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治学研究]教育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摘要)
作者:蒋笃运 周宝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教育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教育利益诉求机制和有效的教育矛盾化解机制,及时地妥善地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和谐;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2—0035—03
       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科学命题。教育系统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教育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人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活动既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社会是指基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自觉努力,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时,突出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观中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层次,它是人的脑力与体力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人的才智与品质的和谐发展,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人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构建和谐社会要依靠人,也是为了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更好地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调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
       2.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尽管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但都把教育看做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著名理念。这是因为人总是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地摆脱自然生命对人的框限,积极追求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而教育正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就是在生活中促进人的成长,而成长就是人生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人们陌生的外在世界转化成人们的生活世界,搭建起人与外在世界的桥梁,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教育与人的生活的整合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的存在物”,就是说人的存在是“个体”与“类”的矛盾的妥当解决,主体间达到真正的和谐。在人的诸种素质中,有一项对人更好地融入“类”也就是融入社会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体的兴趣与成就,核心是通力合作。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义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其实就是指个体融入集体,与其他个体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竞争是合作过程中的竞争,合作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这种竞争不再是利益互相冲突的对手间简单的损人利己行为,而更像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风格的友谊赛。所以,我们的教育在强化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必须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关心他人(包括竞争对手)的良好品质,正像恩格斯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也只有在集体中才可以有个人的自由。”[1](P84)
       3.“教化”是教育最基本的职能
       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性的变化中呈现出的统一性,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化解融和发展的理想。动态。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追求,是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教育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记》里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汉儒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详尽地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作用。他说:“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古之王者明于此,“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2000多年过去了,许多社会命题消解于历史的长河,而教育的“教化”之功用却得以永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不断地复归升华,并被有识之士重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五育并举,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教育方针[2](P15)。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教育的职能概括为三,其中第一项就是将青年人“整合”到社会及各种成人角色中去的“社会化”职能[3](P28)。
       教育在促进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信仰维护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劝人向善、催人奋进的“教化”不仅表现为对个体的影响,更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当代教育,人才、知识、技术、信息密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教化”和辐射带动作用,就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4],就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打牢全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教育和谐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和谐,以及
       教育系统与社会、自然的和谐。教育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必须更好地符合学习者的意愿和能力。同时,教育还必须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5](P37—38)
       1.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人口在社会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教育和谐与否,不仅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04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7届会议,专门将“和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作为一条建议写入会议公报。提出:“青年人必须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和培训,以便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一个和平与公正的世界方面,提高发挥自己积极作用的能力。”[6](P487)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现代社会的教育,一方面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教授菲力普·休斯之所以高度评价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泰国宗迪恩,1990)“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潜能,并为改造世界作出贡献”[7]的呼吁,就是因为在知识成为改变人的处境的一种重要因素的世界里,受教育权利的被剥夺就意味着现代社会生活重要工具的丧失。教育为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提供了渠道,舍弃教育的人,参与社会的能力自然就会削弱。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和谐自然就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2.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8]要有效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和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在社会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社会生产力,更是人的科学创造与实践的结晶。所以,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人强调:“当教育在为社会的目的作出贡献时,它是服从于社会的,特别是当它在保证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时,它帮助社会调动它的社会生产力。”[5](P83)目前,全世界25岁以下人口占到了一半,12—20岁的人口已经超过10亿。这样一个人口群体,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
       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到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有一个转化条件,那就是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1961年,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次年,丹尼森在经济增长核算中首次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很快,学者们通过研究战后世界经济增长规律发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且提出了“人力资本先导论”,即成功的经济追赶往往以人力资本追赶为先导。一般而言,在追赶国人均GDP相当于先行国20%的水平时,追赶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先行国40%以上的水平;追赶国人均GDP达到先行国40%的水平时,追赶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一般在先行国70%左右的水平;追赶国人均GDP达到先行国80%的水平时,追赶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接近先行国的水平[9](P102)。由于教育是产生新增人力资本的主要部门,于是“教育优先发展”就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对教育优先发展形成共识,教育依次被认为是实现未来经济繁荣昌盛的关键,是同失业作斗争的首要工具,是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动力,是增强日渐闲暇又紧张的社会之文化活力的必要前提,是社会进步与平等的锐利武器。用法国学者乔治·帕帕多普洛斯的话说:“这完全符合目标多样性的特征——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目标……在大多数国家,目前最为迫切的变革压力,来自于人们力求增强教育对于解决就业和经济发展问题作出贡献。”[10](P13)
       3.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必然延伸和重要体现,同时又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组委会明确提出:“现在的教育需求不只是科学和技术方面,更反映在教育与现代世界的相关性上……我们期望教育能够对分析当前形势和解决社会问题作出贡献,特别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人权、性别平等,以及个体、家庭、社会和全球层面的生活质量这些方面。”[11](P224)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尽管政府对保障教育公平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现阶段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教育不公现象仍然存在。教育的不公,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及其竞争与选择能力,会复制与加剧社会的不公,从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平等。即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民族、种族、性别、生理、心理和地区文化、经济因素等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教育。教育公平是教育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是教育伦理的集中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与体现,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认真解决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存在差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科学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必须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必须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并在公平的基础上趋向和谐的科学选择。
       促进教育和谐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责任,是在教育领域推行新的理念,改善教育生态,优化教育结构的创新之举。教育本身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率的关系,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实现自身和谐的同时促进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教育和谐的内在价值诉求。
       作者简介:1.蒋笃运(1954—),男,河南永城人,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教授。2.周宝荣(1964—),男,河南灵宝人,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1).
       [9]胡鞍钢,熊义志.大国兴衰·人力资本变迁·基础教育[A].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200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乔治·帕帕多普洛斯.面向21世纪的学习[A].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党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