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辑学研究]高校学报名栏研究述评
作者:欧翠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自2004年10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方案实施以来,有关名栏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三年来,专家学者对名栏的涵义与功能、名栏与名刊的关系、名栏与特色栏目的关系、名栏建设的方法与措施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对这些研究成果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将有利于厘清名栏建设的思路,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名栏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学报;名栏;名刊;特色;述评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3-0182-07
       作者简介:欧翠珍(1964—),女,湖南宁乡人,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一、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的历程及其研究概况
       (一)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的历程
       1 萌芽期(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
       早在1981年,教育部(81)号教高字009号文转发的《华东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座谈会纪要(摘要)》就强调指出:“要努力发挥各高校的学术优势,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学校和学科的特长,组织和发表有特色的文章,并办好各种专栏。”自此之后,如何办出特色栏目开始受到学报界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有关学报特色栏目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如陈顺宣(1992)从学报专栏的角度,对各类社科学报专栏设置的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评析,而他所列举的各种专栏其实就是形式各异的特色栏目;黄少华(1994)认为,“栏目设置是反映内容特色的主要手段,具有特色的栏目越多,刊物的个性就越突出”;康桂芳(1995)从民族院校学报的特点出发,提出“开辟新栏目,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民族学院学报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王子淳(1995)对《华东工学院学报(后改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自1992年第4期开始的“太古学派研究”的特色栏目进行了总结,提出创办特色栏目应有“独家意识”、“精品意识”、“争鸣意识”、“参与意识”和“成书意识”;周靖(1998)提出,要立足本校各院系的教学特色、科研优势以及当地文化特色来设置特色栏目,等等。
       到2003年10月,由龙协涛主编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一书出版,该书中的“学报特色栏目集锦”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27家学报的特色栏目分别进行了介绍,成为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实践和研究总结的全编性资料。但到此时为止,“名栏”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由于学报特色栏目是学报名栏的基础和重要表征,因此,我们可以把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研究视为名栏研究的“萌芽期”。这27家学报特色栏目是名栏的重要基础,其中,有5家学报的5个特色栏目后来成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名栏。
       2,启动期(2002年—2004年)
       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表示要支持高校学报“根据各地高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自此开始,有关高校学报名栏的建设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提出:要在3-5年时间内建设30个左右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为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学报品牌栏目,并提出了名栏建设的标准、人选名栏的条件、名栏评审的原则和评审程序等。至此,高校学报名栏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3,建设期(2004年一)
       名栏方案的出台,同时也意味着名栏建设实践的正式开始。2004年11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哲学”、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等首批16个高校学报名栏出炉,其他许多高校学报亦开启了名栏建设的探索之路。
       需要说明的是,名栏建设期的开始以首批名栏的出炉为标志,这只是就名栏建设作为一项有目的、自主的活动而言的。事实上,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及随之而来的各高校学科建设的加强及学报的恢复和发展以来,对学报栏目建设的探索就不曾停止过,将来也不会停止。对没有进入首批名栏的学报来说是如此,对已进入首批名栏的学报来说同样如此。进入名栏不是名栏建设活动的结束,而是名栏建设的开始,名栏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有关名栏的研究概况
