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承诺
作者:余金成 马武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社会主义事业对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体现着这一立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与社会主义政治承诺的统一,须明确或解决三个问题:从理论前提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规律;从价值目标上,社会主义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应扩大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从战略思路上,社会主义事业需逐步把坚持公有制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精神生产领域,把坚持共同富裕目标从劳动力使用领域扩展到劳动力生产领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承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2—0016—05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的选择迅速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时,与此伴生的贫富分化现象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社会主义是把“无产阶级解放”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如何在“部分先富”的条件下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事业兑现这一政治承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意义,重新确认无产阶级解放的客观过程,合理判断现时代条件下“共同富裕”的实践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与人类解放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凡思想家皆有立场问题。立场不仅决定了主体看问题的角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思考方向和对相关信息取舍的尺度。立场是思想的第一个信息,也是最基本的信息。主体间的差别决定了不同主体选择的不同,虽然这种选择在事物进一步发展中往往被证明具有某种片面性,但舍此却无法选择。从本质上说,正确的选择是能够体现事物客观发展趋势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是达到全面——如果把全面理解为对象性质的确定性的话——的唯一途径。它虽然是从静止或孤立意义上判断对象,但却确定对象已具备了全面性。逻辑通常在这种时候才能派上用场,才能在确定性存在的一步步展开中得出有助于实践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是因为无产阶级解放能够解决现实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封建制度刚刚完成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阶段。18世纪启蒙主义理论家针对封建主义弊端提出资本主义将体现“自由、平等、博爱”原则,但新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出现了经济危机,导致阶级斗争激化。空想理论家提出“公有制社会”药方救世,但苦于找不到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社会主义者,并开始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的。他们通过欧洲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阶级斗争发现了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找到了从政治上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途径。这样,马克思主义不仅承接了启蒙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遗产,而且成功地破解了他们留下的难题,使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具备了实现的逻辑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就成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理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首先需要把社会发展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需要把生产力发展归结为生产资料的发展。生产资料技术水平的变化,就是马克思所谓“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与上述原则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解放的期待在大机器生产方式中得到了展示:大机器生产不仅解决了社会生产力的效率问题,而且因淡化了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别解决了生产关系中的公平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提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就是强调消灭阶级需要人类生产具备特定水平。大机器生产方式由于即使推翻资本主义成为需要,又使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可能,显然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至此,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所有基本问题都已经有了答案。
       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实际上成为解读唯物史观的密码: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成为人类历史文化集大成者,是积淀科学技术的载体;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关系的性质。而正是这样一种既决定生产力又决定生产关系的东西,具有典型的物质形态:人类既创造了它,又不得不受它的支配;它源于人类又高于人类;它在历史中形成又决定着历史。可以说,生产资料在整个唯物史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理解这个宏大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
       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实际上成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标志。马克思让大机器生产方式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所代表的庞大生产力已经为私有制生产关系容纳不下——经济危机就是证据;另一方面,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将为理想社会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问题在于,历史进程大大超出了理论预测: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前,无产阶级自身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同时认为无产阶级解放就是全人类解放,所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也是人类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本来意义的无产阶级是指第二产业领域的雇佣劳动者:他们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处在社会的底层,是社会存在剥削、压迫乃至不平等现象的最后标志。它的解放是人类实现完全平等的标志。反过来说,只要社会还存在不平等的阶级、群体或集团,无产阶级解放就没有完成。由此衍生了无产阶级概念的广义理解,它泛指社会中所有处在弱势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分工集团。
