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民教育研究]强化爱心培育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摘要)
作者:秦树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爱的文化源远流长。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精英群体,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是否具有爱心,将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爱;爱心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2—0044—03
       鲁迅先生曾说过,看10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看20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中国50年后的情形。大学生作为特殊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否具有爱心、能否在实际行动中展现爱心,将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加强大学生的爱心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爱是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人类历史积累的一个重要精神财富。对于“爱”、爱心培育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1.爱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在《论语·颜渊篇》中将“爱亲”推至“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对此也有同样的意见,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亲亲而仁民”(《孟子·尽心上》)。另外,孟子还认为人性本善,人应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把“四心”作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要求人要尊重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儒家的知识分子更是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追求的人生信条,由爱己推至他人、家、国、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P2995)墨子则提出“兼爱”,提倡视人若己,爱人利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到了近代,孙中山主张发扬中国好的旧道德,他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中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2](P649)他认为近代西方学者所讲的“博爱”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说的“仁爱”、“兼爱”是相通的,说“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能博爱,即可谓之仁。”[2](P22)他还对传统的“仁爱”思想进行了改造,认为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他说:“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2](P706—707)孙中山还强调要改造旧世界,为中国人民造福。他说:“我们看到这种痛苦世界,应该有悲天悯人之心,发生大慈大悲去超度这个世界。把不好的地方,改变到好的地方;把这种旧世界,改造成新世界。”(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
       2.爱心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一直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早在荷马史诗中,首次出现了“e.ros”,但它并不是神的名字,只是意为“爱”或“欲”的普通名词而已。“eros”(爱神)与“chaos”“earth”在神系谱中,并不是重要的角色,但是它具有强力(power),他曾经挫了爪牙们的勇气,而征服了众神与人的理性。所以它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的力[3]。亚里士多德在《大伦理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说他被神所爱,将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只有人与事物对神的爱,而没有由神走向人的爱,因为这是没有回报的感情。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爱”是最高的德性,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首先是爱上帝,爱上帝就是至善,其次是爱邻如己,包括爱自己的仇敌。奥古斯丁说:“谁爱你(指上帝),在你之中爱朋友,为你而爱仇人,这样的人真是幸福!一个人能在你身上泛爱众人,既然不会丧失你,也不会丧失所爱的人。”[4](P60)文艺复兴时期,莱布尼茨则考察了如下事实:“上帝命令我们爱他胜过爱所有事物”、“爱就是在他者的完善中发现快乐。”这就意味着我们爱他胜过一切,并通过爱他而感觉到他的快乐,将是“能够存在的最大的快乐和最持久的快乐”。
       爱是伟大的,永恒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心的主动性意味着正确评价、积极肯定被爱的对象,时时刻刻为他着想。爱是善的、有益的,爱的给予、爱心的行动既会使自己受益、也使别人受益。爱是幸福的、快乐的,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往往能给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爱又是高尚的,它是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然而,爱又是有层次的。综观中外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爱心有四个层次:
       自爱。“自爱是指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名誉,不随便做有损自己身体、人格、尊严的事。自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言行。”[5](P683)霍尔巴赫曾说:“人从本质上就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6](P146)自爱是人之为人,我之为我的“本质”。它源于人保全自己以求得生存的本能,它是人的生存本性,是人类一切伦理行为的原动力。自爱的人,往往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并不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能够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维护自己的个人尊严,不卑不亢,自尊自重。
       友爱。友爱是调整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实际上,人是由一条神奇的“友爱”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友情是人一生十分重要的感情。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维护社会群体的组合和家庭聚合的高尚而有用的德目。他还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友谊之爱:以利益为本的友爱、以娱乐为本的友爱以及以道义相交的友爱,认为道义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友爱的人经常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并从中获得快乐。
       博爱。博爱是一种泛爱。博爱以自爱为基础,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断言:“正是我对自己的爱,助长了对他人的爱;正是因为我们相互需要,我们对人类才有贡献,相互需要乃是一切商业的基础,乃是人与人之间永恒的关系。”[6](P146)博爱不仅仅是爱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也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热心社会公益,热爱慈善事业,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在公共生活领域,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勇于与邪恶做斗争。
       大爱。大爱将爱心扩至世间万物,包括对一切生
       命个体和非生命个体的热爱。这是爱的最高层次。大爱要求人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界甚至宇宙中的一个分子,跟其他个体之间是一种对等关系。“大爱”反映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大爱要求人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要求人爱惜生命、爱护环境、爱好和平,要求人自身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爱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多条渠道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当前,大学生的爱心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自立、自爱、自信、自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乐于奉献;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农村、连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在实际行动中奉献爱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爱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缺失,这种现象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都是不利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生的爱心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爱意识减弱,自私观念增强。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发生,并且学历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重处分的报道也屡见报端。一些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另外,根据某省高校的一份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只关心个人将来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漠视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例如,关于个人主义的调查,认为个人主义不道德的只占57.7%,认为个人主义也是道德的占到24.8%,认为不知道的占17.4%,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我、同学问缺乏合作与宽容、甚至敌视等不和谐的现象尤为突出。