       与此同时,有关名栏的研究活动也开始启动。如“中国期刊网”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有关高校学报名栏的研究论文共有50篇。其中,较早对高校学报名栏进行专门研究的有陈维新(2005)的《名栏的思考》,[103张连举(2005)的《论区域文化研究与学报名栏建设》,陈燕(2005)的《社科“名刊、名栏”的学术传播生态分析》,姜晓辉(2005)的《名刊、名栏与核心期刊的量化评选》等。但由于名栏的启动与建设时间不长,总体来说,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有关名栏的研讨会近10次,这些研讨会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甚至还有由某个高校组织召开的。如全国性的名栏研讨会有:2005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2006年7月在新疆召开的“名刊名栏研讨暨高校学报年会”等。由某个学校主办、当地多所高校学报甚至还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参加的地方性(或区域性)的名栏研讨会有:由广西民族学院主办的“‘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湖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等。这些研讨会或座谈会对“名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由首批16个名栏的学报主编和学校主管领导参加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此次会议明确了名栏建设的整体目标,论证和确定了各人选栏目的建设方案,交流了建设名栏的思路和方法等;由广西民族学院主办的“‘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则以其名栏“人类学研究”为中心,不但邀请了当地其他高校学报及主管领导、教育部社政司出版管理处处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理事会理事长,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人类学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对如何办好其“人类学研究”的名栏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对其加强名栏建设、并由名栏最终走向名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研究和讨论的角度来看,有专门针对名栏来研究的,也有将名栏与名刊或是名栏与特色栏目一并进行研究的,还有专就某个名栏进行研究的。研究和讨论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名栏的条件与标准,名栏的功能与作用,名栏与名刊的关系,名栏与特色栏目的关系,名栏建设的方法与措施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试分别予以述评。
       二、关于名栏的涵义与功能
       何为“名栏”?“名栏”之“名”名在何处?对此,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李建军(2005)认为,名栏是学报具有较高学术品位、技术水平和编校质量的品牌栏目,它是学报特色的展现、质量的浓缩、心智的承载,是学报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邵霭吉(2005)则强调名栏之“名”是指名牌栏目的“知名度”,包括在学报同行中的知名度、在学科学术界的知名度、在读者中的知名度、在学报研究专家和出版界专家中的知名度以及在信息界的知名度(指引用和转载率高)。李为香(2007)认为,是不是“名栏”可依两点来衡量:一是转载率;二是名栏中的文章的创新价值和学术意义。
       由此可见,虽然表述各异,但“学术品位高、创新性强”是名栏的本质特点,“知名度高、转载率高”是名栏的重要表征。因此,笔者将高校学报名栏定义为:高校学报中学术品位高、创新性强、知名度高、转载率高的品牌栏目,它是学报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关于名栏的功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理事会会长龙协涛(2006)认为,名栏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校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并认为凭借名栏,学报的影响可以超越所在学校的影响。二是为学者的成长服务。因为名栏之所以成为名栏,不是靠炒作,靠登广告,或者跟风赶时髦,而确实是围绕这个栏目团结了一批学者。反过来,名栏的存在自然也支持了学者的成长。三是为学风导向服务。因为学报名栏发什么文章和不发什么文章,多发什么文章和少发什么文章,都能体现学术导向的作用。
       陈燕(2005)认为,名栏的“光环效应”有利于学报在获得“优质信源”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由于名栏往往立足于特定的领域,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能大大简化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降低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名栏的建设还有利于改变学报目前存在的千刊一面的现状,使学报从数量上的繁荣走向真正的学术繁荣。李为香(2007)则强调名栏对学报自身的作用,认为名栏能使转载率大幅度提高,并提高学报的地位,进而更利于更多高质量稿件的涌入。
       而陈维新(2005)认为,名栏的功能不只限于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也不只是提高学报的地位,而是将名栏建设提高到“要有益于推动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益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强调名栏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探讨,凸显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综合来看,名栏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1)对学校来说,名栏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可以提高学校声誉;(2)对学报来说,名栏可以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稿源质量,还可以提升学报的地位;(3)对作者来说,名栏有利于作者的成长;(4)对读者来说,名栏有利其更快、更低成本地获取有效信息;(5)对社会而言,名栏建设有利于加强理论探索和服务于社会。
       三、关于名栏与名刊的关系
