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实证分析
作者:喻新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农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内涵为:跨越式的工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要素资源的工业化,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化。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宜为:立足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深化加工制造业,加快工业再工业化;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工业现代化。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内涵;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6-0041-09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必经阶段。加快工业化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传统农区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经济可以高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区域,发展工业化既不能忽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也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应发挥其后发优势,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常规发展模式,统筹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任务、路径和手段,走一条有时代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区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农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难点,在于如何加快相对薄弱的传统农区现代化发展进程。这不但是带有全局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大局的政治问题。而传统农区现代化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工业化。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我国的总体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进入到中期阶段,但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区差距逐渐扩大。作为通常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尤其是在农业作为经济主导产业的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传统农区在经济社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时至今日,在农副产品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传统农区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历史、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以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体的传统农区,尽管其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但在工业化这一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上则远远落后了,亟须补新型工业化之课。
       对此,很多传统农区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传统农区工业化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并已经出现了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迹象,如在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浪潮中,一些传统农区无视项目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饥不择食,不加选择,盲目承接高污染、高消耗的项目,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部分传统农区的地方政府以招商论政绩,强压指标,而对项目本身的价值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根本无暇顾及。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摒弃传统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尚处前工业化时期或工业化初期的传统农区而言,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又好又快地推进传统农区现代化。
       二、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分析
       传统农区垦殖历史长,生态相当脆弱,又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还通常面临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原始积累不足、工业层次低等问题,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除了具备新型工业化一般原则性含义外,还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
       (一)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必经阶段。在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却已经高度工业化,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经济时期。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旧很大,且传统工业化道路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如果单靠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很难实现赶超的。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运而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传统农区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往往为粮食主产区,有着保障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具有更多特殊性,面临多层次任务,不仅要加速完成其工业化的任务,而且要提高其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还要优化传统农区产业结构,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并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推动传统农区的农业工业化,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所以,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除了具备新型工业化一般原则性含义外,还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含义。具体说来,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要立足传统农区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工业化、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综合统筹工业化层次,全方位科学开发传统农区各类要素资源,走出一条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1 跨越式的工业化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包含着多层次的目标:第一,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第二,要提高工业化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第三,推动传统农区农村工业化,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基于多层次目标,传统农区的工业化面临三种可能选择:一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发展;二是现行发达国家走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三是根据传统农区的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投资少、效益好的新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显然,如果按照第一、二种发展模式发展,只会将传统农区带入发展的死胡同,只有第三种模式适合传统农区。因为,信息技术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是难得的机遇,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可以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在保证传统农区主要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并有效改造传统农业,对传统农区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经济可以高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区域,可以发挥其后发优势,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区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道路可以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常规发展模式,统筹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任务、路径和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2 农业的工业化
       在定义“工业化”的问题上,作为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培刚如是表述:“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其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这种变化过程必须由低级到高级,是不断前进的,是动态的;其二,这种变化过程必须是
       突破性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包括一定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或变革。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手工劳动基本上被机器(包括之后的计算机等)操作所取代。在农业生产技术变革上,除了沿用机器耕作、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外,还要改进作物种子、改进牲畜品种、改良土壤性能、使用先进农药等。显然,在此定义中,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也包括了“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更进一步,工业化的本义是产业化,即工业化是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因而不能片面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部分工业(如重工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作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传统农区是在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得到根本改造时提前启动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我国传统工业化的次序是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的发展超过轻工业,这种工业发展的次序损害了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对农业的带动,把农业的发展排除在外,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使大批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特别是传统农区,农村工业化程度低,工业企业数量偏少,产值偏低,农业产业链短,转化率低,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必须引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将农业高新技术和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向农业全面渗透,发展现代农业。所以,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也是对传统农业的工业化。