       在当代,随着第一、二产业的萎缩,社会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很难再用传统无产阶级概念来指称社会的底层阶级了。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物质生产资料的“有”、“无”不再是决定利益地位的唯一要素;另一方面,即便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产”的概念也不仅是指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更是指其使用权。无产阶级的衍生概念应该能够反映现时代的弱势群体情况,它可以是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工人、农民,也可以是指以简单脑力劳动支出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
       无产阶级概念的演化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如果只承认无产阶级概念的本义,只能把目光局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如果同时承认无产阶级概念的衍生解释,则可以把目光拓展到资本主义的当代。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既是捍卫无产阶级利益的学说,又是主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学说,它是通过后者来实现前者的。
       马克思主义需要捍卫无产阶级利益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引起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命运的原因,无产阶级命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和
       捍卫无产阶级利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针对的是同一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不应孤立认识马克思主义立场选择的理论价值,而应该从它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去予以判断。如果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抓住了社会运行中强者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抓住的虽是弱者却认为他马上就要变成强者——无产阶级革命将改变一切——的作用。当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变化,进而无产阶级命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实际上表达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具有厚重的人文背景,是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一直坚持的发展趋势。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的现阶段,客观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关系组织原则,即以平等性为主原则和以层级性为主的原则。
       所谓平等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任何一种生产岗位都是需要的,都构成了社会总劳动的必要环节;这些岗位之间无法彼此替代,其平等性就是对社会分工中不同岗位共同具有的这种不可或缺性的承认。显然,分工岗位的平等性派生出了劳动者之间的平等性。人们为了稳定和巩固已经形成的社会关系,必须坚持这种平等性原则,并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体现出来,否则就影响到人类整体的发展。
       所谓层级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同生产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需要的能力不同,客观上呈现为不等同的层次(就管理关系的科层而言)和级别(就能力水平的等级而言):有的是管理者,有的被管理者;有的是体力劳动,有的是脑力劳动;有的岗位需要复杂技能,需要较长时间训练和较高成本投入,有的岗位只用简单技能,只需较短时间培训和较少成本投入。其层级性就是社会分工中的这种差异性。分工岗位的层级性派生出了劳动者之间的层级性。为了激励劳动者各尽所能,必须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体现这种层级性原则,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生产的发展。
       不难看出,无论平等性还是层级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然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也存在着以层级性趋势为主向以平等性趋势为主的转化。层级性形成的生存压力,迫使人们为了上升至新的层级或保住现有层级而努力。这种需求随着人类社会财富的逐步积累,将得到越来越充分的满足:不同层级之间的能力差别将日益缩小,人们实现平等性的条件将越来越具备。
       这种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们对这种矛盾运动的认识,通常不在于用一种趋势否定另一种趋势,而在于准确判断二者的主辅关系,在于及时发现这种主辅关系互换位置的时机。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进步思想史的传统,即通过提升弱者的地位来推动人类整体的进步;它迫使强者必须不断开拓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不是依靠压制弱者去保持优越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对弱势群体利益的承诺
       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站在弱势群体立场只做道德化解释,即不能归结为一种善良愿望或某种同情心,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管理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所逐渐廓清出来的规律性选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在所有自然力中,只有人能够利用其它自然力因而成为最强大的自然力;人与人的合作就成为人对自然力利用的最高形式。就此而言,弱势群体仍然属于所有自然力中最容易开发的资源,对其扶助能够壮大人类整体实力,提高其作为一个生命物种面对自然界的能力。
       然而,人际合作需要条件。从历史进程看,人们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组织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发展水平。
       一般说来,人类组织化程度取决于:形成普遍理解的共同利益目标——不仅需要历史文化的某种认同,而且能够展示为现实发展的产业结构方式;形成普遍认同的管理原则及能力——即保证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具备形成上述格局的基础条件,例如,共同的民族背景、文化和心理条件——这是保持较低管理成本的需要。
       显然,三项基本条件都在不断变化,一方面,人类所能形成的社会关系规模,或者更准确些说,所能真正进入的社会关系,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类共同体内部对弱势群体所能关注的范围和程度,在不同时期同样是不同的。
       其二,在所有生命物种之中,只有人类才能构成对自身的真正威胁,因为人是唯一通过外部文化积累优化自身生命存在因而取得加速度发展能力的物种,也是唯一可能由于内部对抗导致自身安全问题的物种。人类对弱势群体的扶助能够消解内部对抗,提高自身生命安全的系数。
       迄今为止,人类内部竞争始终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途径,它客观上形成了以利益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利益差距有多大,推动就有多大。但是,制约这种方式的滥用同样是一种客观需要。
       首先,人类内部竞争是一种能力对抗,其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成本考量。到目前为止,人类采取了暴力——经济力——信息力三种对抗方式。
       暴力方式表现为消灭人身存在或限制人身自由。人类早期由于匮乏状态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往往采取这种方式。但是,该方式往往激起同样的暴力回应。双方一旦进入兵连祸接的胶着状态,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事实上,这种方式虽然人类至今仍在采用,但却越来越少;因为,人类越发展,这种方式的成本就越高。
