文刊发的团队生产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评价学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的确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关于劳动的各种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在所有主体当中都是均匀离散分布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那么再复杂的劳动组合也都可以进行计量考核——即使考核成本高昂。因此,缺乏关于学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明细信息,才是评价学术编辑劳动的真正困难所在。
       信息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占有状况存在差异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一方所获得信息的程度都远远大于另一方,信息在交易主体之间呈现不对称和非离散的分布状态。信息不对称现象,既可能是由于认识能力不足所致,也可能是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造成,还可能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细致分析学术论文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信息关系状况。
       1、著作者与学术编辑:信息对称。在沟通交流和反复修改的团队生产过程中,著作者和学术编辑之间信息分布是完全的,也是对称的。不管是否能够用语言或文字清晰表达出来,著作者和学术编辑都完全清楚各自在最终版学术论文中所贡献劳动的价值。但是,在学术论文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关系中,信息对称现象基本上就不存在了,信息不对称关系则是一种常态。
       2、读者与著作者:信息不对称。从读者与著作者之间的信息关系来看,著作者是信息优势方——清楚地知晓在最终版学术论文中,哪些贡献是自己做出的,哪些是学术编辑的,哪些是匿名审稿人的;读者是信息劣势方——无法获知一篇学术论文中创造性劳动的构成是如何分布的。
       3、读者与匿名审稿人:信息不对称。匿名审稿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贡献所在,而且即使不是全部,匿名审稿人的贡献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披露——一些学术期刊已经建立了对匿名审稿人贡献的信息披露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体现在两处:第一,如果作者的确认为匿名审稿意见对论文的质量提升产生了重要价值,那么在文章首页脚注的致谢部分,他就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告知读者。当然,作者和读者均不清楚做出贡献的匿名审稿人究竟是哪位同行专家。第二,年终岁末,学术期刊会专辟版面公布匿名审稿人的姓名、就职机构等信息,并对他们付出的劳动表示感谢。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匿名审稿人的信息。更为重要但常被忽视的一点是,匿名审稿人的创造性劳动,会从期刊编辑部获得长期回报。因为某一期刊的匿名审稿人通常又曾经是这一期刊的著作者,他们今后还需要再继续发表论文,尤其是对年轻的匿名审稿人来说,更是如此。学术编辑清楚每个匿名审稿人所付出劳动的价值,劳动价值越高,今后得以在该期刊成功发表论文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4、读者(外部评价者)与学术编辑:信息不对称。在这一对主体形成的信息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状况是最为严重的。除了文末的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署名外,没有常规的信息披露渠道能将学术编辑的贡献向读者(外部评价者)告知。而且,文末署名可能更是为了表明学术编辑对论文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规范应负的职责,似乎与对学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承认无关。
       那么,哪些原因造成了关于学术编辑劳动的信息不对称?
