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从心理问题学的角度透视心理技术
作者:张掌然 张媛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心理问题具有内隐性、自指性、易变性、复杂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特征,心理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间接性、不确定性、人格和道德制约性、文化差异性等特性。根据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技术的作用,心理技术可分为自指性技术和他指性技术;或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
       [关键词]问题;心理问题;技术;心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8)04-0418-07
       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之间是什么关系?心理问题与一般问题之问存在着哪些区别?这些区别对心理技术的特点和类型有什么影响?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特点
       考察心理问题的一个捷径就是从一般问题出发,把心理问题放在一般问题的框架中,比较心理问题与其他科学问题的异同。
       (一)从问题的基本特征看心理问题
       学术界关于问题的定义,有“困难说”、“障碍说”、“差距说”、“矛盾冲突说”、“张力说”等,其中障碍说和矛盾说是最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曾经对问题作了一个综合的理解:问题刻画的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题的本体论根据和根源;问题是这类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问题是在认知主体对矛盾进行反映加工之后形成的;如果实质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就不成其为问题。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经常处于对抗状态。但我们大多数时间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抗,因而这些对抗不表现为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说,正确反映了实质矛盾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而歪曲地反映实质矛盾的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实质矛盾和问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解决一个真问题与解决它所反映的那个实质矛盾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解决一个真问题意味着解决了一个实质矛盾,差别在于,前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解决,而后者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解决。而解决一个假问题并不意味着它所(歪曲)反映的那个实质矛盾的解决。换言之,解决一个假问题与解决一个实质矛盾是不一致的。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或系统)中构造的问题可以在该系统内成立并得到解决,但从别的系统来看,或从一个实在的真实的系统来看,该问题便是一个伪问题,是不可解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称之为虚拟问题比伪问题更为准确恰当。因为它相对于虚拟系统是真实的。虚拟问题可以变成实在(实际)问题,不过这需要创造条件,使问题要素和情境现实化。产生虚拟问题并把它现实化,这是人类创造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对问题真伪的分析需要全面地理解“真实性”一词。真实通常包括经验真实、逻辑真实和心理真实。如果我们只用一种真实来评判所有的问题,那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把问题的矛盾说和迷宫说整合起来,就可以对矛盾、认识、情境、目标、追求、障碍和差距等因素给予统一的说明。在这种综合的视野下,问题是认知主体对实质矛盾的一种反映和加工;问题是一个由期望(追求目标)、给定和障碍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问题也是一个情境,一个没有直接、明显的方法、想法和途径可遵循的情境,影响这个情境的因素既有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也有外部环境。由于实物迷宫可以视为一个现实的或实践性问题,而一个迷宫图可以看作是一个形象的问题,因此走迷宫是一种实践性的解题活动,解迷是一种形象化的问题解决活动。这些特点暗示我们,问题的矛盾说和迷宫说的整合不仅可以为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提供抽象的理论描述,而且可以为它们提供形象模型。此外,这种综合的视野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和解决各类问题——抽象问题与形象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纯思维问题和操作性问题,等等。从种系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穿越迷宫是一种原始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形式,它比用抽象语言表达并解决问题更为早,因此整合矛盾说和迷宫说有助于对问题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以及现实状况作出统一的说明。
       人们常常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相等同、相混淆。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心理疾病存在于和发生于心理世界中,它是一种偏离正常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当这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被当事人和他人所意识、所认知、所理解和所体验时,才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为人所识,就谈不上心理问题,比如植物人就有病(包括心理疾病),但没有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心理疾病是客观存在的,装病就是装病,装病者可能有其他问题,但他并没有他所装的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产生于对心理疾病(异常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也产生于对正常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和心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没有心理疾病,但却有心理问题,比如人的智力结构问题、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问题、人的潜能问题,等等。这两大类问题都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姑且称之为心理学问题。这就是说,“心理学问题”、“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一切问题都涉及到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方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一般问题通常只涉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产生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之中。心理问题不仅发生在人认识第一世界(自然和社会)和第三世界(符号世界)的过程中,也发生在人认知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发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发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也发生在虚拟世界中。心理问题既与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种族、性别等外部环境有关。
