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神州经纬]大森林之子
作者:洪 山

《人民文学》 2000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从1996年起,凡是伊春来的朋友总要对我大谈他们的新市长王利民,邀请我去写一写他。
       1997年12月,我终于不顾严寒,爬上了火车,前往伊春。我要去的第一站是一个叫做五营的林业局,这里被称为红松的故乡。王利民曾在这个林业局任过局长,这里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站,我来这里是要追寻他的足迹。  
       五营林业局在生产高峰期曾达到年产木材40多万立方米。进入80年代末期已经落到年产量只有10万立方米,仅有当年的四分之一,而人口却猛增了一倍还多,整个林业局都陷入了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境地。因为拿不出钱来给工人开工资,老局长在一次大会上不由得声泪俱下。就在这时候王利民到五营林业局走马上任了。他一上任就狠抓管理。他对林业的一整套生产程序都了如指掌,如同一个农民知道哪块地能长庄稼一样,他知道哪里有潜力,哪里能出效益。他了解在销售木材上有漏洞,有的人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个人私利,在对外销售时压了价。这一年仅是销售的严格管理,就增加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为了节约开支,他规定全局的支出只许一支笔批钱。与此同时,他又大力发展林业替代产品,要求每个林场都要把发展林业替代产品作为发展方向,做到"一场一品"。这是林业系统较早坚决扭转发展方向的一个决策。一时间,五营林业局成了发展非林脱木项目最多的一个林业局。凡是下来检查工作、调查研究的上级领导,几乎都要到五营看一看。他们在充分肯定五营局正确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从这里的实践中受到了启发,开阔了思路,很快把五营的做法推广开去。  
       五营林业局是一个坐落在山峡中的小镇,两边是连绵的山,汤旺河从镇中央流过。从地图上看,这里是小兴安岭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也是伊春最小的林业局之一。在王利民当局长之前,这里没有一座楼。他在盖楼时多方征求意见,惟恐盖起来没人进去住。在他刚来时,这里的居民都是吃地表水,雨季水成黄泥汤,旱季吃不上水。为改造老百姓的吃水条件王利民费尽了心血,他千方百计地向上级请求支援,为了寻找最好的水源他从省里请来了这方面的专家,满山遍野地进行勘察。五营林业局的水源地设在了十几里外,输水管道穿过一条河底和铁道线。吃水不忘打井人,现在五营的老百姓一提起王利民总要说,幸亏他在这里时给大家吃上了自来水。他们也自豪地说,你喝吧,我们五营的自来水是全伊春市最好的自来水。
       由于常年经济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的房屋不能维修已经漏雨,学生课桌椅破旧,操场一片泥泞。王利民看到这种景象心情沉重地说,我们再困难也不能在学校身上节约,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他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学校的改造工程,一口气建起了好几座小学和中学,并且把电化教室和物理教室建成了各局中最好的。五营的学校一举成为市标准化学校,学习成绩由过去的全市倒数第二名跃升为前三名。
       二
       在王利民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第一个沉重打击就是父亲的去世。他有4个妹妹一个弟弟,全家7口人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他对母亲说:"妈,我不上学了,下来干活儿吧。"母亲说:"孩子,你还小,就是妈要饭也要让你上学。"他考上了半工半读的师范,因为这是一个不收学费的学校,每月只需5块钱的生活费。就是这区区的5块钱也常使得母亲为难,她在大街上从这头走到那头,不知道向谁家去借而不致遭到拒绝。这时候每人每月只供应几斤细粮,但就是这几斤细粮的钱母亲也舍不得花,她总是把粮本儿送给人家,让人家去买细粮,她再用人家的粮本去买粗粮。