       3 农村要素资源的工业化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区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发展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尤其需要将农村的要素资源纳入工业生产的整个循环系统中进行优化配置,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农区的各种要素资源,更要提升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持续发展能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给予传统农业地区的基本定位是保证提供低价的粮、棉、油、烟等初级农产品,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使其难以发挥自身独具的优势,不得不将经济发展过度集中在人均规模日渐缩小的耕地上,忽视了耕地之外的各种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而通过新型工业化,可以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生态技术,有效监控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同时,要克服以往人们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提高当代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也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推广适用技术,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使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保证农民增收具有后续的技术支持。对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分工,通过非农化,农村二、三产业也可以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得到大发展,增加在传统农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可能性,促进农民共享信息文明。
       4 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化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工业化过程中,建起了一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耗高的工业企业,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恶化,人类的生存遭遇到了挑战。而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应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发展,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整体而言,传统农区工业化程度相对滞后,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但生态也更为脆弱,所以,更应注重防范工业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况且,在一些传统农区,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的原料产业的发展,已经带来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的酸雨对工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还在继续蔓延。加之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工业的低水平扩张,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如小炼焦、小炼硫、小造纸厂等,往往把生物繁茂的地区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谷”。乡镇工业的污染与城市的环境污染交织叠加,严重威胁着传统农区的生态环境。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要求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要求加快技术改造,淘汰原有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引进和开发新的技术,以现代技术改造和装备原有的工业基础,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使环境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把传统农区变成山河壮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的环境优美区域。
       (二)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SWOT分析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必须在全面审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经济存量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把本地区新型工业化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大视野中,因地制宜,扎实推进,逐步融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中。
       1 优势(Strength)
       传统农区由于长期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同时,来自工业发展和城市变迁的“工业病”和“城市病”也相对较轻,从而在进行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必面临或面临较少的由传统工业化高污染、高消耗所遗留的历史包袱,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起点上,能够较好地发挥农业发展相对充分的优势,并利用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若撇开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传统农区劳动力供给更为充裕,且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平均工资(福利)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2 劣势(Weakness)
       传统农区一般比较区位较差,在参与国际分工和接受区域外乃至海外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上较弱,且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消费需求有限,自主研发条件和能力相对较低,交通、通信等工业化基础条件较差,现有大型企业数量少、所占比重低,传统工业比重高,产业组织分散,工业企业效率低。加之农业比重大但底子薄,市场发育不充分,工业生产的产业链条较短、层次低,多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导,缺乏深加工工业,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低,工业产品竞争力较弱。传统农区矿产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对外开放度明显偏低,招商引资能力不强,传统小农经济所带来的小寓即安、封闭狭隘的思想观念,也制约了传统农区工业化发展。
       3 机遇(Opportunity)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冲击下,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企业的进入,海外发达地区企业向中国转移、我国东部沿海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快,传统农区不仅面临承接全球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契机,而且面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高峰。同时,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力度的加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以及新一波“上山下乡”潮流涌动,传统农区将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撑,将进一步充实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加之,传统农区长期落后的现实也进一步强化传统农区各界的发展共识,从而较易形成较高的发展认同感,很多地方的政府已经着手打造投资的软环境。
       4 威胁(Threat)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中将不可避免地要占用相当面积的耕地,而在国家“一定要确保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的政策下,如何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满足新型工业化的用地需求;在现行土地所有制及行政体制框架下,如何解决工业用地在微观上的散小杂乱、宏观上的协调困难,将成为传统农区的待解难题。同时,作为新型工业化题中应有之义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防范“工业病”,也将是贯穿新型工业化始终的难题。此外,随着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由于转移出来的一般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调查显示,全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所以,这对传统农区如何解决新型工业化中的劳动力需求,也将构成挑战。
       (三)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必须立足传统农区的基本区情,在跨越式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既不能片面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能刻意追求产业的面面俱到,为此,必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系统、全面、深刻地把握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1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是“重工轻农”
       新型工业化并非仅仅指工业的发展,作为以农业立身的传统农区,更不能片面地把农业孤立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之外,而是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和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以更为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来武装、改造传统农业,提升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从另一角度说,由于农业生产处于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最前端,剥下游各个产业影响很大,只有把农业纳入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统筹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传统农区才有出路,而不能仅仅以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为核心,更不能只关注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制造业。
