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外语言文学]主体性的遮蔽与敞开(摘要)
作者:桑大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毛诗》共同面临着诗乐合一而以仁德为终极趋归的诗歌文本,孔子立足于文本,全力开掘诗歌的基本意蕴——带着个人的体验,使文本意蕴植根于主观体验之中,达到文本与主体情志的融合共生,这种“带着个人体验”的主体性阐释是孔子论诗方式的根本特征。《毛诗》悬置文本本义,却刻意经营诗歌对于王公大人的刺美之旨,指向政治教化,建立了文本意义的体外言说机制。不同的观照视角和感知方式导引出相异的文本意义生发之路,折射了阐释者主体性之遮蔽与敞开的倾向。
       [关键词]诗经;孔子诗论;毛诗;阐释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6)03—0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