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学研究]大学边界的形成与功能: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刘广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根据组织社会学理论,大学边界是大学的三个核心指标——行动者、活动和关系在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校院文化机制作用下。由“三大主体”设置的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线。大学边界具有维持功能、筛选功能、符号功能和协调功能。
       关键词:大学边界;功能;组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3-0104-04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讲,组织边界表征着组织的形象与特征,边界的重置本质上就是一种组织创新。“对于边界问题的兴趣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的又一次研究热潮”。当前,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边界同样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会。为了使大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强大学应对环境的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也应该从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的边界。
       一、组织社会学关于组织边界的理论
       1.权变理论。由劳伦斯和骆奇提出。权变理论有一个倾向性假设,即一旦组织的内在特征与其环境要求达到最佳匹配,那么组织就能最好地适应环境。该理论认为,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组织环境条件的不同,会直接导致组织的技术、规模和目标的不同,并因此会导致组织形式和组织边界的不同。组织边界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分界线。组织的结构因环境、技术、目标的条件不同而变,如果环境条件变了,组织结构也应该相应变化,组织的边界也会随之而变化。
       2.交易成本理论。科斯最早提出了有关交易成本的基本思想。这一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者是威廉姆森。他在1985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理论框架。交易成本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市场和组织之间的选择随交易成本而变化。当通过组织实现某种交易成本过高时,组织就会收缩边界,用市场形式来完成这种交易;反之亦然,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组织会扩展边界,把这种交易活动内在化,即变成组织内部的一个问题。追逐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效率规律决定了不同组织形式和行为的选择,决定着组织边界的设置。
       3.资源依附理论。费弗尔和塞尔兹尼克把边界描绘成一个组织终止的地方和该组织所处的环境开始的地方。该理论提出了组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两大策略:缓冲策略和桥梁策略。“资源依附学派深深地扎根于开放系统框架,认为如果不了解组织运作的环境,我们就根本无法了解其结构或行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其外在单位的依赖性,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则决定组织依赖性的本质和范围。”
       4.新制度理论。制度理论强调组织是开放系统,但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并不只是理性的或效率的因素。早期将制度理论应用于组织研究的学者们针对非理性或合法性问题,探讨了组织结构的理性解释,梅耶和罗文的研究标志着新制度理论的产生。新制度理论认为,对于组织,需要关注的是制度和理性环境,而不是技术环境。制度规范提供了效率标准得以建构的环境和框架。新制度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第一,它从制度环境的影响来认识组织行为和组织现象,认为制度化组织是基于对外界制度环境的反应而产生的组织形式和做法。第二,制度化组织的结构和它的实际运作常常是相分离的,因为组织要应付制度环境对它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会派生出许多貌似无用的东西,即与组织内部、技术核心没有直接关系的形式和做法,以应付制度环境的压力。因此组织的制度化结构和它的实际运行可能是相分离的。第三,它认为组织边界形成的重要的机制是合法性机制,即某些主体、活动、关系到底是属于组织边界内还是组织边界外,往往是由广义制度规定的合法性决定的。
       5.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长期以来被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用来研究人际关系,但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它被用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立足于怀特等人的基础性工作,学者们着手提出了适合于研究组织网络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在组织间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结构主义的课题和研究方向。但是,这些研究在理论上没有更大的突破,很快就陷入研究手段的技术细节,与社会学的主流研究缺少对话。格拉诺维特在1985年提出“内嵌性”理论,重新将社会网络理论的思路引入到社会学主流的研究中。科尔曼1986年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网络研究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学派在组织学领域的发展得到博特《结构洞》一书的大力推动,成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依据社会网络“关系”来界定组织边界,提出可以将系统边界置于互动网络的“某些薄弱位置”。
       在这五大理论中,产权交易理论关注的是组织的效率,权变理论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和谐,资源依附理论关注组织相互之间的依附关系,新制度理论关注组织的合法性基础,社会网络理论关注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理论关注点的不同,必然会带来组织边界界定上的不同。罗曼、马斯登和普伦斯基把这些组织边界界定的方法分为两种:唯实论和唯名论。在唯实论方法中,研究者“站在行动者的立场上定义系统的边界”;在唯名论方法中,“分析者自觉地构建自己的概念框架来分析服务”。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研究者还必须确定边界界定的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组织边界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分界线,这些分界线可由组织中的行动者、组织的活动、组织的关系及组织的内外制度来表征。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中的行动者、组织的活动、组织的关系及组织的内外制度来分析、界定组织边界。