       2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等于就地工业化
       就地工业化即在农村办工厂,是农村工业化的一种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一种常态。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并不否定就地工业化,但必须看到,在我国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在农村办工厂尤其是在耕地上大办工厂,是与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背道而驰的,而且,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工业企业集中布局才能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而分散于农村的状态是无效率的,有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之嫌。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不在于工业企业选址何处,而在于是否将农村的各类要素资源有效地纳入新型工业化的大系统中,实现农村要素资源的全方位、有序、科学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传统农区内外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从而在更大的区域内找准位置。特别是在积极参与中心城市的生产布局分工中,要与大中城市进行市场对接、产业对接、资本对接。
       3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能单靠“招商驱动”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启动和运行,离不开配套资金的支持,但不能就此杀鸡取卵,大搞“招商政绩”,单纯以引资额和上项目论英雄,用牺牲良田、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以“零地价”的优惠条件千方百计吸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不要的高污染项目“落户”。否则,如此“招商驱动”往往导致“招商冲动”,其后果可想而知。但应看到,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政府未能真正转变职能,忽视市场培育,而一味依赖过度的行政干预,政府错位频繁。因此,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能单靠“招商驱动”,而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由被动“招商”转向主动“选商”,并积极通过“富商”、“安商”培育、壮大本土投资者。
       4 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不能单看二产比重
       目前,对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正因如此,才会有人将工业化理解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如此导致的后果是不分青红皂白,大上工业项目,追求所谓的工业化,而忽视了真正能够代表工业化水平的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尽管受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制造业是“夕阳产业”的说法一度盛行,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文明在储备技术和积累财富方面不可逾越,制造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领域,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和发展的动力。对于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传统农区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三、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
       河南黄淮四市是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个省辖市,总人口占全省的36%,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0%,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的40%以上,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四市又是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大区、工业小区、财政穷区,仍基本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已成为河南区域发展的“塌陷地带”;GDP不足全省的1/5,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1/10强,不少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下滑趋势,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一)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现实条件
       当前,全国和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传统农区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尤其是2007年5月,河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推出28条“含金量”极高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这些都为河南黄淮四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但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黄淮四市总体上经济发展较慢、工业化水平低、开放度不够、财政实力弱,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出问题。
       1 黄淮四市在全省区域板块中“塌陷”之势明显
       以2000年为起点,5年间河南黄淮四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23.2%下降到2006年的19.9%,降低3.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也从63.1%下降到53.1%,降低10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16.2%下降到10.1%,降低6.1个百分点。从全省四大经济板块来看,2006年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达到7116.7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57.0%,比2000年提高3.9个百分点;豫北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323.91亿元,占全省的10.6%,与2000年基本持平;豫西和豫西南
       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388.61亿元,占全省的12.9%,仅比2000年下降0.7个百分点。因此,只有黄淮地区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等指标持续下滑,分别年均下降0.5和1.7个百分点,尤其是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787元,比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地区、豫北地区分别落后10239元、5419元、5184元,在全省区域经济板块中呈现“塌陷”之势。
       2 黄淮四市工业化基础薄弱水平较低
       在产业结构上,目前,河南黄淮四市一产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二产的比重较之全省平均水平低14.1个百分点。在城镇化进程上,黄淮四市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1%,周口和驻马店两市80%人口生活在农村。不仅如此,在主要工业产品构成上,黄淮四市以塑料制品、配混合饲料、农用化肥、合成氨、饮料酒、平板玻璃、人造板、服装、液体乳为主,产量均占全省比重的1/5以上,但这些工业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品,科技含量低,且部分工业品生产污染严重。
       3 黄淮四市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县域经济,河南黄淮四市的发展差距悬殊。33个县市中,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达到22个,在2005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有18个县排在全省80位之后,排列最前的商丘永城市也仅列第26位,在后10名中,黄淮四市占据7席。通过对13项指标测算的综合指数来看,全省最高的郑州巩义市达到0.77,而最低的信阳淮滨县仅为0.07;经济实力前10名的县(市)综合指数均在0.45以上,而后10名综合指数都在0.12以下。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最高的巩义市达到29314元,是最低的周口商水县的7.5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洛阳栾川县达到1795元,而最低的商丘柘城县仅有53元。
       造成河南黄淮四市“塌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客观上,自然禀赋先天不足。河南黄淮四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了604人,比全国平均高467人,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矿产资源总体比较贫乏,多数市县饱受旱涝灾害肆虐。其次,河南黄淮四市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工业企业融资难,有些基本上得不到什么资金支持,不少项目因资金问题不能开工,长期“欠账”导致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捉襟见肘,难以支撑工业的发展。再次,改革相对滞后,开放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健全。一些国有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民营经济发育也很不充分;假冒伪劣、诚信缺失、无序竞争等市场秩序问题还较多存在。最后,作为传统农区,黄淮四市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个别县甚至为贫困县“帽子”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主动放慢了发展步伐。
       但是,如果辩证地看待河南黄淮四市所存在的差距,就会发现,差距大同样意味着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而且,在诸如交通、能源、劳动力等很多方面,河南黄淮四市已积累了加速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机遇的带动下,在加快中原崛起的号角下,河南黄淮四市应该也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改变“塌陷”状况,实现传统农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在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基于当前实际,河南黄淮四市要走出改变“塌陷”状况,必须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区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集群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走出一条经济效益比较好、资源消耗比较低、环境保护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跨越式发展的农区新型工业化路子。
