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信息与动态]“2006年加拿大文学纪事”等
作者:佚名

《国外文学》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6年加拿大文学纪事
       加拿大文坛近年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文学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06年的加拿大有不少文学新星崭露头角,一批文学新作闪亮登场。在这里我们摘其要者以飨读者。
       2006年11月,加拿大文艺理事会宣布了本年度总督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彼得·贝伦斯的《梦的法则》和约翰·帕斯的《跌撞在花丛中》分别获得小说和诗歌奖。
       彼得·贝伦斯的《梦的法则》背景设在1847年的爱尔兰。那时“土豆饥荒”正席卷全国,无情地摧毁了少年菲尔古斯家的土豆,他的父母也染上了斑疹伤寒。由于菲尔古斯一家拒绝搬离他们的住所,结果父母和姐姐被活活烧死在屋内。失去亲人的菲尔古斯流离失所,加入了一伙被称为“沼泽男孩”的队伍,在乡间寻猎觅食。他袭击了农场主的仓库,偷得黄油和肉,然后逃离这里,来到利物浦的一家妓院,成为一名男妓。之后他又辗转来到威尔士当铁路工人,并对棚屋主人的“铁轨老婆”红发莫莉产生了好感。他们一起漂洋过海,历尽艰辛,来到蒙特利尔,准备从事贩马生意。这时的菲尔古斯已饱经磨难,率领着自己的马队雄心勃勃地向美国进发了。
       《梦的法则》是一部成长小说,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示了19世纪爱尔兰最悲壮的历史性灾难,通过男主人公史诗般的成长过程,揭示了爱情、性、存活、梦想等几大人性主题。文中简短干脆的对话展现了在饥饿和救赎、理智与本能之间徘徊的年轻人的爱憎、恐惧和渴望。小说用炽烈的语言鲜明刻画了性和人的心理。读者和主人公一起经历着不幸和屈辱,通过少年菲尔古斯的叙述,读者似乎更情愿忽略主人公的不轨,甚至像欣赏电影一般同叙述者一起体味他那险象环生的移民历程。
       《梦的法则》是贝伦斯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一出版即好评如潮,为贝伦斯在文学界的地位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约翰·帕斯的诗集《跌撞在花丛中》获得了本年度总督文学奖诗歌奖。在这本诗集里,诗人继承了加拿大诗人的传统,讴歌了加拿大的自然美和荒野美,同时也把犀利的目光投向生活的细枝末节,记录了诗人在9/11遗址上的所思所想。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智慧的思索和对自然界崇高美的膜拜,同时忠实而艺术地描绘了人类生活虽有缺憾却独一无二的特性。帕斯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就像一只在花丛中跌跌撞撞的蜜蜂,期待着灵感的偶遇。然而他诗歌的激情不仅仅来自荒野、碧海、高山、丛林,同样来自于“我儿子转动着的自行车轮”和“地球另一面黑暗的如雨落地的炮弹”。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美的陶醉、对自然的挚爱和激情,以及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沉思。
       本年度引人瞩目的另一部小说是罗伊·海奇的处女作《德·奈罗的游戏》,获休·麦克莱能文学奖和麦克奥斯兰优秀作品奖。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战火纷飞的贝鲁特。巴萨姆和乔治自童年起就是好友,但如今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命运。乔治加入了当地很有势力的一个武装组织,从此开始了烧杀抢掠的生活,而巴萨姆为了离开这座城市则不得不开始小偷小摸,为自己积攒盘缠。小说深刻描写了战争和命运对友情和忠诚的考验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小说突显了几对贯穿整个故事的冲突:梦想与现实、宗教与忠诚、罪恶与生存。乔治和巴萨姆都深知暴力、恐吓和投机的效力。前者知道,暴力可以使他在贝鲁特获得生存的资本,而后者则相信他的一次次犯罪则是促成他离开贝鲁特的垫脚石。小说中的贝鲁特弥漫着战火的灰尘,灰尘是贝鲁特的伙伴,灰尘“很友好。爱着我们所有的人”。读者对战争中饱受磨难的人民充满同情,因为无情的炸弹不只落在基督徒身上,也落在穆斯林身上,落在无辜的儿童身上,落在整个城市的身上。小说在诗一般的意象和粗俗的街头俚语之间不停地变换,向人们展现了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揭示了战争与公平的含义。
       2006年1月,丽莎·摩尔的第一部小说《小鳄鱼》获得了英联邦优秀图书奖提名,并同时获得英联邦加拿大,加勒比地区优秀图书奖。故事发生在纽芬兰省圣约翰,作者讲述了生活在这里的五位主角的不同心理和情感历程。由于继父戴维的猝死,17岁的克林·克拉克和她的母亲贝弗丽沉浸在痛苦之中。贝弗丽靠节食减肥来转移自己的悲伤,而克林则观看有关砍头的录像片,来实验她所谓的“生态恐怖主义”。贝弗丽的姐姐曼德琳是一个苛求自己的电影制片人,她不顾自身患有心脏病却一心想拍成自己的巨作。对于19岁丧母的弗兰克来说,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个卖热狗的小摊子,但他总是受到一个名叫宛伦丁的俄罗斯水兵的威胁和欺负。而宛伦丁也有着童年的创伤,残酷的现实教会了他如何不惜一切代价生存下去。他甚至对自己钟情的女孩也萌生歹意,企图烧毁她的住所拿走保险金。