       二、大学边界的形成
       根据组织社会学理论,大学边界是大学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线。根据设置主体的不同,大学边界的设置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自设型”大学边界,这类边界是大学自身根据对“大学观”的理解,确定大学应该从事哪些活动、由哪些人从事这些活动、为了完成这些活动应该和哪些组织建立关系,以及应该遵守哪些制度的一系列规定。不同的大学以及同一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些规定可能是不同的,也即是说,大学边界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第二,“外设型”大学边界,这类边界是由大学外部的政府、组织和个人给大学设置的边界。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的,这类大学边界是由政府强制性法律规定的,如政府规定大学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一类是象征性的,这类大学边界主要是大学外部环境中的人与组织对大学的目的性认识,也可以说是大学的心理边界。第三,“契约型”大学边界,它是大学与大学外部环境之间的组织和个人就合作而达成的协议而形成的分界线。
       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我们可以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在组织边界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来分析大学边
       界的形成。比如,依据大学边界形成的“三大主体”和“三项指标”,会形成以下三种类型的大学边界。第一,“行动者型”大学边界,这类边界是根据大学中的行动者特征、行动者资格标准、行动者身份认同等控制要素而设置的大学边界。“行动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大学的行动者主要是指大学的教职工和学生。从广义上讲,大学的行动者还包括所有与大学发展有关的“利益相关者”。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上来界定大学边界,大学中的行动者都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大学的边界也因行动者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关系型”大学边界,这类边界是根据大学与外部环境中要素的“关系”互动频率、沟通方式等特征而设置的大学边界。大学要生存,必须与外部环境要素发生“关系”,必须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美国社会学家珍妮·巴兰坦说过:“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环境压力来自政府、法院、教师组织、出版公司、教堂、社区、家长和其他利益群体。不理解它们的环境,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机构一直在为生存而奋斗。而环境中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某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决策和变革。”这段话虽然讲的是高等教育,对大学来讲,这段话同样适用。大学与这些“环境”关系的强弱,决定着大学边界的位置。第三,“活动型”大学边界,这类边界是根据大学“活动”的目的、任务和职能而设置的大学边界。大学的“活动”是大学为了实现高等院校的职能所从事的所有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成立以前,大学的主要活动是“培养人才”。柏林大学成立以后,大学的活动扩展为两个:“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随着1862年美国莫雷尔法案的实施,“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第三个活动。可以说,每一次大学“活动”的增加,都是大学边界的扩张。
       大学边界形成的“三大主体”和“三项指标”提供了理解大学边界的多维视角,虽然通过这些视角形成的大学边界,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但正是这种不一致,为我们全面理解大学这一特殊组织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为我们识读大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丰富了我们对大学的理解。正如组织社会学家斯格特所言:“一些社会学家已经建议并试图证明将它们视为相互补充的视角的价值——每一种视角对于更充分地理解复杂的组织领域都是必要的。”
       但是,大学边界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一定机制作用下形成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在分析边界设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时,提出了两种机制: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大多是强调效率机制,而制度化的组织则是合法性机制的产物。这两种机制对实际生活中的组织行为提出了各种预测。在有些地方它们的预测是一样的,在有些地方预测是不一样的。”在分析大学边界的形成机制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院校的文化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决定消费者行为和组织行为的一个基本因果机制就是效率机制。在生产领域效率机制的基本含义就是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虽然经济学家研究了效率的各种使用条件,但效率机制却始终影响着组织的设计和组织边界的设置。大学同样受这一机制影响,如在我国大学中进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可以说就是一种效率机制作用的结果。
