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高等教育研究]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选择
作者:李文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高校是我国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行为主体之一,高校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知识创新的主导作用和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资源整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基础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要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改革合作模式、开展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下工夫,以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5-0083-04
       所谓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中心,多方面行为主体构成的综合性创新网络系统。其行为主体一般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其系统结构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目的,制度创新是纽带和指挥系统。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行为主体之一,高校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回答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和各个部门竞争力的关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战略问题。江泽民指出:“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胡锦涛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培养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根本性的任务。
       首先,高等学校为创新性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学科交叉、开放办学、学术交流、国际学术活动、国际合作项目、论文发表等多方面的良好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尽快取得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高校的重点学科是高水平的学术基地,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例如,有著名的学术带头人,有指导教师群体,有国内外科技合作项目,有大量的科技信息和先进的设备仪器等。学生在重点学科学习、研究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学习导师们的开拓创新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感受他们的学术思想,了解科技前沿,掌握发展动态,熟悉过去重大课题成果和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能够操作先进仪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报告会,开拓视野。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要求高,科研工作要求严,正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第三,我国高校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我国高校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着力于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刻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成为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相对优势。
       第四,我国高校具备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和能力。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学位制度和学分制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且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和科研设施、教学管理规范化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量为2300余所,在校的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培养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要。
       2 知识创新的主导作用
       从学术上看,创新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即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知识积累对于知识创新至关重要,学科交叉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学科前沿是知识创新的最佳领域和场所,是可能实现创新或已接近实现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学科交叉则是实现知识创新最可行的技术路线。也可以说,在学科前沿领域进行学科交叉是在选择知识创新研究方向时的最佳思考。高等院校不仅具有学科领先的优势,而且具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学科的综合优势,便于学科交叉、融合,也容易在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方面出现新的增长点。这为高校在知识创新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基本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等学校是进行基础研究的核心基地,在基础研究中具有主导作用。以OECD国家为例,高校的R&D活动通常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导的。2002年,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等高校所承担的基础研究项目,分别占其本国基础研究项目的70%、60%、50%~70%、67%。
       从国内来看,高校在我国知识创新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高校基础研究队伍庞大。2004年,高等学校R&D人员配置继续向科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活动聚集,2004年基础研究人员达到24万余人,比2003年增长27.4%。高校拥有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等。截至2005年底,在国家正式批准试点的6个国家实验室中,依托高校建设的有3个,另有1个与中科院联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99个,依托高校125个,占总数的62.81%。科学研究活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高等学校R&D活动的主体部分,2004年科学研究经费占高校R&D经费的比重达到78%。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为40.9%。
       从研究成果来看,高校一直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力量。“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000余项,接近立项总数的8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600项,占立项总数的55%以上。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来源于应用基础科学)的最高奖项,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55.07%;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53.57%。科技论文是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之一,我国高校科技论文的数量迅速增长,论文的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2004年我国高校被三大权威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77304篇,国内论文(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论文)199473篇,分别占全国论文
       总数的80.73%和64.36%。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参与获奖106项,占57.6%。这些基础研究的原创性,不仅在国际上树立了我国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新形象,而且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做了重要的储备。
       3 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许多国家的创新实践和创新研究表明,决定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开发研究能力和水平。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相差更大,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为对技术创新投入较低,技术创新型人才缺乏,技术创新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在继续担当知识创新主体的同时,还应为迅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得以实现:
       第一,做好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攻关项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是R&D活动的延伸,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十五”期间,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4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7个,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7%。高校承担“863”各类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占总项目数的近40%。
       第二,转让科技成果。随着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提高,每年都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其中部分成果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专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高校中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共14643件,占全国总数的23.5%;授权量共4453件,占全国总授权量的30.2%。同年,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4.2万项,合同成交金额达122.6亿元。
       第三,校企联合开发研究。高校通过广泛接受企业委托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直接为理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后续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全国高校获得的科技经费中就有颇多份额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委托。据不完全统计显示,1998年由企事业单位委托高校的科技经费比重为44%,1999年为45%,2000年为38%,2001年为41%,2002年为39.6%。
       无论是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历史阶段。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关键。为此,高等院校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立足国情,勇挑重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历史发展赋予的重任。认真审视目前高校的创新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作用的发挥。