       故事充满了哥特式小说的恐怖气氛,克林观看鳄鱼咬人的纪录片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但是,鳄鱼在小说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鳄鱼既丑恶也美丽,因为它们的残忍和暴力是出于本能,而非邪恶。鳄鱼象征捕猎者,其猎杀本能出于求生目的。通过鳄鱼这一象征,丽莎-摩尔提出一个问题: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德?《小鳄鱼》的写作手法新颖,故事由多条叙述线索构成,视角随着处于不同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主人公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也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来回切换。这种独特的视角变换和意识中心交替的叙述手法使得小说就像一个立体的雕塑,使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圣约翰的现实世界,听到小说中不同的声音。多意识中心的叙事手法也令人感觉小说的原型似乎是一系列短篇小说,《小鳄鱼》加强了这一独具加拿大特色的文学体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今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2006年初出版的《帐篷》包含了诸如评论、故事、诗歌、寓言、童话等各类体裁和内容的作品共35篇,甚至穿插有作者自己风格粗犷而内容含蓄的绘画插图。在这本小册子中,作者把焦点主要集中在她自己和她的创作过程上。例如,“生平故事”、“话语”和“鼓励年轻人”阐释了她对写作的思考和态度。在书中,作者或引用文学传统,或暗指希腊罗马神话。“莎乐美是个舞者”就是对神话的重新改写。在这个故事中,莎乐美企图和她的宗教学教师套近乎,事情败露后则控告他对自己进行性骚扰。在“做一个半神的人不容易”中,特洛伊美女海伦在小镇人的传言中变成了一个私奔者,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和当地的一个警长逃走了。
       在这本小集子中,作者似乎在传达这样的信息:神话和文学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存在是永恒的,历史是连续不断的整体。在“话语”中,阿特伍德指出她作为作者的“话语”并不属于她自己,而是一个淡化了她的个人身份的外在的东西或属性。阿特伍德认为是人们赋予了她某种话语或声音,作为作者,她只是“生长成为这个话语的一部分”。这样的观点和作者在《黑暗中的谋杀》里的想法不谋而合,即故事本身不同于讲述故事,因为故事讲述者的声音有时是具有欺
       骗性的。
       《帐篷》是后现代写作的一个完美体现。文体和体裁的杂烩与不确定、作者和读者对写作的参与、对经典的后现代模仿和改写等种种手法反映出文论在阿特伍德创作过程中的深刻影响。
       纵观2006年的加拿大文坛,可见文学新秀及新作占据了半壁江山,少有人知的作家凭借第一部新作就能拔得头筹,名闻天下。这表现出加拿大文学界鼓励新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必然会激励广大文坛中更多人士投入到写作中去,为世人展现一个创作丰硕、新星云集的加拿大文坛。
       (丁林棚)
       2006年日本文学年度报告
       一、关于村上春树
       当今日本最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非村上春树莫属。2005年12月,《纽约时报》评出的当年十佳图书,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榜上有名,2006年3月,这部作品再次为他赢得了捷克的弗朗茨·卡夫卡奖。
       卡夫卡奖的意义非同一般。2004年和2005年获得卡夫卡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和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随后都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因此日本国内对村上春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甚高,2006年日本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村上能否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村上春树获奖的话,加上1968年的川端康成和1994年的大江健三郎,日本在38年间将有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村上最终还是与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尽管如此,2006年村上春树依然备受关注。除了卡夫卡奖外,他还在9月凭《盲柳·睡女》获得爱尔兰第二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10月30日,他参加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卡夫卡奖颁奖典礼,并出席了记者招待会。村上一向很少在媒体前露面,据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席记者招待会。
