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学研究]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学习途径研究(摘要)
作者:王战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使科技与创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增强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能力是确保竞争优势的长远战略;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着频繁的正式与非正式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其产出成果也以隐性知识为主要形式,目前我国企业隐性技术开发知识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能力不强:合作技术创新以隐性知识的学习、开发和创造为目标,企业必须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加大研发与人力资源投入,以增强其对隐性知识吸收的途径。
       关键词:合作技术创新;隐性知识;学习能力;吸收能力;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2—0090—04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科技与创新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作为战略,以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中国自加入WTO后,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中长期经济与科技发展计划,其中关键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开放的环境中,试图识别企业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比较困难的[1](P138—141),企业也不能或缺相应的能力精确地预测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而随着企业标杆计划、持续改善、业务外包、企业虚拟化的盛行和普及,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等,由单个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将被迅速学习和模仿,其赢利周期将大大缩短。因此,只有那些能够网络其他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创新,并能在产品市场上显示出及时、快速和灵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取得胜利[2](P509—533)。因此,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增强企业的合作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的快速变革,在极度复杂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再是简单独立的“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线性模型[3](P33—36),而是受组织、制度、管理、文化以及外部环境要素影响的一个有机创新系统,在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技术进展和市场需求之间都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并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广泛的网络化、灵活和定制性的反应以及持续技术创新。Kline和Rosenberg于1986年提出了链路一回路模型,将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与现有的知识技术存量和基础研究联系起来,同时考虑了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之间的反馈关系[4]。由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学科和理论逐渐趋于交叉整合,使得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综合化、集成化[5]。
       技术创新特别是持续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是,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处于技术创新的低层次阶段,即在研发管理上由科学家主导,其重点在于支持业务需求,并未将技术创新上升至战略的层次,还不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并在新知识与市场化的结合上面存在较大困难;我国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上,平均只占销售额比重的1.4%左右,其中大中小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78%、0.34%和0.37%[6](P33—36),而1997年全球企业R&D投资排行榜中,前十名的R&D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都在12%以上。另外在研究人员的比例上,我国与国外企业相比较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短期内要摆脱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与其他企业特别是国际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技术创新非常必要。在动态环境下,影响技术创新成功的环节和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目前我们对创新理论的把握还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在创新特别是合作技术创新的实践上,层次水平较低,缺乏战略性的合作技术创新项目,并且大多停留在技术引进、模仿和消化上面,企业隐性技术开发知识的学习、吸收、创新能力不强。
       二、合作技术创新中知识学习的隐性特征
       1.合作技术创新中共享信息的综合性和层次化
       在技术创新综合化、集成化的深入发展过程之中,技术创新的成功不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而且需要企业与外部合作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因此,在企业内部需要大量的跨部门、跨组织的资源协调工作,这就需要企业高层领导重视与充分授权,以及时地将合作技术创新的决策信息有效传递到研发、生产、市场以及营销等职能部门,并尽可能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合作技术创新的条件。在合作技术创新企业之间,需要企业在技术合作的战略目标、合作组织的管理方式、控制关系以及合作技术创新的收益分配等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进行多次的谈判、沟通与协调,努力形成从企业高层领导到基层技术开发人员共同的合作理念与行为规范。
       2.合作技术创新中创新效益的长期性和难以测量性
       合作技术创新主要以差异化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为中心,其创新成果多以技术专利、科技论文等形式来体现,这些技术专利的商品化、产业化并转化为市场效益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另有部分的合作技术创新成果以合作管理经验的提升、知识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增强、合作关系的改善、创新文化的融合与合作创新流程适应能力的增强等形式来体现。因此,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收益的问题,这不仅在收集、整理等结构化上面存在着困难,而且在知识的学习、传递与扩散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合作技术创新收益大小的衡量不能也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
       3.合作技术创新中共享信息的隐性化
       在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技术开发,其合作行为主要表现为在技术开发态度、价值观、技能、流程等方面正式与非正式的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这些知识的交流与合作多是感性和隐性的,对于这些感性的非标准化知识信息,无法形成明确的标准文件信息,而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长期的耳濡目染和亲身经历才能学习和掌握,并比显性知识能产生更多的知识信息。隐性知识在标准化和计算机存储和传输方面更存在困难,而有关研究也表明,在技术开发过程中,由于共享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标准化和感性的,因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技术开发环节效率的改进作用并不明显。
       综合以上分析,合作技术创新以隐性知识的学习、开发和创造为目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具有多层次性和系统性,合作过程中存在着频繁的正式与非正式隐
       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其产出成果也以隐性知识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对这些隐性知识的传播、共享、学习与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学习能力的增强途径
       1.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在动态、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任一企业既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不能完全从外部获得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能力与知识,而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培育专有异质性资源、核心能力及不可模仿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竞争所需要的持久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在合作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将外部知识的学习分为两个系统,即外部知识的识别、吸收系统和知识的内化、创新系统。企业外部知识的识别、吸收系统的构建,主要依赖于企业知识网络能力与合作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与合作能力,包括外部知识评价和知识转换两个子系统模块;外部知识的内化、创新系统则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技术开发能力和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能力,包括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企业内部知识激活两个子系统模块(图1)。
       
       2.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学习吸收能力增强途径
       (1)评价合作伙伴隐性知识学习强度