       母亲为了养活这6个孩子,不得不拼命干活儿。她天天3点多钟就起床,到晚上11点才能睡下。这个要强的女人,这个伟大的母亲,积劳成疾,在她的儿子参加工作不久就去世了。这是王利民遭受的第二次打击。
       灾难对于一个弱者会使他一蹶不振,而对于一个强者却能成为他的财富,使他变得更坚强。学生时代的王利民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侠肝义胆肯帮助人,成为同学中的一个领袖。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帮他的崇拜者。在他17岁那年,他还是一个学生。一天,他对母亲说:"我要给咱家盖房子。"母亲对此并不信以为真。但到放假时儿子带领10多个同学乘火车回来了。他一声号令,同学们做坯的,上山扛木头的,挖地基的,割草的,仅用了几天时间,一座小房子就盖起来了。
       为这事母亲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她不仅仅是为了家里有了一座房子,而是她亲眼看到了儿子的成长,看到了儿子的才能。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三
       天刚蒙蒙亮,年轻的林场场长王利民就来到了山上。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只有一片鱼肚白,他的部下都还在被窝里酣睡。这是一天当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低得接近零下40度。积雪在他的脚下咯吱咯吱响着,他吸了一口呛人的冷空气,寒冷刺激得他睡意全消,精神振奋。他首先检查昨天的工作,伐倒的一棵棵红松如巨龙似地躺在雪地上等待着装运,他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活儿该怎么干,今天该采伐哪一片,该多少人伐树,多少人装车。当他对一天的工作胸有成竹时,他的伙伴们才爬上山来。王利民和工人们一起喊着号子抬木头,一起抡着大斧砍树丫,一起抱着油锯伐树,也一块儿大碗喝酒,一块儿放声大笑,一块儿说粗话。林业工人的那股粗豪之气和他的性格正合拍。
       开头,很多老资格的林场领导对他们年轻的场长并不很以为然,但是王利民不仅身先士卒地干,而且在生产上指挥自如,调度有方,他们很快地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的领导才能在林场里得到了第一次验证,他举重若轻地管理着一个小小的林场,他领导的林场很快从落后变成了先进。他本人也渐渐在林业局小有名气了。
       四
       已经是林业局长的王利民常常忘记了自己是这一方土地上的老大,仍旧像过去一样和大家该说的说,该笑的笑,甚至常开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笑。这就产生了一种弊病,有人常常得意忘形,敢于和他吵,甚至拍桌子。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分歧,王利民是愿意和部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争论的,但谁如果敢于不听他的指挥,他就会毫不客气地把你拿掉。
       五营的城建局长原是劳动科长,他自己说他在五营是一个又臭又硬的人物儿。他因为在一件事上自作主张,被王利民拿掉了劳动科长的乌纱帽。但因为他是一个人才,王利民又让他当了城建局长。那天,他被王利民叫到办公室,王利民说:"老兄,我要在五营盖楼房,你看能不能行?"他愕然了,在五营林业局他是第一个和这位新局长拍桌子吵的人,很多人都预言他不会有好果子吃了,没想到这样大的事局长又找他商量,他怎能不感动?从此在城建上他就成了王利民的积极支持者,成了一员得力的干将。自来水工程中,他为了节省钱,地下管道采用了塑料管,结果加压时爆裂,只好重新换钢管,这一损失达3万元。这个从不向人低头认错的人低头了,向王利民承认是自己的过失。王利民说,老兄,咱们都没有经验,不能光怨你。在1990年那次遍及黑龙江全省的冻害中,五营的供暖系统出了毛病,很多家水管冻破,他主动向王利民请求处分。王利民叫道,我处分你顶个屁用呀?你赶快给我抢修吧,老百姓挨着冻过年,我这个局长还怎么当!
       王利民当市长了,每次见了这位城建局长就说,你这个张老坏,我走了也不去看看我!
