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儿童社会化双重内涵分析
作者:李逢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尤其重要,这是儿童从生物存在成为社会存在的必经之路。儿童社会化是指通过教育训练,使儿童能动地接受、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性,从而取得社会资格并发展个性的过程。儿童社会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社会化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即社会化的目标是将儿童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的人;另一方面社会化是发展儿童的“个性”,即社会化要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并使儿童获得个性。
       关键词:儿童;儿童社会化;社会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4-0131-04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尤其重要,这是儿童从生物存在成为社会存在的必经之路。关于儿童社会化的涵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说,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儿童社会化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的共同研究课题。本文拟着重探讨儿童社会化的双重内涵,分析社会性和个性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辩证关系,以期对当前儿童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有所启发。
       一、儿童社会化研究回顾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高度重视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尤其突出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和个人适应社会的人格发展过程,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化研究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起,心理学界开始有人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化问题。此期出现的社会测量法,促进了社会化问题的研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二战及冷战的影响,心理学界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大量减少。到20世纪60年代,儿童心理学研究仍然主要关注着认知发展,但儿童社会化作为影响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开始受到重视。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观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化研究的论文、报告、专著大量增加,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将儿童社会化作为重要专题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儿童社会化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据统计,1979-1988年10年间,我国5种主要的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关于儿童社会化论文约95篇,占全部研究报告的11.38%。我们通过网络、媒体、书籍、报刊等各种途径,对近10年内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相关的材料进行检索,发现直接相关的论文不下900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宗奎的儿童社会化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陈会昌教授为课题带头人的“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陈会昌教授为课题带头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幼儿社会化”研究,这些研究积极探索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可以说,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发展很快,有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一领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二、儿童社会化概念界定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对儿童社会化进行了建树性的概念界定,阐释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涵义。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青少年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时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中的个体社会化,就是指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心理学的特质论者(Fishbein&Ajzen,1972;Gibson,1969;Kohlberg,1963,1969)认为,儿童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特质因素有四个:信念、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心理学家缪森(P.H.Mussen,1990)指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的过程,包括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发展心理学家沙菲尔(David R Shaffer,1994)提出,社会化是儿童掌握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重要和恰当的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这也就是在社会中生活、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国内学术界对儿童社会化概念的定义也各有特色。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在1991年的定义是: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1995年的定义是: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王振宇教授认为,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制,从而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李幼穗教授指出,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社会化是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
       上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但由于研究对象同为“儿童社会化”,所以对这一概念内涵的揭示上有诸多共同之处。结合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各种界定,可以发现儿童社会化具有如下基本特性:1,遗传素质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2,儿童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3,儿童社会化具有共同性与差异性;4,社会化贯穿于整个儿童时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儿童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5,儿童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内化价值观、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等多个方面。
       三、儿童社会化的双重内涵
       基于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儿童社会化是指通过教育训练,使儿童能动地接受、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性,从而取得社会资格并发展个性的过程。
       具体而言,儿童社会化一般包括4方面的任务:第一,儿童必须学习适当的行为表现,即这种行为表现必须是社会认可的、符合行为规范的;第二,儿童必须学习扮演其社会角色,学习其角色的职责,如男的或女的角色、学生的角色、儿女的角色以及团体成员的角色;第三,儿童必须逐步发展自我概念,能发挥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使自己的行为不但受外部社会力量的引导,而且受自我的引导和调控,即儿童