       从学科来说,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学既要解决人对第一、第三世界的认知问题,也要解决人对自身心理世界的认知问题,这是一种自指性的认知。人类不仅要认识三个世界,也要控制和改变三个世界。心理学不仅参与改造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更是改造第二世界的主力军,它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承担双重的任务,面对着三重的问题——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与其他问题不同,当我们认知和解决他人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认识的主体,如果我们对他人问题的断定与他人自己的断定不合,那就存在一个我们是否准确地把握和表达了他人的问题,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问题。当我们试图发现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时候,问题指向自身,我们既是问题的承担者,又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这种问题的自指性是心理问题独特的特征,它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从问题的基本含义方面看,心理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因素之复杂,影响之深刻,其他问题只能望其项背。
       (二)从问题的结构看心理问题
       关于问题的结构,主要有两种观点: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心理学界通常主张三要素说。三要素说主张,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以下三个成分:(1)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2)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障碍就是影响直接达到目标状态的因素。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地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从问题的结构三要素说的角度来看,心理问题的给定、目标和障碍都比一般问题更加复杂和带有主观性。心理问题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或多或少具有内隐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
       从心理问题的给定来看,由于心理问题存在于内心,具有内隐性,不能直接地观察到。因而它不容易从背景中清晰地分离出来,它的边界是不清晰的,它与背景知识和背景经验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从心理问题的目标来看,在心理问题中,人们的主观表达和真实的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因此问题目标的真实性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又由于人们的目标是受主客观条件影响的,易变的,因此,心理问题的目标有别于其他问题的目标。
       从心理问题的障碍来看,成为心理问题障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中既有认知的因素,也有情感的因素,既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潜意识的因素;外部因素中既有经验的因素,也有理论的因素,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可见,心理问题的障碍要比其他问题的障碍复杂得多。
       认知心理学通常在三要素的框架下讨论问题,这意味着它要忽略掉背景因素来讨论一般问题。然而心理问题,尤其是具体的、实际的心理问题与背景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讨论心理问题不能不考虑背景因素。这就是说,心理问题要放在四要素的框架下讨论。
       四要素说把背景知识作为问题的结构要素,强调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指出:“一切种类的问题(包括经验问题)都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因而部分地受到那一背景的规定,我们的期望、我们对什么感到惊奇、我们认为什么有问题,都要受到我们关于自然秩序的理论前提的影响。”心理问题更加容易受背景的影响,由于不同的人处在各自的生活背景之中,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使对客观描述的心理问题,理解也往往不尽相同。在某一背景中提出的问题在另一种背景中就未必成为问题。在某人视为心理问题的,另一个人未必把它视为心理问题。
       实际上,问题的背景因素远比劳丹提到的要多,而且更加复杂多变。说到背景因素,不能不提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提出潜意识这一概念的时候提到,“我们发现我们有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另一种是被压抑的但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并认为“这不能不影响到我们的术语和描述”。而荣格在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一概念时,指出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这种集体潜意识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状态对人的心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心理特征进行描述和表达,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上述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人类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支配和影响,这使得心理问题的背景因素更加复杂起来。
       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告诉我们,社会一文化给心理问题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心理问题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美国文化学家爱德华·C.斯图尔特等认为,“美国人遇到问题喜欢刨根问底。这就是说要面对事实,正视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掌握可靠的信息。”日本人在社交问题上的拐弯抹角与正面交锋的美国观念形成对照。“美国人认为世间存在一个理性秩序并把自己看作是行动的个体,因而他们倾向于把事件看作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会经常围绕着需要——以个人欠缺(personal deficits)的形式表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需要应得到满足(或问题应得到解决)。”“美国人一般都认为问题和对策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要素。但对日本人来说,问题的陈述常被当作谈话工具将谈话从一个使人难堪的话题引开。当一个日本同事向一个美国人提出某个问题时,美国人往往会立即寻找解决方案,但这可能完全误会了日本人的真正意思。对阿拉伯人来说,问题是命运错杂的纽节,是无法解决的。”“若企图迫使阿拉伯人接受存在问题的事实,那么你将会尝试到阿拉伯人的百般抗拒,令你不知所云。”“对特鲁克人来说,问题这个字的近义词就是‘混乱’,对付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放下手头所做和心头所盼。任何解决问题的举动都可能被特鲁克人理解为在制造更大的混乱。欧洲人往往认为美国人讲究实际是因为他们缺乏思考能力,在大多数人看来,彻底地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美国人却更喜欢在尝试一错误一尝试中解决问题。”心理问题的文化差异性使心理技术打上了鲜明的文化印记。正是由于心理问题背景的复杂性以及给定目标和障碍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准确描述,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了。
       (三)从问题系统角度看心理问题