       1 名栏是名刊的基础,名刊是名栏的依托。王丰年(2005)认为,要用名栏打造名刊,一个没有名栏的名刊,是没有特色的名刊。刘艳(2004)认为,建设名刊,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要以学术为依托,以名栏为基础,以编辑为主体”。
       2 名刊是整体的,名栏是局部的。赵同卷(2005)认为,名刊是指一个刊物具有整体优势,且各个栏目之间具有整体协调性,名栏则只是强调一个栏目的学术价值和特色优势,因而名刊是整体的,名栏是局部的。阎现章(2004)认为,名刊与名栏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名刊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名刊”(整体学术质量与办刊水平高)、“名栏”(特色栏目、优秀栏目)、“名作”(优秀论文)和“名家”(名主编、名编辑)4个部分,它们各有侧重,但相互联系而成一个整体。但他的这一说法应当是就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个名刊或名栏,则“名刊未必都包括名栏”,而且,“名刊不能替代名栏,名栏的学术价值可能超越名刊”,“名栏的影响力可能比名刊更大”。
       3 名栏建设是名刊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名刊工程的深化和拓展,如洪峻峰(2005)认为,建设特色栏目、品牌栏目,是名刊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按规定已被评为名刊的11家学报不再参加“名栏建设”工程,但并不意味着名刊就不需要建设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的品牌栏目。事实上,教育部的“名栏建设实施方案”也正是根据其“名刊工程实施方案”制定而成的,名栏工程是名刊工程的深化和拓展。
       4 从评价的量化指标来看,名栏的量化指标比名刊少。如名刊的人选条件包括:发表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占所发文章的总数要在20%以上;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文献计量和统计中的综合排位,要位列于高校社科学报前10名,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要位列前20名。而名栏人选条件的量化指标除要有4年以上的栏目历史、总发文量在80篇以上外,对所刊发文章要求被转载的数量并无具体的比例要求,只是要求栏目刊发的文章有“相当数量”被转载。对此,姜晓辉(2005)认为,名栏的评选是一种新事物,需要实践的磨合。他提出可以借助核心期刊的一些研究方法,围绕“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关键指标进行测试。如可以看特色栏目中的论文是否在同类论文中有被引用和被转载的数量优势;栏目论文的大多数作者是否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等。但他也承认名栏的评选确实不宜以转载率作简单比较,而是应由同行专家根据论文质量结合必要的量化指标确定。
       5 名栏建设与名刊建设的先后次序。到目前为止,关注此问题的人不多。从教育部推出的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的时间来看,是名刊工程建设在前,名栏工程建设在后:前者于2003年11月推出,后者则是于2004年10月推出,但有极少数研究者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应先建设名栏、后建设名刊,否则就有急于求成、本末倒置之嫌。
       四、关于名栏与特色栏目的关系
       1 有特色不一定是名栏,没特色绝不可能成为名栏。特色栏目强调的是特色,这个特色可以体现在时代的特色、地域的特色、学校的特色、学科的特色及至课题的特色上。但有特色不一定就能成为名栏。如《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中收集的27个学报特色栏目中,进入学报名栏的只有5个,它们分别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人类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的“东北亚文化研究”、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和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的“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另一方面,没特色绝不可能成为名栏。从名
       栏的人选条件来看,栏目所能依托的学校优势、学科的历史传统、总发文量及转载情况占了相当的分量,因而名栏之特色,首先就在于学报所在学校的学术优势与学术传统。事实上,首批16个名栏大都代表或反映了所在学校的学术优势与学术传统。正因为如此,启动“名栏”32程,就凸显出了学报特色栏目的上下、高低、有名和无名的区别,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报之间的竞争。
       2 具备一定条件时,特色栏目可以成长和发展为名栏。根据《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成为名栏的综合条件有:栏目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优先考虑曾经发表过获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被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纳的论文的栏目;栏目设置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有年度组稿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有比较优秀的栏目主持人和责任编辑;栏目要能依托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历史传统;还要主办过与栏目有关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出版过与栏目相关的论文集等。除此之外,黄明晴(2005)认为特色栏目要成长为名栏,还必须要有品牌经营和产品营销策略,他将名牌商品概念引入学报,认为名栏即学报的名牌产品,因而不单是要求本身质量过硬,而且要辅以必要的宣传和经营手段。洪峻峰(2005)认为,从特色栏目到名栏还要重视以问题为中心设置栏目,要抓热点创轰动效应,更要使栏目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五、关于名栏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对名栏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与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中关于名栏的标准及名栏的人选条件分不开。