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国文学研究]论《到灯塔去》的象征艺术
作者:戴新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大量使用了象征艺术,塑造了众多的象征物象。这些物象,各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大海”象征桀骜不驯、凶险残暴的大自然,“灯塔”象征光明、真理和希望,“窗口”象征认知自我和世界的心灵之窗,“镜子”、“画布”和“颜色”等也各有象征意义。象征艺术的成功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意识流象征
       中图分类号:1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5-0136-03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也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她以卓越的才华、大胆的创新精神,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开创了小说艺术的新领域,将意识流小说创作推向巅峰,成为与乔伊斯、普鲁斯特、契诃夫、福克纳等人齐名的意识流文学大师。《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最重要的代表作,它充分展现了伍尔芙非凡的艺术功力,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这部小说的意识流手法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象征手法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到灯塔去》的象征物象,有大海、灯塔、窗口、颜色、画布、镜子等。这些物象,各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
       一、大海:象征桀骜不驯、凶险暴虐的大自然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但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与大自然就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大自然既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有时甚至是灭顶之灾。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威力无比的,人类是渺小而又脆弱的。人类是难以和大自然抗衡的,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作出让步。但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却对大自然产生了另一种认识,即认为大自然是人类可以驯服的良马,甚至是人类种花养草的花园,是收获粮食果蔬的良田。人类可以任意向它强加自己的意志,改造它、征服它、利用它。但是,伍尔芙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希翼,只不过是美好的神话,它从来都不受人类的愿望和理智所驱使;它不是人类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花园,而是桀骜不驯、凶险残暴、反复无常、深不可测的大海,就连人类中最强的智者,也不能不屈从于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在《到灯塔去》中,希布里特岛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而大海则成为大自然的象征。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正如大海中随风飘摇、渺小可怜的孤岛。大海虽然有时候也给岛上的居民带来清风雨露和丰富的海产,但那决不是它有意识的对人类的恩赐,而是它自己亘古不变的铁一般的法则。就连拉姆齐先生那样的人类智者,也只能像海浪拍击下的小鸟一样,“被大海吞噬在残崖破岩上”,悲哀地叹息“大海正吞噬我们脚下的土地,而人类竟一无所知”!在整部小说中,“大海”无论是仅指自身,还是象征大自然,都令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比威力和凶险残暴。大自然剥下了过去人类在想象中给它披上的温良面纱,露出了傲视人类、穷凶极恶的狰狞嘴脸。拉姆齐夫人每当感到“生活的东西十分可怕,敌意十足”时,她的心灵屏幕上便闪现出汹涌的海浪,回响起呼啸的海风,她便会不由自主地坚持要把所有的门关紧,而把所有的窗子打开——要把大自然的毁灭力量都阻挡在房子(象征人类文明)之外,而把新鲜空气(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所给予的各种滋养)放进来。
       大自然对人类的钳制是无所不在的。《到灯塔去》的第一句“是的,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便形象地暗示了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制约,就连人类日常的小事——到灯塔去——也得听从它的安排。随着小说的展开,读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自然就像一只巨大的牢笼,人类不过是其中的小鸟。作者把人类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象征为到灯塔的旅程。而这一旅程能否成功,仍决定于大自然——天气的好坏。作者把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经验象征为书籍,而书籍的存亡则取决于大自然——空气的干湿度和风的强度。作者把人类生存的环境象征为希布里特岛,而这一小岛的存亡仍取决于大自然——海浪的高低。天气时好时坏,不时地中断人类到灯塔去的旅程;潮湿的空气每时每刻都在侵蚀书页;海浪时落时涨,随时都可能把小岛吞没。人类对大自然的各种拼搏和抗争,都显得那样渺小无力——大自然只要高兴,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你毁灭。正如迈克纳布夫人所感受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不易的,也是不会舒适的,正如70年来她所感受的那样。她弯下腰,劳顿异常。她跪在床下,掸着木板上的灰尘,一边痛苦地呻吟,骨头也似乎嘎嘎作响,一边问自己:这一切(指人类的努力)还能持续多久?”