       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一个问题系统,而不仅仅是个别的问题。然而,不同学科所面对的问题系统在复杂性、层次性、多样性等方面是有差别的,有些学科的问题相对来说是较为单纯的、同质的、相对稳定的,有些学科的问题则是复杂的、异质的、易变的。与许多其它学科的问题相比,心理学面临的问题(不论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大多是复杂的、异质的、多层次的、易变的。在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时,人们往往难以明确地区分表层问题与深层问题、真实问题与虚假问题、实际问题与虚拟问题。这对心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心理问题范围的广泛性、层次的多样性、因素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心理问题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都是非常丰富的。心理问题的这一特点使得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仅涉及到心理问题系统内部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到心理问题系统与其他问题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心理实验中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把他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用于解决人类社会问题,即通过社会/文化设计,并运用行为技术去解决人类社会的控制问题,以期对社会/文化进行改良。斯金纳提出,行为技术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之后的第三种技术,它指出了“需要产生哪些行为,矫正哪些行为,然后据此安排出相应的强化列联。
       斯金纳把行为技术独立出来,作为与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的一类技术,的确是目光如炬。但他所说的行为技术并未打算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心理技术。此外,如果仅仅局限在心理学内部,那就难以实现他为行为技术所确定的目标。因为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作为一门描述性学科,它无力解决价值层面的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心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心理学知识,而且需要方法论、技术学、伦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从技术层面讲,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仅靠行为技术是不够的。
       二、心理技术的特点
       心理技术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心理问题的特点影响着心理技术的特点。心理技术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一)复杂多样性
       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这一点决定了处理心理问题的心理技术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中国心理技术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杨鑫辉教授在《现代心理技术学》一书中通过透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心理技术的复杂多样性作了全面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在此,我们想强调一点:心理技术不仅包括认识心理问题的技术,也包括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不仅包括解决他人心理问题的心理技术,而且包括解决心理问题解决者自身的问题的技术;不仅要有有效解决已然问题的技术,而且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技术;如此等等。当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人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明一种新技术,但人类通常不能同步产生一种把这种新技术用于为人类最高利益服务的智慧。除了技术思维,人类还需要进行超技术性思维,这种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是思维者怎样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些问题不再是通常的行为技术可以解决的。这时,就需要从更高层次上创建社会技术。
       (二)间接性
       由于心理问题存在于内心,比较隐蔽,因此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常常是间接性的。以心理评估为。例,“待测属性的间接性”就是其特点之一。间接性是指任何待测的心理属性都必须经由观察相应的外显行为或表现特征来间接评估。心理评估的间接性涉及四个方面:(1)没有客观依据或硬指标来确定哪些行为属于待测心理属性的外部表现;(2)不能无遗漏地包罗所有必须的外显行为,也不能保证不包括没有本质联系的外显行为,或者说,不能确定哪些外显行为是测量待测属性的“充分必要”行为;(3)外显行为本身也极难做到客观评价,或者外显行为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4)在心理评估中,对被试问题的理解和反映方式均具有显著的个体独特性。
       (三)不确定性
       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心理技术的使用具有不确定性。心理技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体现在,当我们用某种测验工具来测量某项心理属性时,我们无法确定有没有或者有多少其他心理属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待测属性,同时测量本身也可能对待测属性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使待测属性不能处于不被干扰的自然状态下,所测结果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状态。这与物理学上著名的“测不准原则”相类似。不同的是,物理中的这种现象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在心理学领域中,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测不准的情况几乎时刻存在。与此同时,心理技术在解决原有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可能同步地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这也使得心理技术的运用更加具有不准确性。心理技术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心理技术实施于被试者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不能用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也不能绝对地量化。例如,心理测量所得的结果,并不能像物理测量那样准确地给出距离或温度的量值,也无法精确地说明具有差距的两个属性之间到底相差多少个单位。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甲是乙的智商的两倍,或者乙是甲的智商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技术也测不出任何心理属性绝对的零状态。我们可以在顺序量表水平上判断心理属性“轻”、“中”、“重”等,但很难想象某一待测属性为零时是个什么状态,例如我们不知道“抑郁”等于零是什么状态。
       (四)人格和道德制约性
       大部分的科学技术对实施者只有技术上的要求,然而心理技术不但对实施者具有技术上的要求,更有对其自身人格等方面的要求。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影响来访者和促进改变的最关键的因素。如果治疗师具有广博地理论和实践知识,但缺乏同情、关心、信心、诚实、真实、敏感等人格品质,他们也只是技术员。我认为只是一个‘技术员’无法使来访者地生活发生重要变化。”由此可见,“使用技术而不考虑关系因素是无效的。技术不能代替建立建设性的来访者一一治疗师相互关系所需的艰苦工作。”陈金定在他的《心理咨询技术》一书中,也对心理咨询的实施者提出了包括同理心、真诚一致、对人的兴趣与关怀、积极的自我概念等18种要求。这些要求所要说明的主要是心理问题的人格和道德制约性。
       (五)文化差异性