       王利民的前办公室主任浓眉大眼,大嗓门儿,一望而知就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他有一次竟然在宾馆和王利民吵了起来。那时正有外地到五营来参观的人,他们问,这是个什么人?怎么敢和你们局长大吵大叫?办公室主任回到他的办公室就后怕了,我怎么能当着那么多人,包括下面服务员的面给局长下不来台?他这次可非收拾我不可了。当时他也豁出去决定这办公室主任不干了,不去向局长认错。但没想到他正在准备破罐子破摔的时候,王利民推开门走了进来,对他说,嗨,你这家伙,咱们俩是针尖儿对麦芒,算了吧。
       只一句话,说得办公室主任差点儿流下泪来。
       五
       王利民对大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他更早地感觉到了大森林的痛楚。他比别人及早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停止对大森林的掠夺了。当许多人还在粉饰太平,一味地向上级汇报成绩的时候,他就开始向上级揭示我们给大森林造成的创伤了。在他的努力下,五营林业局的经济从全市有名的"小、老、穷"局,变为当时各林业局中情况较好的一个。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努力所能带来的变化是有限的,林业问题的解决,要靠自身努力和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特别是一些根本性政策的调整。为此,每当向上级汇报工作,他不讲成绩,一律讲困难讲贫穷。他有一栋全局最破旧的小房子,这是全局经济危困的一个真实写照。每当上面下来人视察,他就领到那栋小房子去参观,以致市里许多干部都熟悉了他的那栋破房子。他们见了王利民就挖苦他说,王利民,你又让领导去看你那栋破房子了?
       有几人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他在为林区人民呼吁,他在为大森林呼吁。他不怕上级对他不满,他不怕丢了乌纱帽。他得到消息,一位领导要到五营检查工作了,但只给15分钟时间汇报工作。15分钟能说什么?王利民赶紧让人把五营"两危"的情况进行录像。这位领导一到,他就让他先看录像。这一看就是半个小时。领导一路上在别处看到的都是变化巨大成绩斐然歌舞升平皆大欢喜,惟独在五营看到的是破旧贫穷困难重重,听到的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王利民让人为这段录像配上了一支悲凉的曲子。这位领导实在难以接受,他回到市里在大会上点名道:"我看伊春有个心态问题,五营有个王利民,讲起困难来滔滔不绝,悲悲切切催人泪下……"
       市委书记怕王利民承受不住,专门打电话安慰他说:"利民,你不要压力太大……"王利民哈哈一笑道:"不是我压力太大,是领导压力太大了。"
       他要的就是这效果。10年之后再来看,孰是?孰非?
       十几年来,他都在为大森林的存在和小兴安岭林业工人的出路苦苦思索着。当年伊春林管局每年采伐750万立方米木材,现在每年仅能采伐240万立方米木材,比过去减少了两倍。而那时候伊春的职工仅有15万人,现在已经是37万人,增加了一倍还多,全市人口增加得更多,已经是132万人了。把这两组数字一对比,你就可知道伊春人的经济有多么困难,就可以知道小兴安岭大森林面临着怎样的一种危机。只要这些林业工人生存下去,他们就必然要砍伐森林。小兴安岭大森林的存在不仅仅关系到伊春林业工人的生存,而且关系到整个三江大平原的生态气候。大森林一旦毁灭,将会给整个黑龙江省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王利民从一个在大森林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一个带领工人砍树的林场场长,到管理一方的林业局局长,到伊春林管局副局长,伊春市副市长、市长,又到伊春市的市委书记。这一和大森林息息相关的生命过程,使他对这块土地上的变迁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比任何一个人都感受得更深。他也比任何一个人更为大森林的生存、伊春人民的生存忧心如焚。
       
       六
       1996年11月,王利民任代市长,短时间处理了一些工人上访事件,就立即以一种新的形象展现在了市民面前。许多市民打电话表示,有这样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当市长,伊春有希望,甚至建议提前召开人代会选举市长。1997年2月,王利民在200多名人大代表中以一票弃权一票反对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伊春市市长。
       他的施政纲领明确提出了:伊春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发展,绝对不允许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他说,在资源已近枯竭的情况下,如果越危越砍,只能越砍越危,作为市长,我决不能以图实现自己的"政绩"而损害森林。他采取强有力的行政保证措施,使常规造林、工程造林和基地化建设同步推进,努力增加造林面积,提高林木生长总量和林分质量。以国有林场、所造林为主,实行全民、集体、个体、联营造林一起上,并把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结合起来,以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
