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作者:陈立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主要表现在:切中了当今中国的中心问题,突出了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立足点,展示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8)02-0133-06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这一结合的要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切中中国现实,把握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最早的实践者和领导者,曾明确告诫全党,“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第534页)。可以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这一基本原理的贯彻和深化。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科学发展——切中当今中国的中心问题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始终是当代中国的实践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主题。基于透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情况、新特点,科学发展观旨在从战略高度指导和引领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质上是切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社会问题之中心点,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这一理论体系本身所固有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基本品格。
       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正说来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进程紧密相连。从此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状况来看,这条道路无疑具有关乎国家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可否认地需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像这样的时势所开启的最根本的时代课题,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致力于解答这一时代课题,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重要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众所周知,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和“道路”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任何一项成就的获得,同样要依靠实事求是。贯彻实事求是必须与解放思想并举,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保证。这就是,通过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禁锢中解放出来,初步解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举什么旗”的问题。为此,在“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当务之急是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乃至经济的加速发展。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打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社会制度范畴的僵化观念,肯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这一实践的现实可能性。事实证明,邓小平理论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解决了当代中国何以“立国”这样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向度都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在邓小平理论中,党的建设被提到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高度来看待,始终被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立国”与“立党”同等重要,两者具有相得益彰的相关性,这是改革开放所产生的新的现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提出的崭新课题。市场经济鼓励正当的利益追求,人们在利益博弈中必将萌发并表达相应的权利意识,呈现一定的政治关切和诉求,势必会冲击现有的传统观念和生活结构,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变。很清楚,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的新变化,体察现实生活中的新期待,学习并遵循执政规律,建构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执政理念。说到底,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同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推进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已经深入人心,意味着我们党已经通达新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并显而易见达到了真理性认识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方向和道路既已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就成为人们可以感觉得到的经验存在,举世公认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就是有力的证明,当代中国人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而且,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传统观念有可能因为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对新体制产生消极的抗力,抑制市场经济正面积极效应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人们很容易把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当作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道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很容易遗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正是诸如此类的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由市场经济而来的社会转型,凸显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调整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因应时势的变化,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观植根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状况,以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主题,无疑切中了当今中国问题之所在的那些问题的核心——“兴国”“富民”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康庄大道。
       这就十分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之“脉”,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承续这一“脉”之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及其在各个阶段的现实状况,根据新的实践矢志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致力于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如一的主题。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不做“世界之外遐想”的理论品格,而且.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就在于:第一,把我们党对于“立国”“立党”精髓的理解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转化为“兴国”“富民”的战略和方针,使党的执政地位的加强和巩固(“立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立国”)不是新出的词汇,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党的文献中的规章或号召,而是富于现实关切且有实际内容的行动和事实。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三大重要成果次第推进且相互依存、内容完整的思想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二,把“兴国”“富民”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真正确立了作为执政党的自我定位,真正确立了长期执政的治国方略,真正确立了领导国家建设的大政方针。进而言之,这是扎扎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让党的宗旨和使命转变为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合法性、优越性和生命力。易言之,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二、以人为本——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立足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执政党指导思想本有意义的高度来看,明确“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其寓意并不在于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贵民、重民、利民、养民、裕民、惠民等等“民本”思想,我们当然也不能由此来理解并阐扬其意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明察世情、国情、党情发展的新变化,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使命,通晓并尊重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达自己历史方位的治国思维的转变,是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执政理念的确立。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以人为本的阐述,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领导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都始终不渝予以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品质。无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坚持以人为本的一般要求。其二,“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党治国理政必须时时刻刻谨守勿失的行动指针。这里的“最广大人民”的提法,实际上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自信、行为自律和道义承当,由此意味着党对自身历史使命和理想目标认识的升华。这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一般要求。其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工作方针,是新时期新阶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尤其值得强调的,这是让经济增长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乃至社会进步的新的发展理念,是把以人为本当作破解发展难题的指南针、判断发展质量的标尺。
