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诗与诗论]现代的现实
作者:叶延滨

《人民文学》 1999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石碑与青藤
       这是什么恋人?
       一个是青春与活力
       一个却死硬而冰冷
       这是谁的象征?
       是让我们盲眼的悲剧
       是让心灵颤栗的神示
       苦恋?谁苦?
         是年年都藤绕须缠的青藤
       还是无法言说的那块石碑
       象征?生死?
         瞬间的渴望比永恒更美
       柔嫩的情感比理性更美
       石碑与青藤若真是一对恋人
       那会让所有悲剧
       变成瞎子和哑巴
       石碑上不刻爱情故事
       它只让青藤来演
       年年如此的葱郁
       谁都没有发现在这里
       把它俩扭在一起的
       是比爱更烈的妒嫉
       石碑妒嫉青藤所有的青春活力
       青藤妒嫉石碑所有的永恒高贵
       互相吸收而成风景
       瞎眼的我们说---
       啊,这里太荒凉了
       让我们来看什么呢?
       
       致一座现代化中的古城
       你是宫殿
       你是一个举着冰棍
       在龙凤地雕旁漫步的乡下少年
       你是议会和会议的反复
       我是风吹开你的窗
       吹散语言中弥漫的香烟烟雾
       你是方正和规矩
       我是无拘无形的雨丝
       给你一夜绿梦
       你是铁青的水泥城堡
       我是断线的风筝
       守候窗前没有浇上水泥的明眸
       你是夜幕掩盖的罪恶
       我是痴呆的乐观者
       说黎明,说得人们叫我诗人
       你是财富
       我是乞丐收集着
       古币一样珍贵的良知
       你饕餮如巨兽
       我是蛛网旁另一只
       守候的壁虎
       你是比炭火更烈的太阳石
       我是一串水珠在这里
       蓝烟一样化作灵魂的诗……
       
       脱落的日子
       许多日子就这么脱落了
       从我的生命之树上
       变成一张发黄的或彩色的照片
       变成一首拙笨的诗
       我看不见这棵树
       只是,从那些脱落的日子
       像叶子一样脱落的日子
       让我感觉到那树
       精彩的日子是花朵
       花朵也会脱落
       开放时的那瞬间的快乐
       最后变成记忆的芬芳
       芬芳的回忆中
       有一丝清苦和酸涩
       痛苦的日子是疤结
       疤结也会脱落
       那些年轮一样的花纹
       说新芽更绿
       新绿中散发出的幽香
       引着我们返回的路
       许多日子就这么脱落了
       像星星从朝霞的绸布上脱落
       像泪水从笑脸上滑落
       变成一张照片一行诗一封信
       一次梦中醒来的不眠……
       只是,从那些脱落的日子
       像叶子一样脱落的日子
       让我感觉到那树
       故 土
       给我一双充满泪水的眼睛
       让我看够这祖父般苍老的土地
       还有那妹妹一样清纯的天空
       给我一双洞听八方的耳朵
       让我听够这祖母织出的故事
       还有那揪心窝的兰花花哭泣的歌
       给我一双手学爬就爬在你胸膛上
       给我一双脚学走丈量你的情与爱
       给我一颗心我就知道你的痛苦
       给我一张嘴让我说出你千年的梦
       给我了这一切啊,我就是个你
       是个你的行走的模型
       是个你的缩小的拷贝
       是个你的出壳的影子
       是个你的破镜的风情
       啊,有一天我也会
       把这一切都还给你
       还给了你,我就是你
       是你的土地是你的天空
       是你的歌哭是你的情爱
       是你的梦想啊,那无法也不想
       停止的---风……
       
       为历史画像
       她一张嘴
       就让语言变成一片片绿叶
       蓊蓊郁郁,像晚装
       穿在自己的身上
       晶亮的叶片上还有露珠
       木头的芬芳带我们走出城市
       锦雉的羽毛在树丛中闪现
       让我们忘记了
       她应是一头的银发……
       他像一团火焰
       划燃了空气,空气为他而燃
       点点之火蔓延成火的荒原
       舞蹈的火焰是不平静的心
       让我和你匆匆变成木柴
       也希望自己的梦想
       飞出一天火花
       火花像蜂群扑向星星的花蕊
       为明天的朝霞命名……
       
       看见了风
       看见了旗帜,看见了风
       风中的旗激动而不安
       看见了不安
       不安在心中
       不安的心在问风:
       不安是什么?
       风说:那就是我
       当我在你的心谷游荡……
       看见了落叶,看见了风
       风中的叶卑微而怯懦
       看见了怯懦
       怯懦在心中
       怯懦的心在问风:
       怯懦是什么?
         风说:那就是我当我
       在你的心房躲藏……
       看见了纸筝,看见了风
       风中的筝轻浮而虚荣
       看见了虚荣
       虚荣在心中
       虚荣的心在问风:
       虚荣是什么?
       风说:那就是我
       当我在你的心田膨胀……
       