       组织不仅仅是技术需要的产物,同时也是制度环境的产物,是制度化的组织。组织的制度化过程即组织或个人不断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的过程。如果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的危机,从而为组织今后的发展造成障碍。“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合法性机制可以在多种层面发生作用。”“合法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法性机制包括模仿机制、强迫性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模仿机制是促使组织模仿相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的力量。强迫机制是强迫组织遵守制度的力量。而社会规范机制是迫使组织遵从社会规范的力量。大学组织结构的相似性,正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从合法性机制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大学边界的设置并不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设计的,在大学边界的设置过程中,合法性机制起着很大的作用。
       院校文化是由个别大学和学院产生的并依附于它们的文化。院校文化产生完整的意识形态,“完整的意识形态构成了道德资本,这是院校健康发展的附加源泉。”院校文化“也是联接外部世界、疏通资源流动的桥梁”。院校文化机制就是大学因自身的内部文化而产生的一种主动作为的力量。各个大学在组织结构趋同的同时,又保持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原因就是各个院校文化机制的力量和特征的不同。例如,威斯康星大学因为“威斯康星思想”而闻名,也因“威斯康星思想”的指导而使威斯康星大学由一个“赠地学院”变为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沃里克大学因为其独特的“创业文化”而名扬天下,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里,由一个普通的“草坪大学”,一跃成为“英国最受人欢迎的大学之一”。这两所大学的发展可以说是院校文化机制作用的典范。
       大学边界形成的效率机制确保大学的组织形式、工作效率和大学的发展速度;合法性机制确保大学得到社会的认可;文化机制确保大学的本质特质。如果把大学比做一个生物体的话,效率机制确保大学的发展速度,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文化机制确保大学的遗传基因不发生大的变异;而合法性机制确保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的边界就是大学与其外部环境的分界线,这些分界线通过“三大主体”和“三项指标”、运用“三大机制”而形成。我们既可以通过一个视角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也可以通过多个视角来进行全面分析,目的就是增加我们对大学的理解。
       三、大学边界的功能
       通过对大学边界形成机制的分析和观察,总体上可以得出大学边界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1.维持功能。大学是一个学术性组织,这种学术性组织具有如下组织特征:“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指目的和手段都含糊不清、缺乏联系的局面;“垃圾箱情景”,指计划、问题和解决办法混杂在一起的状况;“行动场”,与足球场很像,每一边都排列着球门(目标);“愚笨技术”,与传统的“理性”技术相对立,认为目的往往不是先于行动,行动既不必服务于目的也不必首尾一致,直觉、传统和信念才是重要的选择基础。“个人和组织有时需要做些说不出有什么好理由的事情。他们需要先行动后思考”。“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均说明,大学委实有着与一般企业组织、公共组织等不同的特征,大学必须按自身的本质规律来运行。所以大学必须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维持着大学的三个基本学术原则:学术自由;大学的学术自治与国家要求相协调的关系;大学
       的学术中立与大学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的相协调的关系。这个边界同时确保大学三项基本职能的实现: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大学边界在本质上就变为一个对内维持秩序、对外发挥保护作用的设计。大学边界设置体现着大学、社会和各类组织与个人对“大学”的理解,实际上大学边界是“大学观”的实践方式。
       2.筛选功能。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在其《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结论:“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美国加州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克拉克·克尔也认为:“现代美国多元化巨型大学为什么能够存在呢?历史是一个答案。同周围社会环境的一致是另一个答案。”现代组织理论从组织的角度论证了大学要得到发展,必须对外环境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这种适应包括:大学与外界环境进行合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与渗透,并且这种交换与渗透必然是有筛选的,否则大学的本质特征将不复存在。大学的边界就起到这种对交换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筛选的功能。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院校文化机制使大学边界的筛选功能得以实现。通过大学边界的筛选,大学可以获得自己发展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获得发展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克服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大学竞争力和大学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组织的对外边界不是被视为一个容器壁,而是更像交互地带可渗透的一层膜。”
       3.符号功能。边界是组织的一种“符号”,它标志着组织的形象、特征与功能。通过对大学边界形成的“三大主体”、“三项指标”和“三大机制”的分析,可以判断一所大学的开放性、包容性,可以判断一所大学的实力和潜力。例如,通过“行动者”视角,可以分析一所大学的人员组成,从中看到一所大学的实力和开放性。比如,北京大学40%的教师是从海外聘任的(其中既包括长期工作者,也包括短期的访问学者)。从“行动者”的角度看,北京大学的边界是向外延伸的。从其他视角,同样可以分析一所大学的特性和形象。
       4.协调功能。大学的边界是通过“三大主体”、“三项指标”,在“三大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边界束。在这种“边界束”中,很多边界就是大学与其环境中的组织发生关系的界面。这种界面起着协调大学与其它组织关系的功能。这在管理学中,被称做界面管理。大学边界具有协调大学与其它组织之间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可以克服大学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大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
       (责任编辑 乔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