根据《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的标准是:“能够在某一学科或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在办刊理念、办刊机制方面有较大创新;在队伍建设方面有较大进步;在促进高校学报向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方面有明显成效。”名栏的人选条件包括:“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栏目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优先考虑曾经发表过获国家社科基金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被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纳的论文的栏目;栏目设置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有年度组稿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有比较优秀的栏目主持人和责任编辑;栏目能依托所在学校优势学科(如重点研究基地或重点学科)和历史传统、有4年以上的栏目历史、总发文量在80篇以上、所刊发文章有相当数量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所转载;主办过与栏目有关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出版过与栏目相关的论文集。”
       关于如何建设高校学报名栏,袁贵仁的讲话因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名栏建设要注意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加强针对性、体现高品位、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名栏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一,要加强领导,教育部、主办学校、栏目所在学报都要加强对名栏建设的领导与管理。人选名栏的刊物同人选名刊的刊物一样,应视为高校系统的核心期刊。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名栏建设配套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第二,把握导向。名栏建设一定要把握好政治导向,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第三,转变观念。要大力加强问题意识和策划意识,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确保稿件的质量,使栏目成为反映高校、以至整个社会研究领域成果的窗口。第四,遵守规范。要大力加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坚决反对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出风头心理,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拜金主义倾向,坚决反对抄袭剽窃、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第五,加强队伍建设。学校要从各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中物色和培养栏目主持人,把编辑队伍视同教学科研队伍,人选名刊工程的学报主编和名栏的主持人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计划之中。
       综观相关文献资料,各界对名栏建设方法和途径的探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这一讲话精神来展开的。胡政平、赵国军(2007)在《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中的第三部分“名刊名栏建设”中,对2006年当年有关名栏的研究成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提到了龙协涛、林丽芳、张改兰、王明亚、林利藩、蔡红燕等人的一些相关论述。但其一,“名栏建设”问题只是其众多论题下的一个分论题的一部分;其二,其研究时间只限在2006年,因此,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其有关名栏建设研究的综述不可能全面也不可能深入。本文对名栏建设研究成果的综述的时间跨度,是从名栏建设的启动至今的整个建设期。这一时期有关名栏建设方法和途径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名栏要更新观念。如施红英(2007)认为,名栏建设一是要有开放办刊的观念。即要面向校内外、国内外组织稿源,不断扩大名栏的研究视野。二是要有期刊经营的观念。即要通过一系列的筹划、组织和管理活动,加强对名栏的总体策划和具体选题策划;要加强对外对内的管理,处理好编辑部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编辑部内部的关系;要重视学报的营销工作等。
       2 名栏建设必须体现特色和品位。如李建军(2005)认为,办好学报“名栏目”,应咬定“特色”不放松。为此,要从“特色经营”人手,建立“特色栏目”,进行“有特色的栏目策划”,而要做到这一切,又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主持人”,还要在特色经营中对学报进行“特色包装”。
       3 建设名栏要确立原则。如李为香(2007)认为,名栏建设的原则应包括:(1)创造性原则,即名栏必须具有学术前瞻性,所研究的问题要具有创新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2)依附性原则,即名栏要以本校科研为依附;(3)开放性原则,即要放开思路,大胆吸收校外名篇;(4)重点突出、兼顾其他的原则,即名栏与其他栏目要协调发展。
       4 建设名栏要明确定位。如黄明晴(2007)认为,名栏建设首先要明确质量定位,包括栏目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和编校、出版质量定位,其中学术质量和编校、出版质量应定位于“创国内一流”;其次是要明确品牌定位,可借用企业产品品牌定位的方法,将名栏定位于“未来的潜在读者的需求”。