       他采取严厉的手段打击乱砍滥伐、偷拉私卖木材的不法行为,亲自到下面的货场、林场、检查站巡察。许多次他看到路边有木材就让司机停车,装作一个买木材的外地人徒步上前去探问价钱。他到一个林场查看时,发现了一个木材加工点,他对陪同他的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说:"你们给我站这里,不准过去!"他独自走过去向工人打听,局长、书记在后面只能叫苦连天。工人对他和盘托出。他回头脸一沉,对局长、书记说:"市里三令五申林场、所不准开锯加工木材,这件事你们怎么解释?"其实,这个加工点林场刚偷偷开了一周,就让王利民撞上了。违犯规定怎么处理市里早有规定,书记、局长无奈,只好连夜召开党委会,免了这个林场场长的职务。对林场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谁也休想蒙混过关。仅1997年,因偷卖木材被撤职的场、所长就有好几个,在利益驱动下一度被认为是顽症的林场、所卖木材之风很快被刹住。他对所有偷卖木材的场长严惩不贷。
       王利民在加强资源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行铁力林业局的分流人员分散突围的经验。他清楚地看到,小兴安岭的大森林如果是一棵树的话,那么伊春的人员就是这棵树上的蚕,只要大家都聚在上面,最终是要把这棵树吃光的。惟一的办法就是大家最大限度地分流出去,离开这棵树。
       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林业工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当国家职工体面光荣,当个体户耻辱的观念,即使再穷苦,甚至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微薄工资收入也不愿放弃。何况在具体实施上也是困难重重,做生意,没有资金;种地,土地需要开垦,况且有许多地方气候不适宜,也没荒可垦。这件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为此,他提出要把分流人员作为改革的重头戏。一方面,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下达指令性的分流计划,他本人逐个企业去检查、督促,拿着林场的工资表逐人核对分流是否到位。另一方面,他发动全局干部进行了细致耐心的工作。帮助分流出去的人员想办法,找出路,给予一些优惠政策。1997年,全市已经分流出去43370名公职人员。这说不上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但是要知道这是打破了43370个人的铁饭碗呀。在林区要十几年才能熬上一个铁饭碗,在平时你打破了一个人的铁饭碗他都要和你拼命,但在1997年打破了4万多个铁饭碗,没发生一起上访告状的事件。他们都理解新市长的部署,有人甚至说:"林区到了这步田地,也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分流的结果使森工企业的管理费、制造费和营业外支出减少了5158万元。工资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759万元,而工资的发放率提高了80%。
       在增效减人的同时,他又开始探讨对在岗职工的工资概念、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多年形成的上不上班都"画道",有没有活儿都开支的做法。在山上林场、所,全面执行了铁力林业局的"年度定量分配法",即林场、所在上年搞好调查设计的基础上,年初将全年的准备作业,采打集装、整地、选林、抚育等生产任务量、工资、材料费一次定死,包给工组,工组按生产成本、工资含量开支,其余时间职工自己开荒种地搞副业创收。对其它岗位,实行了计件、岗位技能、联产联销联利计酬办法。这一改革,既打破了大锅饭、铁工资,减少了不合理的工资支出,又以利益驱动调动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
       伊春改革的成功得到了林业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视。林业部到伊春开了部长现场办公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把伊春作为试点。这在伊春的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七
       我把一大抱上访信摊在床上翻看,这些写给王利民的上访信有告状的,有反映情况的,也有提建议出办法的,还有什么事也没有只是对王利民表示关心问候的。看着这些信似乎面对着一张张的脸,它们虽然有苦有乐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王利民的充分信任,一双双殷切期望的目光就从那些字里行间透露出来。每一封信后面都附有王利民的亲笔批示和下面的督办报告。从这些处理报告中可以看出市长批得认真,下面处理得也绝不敢含糊。对于一封反映供热问题的报告,有关部门专门到反映问题的那栋楼里逐门逐户地测试了温度,进行记录,列了一张表,填写清楚,并且让住户亲笔填写了意见,签上姓名,上报给市长。这种为老百姓办事的认真劲儿叫人看了感动。
