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构想
作者:金 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档案、图书、情报共同承载着知识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赋予其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特征,社会的多层次需求要求其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模式。同一属性及资源共享的需求使其一体化管理的理论支撑凸现,载体相同及管理方法相似、作用的互相转化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现实条件,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加强制度监管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构想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5-0172-02
       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技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图书、情报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特征,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知识贮库和信息中心的档案馆、图书馆、情报资料中心将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在信息领域中的综合效能,提高信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成为当前学术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高校实行档案、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支撑
       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图书、档案作为信息载体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文献信息的范畴,其一体化管理将有助于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
       1 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具有学科一体化的属性
       从本源上讲,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学科一体化的属性,因此便形成了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三位一体但又相对独立的特色学科。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就成为构建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依据。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在学科性质、目的及服务对象、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一致和相互交叉的地方。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性质、属性、交流、存储和处理等规律的科学,它源于图书馆学但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反映了文献信息存在、运动的性质和规律,目的都在于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方便用户对文献信息的使用。当然,作为独立、完整的学科的形成有其滞后性,虽然称谓上发生了变异,但其内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2 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加强,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带来超值利益,其理论根据已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的著名定律“整体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所证实。当前我国档案、图书、情报界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构建有利于文献信息由分立到整合,从而产生1+1+1>3的效果,并可极大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能。
       二、档案、图书、情报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现实条件
       档案、图书和情报不仅载体相同或相似,而且服务性质、管理方法也高度一致,共同的渊源和广泛的共性为实现一体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 载体相同及作用的相辅相成
       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均属于知识信息,其相应的管理机构通过无限存贮的记忆装置和一定的记录方式将知识、信息存贮于纸、胶质材料、磁性材料等物质载体之上。此外,其共同具有的社会功能,如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等,使其具备了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的物质条件,进而决定目前有条件把不同的信息渠道沟通起来,并及时准确、系统全面地向社会提供广泛服务。在信息时代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 管理方法相似及作用的互相转化
       由于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内容、载体和社会功能相同,因此在管理方法上也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如都具有收集、整理、分类、著录、标引、检索和提供利用等基本环节。它们的服务程序基本上也是相同的,只是有所侧重而已。由于图书馆、档案馆、情报资料中心共同担负着信息服务的重任,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它们的形成和利用过程中,必然发生互相转化。实行一体化管理有利于促成这种转化,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网络化建设已逐步完善,特别是各高校都已建立了功能强大的校园网,从而为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化技术平台,只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数据库格式、用户接口以及联机采访、联合编目等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完成一体化构建指日可待。
       三、档案、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孤立存在、封闭守旧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层次需要。国外已经在这方面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国家开始对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进行系统研究。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要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IIS),该系统“涉及全部学科领域中的文献、图书馆和档案的服务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在西方很多国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由该州投资2000万美元于1994年实现了一项庞大的档案馆、图书馆、情报中心三位一体自动化联网计划,使全州18个重要的档案、图书、情报部门联成一个信息网络,读者或用户可以便捷地在网内查询到所有馆藏信息。日本也决定建造一个新的国家图书馆,该图书馆的目标为研制一套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系统,广泛收集和使用各种载体的文献,进而建立一个与国内外数据库相连接的现代化数据库系统。同时,日益成熟的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技术——EAD技术也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探索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实现高校档案、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创造条件:
       1 加强对档案文献的认识,提高档案事业在信息服务中的地位
       相比较而言,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在人们心目中的性质和地位有明显的不同,图书馆和情报资料中心历来是向广大用户开放的,它们在高校有独立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视其为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档案馆长期作为党政团体和高校行政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门禁森严,人们要么认为其与“机密”同等,要么视其为历史的陈年旧账,这样使许多人缺乏利用档案的意识,也很少有人把档案资料当做信息来看待。因此,必须转变认识,把档案作为信息资源来看待并加以开发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档案馆在信息服务中的社会价值。
       2 构建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造就一大批年轻复合型人才
       就学科性质而言,档案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是相关学科,从宏观上系统研究这些学科是文献信息学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揭示文献信息工作所特有的客观规律,所以要施行互动、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不仅懂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而且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造人才条件。
       3 健全制度、协调发展
       档案、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的建立和发展要靠严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这就需要根据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性的管理细则。根据档案、图书、情报的管理共性和一体化特征,同时又遵照它们各自的特点,管理者还要探索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方法,以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地开展。
       责任编辑 王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