       除此而外,3月25、26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东京大学文学院在东京大学举办了题为“WildHaruki Chase:How the World is Reading and TranslatingMurakami”的国际研讨会,29日又同时在北海道大学以及村上的母校神户高中继续举办两场,与会者均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日本文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资深翻译家。会后,记录该研讨会整个内容的《世界怎样阅读村上春树》一书于10月由文艺春秋杂志社出版。
       村上近年来发表的作品,2004年的长篇小说《天黑以后》,2005年的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都已在国内翻译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至此,在中国国内翻译出版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达32部之多,他也成为在中国翻译出版作品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作家之一。2006年11月,他发表了最新译作——美国作家费滋杰罗(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的代表作《大亨小传》,由中央公论新社出版。
       二、与混沌共生
       2006年年初创刊的美国文艺杂志A PUBLICSPACE在其创刊号上做了一个日本文学专集,其中包括对村上春树的专访以及一些日本当代作家短篇小说的译介。在专访中,村上谈到:“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是失落的10年,在这10年当中,如何寻求与混沌共生的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以来,日本社会上上下下被一种沉重的闭塞感所笼罩,令人窒息。作家保坂和志在去年9月出版的文论《小说的诞生》(新潮社)一书中这样写道:“生活在这个停滞的世界中,我们怎样才能不绝望、不自暴自弃呢?去思考这件事的不正是小说吗?”2006年的文坛可以说是与混沌共生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通过风格迥异的作品在停滞中找寻自我,寻求希望和爱的努力。
       去年野间文艺奖的获奖作品,74岁的老作家黑井千次的短篇小说集《一日梦的栅栏》收录了作家10年来陆续发表在杂志上的12篇小说,可以说它恰好是失落的10年中日本社会的一个缩影。作家通过对身边日常琐事细致人微的观察,描写了步入老年之后平淡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奇妙的事情。平淡无奇孕育出无限幻想,日常琐事充满惊险、悬念和滑稽。
       获得第134届芥川奖的是女作家丝山秋子,其获奖作品《在海上等你》反映了泡沫经济时代进公司工作的女职员在社会中磨练成长的历程,描写了男女同事之间真实可信的友谊,揭示出什么才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东西。而获得134届直木奖的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其获奖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在推理的世界里演绎了一段无比纯洁的爱情。一个孤独的数学天才,所爱的人犯下了过失杀人罪,为了帮助她瞒天过海,他给警方设下一个个谜题和圈套,但没想到自己的大学好友、天才物理学家竟然插手协助警方去破解自己的方程式……该书被誉为“最完美的骗局,最纯粹的爱情”。除直木奖外,该书还囊括了第6届推理小说大奖等06年度多项推理小说奖项。
       三、逝去与新生
       2006年,吉村昭、小岛信夫等老作家相继去世,给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深深的失落,而他们在去世前夕都留下了自己的遗作。
       79岁的作家吉村昭是7月底去世的,据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推敲修改成为其绝笔之作的《遗容》。这部作品通过回忆哥哥的临终与死,阐述了作家关于死亡的思考。人应当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送走亲人时人又应该怎样去做?“仅仅为了拖延生命的治疗是毫无意义的。”“生者不应该瞻仰死者的遗容,应该让没有思想的遗容得到安宁。”这也正是作家给夫人、同为作家的津村节子女士留下的遗言。最终,作家将这些思考付诸行动,自己拔下了身体上延续生命的导管而静静死去。《遗容》在他去世后发表在《新潮》杂志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该期杂志一售而空不得不增印,这是20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之后由新潮社出版了同名短篇小说集。
       另一位高龄作家小岛信夫逝世于10月,享年91岁。去世前,他刚刚完成出版了长篇小说《残阳》。这部作品描写了90岁的老作家——主人公“我”身边的种种事情:在养老院生活并逐渐丧失记忆的妻子、毕生热爱的小说以及自身的日益衰老。作品中有对妻子的思念和爱,也有对小说创作的深刻思考。耄耋之年的老作家在残阳的照射下发出最后的余光。