       王利民就任代市长的第二天就开通了一部市长热线电话,在电视上、报纸上公开号码,欢迎群众拨打,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有一个居民小区经常停电,居民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后,问题很快解决。这个小区的居民在给市长的信中写道,"好市长好政府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政府,看到了伊春摆脱危困,走向振兴的希望。"看看这些电话记录和批示,你会感受到在伊春这座城市里,市长和市民的感情通过光缆的电波不停地交流着,他们的心每时每刻都在息息相通。市民们的喜怒哀乐都愿意和他们的市长诉说。伊春是一座经济危困的城市,但伊春也是一座充满了亲情和生气的城市。
       在伊春整个地区,停电是一个多年的难题,几乎是天天停,尤其是一到晚上千家万户都用电的时候,必停无疑。伊春人因此家家都备有蜡烛和应急灯,大人看不成电视,小孩子没法写作业,工厂停工停产。人们叫苦了多少年,领导为难了多少年,谁也没办法解决。因为发电厂发不出电来,而伊春又没有能力更新设备。对此几乎伊春人都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一个客观条件造成的,神仙也没办法的事情。惟有王利民不承认,他认为这仍旧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他上任市长立刻找电业局长谈话,给他指出弊端,命令他立刻解决,要求他每天上班必须送一张头一天供电情况的报表来,并且严厉地对电业局长说:"事不过三,再不能正常供电,下次我就不找你了。"局长也听出了这弦外之音就是罢免。第三天全市供电正常,第四天全市供电正常,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从此伊春市不停电了。全市老百姓无不伸出大拇指称奇。
       一个商场因工作不落实很长时间不能解决供暖问题,造成个体户多次上访。王利民在责成有关部门查清问题后一针见血地做了批示:鉴于商业局造成的影响,主管商贸的副市长写一封信给商业局长,建议他辞职。商业局长只好辞职了。这件事在各级干部中引起了极大震动,从此,工作推不动、落不实的事大大减少了。
       八
       第一次采访王利民,一等就是7天没有采访成,我只好空手而回。这第二次来伊春又是7天了,仍然没有见到王利民。闷得不行,我来到了北山公园。四门大开,连那售票室都空着,进到公园里,空无一人,冬日的公园里一片荒凉,落叶满阶,花木凋零,偌大一个公园,我是这里惟一的游客,只有我这样一个无处可去的人才会在这个季节逛公园。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别,严寒窒息了公园,它被人们遗弃了。我沿一条铺着白雪的小路一口气登上了山顶。真正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站在山顶上向西方一看,一轮落日红艳艳地正在沉下山去。这就是王利民的故乡。王利民在这里成长,又在此工作,已经大半生过去,他当然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从最基层的普通干部到伊春市的书记,是一步一级台阶,一个不落,在每一个台阶上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王利民最显著的工作特点是务实。他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他倡导并身体力行实施了顺向部署、逆向检查等工作推进办法。每到一个市、县、区、局,不听领导汇报,而是直接插到最基层,采取听、察、议、测、访等方法,检查市里的部署在最基层落实的情况。这一方法十分有效,迫使中层干部把精力投放到基层去,实实在在地抓落实。
       伊春市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回升,1997年减亏幅度是上年同期的41.94%。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看到了希望,万众一心地在市委和市府的领导下突破重围走出困境。
       王利民不当市长当了市委书记,许多老百姓开始不安,他们弄不清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区别,认为王利民不会管那些具体实在的事情了。当然他们更不愿他调走,有人就曾公开地向王利民问过这个问题。王利民回答得很干脆:"我要老死林下,与大森林共存亡!"
       王利民不再年轻,47年的风霜已经把皱纹刻上了他的额头,但那股英雄气总在他的胸中激荡。大森林养育了他,他是大森林的儿子,他要虔诚地守护着这片大森林和大森林中的132万人民。
       〔责任编辑 赵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