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外语言文学]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作者: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牡丹亭》自诞生之日起,围绕她的争论就不绝于耳。有人赏其词清句丽,有人斥其屈曲聱牙;有人视之为曲中魁首,赞赏有加;有人目之为洪水猛兽,肆意禁毁。一部《牡丹亭》不知引逗了多少人的情思!
       四百多年间,物换星移,昆曲由盛而衰,《牡丹亭》的演出也随着昆曲的衰落而难得一见。而今,一部以“青春”为旗帜的《牡丹亭》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乡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几乎没有看过戏的当代大学生突然发现,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花园里,竟然伫立着这样一株绝色牡丹,怎能不感慨万千。
       2008年盛春时节,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
       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师生观赏这次精彩演出后组织的一次讨论。《<牡丹亭>与宗教智慧》一文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指出:《牡丹亭》的叙事融进了我国民间广为流播的宗教智慧。剧作出无入有、张皇幽缈的宗教叙事与“为情作使”、彰显人欲的主观意图之间构成一种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至情”有了超越生死、感人肺腑的艺术张力,宗教智慧转化成了艺术智慧。《妙在离合之际——论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从剧本整编的角度指出: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标举“只删不改”的原则,既强化了“爱情神话”主线,也遵循明清传奇“点线结合”、“对照映衬”的结构规律。其整编方法为古代戏曲经典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可能性。《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以剧中的“花意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千姿百态的“花意象”,不仅装扮了人物的外形,更与人物的内心形成同构。她们参与了情节主线的建构,不仅在文字上彰显了该剧语言的诗性美,更在舞台上营造出空灵、绚烂的戏剧情境。“花意象”之成功创造使青春版《牡丹亭》绽放出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