       经济力方式通常是以产品价值量来显示劳动者的能力水平。从本质上说,这种方式使人类内部的大比拼避免了身体接触,要比暴力方式文明多了。它更经典地体现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智力特点。
       信息力方式是指精神产品对人类生命过程发挥积极影响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淡化了人类内部竞争的含义:一方面,精神产品本质上不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另一方面,不同信息的组合及选择往往不具备可比性。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也会逐步接受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
       其次,人类内部对抗归根结底是利益对抗,与资源匮乏状态有关。一旦资源丰裕程度得到发展,有可能不再需要这种对抗方式。从逻辑上说,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资源匮乏现象,但精神资源所具有的无限性则可能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马克思不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而且是依靠无产阶级的。在他看来,无产阶级革命将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运用这个专政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再实现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至此,大机器所具备的强大生产力将得到充分利用,人们从此告别匮乏状态,理想社会得以实现。马克思解放无产阶级的蓝图是:只要人类走出温饱线的束缚,就可以提出社会平等问题;而蒸汽机生产方式提供了达到这一点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天然是理论的。因为它是在描绘一种经历了过程之后的前景。问题在于,如果把这个过程理解成很长,变成了需要经历数代人甚至更长岁月才能实现的理想,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更好地解决自身的严谨性问题。如果若干代活着的人都不能看到他们为之奋斗的成果,要坚持这种理
       想,除了虔诚的信仰可以办到之外,剩下的就是高尚的道德要求了。这种格局客观上使社会主义实践变成了一种道德化运动。在这方面,列宁、毛泽东不由自主地把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向道德化方向转移,应该说不是偶然的。
       至于马克思,他对社会主义的立即实现抱有乐观态度,没有认为若干代人做出自己的牺牲只能实现自己根本看不到的目标。让社会主义变得难以理解的是以后发生的事:社会主义没有如所期待的那样发生在先进国家,而是在落后国家出现,这为人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拉长社会主义实现的时间提供了条件,从那时起,社会主义变成了一个遥远的目标,并且,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这个目标更加遥遥无期了。可虑的是,这为一些人解释并接受社会主义的不美好提供了口实。反正将来是美好的,现在不美好是达到将来美好必须付出的代价。一些社会主义者心安理得地对自己承诺要维护的劳动者的利益麻木不仁。
       然而,社会主义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它必须是现实的。这是自由主义挑战社会主义所引发的启迪。人们在现代资本主义不断提升的物质利益冲击下,已经无法像昔日那样用旧社会的残酷来映衬新社会的合理,新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具有现实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生命价值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权利要求一代人为另一代人做出牺牲。把这个事情搞复杂的不是马克思,而是后人照搬马克思,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看做另类,强调原创理论才具有合法性,因此,让未来承载了实现平等的重担,而听任现实中各种不平等的存在。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体现在现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来积累财富,但政治权力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民生大计上,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要为每一场灾害、每一次疾病、每一间危房、每一天饥饿、每一回寒冷牵挂。
       为此,政治家必须对弱势群体有一个明确的承诺。因为,只有他们才最关心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现问题。他们是真正需要从社会主义理念中受惠的人。有能力的社会成员不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可以成为竞争中的取胜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利益。但其他的社会成员则不同,制度安排上的区别会影响到他们的命运。
       社会主义站在弱势群体利益立场上具有客观可能性:一方面,它通过市场经济准备了自身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通过改造市场经济体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现代知识经济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人类已经有可能在不损失或少损失既得利益前提下帮助他人,即通过复制先进思想方式提升人们的劳动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弱势群体的目的。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跳出资本主义市场文化的框架,拷问它关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绝对性;还必须跳出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的视野,使劳动问题的研究从活劳动与死劳动领域过渡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领域。
       从根本上说,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在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赢得发展需要张扬脑力劳动作用。一方面,不能同意资本主义把竞争失败完全归咎为个人不努力,从而独享发展好处的做法;另一方面,也不能同意传统社会主义完全无视脑力劳动者主导作用,以牺牲其利益换取社会平等的做法。这里需要强调三点:
       在现实考量中,肯定脑力劳动总是高于、强于体力劳动的劳动方式,它是剩余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对其利益上的激励将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在历史考量中,肯定体力劳动一直是脑力劳动的支撑,是它决定着后者的发展规模及水平,就劳动关系而言,体力劳动者付出了代价和牺牲,脑力劳动者应该做出一定的补偿。
       在发展展望上,肯定帮助体力劳动者正在成为人类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在当代,人类对资源的使用正在从物质形态转移到精神形态,开发精神生产资源的成本越来越低廉。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马克思的判断中,无产阶级是自己解放自己,这包含着两层意思:首先,无产阶级需要解放自己——因为它的社会处境悲惨,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必须通过解放自己来改变现状;其次,无产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如果它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就能做到这一点。现在,需要使无产阶级从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但这样一来,无产阶级就不能仅仅是自己解放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被解放的。这仍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无产阶级需要解放——因为它的社会地位低下,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其次,社会需要解放无产阶级来发展自身,它需要运用不断加大的资源投入促使这部分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历史已经“成熟”到了这个时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而且可能通过无产阶级解放来实现。