       《遗容》、《残阳》这两部作品都是生命垂危的老作家自身的写照。而金原瞳和棉矢梨沙这两位青年女作家06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和《给你梦》里也有作家自身的投影。
       两年前,19岁的金原瞳和20岁的棉矢梨沙分别以《裂舌》、《想踢他的背》同时获得芥川文学奖,因此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
       金原瞳的新作《自传体小说》正如其名,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作品中年轻的女作家高原琳受托撰写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从22岁写到
       18岁再到16、15岁,让读者感到这既是高原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金原瞳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描写了性、暴力、刺激、狂热的爱,可以说既是作家自《裂舌》以来的个人风格的延续,也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现实社会的焦躁、反叛以及渴望获得新生的期冀。棉矢梨沙在《文艺》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给你梦》,也描写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过程。美丽的夕子从小就因在广告中出演而一举成名,大红大紫之后却因种种因素更加孤独,恋爱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却发现与男友的隐私录像被在阿上公开,一步步被卷入演艺界这个巨大的漩涡中。两位年轻女作家的新作可以说都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她们获奖及之后被媒体大肆报道的亲身体验。 
       2006年,笔者有幸两次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日本作家在京的学术活动。一次是9月9日—11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演讲会和他本人亲自参加的大江文学专题研讨会,还有一次是12月23、24日的题为“明天的记忆”的中日青年作家论坛。
       大江带着他的新作《别了,我的书》来到中国,在演讲中表示了对年轻人寄予的希望,并鼓励中日年轻人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友好合作”的理想。据说正是受到大江此番话的启发,社科院外文所于12月23、24日又举办了一次中日青年作家论坛“明天的记忆”。中国作家莫言、日本汉学家藤井省三、评论家川村凑等中老作家、学者以及冯唐、张悦然、盛可以、茅野裕城子、中上纪、中村文则、山崎纳奥可乐等中日青年作家共聚一堂,围绕自己的文学观、创作感受、中日文学的现状进行了交流。笔者十分荣幸地为这两次学术交流活动担任翻译工作,通过与德高望重的文学老前辈及70年代乃至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作家的近距离接触,也亲身感受到了日本文坛的更新换代。
       (丁 莉)
       2006年度澳大利亚文学综述
       2006年对于澳大利亚文学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新老作家活跃于充满生命力的澳大利亚文坛,大量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发表出版,国际间的文学文化交流也举措频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J.M.Coetzee)加入澳大利亚国籍,澳裔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赢得普利策小说奖,麦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授予罗杰·麦克唐纳(Roger McDonald)。
       2006年3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白人作家J.M.库切(J.M.Coetzee)加入澳大利亚国籍
       J.M.库切1940年出生在南非的开普敦,后进入开普敦大学,获得英语和数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库切到英国工作,1965年赴美国德州奥斯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美国各大学,1972年返回南非。库切1991年首次访问澳大利亚,2002年正式移居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是阿德莱德大学英语系的荣誉研究员。
