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 评·综 述]沿波讨源 融会贯通(摘要)
作者:赵 伯 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者简介]赵伯陶(1948—),男,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中
       国小说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 825.8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1—881X(2003)04—0509—02
       在西方,小说作为文学的一大类别,属于以人物形象为塑造中心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之一,它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奠定了它与诗歌、散文、戏剧四分天下的地位。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概念与西方相通,并无明显的差异,然而若以之范围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文言小说,就有些方枘圆凿了。“小说”作为古代汉语中的语汇,本属定中词组,《庄子·外物》中已见,意指讲小道理的琐屑言论;《荀子·正名》以“小家珍说”分而言之,取义略同。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虽将“小说”列为十家之一,却视之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道”,难登大雅之堂。桓谭《新论》所称“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者(见《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李都尉从军》李善注)即可视为汉代人的小说观念。今人研究文言小说,就必须尊重古人的这种小说观,才能沿波讨源,游刃有余,作出合乎其自身发展逻辑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