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及其启示
作者:王瑞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经历了一个兴起与发展的里程,并呈现出前瞻性与全局性、持续性与循环性、原則性与超理性、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它对中国的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即多元建设者必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理念;加强环境研究,实现与时俱进;突出战略重点,搞好开发工作;实施结果战略,提升实际绩效;运用战略工具,促进有效创新。
       关键词: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社区战略管理;社区治理实践;社区服务品质;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3-0043-06
       作者简介:王瑞华(1971—),男,河南息县人,集美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摆在社区建设者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全球性的“大政府”模式的失败,从战略高度来思考提升社区层面的民间自组织的素质与能力正日益彰显出重要性。作为一种提升治理绩效的新工具,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出现和运用是发生于20世纪晚期的事情,在当前却越来越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社区建设部门的广泛重视。战略途径力图克服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着眼于组织内核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联,系统考虑社区组织的未来愿景、长远目标与近期策略,并由基于组织内部的常规管理转向了基于环境变迁的危机管理。它试图通过采取内外匹配、权责一致与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来提升社区自组织部门完成自身使命的内在能力,通过战略分析与策略选择来大幅度提高灵活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从而寻求社区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当前,中国正迎来构建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的新时期,合理借鉴西方战略管理的某些经验对中国的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关于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理论研究的回顾
       尽管作为理论上的概念,“社区自组织”一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但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战略思想却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源头。根据西方学者蒙待那利等人的介绍,把战争与组织管理活动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司令官与经营者职责进行的对比研究,“两者都是通过有效制定利用资源的计划来达到各自的目的”。后来,拿破仑在其军事著作中也用“战略”一词称谓“在战争中实行的一套克敌制胜的谋略”。16世纪意大利著名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则用“战争”、“进攻”和“将帅”等叙事话语来描述政治舞台和社会管理中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纲领,认为游说、选举和听证与战争中的战役、冲锋和包围相似。19世纪以后,西方军事领域的战略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诸如《战争艺术》、《战争论》及《战略论》等专门的战略研究著作。然而,早期的战略研究并没能提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概念和命题,更没能提出从战略高度来强化这项建设的思想主张和政策建议。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理论研究的兴起,是在公共部门普遍重视和借鉴商业组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第一个将战略理念引入企业经营活动之中的思想家是作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的巴纳德,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指出了战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市场竞争与军队战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二战前的理论研究深深地受“科学管理”及“一般管理”理论的影响,认为人类完全具有寻求最优的才智并应把管理活动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在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学者的计划理论指导下,理论界比较注重对长期规划的分析和探讨。二战后,长期计划理论成为战略管理途径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以后,商业组织逐渐无法预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交互作用,学者们开始关注富有灵活性的项目规划。时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项目规划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想象中非常完美的规划只有极少数得到了成功的贯彻。到20世纪90年代后,学术界主张社区部门应该用战略管理来取代先前的战略规划。休斯指出:“社区非营利部门的战略规划兴起于20世纪8。年代初,比商业部门晚了十余年,而战略管理途径的采用仅比商业部门晚了几年。”布莱森指出,在商业部门的刺激和引诱下,社区部门战略管理的倡导者们往往习惯说,“这些年来每个人都在从事战略规划与管理,我们最好也参与其中”。