       能够“倾听自己内部的声音”;第四,儿童必须发展其社会态度,使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可见,儿童社会化不仅要使儿童形成“社会性”,而且要使儿童“个性化”。马克思指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一论断不仅说明了社会化的重要性,也点明了社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儿童社会化的双重内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化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社会化的目标是将个体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的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把自然人逐渐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人就是受社会历史生活条件制约的、符合社会的心理规范、法制规范、行为规范,能适应社会要求的人。儿童社会化首先是使儿童接受现行社会规范,使个人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达成一致,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种对社会的接受和适应是社会化最基本的内容,否则任何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尽管每个正常的个体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定的社会角色,而不同个体的“社会化程度”不尽相同,彼此之间往往相差甚大。个体社会化价值标准应当也必须以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及社会组织的价值标准为依据。适用于个体的“社会化”价值标准大致为:1,参照社会通行的价值——规范体系,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2,作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在参与共同活动过程中,能与别人自由交往与沟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3,理解自己参与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的意义。社会化的目的是产生社会顺从,社会各成员依规范而行,心安理得,毫不觉得勉强,反而觉得习以为常。一般来讲,个人自愿地服从普遍认可通行的行为方式,这与消极地或强迫地仿效有着原则的区别,因为后者出于被动,只做表面的形式上的模仿,这样的实际效果自然不好。所以使儿童形成“社会性”,仅仅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方面,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必然还包含个体积极主动发展的过程,即使儿童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社会化是发展儿童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社会化是要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培养有独特个性的人,即发展起个体的自我概念,并使个体获得个性。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由于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活动、经验和不同的先天条件,因此,每一个儿童都以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去接受社会化,都以自己特有的风格、速率和程度进行社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社会化本质上是儿童心理的社会分化,即个性化。人的社会化不是去造就千人一面的社会成员,不是将孩子从小就训练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制造标准件式的人。社会化了的人,是精神健康的人,不仅获得了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行为方式,有统一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还能积极主动地支配环境。这种社会化包括着个人内心实现的、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社会化不是把人模式化的过程,而是个性化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要求培养有个性的人,这是因为:1、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既要有社会性又要有独特性。若没有对所属社会要求的接受认可,共同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那么个体存在和社会维系都不可能。然而,只是接受社会既存的价值观念,那仅是对社会规定的一种复制,只能维持其延续而不能推动其发展。个性并非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不仅接受社会文化,还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并推动社会的发展。2、个性的发展也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社会化进程中,儿童一方面认识到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由于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特长,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期望天赋、潜能的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而天赋、兴趣、需要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儿童通过社会化,在适应环境和与同伴交往中,逐步克服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倾向,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这又反过来成为其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使社会化的内容终于在其内心充分展开并被充分吸收,儿童就有希望成功地实现社会化。3、发展儿童的个性可以促进其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之一是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宽恕、诚实、善良、自信、开朗、无私等,有助于儿童适应集体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些无疑会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社会化不能仅依靠家庭、学校等的训练,那就可能只是形式的接受而非真正的内化,一旦失去外力的约束,就可能背离社会规范。因此要获得好的社会化效果,也必须以发挥儿童的个性积极性为前提。
       (三)社会性和个性——儿童社会化中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社会化的主要涵义,虽然是指社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范性,但是并不排斥在社会共同规范的前提下,也承认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中似乎总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即将社会性与个性相互对立,认为强调社会性则会妨碍个性形成,限制个体的充分发展;而强调个性则会损害社会性,破坏社会的协调一致。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社会性与个性二者看似相反,实际上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对于个体成长和成功的社会适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性与个性化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结合,可以看作是两种相互并列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两个对立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儿童社会化中的社会性和个性并不矛盾,社会性讲的是社会规范性,是人对社会规范的适应性;而个性讲的是人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社会性和发展个性是两个并行不悖的取向,两者实际上是同时、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社会化绝不意味着抹煞人的个性发展,而个性化的结果也绝非排斥、否定共性。没有无个性的社会成员,因为这个社会所需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都存在于具体的个人身上,并通过个人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个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社会关系的个别存在形式的人,由于遗传素质及环境的差异,身心都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人们总是依照自身所具有的可能性及外部条件进行社会化。因此,社会化的过程会由于个人的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发展并完善独特自我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形成。社会化并不是把儿童融入到社会之中的一种分解运动,如同一勺糖溶化到水里那样。如果一个儿童在各种社会因素面前都是无条件地顺从,没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准则,他就不可能全面地认识社会,不可能独立和自治,最终也不可能为社会接受。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含义。同样,也没有无社会性的个性,因为人总是生存于、活动于特定社会之中,人的各个方面必然会打上社会的烙印,表现出社会和时代的特色。而且,如果个体不具备社会要求的规定性,根本就不会为社会所接受。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不能背离的,个体的个性总是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而不可能无限度地张扬。社会性和个性在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中相辅相成,相依共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儿童社会化的双重内涵,在教育中培养既符合社会要求又个性充分发展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