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传统与现代化之间
作者:秦 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萧萐父先生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这两种文化观的分别检讨,以“历史接合点”的观念重新审视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连续性与断裂性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进行了双向扬弃,为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思考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思维参照系。
       [关键词]萧萐父;传统;现代化;历史接合点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8)05-0589-04
       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每一个民族都要走出中世纪,实现现代化。但是,关键是如何走出中世纪,如何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理解传统,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已经成为中国以及其它面临走出中世纪、实现现代化历史使命的国家和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萧萐父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思考的重心正在于此。萧先生思考的成果集中体现为他的别具一格的“历史接合点”思想。本文将按照该思想发生的线索,从连续性与断裂性的视角,初步解析萧先生的“历史接合点”思想,并进而揭示萧先生的这一理论贡献对于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重要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论争的检讨
       萧萐父先生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思考是在近代以来文化争论的背景下展开的。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一种救亡图存的民族忧患意识下集中思考了中西文化关系和古今文化关系问题。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他们分别提出了“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等理论模式,扩展了研究视域。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化研究并没有能真正厘清文化发展的脉络,呈现出喧嚣却又贫乏、热烈却又偏激的面貌。人们倾向于表面的形式上的认同与反对,往往把文化思索与民族情感混杂在一起,缺乏真正的理性和冷静的批判与反思。于是乎,或者非中非西、或者亦中亦西,其实对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理解均有失偏颇。换言之,救亡图存的迫切心理使人们渴求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文化现象从来都是与急功近利相矛盾的。
       文化心理的失衡必然导致文化理解的偏失。其中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传统”在近代逐渐被疏离、变形了。一方面,西化派对传统固然十分不屑,视之为历史的包袱;另一方面,保守派却也忙着与人论战,急于“矫枉”,却未免“过正”了。而对于传统文化本身,大家都似乎少了一点耐心。“传统”本身所包含的宽容与融摄的精神在近代功利化的文化论争中被抛弃了,因为它被认为是奢侈的、多余的东西。
       为此,萧萐父先生对这两种文化观分别进行了检讨:
       一是“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整体落后,“百事不如人”,西学乃一完善整体,西化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传统已成为“沉重的枷锁”、“陈旧的过时物”。中国要想走出中世纪,谋求新发展,就必须彻底挣脱传统的束缚,“全盘西化”,“从根子上西化”。
       二是“中体西用”说。这一观点把传统剖分为“体”与“用”两个层面。传统之“用”是表层的、技术的、应用的层面,它是可以与西学相互吸纳融合的。而传统之“体”则是民族文化中“一脉相承之统绪”,即三代以来“原于中国文化之一本性”而形成的“道统之相传”。
       很显然,两派思想的分歧源于它们对传统的不同理解,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它们关于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认识。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思什么是传统。
       二、反思传统
       萧先生指出,人们对传统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历史感。是否同情地理解传统,以及选择何种传统作为向现代化转进的资源,均取决于人们对历史的感受。历史会具化为各种各样的传统并作用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有什么样的历史感就会有什么样的传统观。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感和传统观是个人化的,它是个人的一种“选择”: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陈迹与线索中,选择什么样的历史史料作为我们理解历史的背景与根据,以及我们的选择在何种程度上与历史真实相贴合,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影响我们选择的,除了时代思潮、社会心理、理论环境之外,还有个人的学养、经历、性格、情感。
       萧先生区分了两种历史情感:一种是个人的主观的非科学的偏爱偏恶,这是应该去掉的私情;另一种是通过对历史的客观的、冷静的科学分析,通观全局,综合许多侧面情况而产生的历史情感,这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价值判断,即符合历史趋向,与历史固有前进性相一致的褒贬,是一种“公情”,而非“私情”。归根到底,历史感取决于处身于历史之中的个人,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勘破时间的迷雾,从而对历史有一种真切笃实的感悟,正如昔日孔夫子叹息于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如大唐陈子昂漫步大河之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历史是如何将自己的一部分真相展示于人们的面前。
       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感中,人们对传统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萧先生着重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对传统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传统是一元的”。这种观点非常普遍,甚至直到今天,一谈起中国传统,很多人就以为是指儒家传统。针对这样一种用儒家传统替代中国传统的“一元传统”观,萧先生对儒家传统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进而提出多元传统观。他指出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儒家仅居其一。“事实上,传统并非单一而是多元的。历史的长河宽容‘殊途百虑之学’。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多因素、多层面的复杂综合体。”不仅如此,儒家本身也是多元的,不存在一个思想一致、一脉相承的儒家传统。在儒家的诸多传统中既有精金亦有沙。所以,迷信并固执单一的“儒家传统”并不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
       第二种误解是认为“传统是过去的”。这种观点割断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主张传统即意味着“过去”,意味着“曾经”;今天还谈什么“传统”,未免太过时、太落伍了。针对此种误解,萧先生分析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指出:“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不仅仅属于过去;它是生生不已的文化生命,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经过现实一代人的参与),而又奔流向未来”。传统和历史并不是与现实相断裂、相隔膜的,历史性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而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其实正生活在历史之内,正活动于传统之中,则世界对于人类将具有全新的意义。
