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学研究]条件推理测验研究述评
作者:李永鑫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条件推理测验(CRT)是一种新的且有效的测量方法,用来测量与人格动机有关的内隐认知偏好。研究表明,CRT作为一种间接的测量方法,不存在社会称许性及掩饰现象,它弥补了自陈报告的缺陷。CRT的测验分数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它为内隐认知的测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国外有关CRT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条件推理的含义着手,介绍了CRT的理论假设、项目构建、施测计分以及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CRT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条件推理;合理化机制;认知偏好;掩饰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4-0135-07
       在人格测量中,自陈报告和投射测验是两种常用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二者本身的缺陷使其不可能成为理想的人格测量工具。印象管理、社会称许性及掩饰现象降低了自陈报告的准确性,而投射测验计分的评分者信度和结构效度问题使研究者对其兴趣逐渐减退,这种现象促使研究者致力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人格测量方法。James(1998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格测量方法,即条件推理测验(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简称CRT),它为人格测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CRT作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用来测量个体在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时那些内隐的、未被意识到的认知偏好。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存在印象管理、社会称许性及掩饰现象,CRT较投射测验更能有效的测量内隐认知,且CRT的分数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预测效度。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对CRT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综观国外有关CRT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条件推理的含义、合理化机制、CRT的项目构建和修订、实施测量及计分、研究现状及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条件推理的含义
       随着心理学对更为有效的内隐认知测量方法的需要,James等人提出了人格测量的新方法即条件推理(Conditional Reasoning,简称CR),它要求个体去解决类似于传统的归纳推理问题(见表1),通过个体对归纳推理问题答案选项的逻辑选择,来测量其人格上的一些内隐认知偏好。这些归纳推理问题不是用来测量认知能力的,与一般的智力测验无关,但个体却相信这些问题是用来测量自己的关键的智力技能的,而实际上归纳推理问题的设计是用来判断个体是基于哪些内隐的认知偏好进行推理的。由于对归纳推理问题的解决是依赖于被试的内隐人格,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条件推理。根据上述内容,我认为,可以将条件推理定义为依赖于推理者的建构倾向与内隐偏好等人格特点的推理过程。该定义意味着对归纳推理问题答案选项的逻辑选择是推理者内隐人格的函数。
       
       James&Mazerolle(2002年)指出,个体一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合理的,对给定行为加以合理化支持的一些解释与分析通常是无意识的,受推理者个人的动机、建构倾向与内隐的推论所指引才会产生条件推理。尽管条件推理根植于个体的推理与人格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但也只有通过全面考虑个体在推理中的差异,尤其是对同一事件推理上的差异,才能全面理解条件推理。条件推理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动机、建构倾向及内隐认知在塑造和指引个体的推理时,存在许多差异,从而提供了一种可预测的行为模式。目前,条件推理测验主要用于两个人格领域的测量,即攻击性和成就动机,对其他人格领域的探索正逐步展开。
       二、条件推理测验的理论假设
       Ozer(1999年)指出,理想的人格测量工具须符合四条原则,其中三条是:(1)测量工具的内容必须合理地涉及相应的心理学理论;(2)测量工具的项目特征、量表特征以及因素结构必须与心理学理论保持一致;(3)对于多数基于理论上的推论,测量工具必须具有很高的效度。James等人(2Q05年)的研究表明,用来测量攻击性的CRT符合这三条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当谈到一个测量工具时,首先需要明确测量工具的内容以及其相应的心理学理论。CRT相应的心理学理论涉及到动机冲突(Conflicting Motives)、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以及合理化机制(Justification Mechanisms,简称JMs)。其中合理化机制是CRT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通常情况下,个体相信他们的行为是明智合理的,他们经常依赖于内隐的认知偏好来合理化他们的行为。James将这些内隐的认知偏好定义为合理化机制,其目的在于规定、塑造以及影响推理过程,从而给某种带有倾向性或动机性的行为方式以合理化的表象。JMs通过影响个体对某些刺激情景所作出的判断而进行的推理和分析,来提高他们动机以及目的行为的合理性。