       2.友爱的道义性减弱,实用性、功利性增强。同学问的友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它对个人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完善、思想境界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建立在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关心、信任的基础上,是大学生爱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同学间的友情也出现了实用性、功利性的倾向。有部分同学间的交往不是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等,而是根据能否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利益、根据他人的发展前途情况、家庭背景状况来交往,无形中违背了友爱的道义原则,人际关系中的紧张、恐慌和猜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3.对国家、集体的爱心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甚至出现信仰危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课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同学出现了“四信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共产主义信念危机、社会主义信心危机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2005年在开展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促进学生党员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调查中发现,在部分学生党员身上存在比较严重的个人主义。例如在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并非绝大多数学生党员认为是坚信共产主义,在问到是否同意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先这一说法时,有部分学生党员表示不太同意。
       三、运用多种形式提升大学生爱的境界
       爱心的形成重在培养,只有遵循爱的形成规律,随着生理、心理、成长的过程,因人、因时施教,运用多种形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1.高等院校要带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爱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现阶段,我国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没有爱心的高等教育是不_J能完成这个目的的。高等院校要正确处理好爱心教育与知识教育、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自然环境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的关系,把爱心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积极培育学生爱心。
       2.高校教师要积极成为奉献爱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光辉典范。爱的教育靠的是渗透,是感受,是传递,是传播,而不是靠灌输和说教,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教师只有用爱去感召学生,才能唤醒学生的爱心。一方面,教师要首先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理论深造,不断提高自己探求真知、发现真理的能力,成为真理的热爱者、追求者、发现者。要修身正己,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反对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和低水平重复,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另一方面,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在教学活动中实践师德、体现师爱。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把对学生的爱心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上,创造爱的氛围,把教学过程变成奉献自己爱心、向学生传递爱心的过程,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有爱心、明事理、辩是非、知荣辱。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大学生的爱心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按照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数字化校园的要求,力争建成一个功能优化、布局合理、个性鲜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使学校的园、林、水、路、楼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完美统一[7],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关爱他人、热爱社会的情操;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举办各种讲座、展览、竞赛,不断举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活动,使师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为爱心教育奠定坚实的文化和价值观基础。知识,如同光芒四射的烛光,把人生之路照的耀眼通明;来者从光亮中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去者似蜡烛燃尽,照亮了别人。知识的力量能使人更加理性,这是产生爱心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用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增强对社会主义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知荣知耻、爱憎分明;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奉献爱心的本领。
       5.精心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奉献爱心的社会平台,强化爱心教育的效果。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是大学生爱心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学生爱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爱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引导大学生将爱心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外化为爱心行动的有效方法。积极开展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军队的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义务献血、义务募捐活动、义务演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使大学生走进大自然,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汲取营养、培育爱心,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使爱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秦树理(1952—),男,河南淮阳人,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参考文献
       [1]陈襄民,刘太祥等.五经四书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2]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苏美昌.爱的哲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4]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王焕勋.实用教育: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法]伏尔泰.哲学通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陈达云.试论构建和谐校园若干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