       库切1969年开始文学创作,1980年出版的小说《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为其带来国际声誉。库切曾两次赢得英国小说的最高荣誉布克奖(Booker Prize),分别是1983年的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Life &Times of,Michael k)和1999年的小说《耻》(Disgrace)。2003年10月,库切达到文学事业的顶峰,瑞典文学院以“小说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的评语,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库切几乎成了阿德莱德和整个澳大利亚的英雄。
       2006年3月库切申请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获得批准。澳大利亚移民部长阿曼达·范斯通(AmandaVanstone)亲自主持人籍仪式,该仪式也是本年度阿德莱德作家周的一部分。库切就此事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他说,“我移民澳大利亚并非是脱离南非,现在我仍和南非保持着强烈的情感联系。”库切也解释了加入澳大利亚国籍的原因:“我为这里人民的自由和慷慨精神所吸引,为这块美丽的土地和这座优雅的城市而着迷,现在我终于可以称之为我的家园了。”
       
       2006年4月: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赢得普利策小说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遵从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4)的遗嘱设立,1917年首次颁发。新闻类奖项共计14项,堪称是美国新闻界的诺贝尔奖;艺术类奖项也非常著名,包括小说、历史、传记、一般类非小说作品和诗歌5项书奖,以及戏剧和音乐两个奖。杰拉尔丁·布鲁克斯1955年生于悉尼,拥有澳大利亚和美国双重国籍,长期供职于《悉尼先驱晨报》和《华尔街日报》,采访报道国际热点问题,是著名的女作家和记者。她以2005年出版的小说《马奇》(March)获得2006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
       小说《马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路易莎·梅·阿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68年的经典作品《小妇人》(Little Women)为基础,以书中4个女孩的父亲、离家远行的随军牧师(最后才露面的马奇先生)作为叙述全书的主人公展开情节,全新演绎马奇在美国内战和南方种植园的复杂人生经历。
       获奖后,布鲁克斯非常兴奋和激动。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她接连表示,“我就是没法儿相信。这就好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
       布鲁克斯的小说《奇迹之年》(Year of Wonders)收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袋鼠丛书”,2006年6月翻译出版。同月,布鲁克斯访问中国,参加各种文学活动。
       2006年6月:罗杰·麦克唐纳(Roger McDonald)获得麦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
       麦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The Miles FranklinLiterary Award)是澳大利亚文学界最受重视的奖项,由著名作家麦尔斯·弗兰克林(1879—1954)设立,1957年首次颁发。现在奖金4.2万美元,用以表彰上个年度出版的以澳大利亚生活为背景的优秀小说或戏剧作品。2006年度麦尔斯·弗兰克林奖的提名名单颇有份量,共有《神秘的河流》(The Secret River)等5部作品,反映出澳大利亚小说创作的兴旺和发达。今年的奖项授予罗杰·麦克唐纳的小说《德斯蒙德·凯勒的歌谣》(The Ballad of Desmord Kale)。
       麦克唐纳1941年出生在新南威尔士,有多部小说出版。他广受赞誉的畅销书《达尔文先生的射手》(Mr.Darwin"s Shooter),曾荣获新南威尔士杰出文学奖,维多利亚杰出文学奖,南澳大利亚杰出文学奖和2000年度的国家小说奖。今年能够获得麦尔斯·弗兰克林奖,麦克唐纳感到非常荣幸,他表示,“这个奖项表明澳大利亚对小说艺术的认可和读者的支持,对
       于获奖我非常激动。”
       其他重要文学奖项
       2006年度的墨尔本文学奖颁发给海伦·加纳(Helen Garner)女士,旨在表彰她对澳大利亚文学和文化生活的突出贡献。墨尔本文学奖奖金6万美元,是澳大利亚最有价值的文学奖项。其中3万元是由墨尔本市资助获奖者的国际旅行奖金,另外3万元由墨尔本颁奖委员会提供。海伦·加纳194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季隆(Geelong),是澳洲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自由撰稿人和翻译家。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孩子们的小屋》(The Children"s Bach),为澳洲文学史上最出色的中篇小说之一,荣获1986年度的南澳大利亚杰出文学奖。
       价值3万美元的最佳写作奖授予克里斯托斯·佐尔克斯(christos Tsiolkas)由兰登书屋出版的作品《死亡欧洲》(Dead Europe),此奖项主要表彰维多利亚地区40岁以下作家发表的任何体裁的作品,要求具有代表性、原创性和创造力。