       CRT的基本假设是:由于人格的差异,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内隐认知,所以他们之间的推理过程也是不同的,通过他们对归纳推理问题的逻辑选择可以反应出其内隐人格中是否存在某些认知偏好。这些归纳推理项目是基于JMs进行设计的,每个归纳推理项目反映了一种或几种JMs。目前,JMs主要涉及到三种,分别是成就动机的JMs、害怕失败的JMs和攻击的JMs。其中,成就动机的JMs有个人责任偏好(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nclination)、机遇偏好(Opportunity inclination)、积极定义追求成就偏好(Positive connotation of achievement striving)、技能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的偏好(Malleabilityof skills)、天道酬勤偏好(Efficacy of persistence)、认同事业有成者偏好(Identification with achievers)6种;害怕失败的JMs有外在归因偏好(External attribution inclination)、负债偏好(Liability inclination)、消极定义追求成就偏好(Negative connotation or achievement striving)、技能一成不变的偏好(Fixed skills)、层级低估偏好(Leveling)、认同失败者偏好(Identification with failures)、间接补偿偏好(Indireet compensation)、自我设置障碍偏好(Self-handicapping)8种;攻击的JMs有敌意归因偏好(Hostile attribution bias)、力量偏好(Potencybias)、受强权迫害偏好(Victimization by powerfulothers bias)、社会折扣偏好(Social discounting bi
       as)、贬低目标偏好(Derogation target bias)、报复偏好(Retribution bias)6种。
       三、条件推理测验的项目构建及实施测量及计分
       (一)条件推理测验的项目构建与修订
       James(1998年)最初依据积极与消极后果(positive versus negative consequences)、首要与次要的相关证据(primary versus peripheral relevance UI evidence)、因果分析中的不同偏好(differentialbiases in causal analyses)、避免窘境的方式(approach-avoidance quandaries)等几个基本策略来构建条件推理项目。在早期,James等人构建的每个条件推理项目,包括两个符合逻辑的答案选项和三个不符合逻辑的答案选项。用来测量成就动机的条件推理项目中,两个符合逻辑的答案选项是分别基于成就动机的JMs和避免失败的JMs而设计的;用来测量攻击性的条件推理项目中,两个符合逻辑的选项仅有一项是基于攻击的JMs而设计的;三个非逻辑选项仅仅是用来保持测验的间接性而设计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考虑到测验过程中的疲劳与厌倦现象,研究者将非逻辑选项减少为两个,这样每个CR项目便包括两个逻辑选项和两个非逻辑选项。James在构建测量成就动机的CR项目时,编制了大约50个CR项目,并对1500人以上的被试进行一系列测验,根据所得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最终保留了15个CR项目。James&McIntyre(2000年)在初期开发的16个CR项目的基础上,编制了测量攻击性的条件推理测验,简称CRT-A。CRT-A量表被命名为攻击合理化量表(Justification of Aggression Scale,简称JAGS)。JAGS有22个与问题样本(见下文中的例1)类似的CR项目,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表面效度,并且保持测验的间接性又加上了3个传统的测量认知能力的归纳推理项目。对22个与问题样本类似的CR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得到5个共同因素,只有一个JM(贬低目标偏好)未包括在这5个因素中,研究者打算放弃该JM。下面以条件推理样本为例,介绍一下CR项目的结构特征。
       例1:条件推理问题样本:
       多半婚姻最终以离婚而结束,离婚变得容易且迅速是导致众多离婚的一个原因。如果一对夫妻在财产的公平分配上达成一致,那么他们通过把离婚协议书带入法庭,不需要律师就能轻易地离婚。
       基于dak*_问题,下面哪一个答案最合理?
       A、人们结婚后老的更快。
       B、如果夫妻双方中的一人找了律师,那么他/她就有不平等侵占财产的打算。
       C、如果离婚的时间拖得很长,那么夫妻双方将会重归于好。
       D、在离婚人数方面,男性多于女性。
       每个CR项目都是一个归纳推理问题,首先提出假设,然后给出结论,让被试在假没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为合理的答案,以此来揭示被试内隐人格中是否存在一些JMs。B和c为符合逻辑的答案,其中B为攻击性答案,C为非攻击性答案,A和D为非逻辑性答案。选择B的被试说明其内隐人格中存在敌意归因偏好,选择C的被试则不存在这种偏好。可能一些选择B和C的被试会有其他原因,比如,被试对律师所持的消极经验会影响其对选项B的选择。但测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于一系列不同的归纳推理问题,被试对基于攻击的JMs而设计的选项所做出的选择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说明攻击的JMs对被试的推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为了使条件推理问题看上去更像传统的归纳推理问题,选项中设计一些非逻辑性的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七年级阅读水平的被试中,没有人会选择逻辑上有明显错误的答案(如A和D)。所设计的归纳推理问题与传统的测量认知能力的归纳推理问题的区别在于,后者一般有一个符合逻辑的答案及三到四个不符合逻辑的答案,且难易程度不同。而CRT的归纳推理问题包括两个逻辑答案和两个非逻辑答案,项目的难度系数p值很大,即项目难度较小。
       为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构建CR项目,LeBreton&McIntyre(2004年)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CR项目构建、修订的策略和建议。(1)CR项目首先必须是归纳推理项目,必须有归纳效度和非归纳效度的答案,而且CR项目呈现给被试的问题必须通过归纳推理来解决;(2)要考虑到人格动机或倾向如何影响个体对归纳推理问题的解决;(3)围绕最初的非正式的推理问题来建构归纳推理问题,并提供基于JMs的具有归纳效度(符合逻辑)的答案选项和非归纳效度的答案选项;(4)在最初开发一个CRT时,是基于3-5个JMs来构建CR项目的,这是一个好的起点,最初建构的CR项目总数至少是希望最终保留的项目数的2倍,更为理想的应是3或4倍;(5)累计的构想效度证据,包括构想导向策略以及效标导向策略最适合于CRT(6)对CRT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时,不能仅依赖于特征值和碎石图来决定保留多少项目,而应以它们作为指导。
       (二)条件推理测验的施测计分
       CRT是一种标准的纸笔测验,并且能够在大量的具有合理成本的测验情境下执行。CRT的操作比较简单,主试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但是该测验的执行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主试也要在现场监督。为了保持测验目的的间接性,在被试作答前应告知他们问卷上的归纳推理问题是用来测量他们的关键智力技能的。对于CRT的计分及解释,基于方法的相同,仅以测量攻击性的CRT为例来介绍。
