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历史学研究]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
作者:赵凤玲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节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传统节日在近代发生了裂变,传统节日遭到空前的失落,外来节日或受外来节日影响产生的新的节日得到迅猛发展,究其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节日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也说明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文化浸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中国近代节日;演变;西学东渐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5-0099-04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根据德国学者阿斯曼的理论,所谓文化记忆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力,所回答的是文化认同性问题。它的内容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其传承方式可以分为仪式和文字。对中国而言,节日是最主要的庆典仪式,因此节日的变化最能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影响至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传统文化消失和传统节日淡化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传统节日很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节日文化,因此节日风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现在所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所增减,这是节日文化的特点使然。从历史上看,传统节日在当代遇到的窘境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主要形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节日在不断地弱化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外来节日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超越传统节日的可能。面对这种状况,国人的态度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有些人呼吁保护传统文化,更甚者提出抵制外来节日以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而更多的人则采取漠视的态度,听之任之。外来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并非始于现在,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世界一体化,其实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节日文化的西化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西化过程,剧变到现在才开始彰显出来。考察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和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是同步进行的,同时对今天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和正确对待西方节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节日的演化轨迹
       节日在近代中国的演化与西学东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学东渐并不是文化传播规律上的引进与吸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征服下的一种文化推销。从社会性质上讲,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开始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历程。同时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等也一并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甚至改变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向近代化演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节日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1840-1895年:近代节日演化的起步期
       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创痛最深的时期,对中国人的心灵来说也是创痛巨深的时期。在这之前,中国人还沉醉于“天朝大国”的骄虚美景中,不仅对外部世界不了解,甚至禁止人民了解外部世界。当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叩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人发现一向被我们鄙视的“夷狄”竟是如此的强悍,他们的“船坚利炮”斍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这些西方列强都是凭借手中的“船坚利炮”,在只有区区数万人的情况下横行中国大地,逼迫腐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攫取中国的各种权利。这一时期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天朝上国”“夷夏大防”的观念还很牢固,尽管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但在时人的心目中中国的落后只是器物不如人,我们的文化还是远胜于西人,因此学习西方只限于器物,即武器、机械等,文化的保守思想还非常浓厚,在思想文化层面传统文化仍占据主流。因此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谓当时思想界的共识。
       但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领事馆、开埠通商、传教、兴办教育、开矿等规模的扩大,在中国生活的西人越来越多,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也带人中国,能够给中国人民直接带来新鲜空气的就是节日习俗。尽管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城市、农村、沿海、内地还基本上延续自古传承下来的节庆习俗,但由于受到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中国的节日习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变异。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节日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节日娱乐性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强。如我们所熟知的欧洲的狂欢节、圣诞节、情人节、德国的啤酒节等,基本上都是民众的集体狂欢,鲜有宗教色彩,很少背负道德伦理的内容;但中国的节日却与之相反,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传统节日也受到影响,节日的娱乐活动开始受西方影响,渐渐兴盛起来。如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近代以前,一般的商人是不允许放灯的,但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清廷允许一般的商人在元宵节随意放灯,实行官民同乐。清明节,民间俗称鬼节,一般只是扫墓祭奠亡人,很少有娱乐活动;但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民问兴起了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之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近代节日演变的萌芽期,就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开始影响中国,特别是宗教节日。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内地传播,传教人数越来越多,基督教节日也开始在民间社会出现。尤其是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的“拜上帝教”,吸收西方的宗教节日并创立了六大新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正月十三的太兄升天节、二月初二的报爷节、二月二十二的登极节、三月初三的降节、七月二十七的东王升天节、九月初九的哥降节等,都带有西方宗教节日的色彩,也可以说是西方宗教节日的中国化,只不过称呼不同罢了。如登极节,其实就是西方的复活节。洪秀全之所以如此狂热地创办带有西方色彩的宗教节日,一则是宗教礼拜的需要,二则也是希图利用宗教节日的创办冲击封建迷信思想,革故鼎新,为农民政权服务。很可惜,太平天国创办的这些节日宗教色彩过于浓厚,除了在太平军中流行外,在民间鲜能推广。而在广大的农村,传统节日还是主流,人们对西方节日的认识还抱着拒绝的态度。这也说明,在中国近代化的起始阶段,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还很脆弱。