       然而,尽管大自然是凶险暴虐、残酷无情、威力无比的,尽管人类和大自然相比,是脆弱渺小、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毕竟是大自然中最高级的精灵,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挑战大自然、改造大自然、让大自然为我服务的理想和追求,是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的。而且这种理想和追求,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成功。书名《到灯塔去》就是这种理想和追求的象征,“灯塔”就象征着光明、真理、博爱和追求。
       二、灯塔:象征光明、真理、博爱和向往
       “灯塔”是贯穿全书的一个象征,具有十分深刻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到灯塔去”,就象征着人类挑战大自然、改造大自然,战胜时间、空间、艰险和死亡,去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精神的涅槃。
       对于书中的不同人物形象,“灯塔”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对男主人公拉姆齐先生来说,“灯塔”象征着真理、事业、人生目标和艰辛。他是哲学教授,剑桥型的知识分子,在40岁之前就到达了事业的巅峰。他是一位出色的学者,理想高远,工作勤奋,殚精竭虑,拼搏进取,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是人类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化身。他经常把自己想象成Scott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借灯塔之行,教育孩子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进取,力争上游,而不应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应该勇敢和坚持,敢于直面人生中的种种艰辛和苦难,而不应畏惧和退缩。“灯塔”成了他与家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成了他的精神象征。对于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象征着博爱。灯塔是博爱的,它将光辉无私地普照人间,给航海者带来光明和希望。拉姆齐夫人是博爱的,她不仅爱自己的亲人,也爱周围所有的人。她对丈夫的爱是博大的,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他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当拉姆齐先生需要鼓励和安慰时,她的爱便马上像喷泉一样涌出。她的爱时时把丈夫从孤独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使丈夫重新振作精神,与无情的大自然做艰苦的斗争。她对孩子的爱是博大的。在孩子的心中,她是一股“甘美肥沃的生命的泉水”,“使每个房间都充满生命”,使别人“心灵的空虚贫乏化为充实丰饶”,是一位“爱的天使”。对周围所有的人,她的爱都是博大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晚餐聚会中达到顶峰:在她的爱的感召下,莉丽意识到了爱的创造力,为她的艺术难
       题找到了答案;拉姆齐先生、坦斯勒先生和班克斯先生的争论变得融洽、和谐;敏塔和保罗愉快地确立了婚姻关系;就连一直躲避人类之爱、不愿与人交往的卡米科尔先生,也来到晚餐聚会上,与大家快乐地融为一体。所有的人,就像上帝的子民被上帝融为一体一样,都被拉姆齐夫人的博爱融为一体。对于拉姆齐夫妇的小儿子詹姆斯来说,灯塔的象征意义更是非同寻常:6岁时,灯塔对于他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旅游目的地,充满了神秘和神奇。能否到灯塔,意味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在小说的第三部分,詹姆斯终于驾驶船只,到达了他梦牵魂绕、向往已久的灯塔。父亲的一句赞美“干得好”,证明了他的实力和成熟。他终于由一个稚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因而,灯塔对于詹姆斯,象征着理想、向往和成熟。
       三、窗口:象征认知自我和世界的心灵之窗
       《到灯塔去》的第三个极富象征意义的物象是“窗口”。小说的第一部分标题就是“窗口”,叙述的是一个晚上的故事,但它却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正是通过这个窗口,我们了解了拉姆齐一家,了解了他们的客人,了解了他们一家想要去灯塔的计划。
       对于拉姆齐夫人来说,“‘窗口’象征着一面透视客观现实的镜子,是拉姆齐夫人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心灵之窗”。不论是在平常,还是在海风来I临时,拉姆齐夫人总是把门关上,而喜欢把窗子打开。作为母亲,她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抵御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干扰和侵犯。拉姆齐夫人不仅要从窗口观察世界,同时也通过窗口展示自己。独身女画家莉丽的画,就是她倚窗而坐的一瞬间。10年间,她在画布上的线条和色彩总是不够清晰,莉丽无法深入到她的心灵世界。而10年之后,窗子已经关上,门却打开了,她虽然已经去世,但却仍然活着,而且无处不在。莉丽终于明白了:窗口的拉姆齐夫人是她生命的一个凝聚点,“须从四面八方来观察那个女人,五十双眼睛还不够”。莉丽小姐终于灵感大发,一挥而就,画成了那幅拖延长达10年之久的油画。