       本文从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差异性与依赖性、开放性与独立性等方面的动态平衡两个方面,讨论合作伙伴之间隐性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强度。
       当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中的某些知识时,在合作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对合作伙伴较强的依赖性,其学习意愿的真实性就越强,学习态度、行为与思维就越积极。但是并不是依赖性越强越好,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还取决于相互依赖性的平衡性[7]和“技术势差”[8](P31—32)的大小,依赖性的平衡性是保持合作关系稳定持久的必要条件,而技术势差过大,处于低势位的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或知识积累不足等,将很难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转移。
       隐性知识的开放性表明了该知识在合作开发过程中被学习或掌握的程度,多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愿表示,知识的开放性程度低,将导致合作高投入、低产出的无效率状态,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破裂。而合作企业之间隐性知识的独立性是指知识的专有性、别人不可模仿的程度,该知识越独立则企业之间技术合作的相互依赖性就越强,知识整合效率和协同效应就越高,其合作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潜力就越大。
       因此,在评价合作伙伴隐性知识可学习、吸收强度时,既要保持技术知识的差异性和开放性,也要适当考虑自身知识存量水平和隐性知识学习与吸收能力的强弱。另外,合作企业之间组织文化的相似性和地理位置的临近性也是重要的评估内容。
       (2)加强技术合作创新中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在合作技术创新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在合作的各个层次上,频繁的正式与非正式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仅是缓解合作冲突、保持合作关系稳定发展、培养相互信任关系的有效手段,也是隐性知识信息的快速学习、吸收和掌握的最为有效途径,这些方面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对知识的共享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层次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主要关注于合作技术开发战略目标的融合,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内容、范围与程度方面达成一致,并明确合作技术创新的责任以及知识收益的分配等问题。如果在合作过程中,一方以降低技术开发成本为目标,而另一方以技术领先为目标,那么在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中就会出现频繁的误会与冲突,并影响隐性知识的学习效率;另外,在技术合作的内容与范围上应该是经过协商后确定的,如果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仅限于技术开发,而公司却对技术合作企业的销售量、市场份额等信息格外关注,那么合作伙伴就可能怀疑企业的合作意图,由此也可能引起合作企业的不满与冲突,将会影响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并进一步阻碍隐性技术知识的学习。
       团队与个人层次信息交流与沟通的主要目标是在合作机制、合作组织结构等方面达成一致,并协调合作技术创新文化。在合作技术创新组织的管理中,应培育革新型组织文化,允许适当差异性的存在,强调共性与技术的学习,并激励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工作互换,因为技术人员的发展经历不同,其对待合作的态度、价值观等也不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些差异和误会非常重要。他们将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以及隐性知识的学习速度与学习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
       (3)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在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感性或非标准化、非结构化的知识信息,在对其进行学习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通过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统计企业内部知识数量,优化内部知识结构,明确知识存储方式、知识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体,并有效地将重要知识及技能形态加以分类,对各类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加以区别,明确各特定职务所需要的知识种类与程度,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化、结构化的有效措施。
       对于大多数只能面对面直接交流的隐性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邮件和可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推广与使用,由空间距离所造成的障碍正逐渐被消除,员工间通过网络传递和共享隐性知识成为可能。因此,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企业知识网络,能很好地实现并提高员工间知识交流与沟通的效率,从而保证知识共享和创新有效的进行。例如,对大多数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知识数据库”、“知识地图”与“专家网络系统”等,让员工迅速找到拥有某种隐性知识的人员跟踪学习。
       另外,在动态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对知识接口的优化非常重要,它控制着对外知识交换的数量、质量、结构与类型。其组成部分应包括技术守门人(技术桥梁人物、“接收器”小组或内部功能组织)以及知识的识别、选择与过滤系统。高水平的“看门人”应清楚地了解哪些技术知识可以或不可以被交流与共享,拥有拒绝合作伙伴学习某些技术知识的权利[7],还具有跟踪外部技术变化,“翻译”外部知识信息,并转化为内部人员可接受的知识信息的能力与职能。
       (4)加大企业研发与人力资源投入
       如前所述,企业隐性知识学习吸收能力的增强与自身知识存量及结构密切相关。加大研发与人力资源投入不仅能产生新的知识信息,还能促使企业提高对现有知识信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即Cohen和Levinthal认为的“R&D双重作用论”,并将这些能力称为“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9](P128—152)。可见,吸收能力对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利用至关重要,并与知识的学习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增强关系。在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吸收能力是组织学习、组织惯例、组织过程以及发展路径的函数。由此,加大企业研发与人力资源投入不仅是适应技术变革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知识存量、加强学习、吸收能力的需要。
       但是,企业知识的积累若不能被有效地激活与使
       用,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的隐性知识学习能力,而且还会成为企业的沉没成本,造成技术创新知识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延缓新知识的产生[10],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进一步增强企业知识学习能力,还要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自由、顺畅的流动,激励内部人力资源的知识创新潜力,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知识扩散的网络,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的,“除了对知识的投资之外,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扩散也形成了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
       综上所述,影响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并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因此在企业内部,为了迎合技术创新的这种变化,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开展知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并与企业内部一系列创新活动相融合,是实现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实现企业自主知识重构与革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举措。
       作者简介:王战营(1965—),男,河南禹州人,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科技管理。
       参考文献
       [1]龚宏斌,罗青军.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战略:主导逻辑及规则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
       [2]Teece,D.J.,Pisano,G.,and 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97,18,(7).
       [3]白洞明,邹礼瑞,汪浩.基于过程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fJ].软科学,2000,(3).
       [4]s.Kline and N.Rosenberg.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In R.Landon and N.Rosenberg(eds.):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1986.
       [5]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
       [6]张承谦,张佩,陈利建.中外企业R&D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研究[J].科学与发展管理,2000,12,(4).
       [7]伊夫·多兹,加里·哈默尔.联盟优势[M].郭旭力,鲜红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魏江,王毅.企业技术检测能力研究[J].企业技术进步与对策,1998,15,(4).
       [9]Wesley M.Cohen,Daniel 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0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10]魏江.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吴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