       1 立足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最艰巨的任务是在农村,在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稳固黄淮四市的农业基础,必须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农村的产业结构来实现,单靠发展农业而发展农业,是摆脱不了目前的困境的,必须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发展与农业联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业、畜牧养殖业、运输保鲜储藏业、绿色农业及农村的第三产业,并积极承接城市工业产业转移,发展与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门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以工业化反哺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农业一生态一工业”的良性循环。由于黄淮四市农村工业化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在这种状况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的模式、经验和做法,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靠体制和科技创新,基于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构筑各地独具特色的农村新型产业体系,提高其产品竞争力。
       2 深化加工制造业,加快工业再工业化
       黄淮四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克服地理、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和经济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干扰和影响,认清本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加速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发挥后发优势。针对黄淮四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多层次性,要适应多层次的要素禀赋,既要重视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又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要立足国内市场,又应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既要充分发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分工,又要建立以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一是要立足国内市场,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主导产业,降低能耗、物耗,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逐渐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积极推动具有比较优势和自主经营的工业产品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把劳动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技术、设计含量,实施“名牌战略”,积极主动地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在学习、合作竞争中不断升级。
       3 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工业现代化
       由于黄淮四市不同地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尽一致,且工业不同类别及行业属性各不相同,不同行业中的企业组织类型及规模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集聚存在路径依赖。应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及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水平、信息化基础条件、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与否等条件,选择进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切入点,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的多个层面中寻找最适合自身实际的结合点,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扶持。同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培育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渗透的产业群,按照“自主、多元、共赢”的市场经济规则,组建新的产业集聚企业集团和跨地、跨国公司,推动产业集聚区内互相关联的产业和企业实现诸多生产要素的共享,使产业间产生共生效应,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使企业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
       重效应,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
       (三)强力推进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要强力推进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优惠政策,激发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集约开发,扩大开放,在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的基础上,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强循环经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1 夯实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支持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县(市)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将省财政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重点用于黄淮四市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开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建设国家商品粮、棉基地,争取国家扩大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规模,加大省畜牧业重点县(市)扶持资金支持范围和力度,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大型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着力建设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以财政参股、贴息等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承接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合作,发挥知识、技术、信息优势,以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依托,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培养技能型、高层次的劳务输出队伍。
       2 突出重点,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采用贴息、补助、申报专项资金或基金等方式,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污染物减排要求、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特别是对带动黄淮四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项目。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建设科研开发基地和科技示范区,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鼓励、支持省内外大型企业在黄淮四市投资设立子公司、重组或并购现有企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经营决策的水平,促进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快速成长壮大。
       3 完善配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强黄淮四市内生发展能力。大力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农产品、棉纺、食品、邮政等行业物流,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农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加快城市信用社改制步伐,着力创建民间小额信贷组织、行业信用担保协会、农民互助担保协会和村镇银行,为加快农村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着力成立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提高贷款担保能力,大力培育上市企业和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4 集约开发,加强循环经济建设
       加强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推动工业集聚发展,引导黄淮四市盘活存量土地,集约、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要以生态和环境成本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循环利用和成本内生为原则,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建立绿色工业产业制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产业体系,促进黄淮四市工业产业制度和产业结构变革,增强工业发展的持续能力。同时,逐步完善法制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扩大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实现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推进,必须克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破除墨守成规的消极思想,打破封闭保守狭隘的内陆观念,摒弃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大开放格局。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道路、电力等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省外、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进工业集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切实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转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四、结语
       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引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产业向国外转移,而我国的工业化总体处于中期水平,不但面临着工业化任务,而且也面临着信息化的冲击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在这“双重夹击”中,新型工业化战略应运而生。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水平高低不同,特别是对于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传统农区,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的新时代,既要推进工业化,又不能抛弃农业;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兼顾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的因素,这就决定了传统农区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农区实际的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典型的传统农区,河南黄淮四市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其探索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和实践,对于其他传统农区而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