       5 建设名栏要重视策划。如施红英(2007)认为,名栏建设一要重视学报的总体定位策划,其所依据的是所在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科优势、所处位置的人文背景、读者群体的组成以及市场需要等综合因素;二要重视特色栏目的策划,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三要重视具体选题策划,既重视交叉课题的开发,又要使选题可持续发
       展。
       6 建设名栏要有组织保障。一是要有领导重视,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支持名栏的建设。如张小可、李力(2005)认为,要落实主编负责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本校老师和科研人员的投稿给予科研工作量计分,并给予一定奖励等。二是充实并建设编辑队伍。如让学科专业人员担当“名栏”编辑,鼓励“名栏”编辑学者化,鼓励编辑到院系所兼职,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兼职中了解学术前沿,洞察学术趋势,把握学术规律,以提高其编辑工作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加强编辑部的内部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如黄明晴(2007)主张对“名栏”中刊登的论文被国内外重要文献系统检索和转载的,给予作者和责任编辑以奖励,对在建设“名栏”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编辑给予奖励,对事故责任人员则给予相应处罚等。
       7 名栏建设应走“问题斗特色”的道路。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的主编何明(2005)认为,名栏的建设应走一条“问题+特色”的道路。即以问题为中心,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建设名栏是为了走向名刊,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要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田敏(2005)也认为,在名栏建设过程中,要在综合性与专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照顾到学校多学科的发展,又在专业性方面有突出特点。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麻国庆(2005)认为,名栏刊载的文章不一定都需要很宏大的理论,具体的研究只要对学科建设有作用就可以采用。
       8 名栏建设需“四定”。邵霭吉(2005)认为,打造名栏除了要组织好稿件、提高质量外,还在做到“四定”:定名——栏目名称相对固定;定期——栏目的“栏期”固定,公开承诺定期出版;定量——栏目要有一个大致的篇幅量,如多少页码或多少万字大致固定,量太少不可能发展成为名栏;定责任人——即好的栏目应实行“栏目主持人”制度或“栏目责任编辑”。做到这四定,再加上所发文章有质量、有影响,在学术界、出版界和信息界的知名度就高,争创名栏的目标自然能实现。
       此外,关于名栏的稿源,谢小冰(2006)认为,名栏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能得到高质量的稿源,为此,就不能“等米下锅”,而必须把学报编辑从单纯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变被动的组稿为主动的学术采访,学术采访在名栏建设的稿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还有人针对名刊名栏建设热进行了“冷”思考。如针对时下期刊争创“名刊”“名栏”的现状,林利藩(2006)作了比较冷静而现实的分析。指出这一过程中,存在“稿患”与“稿荒”的“两难”症,以及“名刊”与“名栏”的“双名”热。认为对“双名”热不应盲目追逐,而应理性对待,要“因刊制宜”,才能求得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六、地方高校学报的名栏建设问题
       在“名栏”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当引起注意:这就是许多地方高校尤其是专科性质的成高、职高院校的学报在名栏建设过程中有被边缘化的迹象。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类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确实要低一些,学校对学报的重视程度也欠缺一些,尤其是绝大多数专科性质的成高、职高院校的学报在地位上比系部要低一个层次,大多附着在或科研、或教务,甚至是图书馆等部门,配备的编辑人员不专业,数量也不足。因此,这些学报不但觉得创“名刊”可望而不可即,对创“名栏”也严重信心不足。由于这些学报对名篇缺乏吸引力,要创品牌栏目自然成了“无米之炊”。
       基于这一现实,一方面有不少地方高校尤其是专科性质的成高、职高院校的学报对名栏建设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提出应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让这些学校也积极地参与到名栏建设活动中来。如赵健杰(2005)认为,名栏建设方案既然对名栏没有做非常明确的界定,而只是做了一些原则规定,因此成高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立和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名栏。赵同卷(2005)也认为,虽然“对于高职院校学报来说,和普通高校学报相比,无论是学校规模、社会名气、师资力量、公共关系都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所以创办名刊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同时认为这类学校的学报在“名栏”建设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一是高职院校学报在创办名栏时要突出自己的行业特色;二是建设名栏之外,教育部还需积极倡导和支持“特色栏目”和“优秀栏目”的建设,以支持各个层次的学报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拳头栏目。欧翠珍(2004)就高职院校学报如何打造特色栏目,提出要加强这类学报的高职教育特色、行业特色、应用性特色、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建设。邵霭吉(2005)则认为地方高校学报参与“名栏"32程建设应循序渐进,分“三步走”:一是办好“一般栏目”;二是办出“特色栏目”;三是创出名牌栏目等。
       但到目前为止,专科学校的学报除有极少数创设了较高质量的“特色栏目”外,没有一家建成“名栏”。
       [责任编辑 姬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