       此外,由于外国人在华增多,在内地设立领事馆、开采矿产、建立学校等,西方的一些习俗开始在内地延伸,西方节日随之也向中国渗透。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兴起,最主要的是西方人生活习俗使然,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开始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和西方人经常打交道的中国上层人士。这一时期开始进入中国的西方生活方式有赛马、西餐、西式点心、西式饮料、音乐会等。特别是西方的饮食习俗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出现,
       尤其是西餐馆的开设,更成为近代中国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1876年葛元煦游历上海,就看到在上海虹口一带设有西餐馆,不光西人进入,而且“华人间亦往食焉”。而在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西餐馆越来越多,而且名声也很大,诸如“品升楼”、“德义楼”等,虽然是中国名字,但专门从事“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像北京西餐馆的档次非常高,有“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这些西餐馆不全为外国人消费,中国人也有消费者;不仅平时有人去消费,而且在节日期间有不少人光顾。西方节日期间的生活消费品像面包、糖果、饼干、蛋糕、布丁、罐头等食品和洋酒,也在中国上市,不仅受到中国上层社会的青睐,而且也成为上流社会节日期间的馈赠礼品,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的礼品赠送。加之晚清时期维新派鼓吹革命、学习西方、提倡移风易俗,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向国际“接轨”,一些节日陋俗受到冲击,西方节日的“新俗”开始在中国社会蔓延。比如西式名片在中国的使用。近代以后西式名片传人中国,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行,特别是过新年,贺年者拿自己的名片投递,叫“投贴拜年”,一改中国传统拜年的繁琐礼仪,颇有新风。由于受到西方习俗的影响,一些维新派还照搬西方的一些做法,增添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新式节日。如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期间就积极倡导仿效西方增添一些有意义的新节日,他认为效法西方增添一些新的节日可以让国民“记已往,振现在,励将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建强国勇猛、进步、自立的气氛”,使中国节日内容和样式不断丰富多彩。从这一时期节日的演化可以看出,虽说总体上中国社会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节日习俗,保持着古朴多彩的风貌,但西方节日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社会,尽管这只是刚刚开始。
       2.1912-1919年:近代节日演化的多样化阶段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在这一时期,封建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西方的社会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加之国人对西方了解的加深,以及近代工业、近代教育、近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中国近代节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节日受到压制,另一方面西洋节日在中国遍地开花。在节日礼俗方面,西化的色彩越来越浓,相反传统节日的意味越来越淡,这也可能是中国传统节日衰落的开始。前已述及,在新年互拜时,投递西式名片拜年更加普遍,一改过去贺年拱手的习俗。节日期间的娱乐活动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相反传统的娱乐活动有所降温,比如民初政府对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不再提倡;而对于一些进步社团举办的田径比赛、球类比赛、戏剧以及各种新式游戏则比较关注,如青年会“于端阳会员闲暇之时举行运动游戏交谊大会,于该会操场以作永日之娱乐”。由于这一时期各大城市基本都有了发电厂,因此元宵节的花灯进入了“以电代烛时期”,而且还增加了花盆,三步一灯,五步一花,甚是壮观。由于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民俗对近代节日饮食民俗的影响日渐明显。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的宴会上洋酒已成为款待宾客的饮品;在一些大城市里,节日期间吃西餐也已经非常普遍,有些上层人士和市民在节日期间走出家门到洋人开办的西餐厅吃西餐,领略异国情调。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近代节日的变化还在于传统节日的式微和仿效西方设立富有纪念意义的新节日,开首创之议的是梁启超。1910年,梁启超就撰文呼吁改革历法,他在《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中就主张改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成立后,首先在历法上大胆改革,废除传统的阴历,改用阳历,以求和国际上的通行历法相一致。历法的改变,对于节日习俗的改革非常重大,除了原有的传统节日外,许多新的节日纷纷设立,特别是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活动。如1月1日是民国成立日、3月29日是革命先烈纪念日、5月9日为国耻日、清明节为植树节、10月10日是国庆节等。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巨变,节日习俗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广大民众而言依然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新的节日纷纷创建,节日的内涵大大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活动。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节日的多元化,西方节日或者新的节日已经在许多地区流行,开始冲击中国传统的节日。
       3.1919-1949年:近代节日的巨变阶段
       1919年以后是中国近代社会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不仅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形成了中国社会一支新的生力军,还在于五四以后,中国社会思潮发生大的碰撞,激进主义、保守主义思潮相互激荡,西方许多思想、思潮如雨后春笋进入中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中国的节日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节日习俗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节日一些落后的、封建的习俗遭到无情的冲击,如在一些地区旧式拜年的陋俗被禁止,甚至贴春联强调祥瑞的习俗也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革命标语式的春联,反封建、反迷信将许多传统节日的内容一并革掉。在农村,一些节日期间流行的民俗如社火、迎神赛会、朝圣进香等活动被一些新式娱乐活动所取代,如歌舞演出、扭秧歌等。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等变故,在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节日,而这些特定节日的出现基本上是外来的纪念性节日,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劳动节、十月革命节等。我们之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近代节日巨变的时期,是因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极大的冲击,引进并根据西方的节日创办了许多新的节日。