       当然,理论的全部任务在于说明这种“成熟”,就像当年马克思通过蒸汽机技术说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已经成熟一样。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客观上使教育成为基础性生产力;而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将历史性地改变无产阶级的面貌和地位。这意味着,第一,人类是以智力为先导来发展自身的,一部历史,就是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发展乃至最终取代体力劳动的历史;第二,历史上形成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对立,与特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人类此时还没有能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主要是受教育条件,只能运用竞争方式把这种条件提供给胜利者。 社会主义承担更新人类生产方式任务具有历史必然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其一,人类对理性的依赖使其发展方式总是体现出某种超前特点——人们先是从逻辑上认识了某种趋势,然后依据这种认识调整现实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运动作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能够在资本主义初期出现就是证据。而正是社会主义的存在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使资本主义不得不带有社会主义的影响和痕迹。但是,社会主义要完全取代资本主义,一方面只能是在后者的全部潜力发挥出来之后,包括它尽可能地吸纳了前者的长处;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在社会主义证明了自己是更好的生产方式之后,这往往需要它吸取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密切:它们在相互矛盾中的共生共存,客观上构成了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式;双方将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而资本主义最终向社会主义的转化,将使人类进入对双方实现超越的共产主义。
       其二,社会主义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与承诺,规定了它理性努力的基本方向。从历史上看,它是依靠无产阶级的支持才发展起来的。这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社会主义一旦脱离了对无产阶级利益的关注和维护,就无法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是第一个发现教育对无产阶级解放的价值的,虽然资本主义在实践中已经沿着这个方向走出很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将是对教育机制的自觉运用。而一旦它开始自
       觉运用教育机制,就会逐步形成对市场体制的改造。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取代将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教育。社会主义将通过动员国家资源营造出一种更大规模的教育。它不仅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也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二是市场。市场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竞争区别人们的能力,通过利益差别来激励各尽所能。其前提是人们的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别且不能各尽其力。而一旦这种能力差别及其相应的人生观差别被缩小,竞争的烈度就会大大减小,市场方式就将被扬弃。
       就此而言,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的主张是有道理的,但不应该是而且越来越不应该是仅仅坚持物质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的则是向坚持精神生产资料公有制方向发展k前者是对有形资产的剥夺,是财产权益的易手问题,需要通过暴力手段才能实现,往往以牺牲劳动生产率为代价;后者是对无形资产的共享,是财产权益的扩展问题,需要一定意识形态的背景,往往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以特定性质生产关系为标志,因而需要一定水平生产力为基础,但这一生产力正在呈现出精神生产力性质。生产力意味着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发展,这是无限的努力目标;精神生产力以社会关系为形式,一旦人类获得整体一致性,其精神生产关系就将达到最优化,理想社会目标就实现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物质生产方式意义上的比较,更应该是人口生产方式意义上的比较。人口生产包括自然性质的生命生产和文化性质的能力生产。资本主义认为,人们存在自然不同,运用竞争方式彰显这种不同将形成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因此,不把人口生产关系平等作为目标;社会主义认为,人类需要文化平等,不断提供促进文化平等的条件将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主动运用教育方式促进人口生产关系平等。
       关键问题是:第一,实现人际关系的平等归根结底体现在主体之间发展水平的接近上,而不是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上。第二,主体之间发展水平的接近,一方面需要社会接受每一种能力素质,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给它们平等的开发条件,而这只有在社会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办到。第三,社会要提升积累财富的水平必须运用市场方式推动人们各尽所能。
       事实上,市场体制是按照劳动能力分配的,既是按照劳动能力分配生产条件,又是按照劳动能力分配消费条件。前者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运用,后者则使这一过程具备了主体动力。这个判断要求重新解释剥削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所谓剥削,实际上是劳动能力强者对弱者的平等权利的剥夺。这种剥夺的合理性在于它使资源的配置与人们的能力状况是大体一致的,因而促进了人类整体的进步,其不合理性在于它使消费条件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弱者的发展。要从整体上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一个历史时机。马克思指出了存在着这么一个历史时机,尽管他过早地宣布了它的到来。
       人类能否在个体差别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平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为,个体之间的差别是天生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消除它们。所以,人类根本无法奢望彼此之间的平等状态。社会主义则认为,所谓平等,主要是权利平等,而只要能够做到义务平等,就能够体现权利平等。两种意识形态都不认为可以实现绝对的平等。但资本主义干脆不承认社会平等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则主张可以实现自由意义上的平等。
       对个人之间差别的认识可以形成两个基本判断:第一,这种差别导致了人们物质需要的多样性,增加了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形成在统一社会关系方面的难度。第二,这种差别扩大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范围,发展了他们多种领域的能力,在整体上增强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