       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全球结社运动兴起,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的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逐渐形成热潮。从已出现的成果及理论观点看,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美国波兹曼和斯特劳斯曼1990年于《公共管理战略》一书中指出,“基于环境变迁的战略思维需要认真考虑战略执行并与外界发生更为紧密的相互作用”;美国纳特和巴可夫1992年在《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管理能为社区部门造就焦点和洞察力;美国布莱森1995年于《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规划》一书中提出战略思考与战略行动对社区组织尤为重要;美国穆尔1995年在其所著的《创造公共价值》一书中指出,“社区建设者的角色应当更接近公众对私人部门管理者的期望,他们应当成为勇敢的探索者,应当与其他人一起致力于寻求、确定和创造公共价值”;英国科厅1997年于《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指出“社区自组织的重要性从媒体每天充斥的关于贫苦儿童、无家可归者、吸毒和饥饿、精神病患者、监狱爆满、失业、AIDS等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盖茨莱于《公共行政评论》2005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社区治理中志愿者的参与:持续的能力建设问题》一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不仅美国的社区志愿者数量在大幅度增加,而且其服务能力也在稳步提升”,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关于社区自组织的理论研究,而且从微观和应用层面指出社区自组织部门运用战略管理工具的内在逻辑。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要么侧重于介绍西方社区组织战略管理的理论,要么倾向于描述社区组织运用战略管理发生的变化,缺乏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关注,尤其是还带有十分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性错误。
       国内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陈振明2004年于其编著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一书中对公共部门尤其是民间非营利部门的战略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陈伟东2004年在其著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一书中指出了西方社区自组织的理念可以修正中国关于社区自治概念的不足;王敬尧2006年于其著作《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一书中指出了社区部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多中心的社区治理绩效;刘剑康于《湖湘论坛》2006年第3期发表的《社区自组织在我国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困境及其解救》一文对中国的社区自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较为深入的研究;曾望军于《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发表的《论我国社区自组织的自治困境及其成因》一文指出中国社区自组织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杨贵华于《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发表的《自组织与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机制》一文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对社区自组织机制的演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等等。但是,国内的研究成果,要么缺乏对西方国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状况的介绍,要么缺乏能力建设的视角,因而实际应用价值不高。本文力图以能力建设为研究视角,以战略管理为研究途径,以中西结合为分析框架,并在系统阐释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实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其对中国的启示和意义。
       二、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战略途径的实践特征
       作为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方式、手段和工具,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具有不同于传统社区建设模式的新特征。战略管理途径在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的出现是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的,它是社区建设者面对急剧变迁的不确定性环境而作出的积极主动的回应。信息化时代的环境因素可以描述为“超社会”、“超系统”、“超生物”,社会组织与个人在复杂的“超系统”中谋生存、求发展不能离开由洞见所凝聚的战略以及由灵感所奠定的基础,否则将会成为无法取得预期成效的“可怜虫”。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社区多中心网络治理格局中的服务提供者或者说多元社区建设机构必须寻求更广泛的相互支持、彼此依赖和互惠合作,“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网状的管理系统”,形成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联盟。总的来说,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一)前瞻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战略管理途径强调前瞻性与全局性相统一,在坚持向前看、寻找问题和把握机会的基础上彻底摆脱组织机构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及全局观念的主导下从他人和外在组织的视角来洞察和审视组织自身的使命、前途与愿景,并从组织内部来解释、重构和应对外部的问题。如果说战略的规划、前途与愿景确定了社区自组织机构发展的前途、方向和目标,那么战略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则如同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清晰可行的由此及彼的坚固桥梁。通过战略管理的全局性思维,社区自组织机构及其居民群众便增进了对组织战略的支持、理解和认同。米尔科斯和威罗毕指出:“1998年,美国50个州中有47个州要求社会建设部门的战略制定者提供绩效目标的内聚性蓝图,更加关注机构使命、目的及目标对象。”休斯指出:“战略管理旨在将计划功能与整体的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战略概念的运用使组织可以从上至下共创未来蓝图。”