       1 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
       质量关系到高校的生存,是高校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培养规模逐年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过度追求规模的扩张带来的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并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拔尖人才和大师级人才。目前,如果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相应提高,势必影响到高校的建设发展,影响到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抓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优势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高校科技要实现重大发展,就必须具备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具备促进重大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源整合问题。高校具备创新的坚实基础和人才、学科的鲜明优势,但在国家层面上,真正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主动权还十分有限。研究资源大多掌握在教育之外的其他研究单位,真正划拨给高校有效资源和依靠高校开展重大研究的政策、措施还不明显,高校真正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教育层面,高校之间或者高校内部学科之间还未形成大团队攻坚的优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资源共享、合作研究、有效联合还远远不够,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校整体创新优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
       科技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以上都是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如日本、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超过80%,但我国“九五”期间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转让和专利出售薄弱。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1万项左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15%,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现象。第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未理顺。高校科研管理滞后。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发表论文数、鉴定成果数等指标是高校科研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以及如何加强成果转化关注不够。
       4 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原始创新是基础。高校具有原始创新的条件、能力和优势,但是由于多年来高校缺乏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作支撑,难以培养出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的“大家”。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获得的,甚至有可能最终失败。如果国家没有对基础研究的特殊政策,缺少轻松的研究氛围,那么科学发现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此外,对高校教师研究成果的过分量化评价,导致许多研究成果成为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以完成科研任务为目的,根本谈不上科学研究,更不能称之为科技创新。
       三、高校实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路径选择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只有在自身创新和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应对面临的挑战,认真思考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1 树立创新意识,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高校树立创新意识,就要把创新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灵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线,使全校上下以创新为导向,发扬创新精神,倡导创新作风,形成创新风尚。坚持开展创新工作,以创新精神引领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
       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与源泉,把观念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贯穿始终。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高校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更要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去,高校科技发展应扩大视野,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除了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外,还应该在国家重大决策、近期热点问题、中长期战略发展、地方及地区层次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国家、地区、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要深入进行体制创新,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新思路发展战略提供巨大的知识支撑体系,认真研究并参与解决当前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大课题和难题,成为重要决策的智囊和思想库。
       2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又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发挥服务社会的前提条件,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体现基础知识教育和人的多样化发展的共同需要,并围绕促成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来寻求最佳结合点。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平面链式课程结构模式,构建立体式的课程结构体系。对服务面向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专业用平台结构组织,以保障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对服务面向较窄的专业用模块结构组织,以适应柔性化的个性发展要求,培养多规格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其次,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单纯的教学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要求,高校一方面继承“寓教于研”的传统,在教学中把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呈现给学生,促使其思考,激发其探索的兴趣;一方面探索“以研促教”的新模式,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与增长才干;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高校“以实践促教学”、“以实践促科研”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国家自主创新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最后,要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高校应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的、浓厚的科学氛围和宽松自由的研究学习环境,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3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学科建设既是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也是高校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并产生创新成果的前提,又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因此,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应以加强学科建设为切入点。抓好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选准学科方向。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充分预见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不断开辟新方向,创造新理论,体现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体现学科建设的创新性。第二,要培育学科队伍。要打破学校界限,改革用人机制,广纳贤才,积极且慎重地选好学科带头人,打造学科创新团队。通过消除“近亲繁殖”现象,完善学缘结构,构建有利于教师创新的制度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学习、创新和科研的时间与空间环境。第三,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现有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等,优化科研环境,改善技术装备,构筑科研创新基地,为学科建设及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4 改革合作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以市场为驱动力,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纽带,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力量,分担技术风险,弥补专业知识和试验设施的不足,形成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高校则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与市场的沟通,与社会的对接,获得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在建立这一模式过程中,政府起着引领和推进的作用,主要是规划和确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制定政策和措施,为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要尊重高校研究工作。高校要承担起争取项目成功的责任,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为研究工作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宽松的研究环境。
       5 充分发挥优势,深度开展国际合作
       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中心,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要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型科学项目的合作研究中去,改变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现状。必须加强与世界著名研究型高校的深层次合作,明确国际合作目标和任务,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态势,在某些学术和技术研究领域方面率先进入国际科技前沿,而且也将逐步缩小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