       对于CRT的计分,一种是James(1998年)的计分方法,即选择攻击性答案记1分,非攻击性答案记-1分,非逻辑性答案以及3个传统的测量认知的项目记0分,总分为-22-22分;一种是James&McIntyre(2000年)的计分方法,即选择攻击性答案计1分,非攻击性答案或非逻辑性答案计0分,3个传统的测量认知能力的项目不计分,总分为022分。目前研究者一般采用后一种计分方法。Jarxles&Mazerolle(2002年)认为,8分就是很高的分数,只有很少人达到11或12分,在3年的CRT-A研究中,没有人能达到22分。在JAGS上得分较高,表明攻击的JMs在个体的推理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个体常常通过攻击的内隐认知准备,来增强其攻击行为的合理性。在将来可能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因而被称为“攻击性个体”。多元信度分析表明,攻击的内隐认知准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相反,在JAGS上得分较低,表明攻击的JMs在个体的推理过程中起的作用很小,这样的个体对攻击行为合理化缺乏内隐的认知,攻击动机很弱,因而被称之为“非攻击性个体”或
       “亲社会个体”。而对处于高低分之间的中间等级分数,表明攻击的JMs只是偶尔的塑造和引导个体的推理过程,个体进行攻击的内隐认知准备可能仅是中度或不确定的。
       四、条件推理测验的研究现状
       CRT的提出距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国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通过文献检索还没有发现有人对CRT展开研究。综观国外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有关CR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测量成就动机的条件推理测验
       James(1998年)首次将CRT用来测量个体是否具有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简称为CRT-AM。其假设是,通过个体对条件推理项目答案的逻辑选择可以鉴别内隐人格中,追求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哪个占主导地位。研究者从CRT-AM量表的15个项目中提取3个共同因素,分别是对追求成就的定义、对任务的坚持性和对个人责任和机遇的看法。研究表明,CRT-AM效度的范围是从0.150到0.54;CRT-AM的得分能够很好地预测在个体的人格动机中,是追求成就还是避免失败;CRT-AM的得分与种族和性别不相关;CRT-AM的得分与自陈报告量表及TAT(主题统觉测验)上的得分相关很低,甚至不显著;CRT-AM的得分主要用于预测学术成绩和评价中心绩效。在一项关于GPA(大学等级分数)多元相关以及优势分析的研究中,CRT-AM预测GPA的相对贡献率为30%,ACT的相对贡献率为52%,其他测验的预测贡献率很低,其中TAT没有任何贡献率(见表1)。Melntyre等人(2000年)的研究表明,在组织背景中,CRT-AM能有效地鉴别员工的可靠性和成就动机。但目前CRT-AM存在的问题是内部一致性信度不太理想,该测验CR项目的结构维度仍待进一步检验,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增加CR项目的数目以及提高测验的信度。
       (二)测量攻击性的条件推理测验
       研究者开发了两种测量攻击性的CRT,一种是纸笔形式的CRT-A,另一种是通过将CR项目呈现在视频上的视频形式的VCRT(Verbal/VisualCRT)。VCRT用于具有较低阅读水平的个体。Green等人已开发14个CR项目,其中12个项目由CRT-A的项目转化而来,进一步将CRT-A中的项目转化为VCRT格式的研究仍在继续进行。研究表明,VCR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未校正效度的取值范围是从0.49到0.55;CRT-A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再测信度的取值范围是从0.74到0.87,未校正效度的改变是从低的0.32到高的0.64,平均为0.44(见表2)。
       James等人的研究表明,JAGS上的得分及它的前因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攻击行为,从11个实证研究得到的数据表明,平均相关系数为O,44;用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进行比较发现,JAGS上的得分可以解释由人格预测的攻击行为的77%的变异,而用自陈人格量表测量的结果只预测了其他23%的变异;JAGS上的得分与自陈报告量表上的得分相关很低,甚至不显著;JAGS上的得分与种族和性别以及认知能力相关不显著。
       运用CRT-A测量攻击性的研究以实际行为效标作为因变量,是不同于其他关于攻击性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CRT-A独特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Gardner等人(2001年)认为,CRT-A是测量攻击性人格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Bergman等人称CRT-A能有效地测量出个体是否具有内隐的攻击性人格,Minton(2006年)指出,用CRT-A测量个体的内隐攻击动机具有心理测量学上的信度和效度。但Schmitt(2004年)对CRT-A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反对CRT-A的项目只用来测量一些消极特质,并对该测验的掩饰(Faking)问题表示怀疑。Lebreton等人(2007年)已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间接测量下,CRT-A不存在掩饰现象,并证明了保持测验的间接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自陈报告和条件推理的整合模型
       自陈报告用于测量人格的外显认知部分,条件推理用于测量人格的内隐认知部分,而这两部分是分离的。最近的一些理论以及LeBreton等人(2006年)的研究表明,把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联合起来测量可能要比单独测量其中的一个更有价值。Bing等人在Winter(1998年)提出的整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自陈报告和条件推理的整合模型。这种整合模型有两种,一种是攻击性人格评估的整合模型,另一种是成就动机评估的整合模型。其方法是,用自陈报告测量攻击倾向或成就动机倾向的外显认知,用条件推理测量攻击倾向或成就动机倾向的内隐认知,然后将测得的这两个分离部分整合到关于攻击性或成就动机人格评估的新理论模型中。Bing等人(2007年)在最近发表的两篇文章中,进一步介绍了关于这两种整合模型的研究。限于篇幅及方法上的相同,本文仅列举了攻击性人格评估的整合模型(见表3)。
       