       这一时期,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极大的冷落,相反西方节日活动在一些大城市却很盛行。如果说在清末或民国初年,中国人在节日期间享受西方消费品还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的话,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一些大都市里,中国人已经习惯在节日或者平时到西式餐馆消费,并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号称“东方的巴黎”的上海,西化倾向越来越浓,西方国家流行的都能在上海见到踪迹。殴大卫在1934年曾这样描写上海:“大城市应该永远有世界大同之心,上海自然不会例外。一般的西方人倾向于认为上海是有些原始的,如果不说半开化的话,这个城市经常性的与手推车、平底船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相连。但令新来者吃惊的是,他们会看到最新款式的劳斯莱斯驶过南京路……游客一上埠,就会发现他们家乡的所有商品在上海的百货大楼里都有广告有销售。”何止这些,在上海等大都市里,人们的休闲与娱乐,不仅在节日里,更多地表现在平时的闲暇时间,像电影院、咖啡馆、剧院、舞厅、公园、跑马场等西式消费和休闲方式与中国传统的戏院、饭馆、茶馆一起构成了上海都市文化的主要部分,更成为
       人们节日生活的一部分。像咖啡馆、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更成为人们节日或者平时娱乐的场所,而这些场所明显是从西方学来的。“上海的第一次茶话舞会是首次把中国和西洋精英集合起来的文化事件,随着西洋舞的流行,它在小市民中也传播得越来越广,然后舞校出现了……1930年左右,有中国舞女的西洋舞厅开始在上海和中国的其他港口城市开张。”在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性的物质层面比起精神层面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纳,而中国人接受西洋生活方式基本上遵循这样的规律:“初则惊,继则异,再继则羡,后继则效。”
       近代节日的巨变,在这一时期完全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开始衰落,除了在广大的农村还坚守传统节日外,大城市中西洋节日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另一种倾向就是西方节日或受西方影响兴起了许多新的节日,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活动,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节日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巨变。
       二、近代节日演变的特点及思考
       节日在近代的演化,和近代文化、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化一样,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近代节日的演化与西学东渐紧密相连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开始的。可以说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巨变也因西方文化的侵入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也许西方的武力征服不能灭亡一个民族,但是其文化的渗透却能影响一个民族。近代以后,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并逐渐在各个层面影响中国,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信仰、风俗习惯等,中国近代节日的演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特别是随着中外交流的扩大、西方人在中国的增加,使西方的各种生活习俗不可避免地开始在中国流行,外国商品大量在中国倾销,促使中国节日饮品的西化,洋食品、洋酒、洋服在中国上层社会盛行。随着戊戌变法后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尤其是仿效西方节日而创设的新的节日,加速了中国近代节日的巨变。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都深受西化的影响,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与西学东渐密不可分。
       2.近代节日演化的不平衡性
       虽说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具体到近代节日的变化而言,西方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同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样,经历了由沿海扩散到内地的过程。沿海城市是开埠较早的地区,受外国的影响较深,因此对西方文化容易接受,诸如上海就是典型的受西方文化熏陶较深的城市,被西方探险家誉为“冒险家的乐园”、“东方的巴黎”。因此其近代化较早,近代化程度也较高,节日习俗受西方的影响也较深。而在内陆地区和农村,由于传统势力比较牢固,人们接触外界的东西很少,近代化程度较低,相应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较浅。近代节日的变化多集中于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而在广大的内陆地区较少受到影响,这就导致中国近代节日呈现出两面性,即西方节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生活娱乐方式,但同时传统节日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两者并行,构成中国近代节日的特色。
       3.传统节日日渐衰微,受外来节日影响的新的节日渐成中国节日的主流
       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和西方节日的强势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自鸦片战争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它的演变历程,它随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同程度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深浅而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民国成立以后,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势已经渐趋明显,反封建的结果是传统文化受到了连累,而作为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也受到牵连,中国传统的一些礼仪被认为是封建的而受到冲击,诸如磕头拜年、拱手作揖、请安、互道吉祥等用语和仪式,被冠以封建而被废除,代之以鞠躬礼,后又发展为握手礼等。最能展示民间文化特色的庙会也被禁止,而代之以歌舞演出等。传统在一层层被剥离,当传统节日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消失的时候,恐怕连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一步步的消失。当传统的文化记忆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消失的时候,而外来的节日或许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以近代化的视野来审视这个问题,破除封建给中国人带来的思想解放功不可没。西方节日的登陆给中国人精神生活带来了乐趣,这是毋庸讳言的,但同时也是在牺牲中国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带来的新气象,中国传统节日的消亡或者衰落,带给人们的是极大的遗憾。引进外来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相矛盾且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近代节日的演化或许对我们今天吸收外来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有一丝的借鉴。
       (责任编辑 陈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