       都市消息
       一只巨型沙漏---
         吞进白昼吐出夜晚
       吞进夜晚散出星火
       吞进星火变出金钱
       吞进金钱跳出美女
       吞进美女出售贞洁
       吞进贞洁发出歌声
       吞进歌声透支爱情
       吞进爱情抛出住宅
       吞进住宅飞出蚊蝇
       吞进蚊蝇穿上制服
       吞进制服飘出钞票
       吞进钞票印上指纹
       这是谁的指纹---
       有这指纹的手---
       把文明放上木书架
       把珍宝锁入铁皮柜
       把自然放在动物园
       把家庭锁进防盗门
       ……这是谁的手?
       有关"诗论"的话
       编辑嘱我写一谈诗的短文,说是体例要求,不写不行。
       这些年,我较少论诗,更不爱谈自己的诗。原因有两个:作为一个诗人,我深感诗人写出诗来,大多是内心驱使,这种驱使,用"学习理论,对照检查,提高思想"的方法不能完成,尽管这是多年以来大家在"做人"问题上行之有效的办法。把这个办法搬来写诗,行不通。多读诗论,可能知道别人怎么写诗,也可能知道论者喜欢什么诗,还可以知道论者不喜欢什么诗,但读了理论又依照理论去写诗的人,十有八九写不出好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鸭绿江》上回答诗人对诗歌理论的看法,就说"最好别看。"那时年轻气盛,现在还补充几个字:"最好不要为了写诗而去看诗论。"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诗人是我的业余身份,我的职业是诗歌编辑,这个职业培养了我较为宽容的诗歌审美标准,在心理上也形成一种习惯:对不熟悉的一种风格流派的作品,总努力设法找到它与众不同的"存在理由";对自己喜爱的那种风格流派的作品,总努力拒绝自己对它"情有独钟"。
       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当然不会拒绝理论,中国诗歌的发展与中国诗论的发展都是值得高兴的。我觉得只要不是为了写诗而去读诗论,就会从中得到许多教益。这本来是个最明白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读诗歌理论就必定是想当诗人,那么一个人在读总统总理们写的书,就是一个很让人拭目以待的行为了。
       
         无论站在诗人还是编辑的立场来读诗论,我发现理论家中的许多人是很可爱的人,一是理论家能把最枯燥的事做得如此认真生动,二是他们把最非理性的诗也送到理性的教室里上课,这两点就让人敬佩。当然并非所有的诗论都是有益的和让人信服的。下面这三种诗论,我以为其实与诗无关:一通神侃之后,落脚于宣布中国诗歌是从现在开始,是从某某诗人开始,是从某某理论开始。这样的理论不管是谁来宣布,都不必当真。倒是让我想到一个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特有的湖南话宣布新中国成立了,那个叫人激动的场面。但若是写诗论也像闹革命,把稿纸当做城楼,把诗行当做受检阅的队伍,从头开始,万象更新,行么?
       过去大家都怕诗歌大批判之论。威力甚猛的大批判诗论其实也最容易写,诀窍就是:就地划线,分出敌我,若算毒草,批臭拉倒。这是战地动员式的诗论。在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培植出这么一个行之有效并且操作简便的论战之法。这种战法在今天并没有绝迹,只不过换了包装。操作要点还是就地划线:先锋还是保守?传统还是现代?看得懂还是看不懂?主流还是边缘?"官方"还是"民间"……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的某些诗论,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论者也许门户对立,但他们都用一个同样的布阵图---坚决地将众多流派、百家争艳的诗坛,划出一道楚河汉界,将诗坛百家划分为我军与假想敌,然后帅士相车马炮地一一表来。
       像童话里捡蘑菇的小红帽,手上提了一个篮子,出门的时候老奶奶说:就拾像你帽子的蘑菇。于是,小红帽在森林里转了一圈,回来说,森林里只有三个蘑菇!现在诗坛上也有这种诗论者,他有一个引进的或自创的体系,体系是个筐,诗歌往里装,结果一年二年十年八年,他的诗论里只有三五个哥们儿的诗句成为他的引用保留节目。这种诗论作者有时还是"汉学家",于是就让我想起了童话中的小红帽。
       想一想除了上述这三种诗论,现在越来越多的百家诗论还是好看可读的占多数。眼下一个流行的话题是:加强中国的诗歌教育。于是,我就想该用什么去加强呢?如果不是用开放的、建设的、宽容的诗歌观,而是用上述的诗论去教育,是祸是福就难说了。
       〔责任编辑 陈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