       Frost等人(2007年)关于攻击行为通道假设的研究,得到了与攻击性人格评估模型一致的结论,进一步支持了该模型。目前,攻击性人格评估的整合模型用来预测阻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工作行为,并用于组织变革、人员选拔、工作团队结构等;成就动机人格评估整合模型用来了解和预测工作行为和绩效等。研究表明,这种整合模型比单独进行任何一种人格测量都更有预测力,其实验室测验和现场测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该整合模型开拓了人格研究的新领域,更代表了人格研究的前沿。
       五、评价与展望
       迄今为止,研究者对CRT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将其应用于攻击性和成就动机等人格测量领域,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CRT作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在测量内隐认知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而投射测验却没有为测量内隐认知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CRT也克服了自陈报告中的掩饰现象,因此,CRT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人格测量工具。综观近些年来关于CRT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CRT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丰富的过程。但作为一个新的测量工具,CRT的提出距今不到10年,仍然处在初期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研究的局限性
       1、测量内容有待拓展。目前,CRT主要用于攻击性和成就动机两个人格领域,虽然一些研究者提出扩展条件推理的应用范围,并开始在有关适应性、团队导向(研究者花费两年用CR项目来测量基于团队导向的人格研究中,未能得到可接受的信效度系数)、成瘾倾向、反社会人格、临床精神病学
       及社会偏见等相关人格领域进行初步的探索。但对任何一个人格领域的CRT的开发研究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这将会非常耗时耗力,给研究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者缺乏探讨测量内隐人格各层面的CRT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研究者在攻击性和成就动机两个人格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没有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另外,研究取样多数为在校学生。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探讨内隐人格各层面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做一下努力,同时取样范围要扩大。
       3、缺乏跨文化的研究。文化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测验都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测验不是或不应该独立于文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的行为本身不是独立于文化而存在的。目前,CRT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研究者本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虽然CRT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方法指导,但这种测量方法推广到其他文化背景下是否能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以及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已有研究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项目顺序或阅读水平是否会影响到推理分数的信度或效度?测量特定的合理化机制的项目是否比测量其他合理化机制的项目有着更强的预测性?个体是依赖于所有的合理化机制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供选择的计分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到CRT的推论?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领域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二)研究展望
       大量研究表明,CRT在测量内隐认知方面是一项有效的测量工具,该测验的操作比较简单,且计分客观、方便,因而,它的提出丰富并促进了人格测量领域的研究。虽然,目前CRT仍存在许多问题,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但这不足以掩盖其在人格测量领域的贡献。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正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已经开始在其他人格领域展开了研究,这将逐渐推动CRT研究内容的丰富和研究方法的完善。尽管自陈法仍是工业组织心理学的基础,但CRT却已深入到组织背景中大量未被测量到的人格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CRT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更多的学者接受认可,并被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和测量工具纳入到未来的人格研究中。
       目前,国内很少有人展开对CRT的研究,如果能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将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CRT。同时,笔者建议国内学者在人格测量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改变过分依赖以及滥用自陈问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