       对于拉姆齐先生来说,“窗口”象征着理性原则和客观世界。在小说一开始,拉姆齐先生就透过窗子,冷冰冰地告诉小儿子詹姆斯:“明天天气晴不了!”无情地粉碎了詹姆斯盼望已久的去灯塔的希望。在只重客观事实、不顾主观感情的拉姆齐先生的眼里,只有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隔着一扇透明的窗子时,人们才有可能看到真实的“现实的本质”:“他(拉姆齐先生)说的是事实,永远是事实。他不会弄虚作假,他绝不歪曲事实,他也绝不会把一句刺耳的话说得婉转一点,去敷衍讨好任何人,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了,他们……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事实是不会让步的……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
       从所引片断可以看出,拉姆齐先生作为哲学教授,思维方式过度理性化。小说第一部分所描写的他的眼睛透过窗子一动不动地观察事物的神情,也明显地给了我们这样的暗示。他漠视人的主观感情,无情地挥舞理性和事实之剑,给幼小的詹姆斯和其他许多人都造成心灵的伤害。就连他自己,在看清客观事实的时候,内心深处也不免产生深深的失败感。过分看重客观事实,过分追求客观真理,使拉姆齐先生在精神上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和自怜。
       四、镜子、画布和颜色:各有寓意
       镜子,象征主观真实。镜子不像窗口那样渴望透明,梦想看清客观事实的本质,而是追求一种对内在真实的完美反映。小说第二部分“时光流逝”的第六章有这样一段描述:“在那些镜子里,在人们的心灵中,在那些不平静的池水中,云雾永远翻腾,形成了阴影,绮梦长存,不可能抗拒每只海鸥,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个男子和妇女,以及苍茫的大地本身。善良高奏凯歌,一派幸福气象,万物井然有序,也不可能抗拒这种极度的冲动。它到处徘徊,寻求某种绝对的善,某种强烈的结晶。它和人们熟知的快乐和德行漠不相关,它和家庭生活的程序全然不同,它是某种独一无二的、坚硬的、光芒四射的东西,就像沙砾中的一颗钻石,使它的持有者感到安心。”显然,如果窗子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真实,那么,镜子反映的就是一种主观真实,二者都象征着人们希图在自我认知和世界认知之间达到一种调和,形成统一和和谐。
       画布,象征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和谐共存。画家莉丽在对着画布绘画时,所看到的景色,“传递给她强有力的节奏”,“她正在失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她忘记了“她的姓名、人格、外貌”,而“不断地从她的内心深处涌现出的各种景象、姓名、言论、记忆和概念”洒满了整个画布。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画布上水乳交融,和谐共存。主宰画布的不是外部的景色,而是它们所传递的节奏;不是个体的姓名和人格,而是内心深处涌动的记忆和概念。这种和谐共存,调和了世界与自我的矛盾,调和了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矛盾,使画家莉丽瞬间获得顿悟,拖延10年之久的油画一挥而就。
       颜色,则各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当莉丽因不能画成作品而充满烦恼时,她看到的颜色是“青紫和洁白”;在小说末尾得到灵感完成作品时,她看到灯塔“已经化为一片蓝色的朦朦雾霭”。莉丽是一位无私的画家,无私的象征颜色是蓝色。拉姆齐先生是一个自私者,当他眺望自己可望而不可求的目标时,那目标“在远处闪烁着红光”。自私的象征颜色是红色和褐色。介于二者之间的拉姆齐夫人,在莉丽的画布上,以“紫色的三角形”来代表。她的颜色是紫色,紫色象征着博爱与和谐。
       总之,伍尔芙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象征物象。这些象征物象,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奇妙的艺术效果。它彻底摒弃了现实主义小说用情节演绎主题的传统结构模式,以一种崭新的手法,开辟了小说形式的无限可能性,极大地拓宽了小说的审美功能,以诗歌的技巧阐释了小说关于艺术和人生的宏大主题。更可贵的是,伍尔芙以诗人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视角,通过象征物象来加深作品的内涵,拓宽作品的外延,借以探索自然、探索人生,揭示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读者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哲理性思考,在文学作品中,开辟了哲学的探索和表现空间。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久盛不衰、研究不止的深层原因吧!
       (责任编辑 乔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