       (二)持续性与循环性的统一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要求相关的行动建构者积极从前瞻性构想延伸到执行领域,实现持续性与循环性的统一。战略管理注重以结果为导向,关注结果和绩效的实现,主张实现战略规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估和责任机制的有机统一,强调政府机构主动向社区部门积极授权和增能。战略管理的途径坚信政府部门、社区部门和商业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要求社区建设部门持续不断地关注自身所处的外部事态以及环境的变化趋势。使自身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外部环境做出反映。尽管在环境假设上战略途径把外界环境视为不断变动的非线性过程,确信环境中充满了突变、风险和危机,但作为社区建设者必须把持续变革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动力和杠杆,通过多点预测、危机管理和应急战略来持续提升建设效能。纳特和巴可夫指出:“战略管理者需要定期对问题议程进行评估和更新,持续变化的循环过程被灵活运用于指导组织变革,使组织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权变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战略途径强调在不同的情境下社区建设者针对自组织能力的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战略与策略,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实现因地、因时、因事制宜。通过引入灵活管理框架使战略过程得以进化,使其变得更灵活、更迅速、更具目标选择性,在探索、试错和尝试中来提升建设效能。从分析工具的角度看,战略途径强调运用SWOT分析、PEST分析、ABC分析、VPC分析、价值链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来灵活应对环境中潜伏的危机,把握、创造和抓住来自环境的机遇,在节约建设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多维思考之中来大幅度提升社区自组织的自我维系、自我整合、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本领。在西方学者看来,战略分析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力场分析法也是社区建设部门识别战略问题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面临变革挑战的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指出,“由于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动态性越来越大,组织就需要对环境力量给予更多的注意”,应对环境变迁而实施权变战略。
       (四)原则性与超理性的统一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强调发挥多元建设部门的企业家精神,虽说理性的分析、逻辑的推理、数量的计算和精确的模型等现代化性的原则和追求是非常重要的,但战略思维是随时随地都要进行的,在环境突变的情境下周密的计划已经无用武之地,偶然的顿悟、意外的灵感、间或的学习以及突然的发现等超理性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社区建设者看来,大量分裂化、原子化的社区自组织活动都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战略途径也必须把握多元行动者产生误解和偏差的根本原因,重视社区居民的利害关系。战略管理不仅仅是社区领袖的事情,同时也是包含所有居民在内的任何人的事情;战略制定不应是神秘黑箱的产物,而是要整合组织的力量,使所有利益相关人都卷入其中,形成战略制定的“草根模式”,实现社区决策权的分散化、参与化和多样化。勃伊斯特指出:“战略的形成不应忽视人的超理性思维及潜在能力,成功的战略并不像机器一样会自动地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而是关联于人的敏感程度。”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组织战略应坚持社区取向、顾客取向和授权下级,注重社区范围内的广泛参与”。
       (五)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具有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征。多元建设者面临的环境尽管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但在特定时间段内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区建设部门不仅要考虑战略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实现战略的有效创新。战略途径强调多点预测,认为社区建设部门应扮演好创新者的角色,但却不应超出自身的能力负荷。莱特指出:“创新型的部门会向现状提出质疑,并提供一个吸引人们采取行动的可替代的愿景。”在马丁看来,全面质量管理(TQM)正在迅速推动今天的社区服务风潮,新风潮所体现的创新观念原本就是多元建设机构的重要宗旨。在包含政府在内的多元建设者看来,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使命就是不断走向社区变革的前沿
       领域,持续创造美好、充实、丰富、生动和多彩的环境,并在获取价值肯定性、展示行动有效性和呈现手段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前瞻的高度来追求新的卓越,创造新的业绩,开创新的愿景。
       三、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是为克服多元建设者过分关注机构内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短视行为而引入的技术和工具,它试图脱离常规的管理任务而综合审视发展的前景及效果,并以一种根本性的视点而给组织以正确的定位。在长期规划面临许多困境和批评的情况下,战略管理相应也就拓展了自身的功能、使命和价值。正如奥尔森所指出的那样,“正式的规划设计得过于抽象,面对动荡不定的环境而显得过于呆板和迟钝,没能对社会组织的动态现象倾注更多的关注”。安索夫指出,“平等责任、长期生存和联合行动是公共部门的战略思维模式,它逐渐取代了纯粹利益驱动的过时假定”。克赖指出,“社区建设的时间观念非常短暂,任何长期的思维都必将遭致失败”。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许多术语和理念正逐渐变成引人注目的实践,“它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文化、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相互连接在一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多元建设者及时回应社区服务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必须强化社区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借鉴和引入战略管理途径,实现社区建设模式的积极变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为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培养战略思维,树立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理念