       南澳大利亚杰出文学奖授予了盖尔·琼斯(GailJones)的小说《60盏灯》(Sixty Lights)。
       2006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袋鼠丛书”陆续出版
       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编辑一套以袋鼠命名、收录澳大利亚当红作家新作的丛书,至今已翻译出版6部作品,分别是雷蒙·盖塔(Raimond C-aim)的小说《哲学家的狗》(The Philosopher"s Dog)、索尼娅·哈特尼特(Sonya Hartnett)的小说《童年的故事》(ofA Boy)、亨利·劳森(Henry Lawson)的短篇小说集《上了炸药的狗》(The Loaded Dog)、多丽丝·皮金顿(Doris Pilkington)的小说《漫漫回家路》(Rabbit-ProofFence)、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的小说《奇迹之年》(Year of Wonders)和梅利娜·马尔凯塔(Melina Marchetta)的小说《少女寻父》 (Looking forAlibrandi),其中最后两部于2006年6月出版发行。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奇迹之年》讲的是1666年英国大瘟疫期间的一段感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充满了人文关怀,歌颂生命,字里行间闪烁着启蒙运动的理性光辉。梅利娜·马尔凯塔《少女寻父》讲述一个17岁的少女的故事,充满了感人的亲情。小说广受好评,被译成多种文字,原作现已拍成电影,获澳大利亚电影学会奖。
       两位作家于2006年6月访问北京,参加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英国企鹅图书公司等机构组织的文学活动;6月29日,两位作家还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了签售活动。
       我们希望“袋鼠丛书”能够继续编辑出版,中国读者可以品味澳大利亚的当代文学,探寻澳大利亚人民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中澳两国间的文学和文化交流合作。
       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学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澳籍作家的重量级作品不断问世,屡次荣获世界文学大奖,成为世界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马乃强)
       2006年爱尔兰文学年度报告
       一、世界性的贝克特
       2006年4月13日,我们迎来了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百年诞辰,他以其杰作《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等荒诞剧作品获得这一殊荣。瑞典皇家学院对贝克特的喜剧有过这样的评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今年贝克特百年诞辰的庆祝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隆重举行。在作家的祖国爱尔兰及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他的百年诞辰日前后,纪念活动精彩纷呈:有其代表作品的上演或重排,有其作品的学术研讨会,还有其作品的朗诵会等。
       2月28日,爱尔兰政府在都柏林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爱尔兰文化艺术部长约翰·奥当纳休代表政府出席。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亚特兰大市政府联手将2006年作为“贝克特年”推出,在年内将举行一系列的纪念及学术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新泽西州的雷德·班克市,两河戏剧公司在3月16日—4月2日期间,上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及他的一些独幕剧,另外还举办“贝克特和基腾·巴斯特电影节”,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代表人物爱德华·阿尔比作了主题发言。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今年2月9—11日举行了主题为“百年贝克特:新视角”的学术研讨会。3月30日—4月2日在英国雷丁大学举办“贝克特在雷丁”的学术研讨活动,贝克特的传记作者詹姆士·诺尔逊教授计划发表学术演讲。4月5—9日,在贝克特的母校都柏林三一学院,进行了高规格的大型学术讨论会——“贝克特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著名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顿及上述贝克特传记作者都到会并作了学术演讲。
       二、贝克特在中国
