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学研究]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探析
作者:杨国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引领文化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大学这一基本职能的学术定位,分析引领文化职能的现实表现,提出有效发挥引领文化职能的途径和措施,对更好发挥大学在推进文化大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发展;引领文化;大学职能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3-0108-05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我国人民的热情愿望。基于此,党的十七大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布署,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伟大号召,这昭示着我国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讨大学在推进文化发展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大学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学术定位
       大学的职能是大学根据社会需要应长期发挥的作用或应履行的职责,它是在大学与社会的长期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的职能与社会的需求直接相关,是社会价值取向在大学的突出体现,它的形成是历史沉淀和印证的结果,对社会的作用是长期的、鲜明的、生动的。大学从最初教育职能,演变成教育、科研职能,再演变到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已在全世界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然而大学的职能是发展的,正像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三大职能是从单一的教育职能演变而来一样,今后人们还会赋予大学新的职能。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的职能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除了三项传统职能外,还有第四项职能,甚至第五项职能,如国际合作、技术创新、继续教育、创造就业机会、改造社会、创造新职业、科技孵化、就业指导等多种提法。其中有一种观点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就是赵沁平同志提出的观点;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认为:“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精神建构、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人才培养于一体,成为新文化的孵化器。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与文化具有同根性。竺可桢认为“大学是社会之光”,是引导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早在上世纪30年代,罗家伦就提出,我国大学的使命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并强调这是大学永久的负担和责任。大学若不负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便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更无法领导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活动。引领文化,推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可以说大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学引领文化发展的历史,对此美国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除了大学,在哪里能够产生理论,在哪里能够分析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哪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哪里能够传播真理而不顾是否受到欢迎,在哪里能够培养探究和讲授真理的人,在哪里根据我们的意愿改造世界的任务可以尽可能地赋予有意识、有目的和不考虑自身后果的思想者?人类的智慧至今尚未设计出任何与大学相比的机构。”大学在发挥它的职能时,所展示的引领文化的力量是其它任何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大学引领文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样对大学引领文化的作用进行定位?把它作为大学的第四项功能在学理上是否恰当?对此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作为大学的第四项功能,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大学引领文化的作用和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引领文化实质上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讲:“‘引领文化’的功能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这三个职能,不是一个层次范畴的概念。………如果把文化功能称为‘基本功能’,具有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作用,可能更准确。”实践中人们常把职能和功能混用,事实上职能和功能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一般来说,功能是组织内部结构的产物,是组织活动的客观结果,是事物具备并可以和可能发挥的实际效用,它反映的是事物“能够做什么”;职能是社会需求和期待的产物,是组织活动的预期目的,是社会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相应能力的统一体,它反映的是组织“应该做什么”。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在与教育机构或部门相联系时,使用‘职能’,如大学的职能、高等学校职能、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等;在强调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能时使用‘功能’,如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等”。基于这样的区分和认识,作者认为“引领文化”当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这种职能蕴含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中。大学引领文化,不仅以独特的大学文化影响社会文化,更是通过人才培养,以培养的大批人才去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通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和直接的社会服务,引领社会文化的进程。因此,引领文化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渗透于三大职能之中、又高于三大职能之上的基本职能。如果把大学职能看做一个职能指标体系的话,那么引领文化是一级职能指标(当然一级职能指标还包括推动经济发展等内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二级职能指标。一级职能指标是隐性的,二级职能指标是显性的,一级指标统领二级指标,一级指标通过二级指标得以实现。这样就更加体现了引领文化在大学职能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大学引领文化的基本职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的转型,都伴随着巨大的文化变革,而每一次文化变革中,大学都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像但丁、哥白尼、伽利略、培根等大学者,创造并引领着欧洲的新文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文化繁荣奠定了深厚的人才和思想文化基础。在英国,由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广泛传播新学问、新思想,深入开展道德和社会内涵的博雅教育,而塑造了英国人的“绅士”气质,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牛津、剑桥、英国几乎什么也不是”。在德国,由于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使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典范,正是柏林大学推动了德国哲学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有人说“没有柏林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
       。在美国,由于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开创了硅谷模式的科技文化,由于哈佛等世界知名大学培养了无数的社会精英,为美国走上科技大国文化强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美国人称:“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在中国,由于北京大学等所发挥的文化旗手的作用,使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因此“没有北大,中国的现代史就有可能重写”。20世纪7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提出并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今天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彰显和强化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对明确大学在社会中的历史定位,对巩固大学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对社会全面准确地认识大学的职责和作用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整个社会冷静地看待大学,有利于大学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纠正在大学发展中过于偏重“经济功能”的倾向。引领文化基本职能的提出,要求大学必须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把握自身的职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挥文化的旗帜和导向作用。