       西方国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管理途径注重运用战略思维,要求多元建设者能够从全局、整体和综合高度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问题。它启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注重培养社区服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战略思维与战略理念,从社区文明、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的高度来大力实施民间自组织能力建设工程。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具有战略观念,“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社区建设的主管部门不应将现代社区工作神秘化,而应注重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注重整合多元力量来完成新时期的战略使命;把社区服务视为连续性的和随机应变性的过程,强调运用多种学习模式与合作过程来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危机及非连续性事件,运用主体的战略愿景及战略观念来形成用以鼓舞自组织行为的符号,并有效产生激励社区自组织力量进行自我规训的话语,从而将战略思维融入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全过程。
       (二)加强环境研究,实现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与时俱进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是在风险社会、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兴起的,是在关于社区服务的环境假设转变为非连续性推定的前提下形成的,是为有效应对突变和意外事件而发展起来的。正是在社区建设环境发生巨大变迁的生态条件下,社区服务的多方力量才突出强调多点预测、危机管理和风险应对,明晰社区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变化性和互动性,以卓有成效的环境研究来实现社区互助活动的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它启示我们:中国的社区建设部门必须科学审视自身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明确社区建设者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只能在模糊的环境中“摸索着前进”,及时使战略目标更灵活、更迅速和更具选择性;必须更加关注社会需求,维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氛围,拓宽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实现自组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突出战略重点,搞好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开发工作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强调关注具有突出性、决定性和重要性的紧迫问题,通过洞察全局、思考全局和谋划全局来把握工作重点,寻找解决工作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便有的放矢地解决社区服务中的难题。战略管理强调高瞻远瞩地执行社区建设方略,在SWOT分析及PEST分析的基础上来创造工作焦点,实现与创造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的公共价值。它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抓住发展机遇,集中精力处理好社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条件下,多元社区建设者如果抓不住战略重点,就无法提升自身在社区管理与社区工作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无法提升自身把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新时期的和谐社区建设工程必须稳步向前推进,搞好开发研究,突出战略重点,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抓住关键、找准焦点、注重研发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和有序发展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四)实施结果战略,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实际绩效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战略途径注重将战略愿景与前瞻性构想积极延伸到执行领域,主张思考和行动相关联,追求战略结果的实现,不再把战略本身作为目的,而是将其视为实现目标的杠杆、工具和手段。在西方学者看来,战略执行作为“为达成工作目标而采取的联合行动”,并作为“把战略问题解剖成具体执行项目的管理活动”,对于把社区建设的前瞻性构想转化为预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确保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及时、正确、有效地执行战略规划,否则,战略构想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它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中国社区建设,必须注重实施结果战略,切实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实际绩效。为此,必须搞好战略执行的指挥、沟通、协调、监督、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突出战略执行的务实性、目标性、时效性、灵活性和具体性的特色,根据环境发展的趋势、方向和机遇科学配置社区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鼓励社区建设者面对环境变化而积极采取行动。
       (五)运用战略工具,促进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有效创新
       西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注重引入多种战略管理工具,注重查明社区建设部门的核心权能,消除不能增加服务价值的事情,改变固定的管理流程,减少循环时间和成本,建立责任体制,将管理使命放在首位,加快观察、定位、决策和行动速度,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PEST分析、基于成本的分析(ABC)、现代数据库建设、专家信息系统、工作团队建设、标杆管理技术、目标成本网络、多分支结构、高效力诱因、新学习模式等多种战略管理工具。它启示我们:中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入战略管理工具来促进社区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原则,从战略高度实现社区服务的全面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管理学意义,强化职业道德,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入战略管理工具,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及时实现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工程的持续有效创新。
       [责任编辑 姬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