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笔谈]史料、学风与当下性(摘要)
作者:吴福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史料的问题近几年来越发引起学界的重视,是和学风的现状密切相关的。学风的浮夸不正,真正表现为抄袭、雇“枪手”之类的毕竟是少数,对于文科来说,普遍的情况是不下苦功夫掌握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却想尽快地抢占课题。把张爱玲一句“出名要早”挂在嘴头上,又没有人家的才、学、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的研究生大概都有的毛病是:作品读得少了,原刊原报查得差了,有历史癖的人日益减少了。翻过几本西方理论书就试图搭一个大而无当的框架,构成一个什么系统,贪大贪新,然后找些材料来说明之。进校后急于向导师要题目,不愿意经过自己扎扎实实的资料阅读阶段来形成一个或几个学术的兴奋点,并与导师反复讨论,以确定论文的题目。我和一些名牌大学的二年级研究生们座谈过如何选择课题,让他们一个个“自报家门”,谈谈第一年的书读下来有何心得,自己想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