       第一,学术期刊追逐其核心目标所致。学术期刊的使命在于,利用稀缺的版面资源最大限度地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增进学术积累,促进学术交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编辑实际上是在充当一种双重代理人角色:其一,受著作者委托,对其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和完善,最终以规范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或学术共同体传播;其二,受读者委托,选择尽可能优秀的论文发表。因此,筛选、评价并致力于论文质量的提升,或者说质量控制和质量提高,就是学术编辑的本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没有必要利用稀缺的版面资源告知每一篇论文中学术编辑的贡献。
       第二,目前国内很多期刊未很好地执行编辑规范,这种做法也限制了信息披露。在绝大多数国外学术期刊和一些国内顶级期刊,著作者都会在论文首页脚注处进行致谢,说明论文的生成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例如在哪些会议上进行了宣读,与哪些同行进行了讨论,匿名审稿人的帮助是否具有实质性价值,自己的助手或研究生做了何种辅助性工作,有些作者也会对学术编辑的劳动表示感谢。实际上,
       目前国内很多期刊正在执行的编辑规范,也鼓励作者进行致谢。例如,1999年通过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就列明:“致谢是作者对认为需要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文字,排于注释及参考文献之前,字体应与正文有所区别。”而且,确实有很多著作者在最终版论文中详细地进行了致谢,但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很多编辑部在期刊出版时会选择将致谢部分删去。这样,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信息披露渠道,外部人无法获知除著作者之外的其他贡献者的信息。
       第三,关于学术编辑贡献的信息,大部分是一种无法公开交流的隐性知识。我们知道,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是易于标准化和相互交流的,而针对个人与特殊环境相联系的隐性知识则是不可编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往往只能通过现场的协作体验才能获得。难以交流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具有粘性——它的存在要依托特定的环境或岗位条件,因此外部人要想获得和理解这些知识是困难的。前文已述,在沟通交流和反复修改的团队生产过程中,著作者和学术编辑都完全清楚各自在最终版学术论文中所做的贡献,即劳动的价值有多大。但是,很多信息,尤其是对于论文框架、逻辑思路、研究方法等非具体内容的讨论过程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只有著作者和学术编辑心里清楚,但却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即使存在一个信息披露渠道,允许利用稀缺的版面资源告知学术编辑的贡献,也会由于大部分信息是隐性知识,而无法向外部人具体说明。
       三、建立以内部人评价为主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
       以上分析已表明,由于优秀学术论文的产出不仅仅取决于作者的投入和努力,同时也是著作者和学术编辑等主体之间集体合作的产物,由于没有合适的信息披露渠道和明细信息表明学术编辑的创造性所在,外部人要想计量考核学术编辑的劳动,评价他们的价值,是极为困难的。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合适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我认为,既然外部评价极为困难,建立以内部人评价为主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就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这里的内部人评价,是指对学术编辑的评价考核,由期刊编辑部来进行。与外部评价相比,内部评价机制至少有三点好处:其一,有可靠的信息基础来完成评价考核。编辑部成员在日常工作、交流选题、讨论和互校稿件时,即使不能全部,也能部分了解每个学术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付出劳动的状况。这就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其二,内部评价机制能产生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激励效果,促进学术编辑之间进行良性竞争,有利于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为降低考核成本,外部评价机制通常侧重于考核显性指标,例如稿件的摘转率、引用率等,但很难关注隐性的长期目标。如果实行内部评价机制,学术编辑之间就可以通过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在栏目建设这一“基础建设”环节的“投资”状况(学术编辑对栏目特色、定位问题持续付出的努力和思考),有时这些“投资”的收益是长期的,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三,考核成本较低。由于考核环节相对简单,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距离半径小,考核不需耗费过多的物质和时间资源,形成了较低的考核成本。
       在实行以内部人评价为主的学术编辑评价考核机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内部评价应以完整的档案为基础。期刊编辑部全体成员都应树立档案意识,从选题申报表、选题论证记录,到稿件初审记录、稿件的协商修改记录、三校和互校校样,所有的流程资料都应尽量完整保存,便于事后查找。
       其次,应当对学术编辑所从事的不同类型劳动赋予不同权重,来核算学术编辑的劳动量。例如,将稿件分为纯理论型、论证型和资料型三类,将编辑的作用分为“推动”、“鉴别”和“提高”三种,赋予不同类型劳动不同的权重。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术编辑所获得的评价与其付出的劳动投入和努力水平相一致。
       最后,要与外部评价机制有机结合,防止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现象的发生。内部人控制,原指在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经理人员和内部员工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为追求利己主义行为而损害所有者权益的现象。同样,如果期刊编辑部完全实行内部评价机制,就很容易激励共谋行为的发生(例如相互夸大工作成绩,以获取非正当收益),出现内部人控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长远健康发展。
       当然,上述几点只是一种框架性或一般性的想法,在具体实行时,各期刊编辑部可以结合人员结构和办刊实际,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以充分激励学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