       二、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现实表现
       引领文化基本职能在大学的全部活动中具有多种现实表现,分析、认识和理解引领文化基本职能在实践中的种种表现,对把握、推动和发挥这种职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如下:
       继承与发扬。西方大学最初的雏形是学者隐修、讲学的场所,中国大学最初的雏形是天子养老与行礼的场所。大学最初的工作对象就是知识,对于知识的讲授、研究和应用,造就了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机构存在的理由。大学在以知识为内容的一切活动中,处处展现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传统大学中,学者对普遍知识拥有强烈的探求欲望,“这种普遍知识包括认知的发展、道德感的强化和审美能力的拓展,即真、善、美三者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这种知识是‘关于世界和人性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包含着人类对于实践、道德和美感的思考结晶”。传统大学正是以传授这些具有文化性的知识为其主要使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大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专业化的实用教育,取代了以文化为核心的素养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使大学所具有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品性不受损伤,“西方大学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要求在改革中开始普遍增加通识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学生作为大学为社会提供的主要产品,其人文底蕴的加深对于大学文化特性的延伸和扩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的大学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是大学的立学之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学亘古自今不变的主题。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师生之心,传播于民众之心,更是大学的根本职责。
       借鉴与传播。借鉴与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大学引领文化的重要表现。大学借鉴与传播先进外来文化有多种层次的体现,包括最基本的外语教学、招收外国留学生、引用外国教材、开展学术交流、直接研究和传播外国文化等。其中学习与借鉴外国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模式、体制、观念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与传播,学习与研究外国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最显著的借鉴与传播,以北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典型的借鉴与传播行为,是大学借鉴与传播外来先进文化最高层次的体现。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多是在国外大学中接受了先进的外国文化后,结合中国的实践情况而推动中国革命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大学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国际间大学联合办学在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国外大学在中国创办联合学院,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同时也使外国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渠道。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中都有大量的外国先进文化成分,这与大学的功绩是分不开的。今后,中国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学将充当着更加重要的桥梁作用。
       育人与教化。培养人才是大学重要的显性职能,大学“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人类的漫长历史和纷呈文明,也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使其成为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和重要手段”。大学教育首先是文化教育,通过大学的文化教育与熏陶,将德、智、体、美内化为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将这些体现着文化素养的人才输出到社会,进而影响和作用于社会并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大学不仅要传播和教化既有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教育对象文化鉴别和创新的能力;不仅要传承民族文化,而且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因此,通过培养人才引领文化发展是大学职能最直接的表现,
       支撑和保证。大学对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支撑和保证作用,这种作用一是表现为大学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二是表现为大学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已有的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先进的国外文化不能得到及时引鉴,更谈不上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大学如果只有人才输出,而没有智力输出,大学的引领文化的职能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事实上在人才输出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智力的输出,但智力输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大学通过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对文化起着集中、整理、鉴别、提炼、积累、普及、推广、创新、辐射等作用,是思想的集散地和文化的发源地。有学者认为大都市作为物质生产重心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物质生产的重心已经慢慢向都市边缘转移,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滋生,是金融的发达,是虚拟经济的兴盛,是物质消费的增长,大都市越来越成为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心,这在很大成度上与大学的繁荣密切相关。如果把大学放在它所处的区域内观察,也许比放在整个社会中观察更容易看到它对社会文化的支撑与保证作用。在牛津城,由于牛津大学而使牛津城形成了最为发达的出版业,每年的出版产量占整个英国出版物的15%,在教育和科学出版物方面位居世界前列,而且由于牛津大学,每年有500多万旅游者来牛津观光。哈佛大学的周边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地方,助长了管理咨询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哈佛大学周围的住房成为全美国房价最高的地方,现在哈佛大学周围已成为全美国旅游最旺的地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大学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示范与引导。大学对社会文化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以大学自身文化对社会文化进行示范和引导。大学文化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创新性和先导性,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的统一,是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的统一,是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和大学价值观,其灵魂是大学的传统和精神,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水平、学校品位和个性是大学文化的象征,因此大学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和高端文化。大学文化“因饱蘸了文明史,所以具有震撼力;因饱含民族精神,所以颇具传承力;因有人文主义,所以颇具魅力”。所以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二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以独有的文化推动力对社会文化进行示范和引导。由于“大学师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晴雨表,最先感受人类社会以及宇宙空间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变化”。大学师生活跃的思维,不断推出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成果,从而为社会进步提供文化范例,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发生重要转折时,常常由大学提供文化先导。大学总是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培育与创新。大学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每所大学都汇聚了数以百计乃至数以千计的教授、副教授,同时还汇聚了数以千计乃至数以万计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以及思想沟通,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不断产生。人才基础、思想基础、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使大学成了最容易培育和创新文化的场所。大学培育和创新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持久的精神展现,是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所说:“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斯坦福大学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和教师创业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全世界的称赞,创新与创业已经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一种重要文化。“从斯坦福走出的学生企业家,把尊重知识、创新与创业精神带到硅谷的每个角落,使硅谷形成了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及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斯坦福培育和创新文化的作用是大学培育和创新文化职能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三、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有效发挥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其三是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四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大学在这四个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和推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引领文化的基本职能,大学必须强化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必须加强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必须全面发挥引领文化的综合效用。