       由此我们当能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贯彻r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优秀品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才能巩固自己赖以安身的群众基础,日益壮大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如果说,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更多地是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领导权的实践中形成的,且一经形成就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并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础上,毋庸置疑需要从时代变迁的实际状况出发,调整思路,为实现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种社会力量,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把具有确定内涵的“以人为本”确立为核心,表明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了自己所处的新的历史地位,清醒认识到作为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应当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以及必须遵循的执政规律,创造性地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根据新的历史方位深化认识并实际运用执政规律,同时也衬托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自觉把握。新时期新阶段党的执政地位直接表现为参与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可谓同源同构。虽然完全可以从概念内涵上合乎逻辑地把这两条规律区分开来,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能够实现两者的一致,在众多的影响因素或原因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乃是重中之重。围绕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把握并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凝聚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如十七大报告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始终处于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表明,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治国理政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信任和支持,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圆满解答了执政党如何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群众基础这一在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执政合法性问题。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历程来看,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毫无疑问超越了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领导国家建设需要面对现实社会各个阶层及其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应是执政党应当具备的基本执政素质。相应地,促进经济繁荣,坚持社会正义,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的任务。就此说来,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党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成功范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规律上的突破和深化,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新思考,并显而易见书写了具有开创性导向性意义的新的篇章。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实际状况,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明
       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识并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又一极其重要的成果。众所周知,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是确定所处历史方位、制定执政兴国的大政方针、提出切实可行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这个前提的任何犹疑,社会主义建设都会陷入这样那样的困境——更不用说缺失这个前提的严重后果了。就是说,执政党如何判断国情,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国家的兴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从总体上判断当代中国的国情,一方面,从社会基本性质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正是对国情有如此清醒的判断,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作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深入分析便知,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是这一精神实实在在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突出了加深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必要性,尤其是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增强深化改革谋划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这就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到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必然遇到的现实问题,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不可否认地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进而敏锐洞察并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当代中国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迈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如此这般堪称史无前例的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有力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当代中国兴国富民的正确选择。
       三、和谐社会——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新时期新阶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是切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判断,是确保实现“兴国”“富民”目标的重要战略,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把“社会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呈现出来,为当代人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重要的发展拐点,经济社会进入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发展关口。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肯定,这既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在于我们所选择的发展战略。
       人类文明演进历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具体进程往往是曲折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矛盾的存在自然会影响乃至阻碍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则是新的发展契机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就是通过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而获得的。即便如此,当代中国仍然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有的甚至已然变成社会发展的瓶颈——如: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人民群众某些切身利益还得不到满足、体制机制和民主法制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道德面貌方面的某些欠缺,等等。正是这样,创设有利于发展的和谐环境,就十分要紧。因为只有人人享有发展成果,才能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势头。当然,与问题本身相比,我们更应当关注问题之成因。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现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顺应民意地转向了经济建设,由此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速路。由于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采用以GDP增长率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模式,且被证明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战略,所以,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参照并采用这一发展战略,GDP增长率以及外资增长率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此必须承认,其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正是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实行中创造出来的。其二,GDP增长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历从各个方面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更高阶段、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以GDP增长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在诸如生态、资源、人口、财富分配等领域引发了很多问题。问题的要害,在于制造并暴露了经济发展的悖论——经济越发展问题越严重,但放弃发展又无异于束手待毙,所谓的民富国强皆无从谈起。不消说,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势在必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就是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做出的重大调整和部署,旨在“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永续发展。
       简要地分类,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那些问题,可以分别还原到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个层面来审视,无非就是人与自然之问、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不论是人与自然关系还是人与社会关系,人都是主导的发动力量,所以,人类社会发展中这两个向度上的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现实活动的结果,都应当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寻找原因,都要通过人对自己活动的自觉调整而被消解。具体说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首要的事情就是要检讨自己的自然观,反思自己对于自然界的基本态度,这尤其是当代人的生活遭遇。马克思曾把自然界称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从关乎问题之根本的意义上道破了“人靠自然界生活”的真相。依照马克思的认识高度,我们理当清楚人与自然界相处时无可辩驳的合理取向,即:人类需要开放式地利用自然,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尊重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不可移易的互动相关性,自觉维护和实现两种公平。而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从社会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的本义来说,人与社会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的结构中,利益问题处于核心。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都不是自封的,都需要获得其他人的承认。在人类发展史上,为争取利益获得承认,人们不外乎采取暴力强制或和平协商两种方式。在当今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运动中,和平协商的利益承认方式居于主导的方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揭示的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以及自身相互关系时的积极态度,不完全是一种理论分析,而已然是当代社会的实际呼声和行动。这当能证明,我国目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可谓是切中肯綮的战略对策。
       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或基本思路,大体上分为三个层面,即解决当下现实问题、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如果说,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当下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生长点和着力点,那么,制度建设就是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而建设和谐文化,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则彰显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坚定性和彻底性。这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其不可移易的现实针对性和未来关切,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深入社会发展之切要且从根基上守护社会发展正确方向的百年大计。由此可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既表现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强劲回应能力和理论解释力,同时又具有对于未来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的有效指引力。
       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其他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定遭遇的问题。问题的这种全球性质,不可规避地展示了构建和谐社会之于当今世界的战略意义。因此,当代中国提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宣布了全球化问题的中国态度和中国解答。就此可以相信,正因为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所开启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对于当今世界摆脱发展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