       心理技术的理解和使用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从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的翻译与测试看出这一点_。CCTDI将批判性思维分为寻求真理性(Truth-seeking)、思想开放性(Open-mindedness)、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自信性(Self-confidence)、好询问性(Inquisitiveness)和成熟性(Maturity)7个维度,并进行测量。最初它被引进中国并用来进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测查的时候,发现此问卷中的一些项目意义不是很明确,一些项目还有不适应我国国情的问题。例如,对于“银行、邮局等应把账单做得通俗易懂些”,被测后有被试者反映,极少见过银行和邮局的账单,这是中西文化不同所致,因此把此项目改为了“上市公司应把年度报表做得通俗易懂些”。问卷中一些项目如果按照直译,非常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因此也做了相应修改。例如把“忠告的价值完全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修订为“当不听忠告而付出巨大代价,你才知道它的价值”。这里的修改就是由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的文化对某些心理概念的定义不同,对行为的归因不同,这种不一致提醒研究者在理解和使用心理技术的时候有必要认真考虑心理技术的文化差异性。
       当然,心理技术同一般技术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不但许多心理技术中的概念是从一般技术中演变而来,例如心理维度、社会空间、信息编码等,许多心理技术中的测量和实验方法也是从一般技术中发展而来的,许多测验中都必须使用到数学、物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许多规律和现象在心理技术和一般技术的运用中都会存在,如上文中提到的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则,因而我们既要注意心理技术的独特性,也要深刻把握它和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合理地、有效地借鉴其他的技术来发展心理技术,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三、心理技术的分类
       杨鑫辉在《现代心理技术学》一书中依据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心理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本文试图从技术的指向性和技术的功能两个角度来探讨心理技术及其分类问题。
       (一)自指性技术和他指性技术
       根据心理技术指向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心理技术分为自指性技术和他指性技术。前者是指向行为者本人的心理技术,如记忆术、自我调节术,后者是指向他者的心理技术。前者是自我发现、自我干预和自我调节的技术,后者是运用技术发现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并进行调节和干预的技术。物理、化学等工程技术和社会技术等都属于他指性技术,他们的区别在于指向的他者不同,工程技术指向自然界和非人事物,而社会技术指向其他人类行为者。心理技术则既是他指性技术,也是自指性技术。由于社会技术和工程技术等在发明、设计和使用时,尤其是在使用时,要涉及到在思维或心理中对技术的调节,因此需
       要自指性心理技术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可以说,自我发现和自我调节的心理技术是其他技术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条件,甚至是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二)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
       心理技术是用来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技术分为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
       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是指发现、确认和分析心理问题并设立目标的技术。在发现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客观揭示心理问题的原则,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干扰与失真。从实验者这一方面来说,期待效应很容易使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期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时会偏向于他希望出现的结果,因而对被试者产生一些心理暗示,影响了实验的客观性。一些量表的编制中也会带有实验者的期待,以便得到实验者希望的结果。另外,如果需要与被试者进行交谈时,提问者的提问技术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交谈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包括“什么”、“怎么”、“为什么”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让被试者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反应,而不是仅仅以“是”或“不是”等简单的词来回答。这样的问题通常不强调唯一的标准答案,可能会得到多种解释与回答。例如:“为什么你有这种想法”,“你觉得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封闭式问题的特征就是可以以“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对”或者“不对”等一两个字给予回答。例如,“你有这种想法吗”,“你觉得这样做效果好吗”,这类问题在会谈中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使会谈能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等功效。在交谈中,提问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换提问方式,熟练掌握提问的技术。
       从被试者这一方面来说,应试技巧和练习效应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应试技巧是指被试者对实验的程序和实验所用的技能熟悉程度,有些人由于经历过多次实验,具有相当的实验经验或技巧,多数情况下与使用那些缺乏试验经验的被试者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练习效应是指在涉及个体认知功能的测验里,任何一个测验在第二次应用或重复测量时,都会有练习效应而使测验成绩提高。要控制应试技巧和练习效应的影响,可以尽量设法使每个被试者对测验材料的步骤和所需技巧有相同的熟悉程度。另外,还要提高标准化测验的题目编制水平,对编制较好的标准化测验题,提高应试技巧往往并不能提高测验分数。
       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比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更加复杂,它涉及到很多因素,除了心理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伦理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因为心理技术的实施对象是人,某一心理技术适不适合实施到人的身上,以及实施以后会不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什么负面影响,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不仅要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要合理、合法。这是因为,一般的技术作用于非人的物体,如果发现这一技术具有缺陷,可以不断地重复改正,以逐渐完善技术水平,最终达到最合理、最有效、最科学的水平。而如前所述,心理技术作用于人,技术中的缺陷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重大的、不可逆的。一些负面影响往往无法挽回,没有机会重复改正,因此,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与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有助于发现问题。常常是发现中有解决,解决中有发现。在发现心理问题时,可能已经对被试者产生了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干预,而在干预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和问题的新特点。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