       显然,人际差别的客观存在具有正反两种含义:一是阻碍人类发展的,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在现实中。两种趋势交互作用,形成另外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人类社会包容个人差别的能力越强,社会关系的规模越大。第二,人类社会关系的规模越大,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越强。
       如果说,社会关系的规模是人类进步的外在标志,那么,与自然界关系能力的增强就是内在标志。而推动二者的起点则是社会对个人差别的包容。
       所谓社会对个人差别的包容问题实际上是指个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条件问题。个人之间既存在先天的自然差别,又存在后天的社会差别,双方都会与个人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个人对他人的需要归根结底是对他人能力的一种需要,而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不一定是商品交换,可以不等价,可以不同时,还可以不同质。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是各方都拿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历史趋势看,人类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合力。人的理性发展不断宣示新的共同利益,把越来越多的人整合在一起。这同时意味着,在特定阶段人类能够整合的利益范围是一定的,即所包容个人利益差别的能力是一定的,因而人所能形成的社会关系规模也是一定的。人类能力越强,整合的利益范围就越大,包容的个人差别也越多,社会关系的规模也越大。
       正因为如此,真正的社会平等只能以此为前提,即所有的理想社会建构只能是运用某种方式包容这种差别。这就决定了所谓社会平等,实际是讲在差别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地位平等。这种平等是指平等地享受生命过程的权利,即每个人都拥有按照自身的需要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取得相关消费品的平等权利。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缺乏远见。它不认为社会关系可以超越个人差别这一关。它不懂得,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越来越承认个人差别的合理性,通过个人自由来体现社会平等。
       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失误在于它把问题简单化了。认为可以通过外在的条件改变就能够创造出社会平等的局面。它的眼界不过是满足既定消费条件下的各取所需——显然,温饱标准被理想化了。
       马克思从逻辑上预料到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人们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并且敏锐地察觉到应该通过改变无产阶级的命运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人来体现这一目标。但他却没有找到如何使无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人的真正途径。他误认为,可以单纯通过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改变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然后运用平等地实行劳动分工的办法来进一步改变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进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条件下,取得使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上述逻辑过程中,马克思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现实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分工,已经对劳动能力产生了特定的要求,因此,人们无法平等地实现分工领域的自由转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度运用了强行转移分工的方式,即让知识分子从事体力劳动,让工人农民管理上层建筑,结果付出了破坏社会生产力的代价。而只要社会分工地位无法改变,人们的经济地位就不能平等,一旦经济地位出现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就是空话。
       马克思忽略了社会分工岗位对劳动能力的依附性,客观原因主要是:在马克思时代,脑力劳动刚刚开始进入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人们对脑力劳动在发展物质生产方面正在显现的主导作用还缺乏历史的参照,更不可能获得脑力劳动才是人类劳动的本质体现的判断。人们的理性认识往往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而上述事实大大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同时,马克思所看到的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不过是人类历史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弱势群体在受到巨大压迫时对强势群体的抵抗,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历史进步作用在于迫使失衡的利益关系重新恢复平衡,使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合作能够继续下去。但是,如果认为这种性质的阶级斗争就是历史进步本身的基本动力,则有失客观。
       当然,事情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的误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人类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具有某种随机色彩,它构成了在总体方向上的某种跳跃、回流、盘旋,是人们主观对客观把握的一般途径。正因为如此,这种误读包含着巨大的历史感,隐藏有重要的信息,推动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历经百年不止,并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原因盖出于此。
       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就是其重大历史感的证据。人们对自身弱势部分命运的关注,虽然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但往往是从道德方面提出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把这种局面的改变同人类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性联系在一起,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启迪了人们,使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展示永久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前景。
       可以断言,迄今为止,无产阶级和它试图代表的人类都没有达到可以获得解放的发展水平,人类仍然需要在以不平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关系中走很长的路。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改革沉下心来发展这个条件,并率先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促进社会平等的机制。中国社会主义依靠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支持夺得政权,它不能转而不顾他们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和谐社会目标,是理想社会的现实化,是兑现社会主义事业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承诺,也是超越资本主义市场模式的开始。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