       对传统的第三种常见的误解是主张“传统是凝固的”。这一观点实质上扼杀了传统的生机与活力,把传统理解成僵死的、封闭的系统。针对“传统凝固”说,萧先生主张传统是流动转化、代谢发展的。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换言之,传统是随着历史不断叠加和保存的。当然,这种叠加和保存是有所选择的,只有那些真正富有活力的东西才能融摄入传统,成为我们文化的根。
       
       三、“历史接合点”
       在剖析人们关于传统的三种典型误解的基础上,萧萐父先生正式提出了传统与现代化相接合的“历史接合点”思想。萧先生主张,要实现传统向现代化的转进,就必须选择一定的“历史的接合点”作为转进的契机。他特别强调,“历史的接合点”应该用“接力赛”的“接”,而不是“结合”的“结”。萧先生的这一字之改遭到了一些语言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接合”的提法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但是,正是这种看上去不太规范的提法,恰恰显示了萧先生独特的创造性,“接合点”的提法实际上透露出浓郁的历史连续性和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因为主体参与的文化代谢发展,有一个如何接力的问题”。“传统”并不是过去的、凝固的,它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它不仅造就了我们,而且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传统”之中。“传统”也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东西,人们只能在某种文化传统中去承先启后,谢故生新,“任何人研究历史文化,清理思想遗产,无论他自觉与否,实际上都是在参与民族文化的接力赛,都是在寻找最佳、最近的接力点”。
       萧先生进一步指出,现实与历史的“接续”并不是与抽象的、模糊的历史的接续,我们只能与某种明确的、具体的历史传统相承接。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传统作为“历史接合点”,则完全取决于思想家的历史感。思想家个人的历史感决定了他的传统观。由于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不尽相同,加之历史传统又是多元的,因此人们对“历史接合点”的选择与取舍也各有其趣。
       在这一问题上,萧萐父先生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梁启超、侯外庐等前辈学人重视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传统,提出“应当从我国十七世纪以来曲折发展的启蒙思潮中去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接合点”。在他看来,明清之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变动、文化心态的转型、价值观念的突破,汇合成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构成了这一时代“天崩地解”的生动图景。几乎同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从政法、科学、文艺以及哲学各个领域掀起一代批判思潮,锋芒直指宋明道学,尤其集中抨击了道学家们把封建纲常天理化而建构起的一整套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主旨的伦理说教,并将之批判为“伦理异化”。这就触及到封建意识的命根子,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式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觉醒。因此,明清之际出现的思想异动明显带有早期思想启蒙的色彩,它为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进提供了契机,成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相衔接的“历史接合点”。
       四、“连续性”与“断裂性”
       对萧先生“明清之际哲学启蒙”思想进行系统阐述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所关注的是从连续性与断裂性的视角来考察“历史接合点”思想。
       “连续性”与“断裂性”的提法较早见于张光直先生《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一文(张先生在文中使用的是“破裂性”的说法)。张先生在深入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型态后,主张应该“将中国的叫做‘连续性’的型态,而将西方的叫做‘破裂性’的型态”。与张文关注两类文明转进的整体型态特征不同,本文所使用的“连续性”与“断裂性”的概念更侧重于阐明一种文明型态内部在由传统向现代化转进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既连续又断裂的特性。从这一视角来透视萧先生的“历史接合点”思想,我们发现其中正蕴涵了连续性与断裂性辩证统一的观念。
       一方面,“接合点”的“接”有继承、接续的意思,它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是连续的。儒家的仁民爱物、关怀现实的精神,道家的不慕荣利、以德抗权的精神,特别是《周易》的生生不息和“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文化包容精神,都是中华文化亘续不绝的灵魂。很显然,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化的事业中必将占有重要一席。其次,传统文化是多元的,人们对多元传统文化的舍此取彼并不意味着对中华文化传统整体的背弃。这突出表现在对传统之中众多异端思想的价值的体认上。萧先生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中异端思想的发掘。他在阐述明清之际哲学启蒙时,对李贽等异端思想家的独特贡献作了深入的论述。从萧先生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异端思想也是多元传统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异端思想对主流思想的批判甚至取代,正是传统之连续性的一种特殊表现。第三,传统与现代化的连续性还体现为后人必须遵循着前人的足迹,并以前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前进的起点。“哲学的发展必须以前一代人已经达到的终点为起点,它以继承、综合或改造先行思想资料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从民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内在历史根芽”。
       另一方面,“接合点”的“接”又表现了一种突破和创新。萧先生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一场文化的、历史的接力赛,我们固然应尊重前人的努力和成就,但毕竟前人力已惫、气已竭,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后,这就需要后人补充新鲜的力量;而且,不同于田径的接力赛,在这场文化的、历史的接力赛中,后人具有更自主的选择权和更自由的创造性。因此,现代化与传统之间又具有某种断裂性,成熟意义上的现代化正是根源于传统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它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某些负面的反思与扬弃,又包括对多元传统文化的重新体认与选择,还包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涵融。
       其实,文化的连续性与断裂性是辩证统一的。文化总体上的连续性并不排斥在具体转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断裂性,而在文化的断裂性中又始终贯穿着连续性。现代化正是以“突破”和“超越”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割舍和否定,而是传统的延续和转进。
       以上,萧萐父先生通过“历史接合点”的观念重新审视了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连续性与断裂性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进行了双向扬弃,不仅深化了思想界对于“传统”的理解,而且为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思考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思维参照系。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