       1.强化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
       强化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尽管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大学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但是明确提出引领文化是大学蕴含于三大职能之中、又高于三大职能之上的基本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大学应该始终明白,全部教育活动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文化熏陶。科学研究中对人文社会的研究与传播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传播实际上是对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化服务,大学向社会输出的服务是具有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和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成果,是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信号、旗帜和号角。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不仅仅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且成为更为广泛地增进人们的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综合化、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因此,大学必须强化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这是大学发挥引领文化职能的思想基础。
       强化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要强化人才培养中的文化熏陶,注重大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注重大学生文化传承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强化大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推广,尤其是要注重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运用。即便是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也要有意识总结提炼蕴含其中的文化现象,同时运用文化的效用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要强化大学的文化中心意识,尤其是要树立强烈的传播意识,把大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宣传者和推广者。要树立强烈的文化交流意识,把大学作为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主要桥梁。要树立强烈的文化研究意识,把大学作为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研究的主力军。要树立强烈的文化创新意识,把大学作为文化更新、文化发展和新文化产生的主要创造者。还要强化大学的文化导向意识,大学要始终走在社会各种阶层各种组织和各种机构的最前列,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和文化的制高点,倡导和带领时代文化的发展走势,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2.加强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
       引领文化的职能,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要发挥引领文化的职能,首先必须有文化而且要有健康的文化,“没有大学文化建设就没有大学,离开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的一切职能都难以实现”。当然,由于大学文化的优劣程度不同,则会起到绝然不同的作用,“大学文化既可以有改善、发展、塑造人的作用,又可以产生压抑、扭曲、扼制人的作用”。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对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号召作用,对人才培养具有现实的、潜在的和长远的影响,对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大学文化出了问题,那么大学不仅不能担负起引领文化的作用,而且还会深刻影响三大职能的发挥成效。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在发挥大学引领文化职能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深刻认识大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建设大学文化的自觉性,要着力研究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大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体现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创造性。其三,大学文化建设要重视加强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和探索这些规律,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建设导向。其四,大学文化建设要格调高雅,超越世俗,体现其特有的超越性。要百花齐放,兼容并蓄,体现开放性。要突出重点,个性鲜明,体现独特性。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体现创新性。要交叉渗透,博采众长,体现综合性。其五,大学文化建设要建立多种机制,包括综合机制、全员机制、长效机制等,有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3.全面发挥大学引领文化的综合效用
       全面发挥大学引领文化的基本职能,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既有认识和观念层面的问题,也有途径和渠道层面的问题,还有方式和方法层面的问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科技发展极速化、经济发展全球化、文化交融多元化的格局下,中国文化大发展将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国际国内平台上向前推进,这也为大学发挥引领文化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综合发挥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是大学必须认真研究的时代课题。
       全面发挥大学引领文化的基本职能,除了大学要强化引领文化的职能意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之外,大学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文化领航工作。“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但是,对于什么是优秀的文化、什么是先进的文化、什么是新文化的萌芽等,大学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未来走势,并不失时机地引导社会文化发展,发挥其特有的领航作用。二是做好集中整理与鉴别提炼工作。大学在文化发掘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研究的实力,如何对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要素进行集中、整理、鉴别、提炼,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要选择好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建立好机制,组织好队伍,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文化研究的投入,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发挥其在引领文化中的权威作用。三是做好文化创新工作。文化创新未必都来自大学,但是大学的文化创新比任何其它机构都更有优势更具影响力。文化创新是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最高价值体现,大学必须承担起社会文化创新的重任。为此,大学要营造创新的环境,鼓励教师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创新的精神和理念,把创新的精神和理念贯穿于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用创新的精神推动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四是做好文化服务工作。社会文化大发展需要广泛的文化服务作支撑,大学可以通过诸多方式如文化研究、文化咨询、文化普及、文化交流,诸多领域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科技文化等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大学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范围极其广泛,方式方法和渠道途径多种多样,大学应当以更加宽广的思路,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 党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