       贝克特的百年诞辰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中国当代一些先锋派剧作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贝克特及品特的影子,许多作家都试图模仿他,并从他那里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技巧,如怎样烘托气氛、使用语气,或是创造戏剧效果等等。
       贝克特的几部剧作也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演过。上演场次最多的恐怕要数那部很多人都听说、但不一定读过或观看过的《等待戈多》。1998年4月下旬在北京的首都剧场上演了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的《等待戈多》,时任北京人艺院长的林兆华启用著名演员濮存昕饰演剧中的流浪汉。2001年3月2日—3月21日,女性版的《等待戈多》曾在上海肇嘉浜路的真汉咖啡剧场上演。《等待戈多》女性版是个非常组合,由两家民营企业及多位艺术家强强连手。这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上海现代人剧社及上述的真汉咖啡剧场,这也是他们的首次联合行动。著名剧作家张献和李容、著名设计家王景国、还有戏剧活动家张余联袂为上演《等待戈多》女性版,这是后现代版的一次开拓性尝试和实验。2004年5月13日—5月15日都柏林盖特剧团曾在首都剧场上演了《等待戈多》,他们演出的《等待戈多》被媒体公认为是本世纪最为权威的版本。
       在贝克特的百年诞辰之际,中国的反响强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于今年4月举办“贝克特戏剧节”,重新演绎他的经典剧作。在全球纪念贝克特百年诞辰的系列活动当中,首次有了中国艺术家的声音:贝克特最负盛名的《等待戈多》的“中国版”也被搬上上海舞台。该剧别出心裁地以实验京剧的形式首次出现,这真可谓是贝克特同中国戏剧“最亲密”的一次接触,除《等待戈多》外,贝克特不为中国读者熟知的“实验小说三部曲”也首次以戏剧的形式展现在上海舞台。来自贝克特故乡爱尔兰的艺术家也再度到沪
       献艺。上海市话剧中心去年上演的、且引起不小反响的《终局》也再度上演。该剧是贝克特最钟爱的作品,2005年值上海话剧中心成立十周年院庆之际,首国外文学2007年第3期(总第107期)次搬上中国舞台。
       我们相信,贝克特的中国化,可以使中国观众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他所创造出的人物、空间、时间的戏剧形象等所展现出的哲学世界,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贝克特戏剧的独到之处。
       三、国际乔伊斯展
       2006年春,爱尔兰乔伊斯中心举办“国际乔伊斯”展,作为庆祝该中心重新开张活动的一部分,本次展览最初由爱尔兰外事局文化部组织,乔伊斯中心有幸成为其主办方,此次基于板面形式的展览,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关于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现代派文学巨匠”、“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的詹姆斯·乔伊斯的生平、作品及其遗物的介绍。
       四、2006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
       2006年6月13日,科姆·托尔宾(Cohn Tóbín)凭借其《主人》 (The Master)一书荣获2006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托尔宾是第一个获得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世界最富有的文学奖的爱尔兰作家。今年是该文学奖创立的第11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由都柏林城市公共图书馆(Dublin cityPublic Libraries)执行,由总部设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跨国公司IMPAC(Imperil Management Productivity andControl)主办。
       五、都柏林作家节
       都柏林作家节于2006年6月14—18日举办,其内容以约40位爱尔兰以及国际性的诗人及作家们的作品阅读、演讲、座谈以及会见公众等为主。其中有约翰·凯里(John Caroy)和孜奥丁·撒达(ZiauddinSardar)的演讲集锦、谢缪斯·希尼(Seamus Heaney)、南茜·休斯顿(Nancy Huston)、热奈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和阿里克斯·巴克利(Alex Barclay)的作品、若迪·道尔(Roddy Doyle)和安妮·英莱特(Anne Enright)二人的公开讨论,以及关于开特·汤普森(Kate Thompson)和约翰·布莱尼(John Boyne)的讨论,此外还有关于来自威尔士、芬兰、卡塔卢尼亚、波兰等地区的科幻作家的书市等活动。
       六、都柏林戏剧节
       2006年9月28日—10月18日,由奥林比亚剧院(Olympia Theater)和布伦达·史密斯表演学会(BrendanSmith Academy of Acting)的经营人布伦达·史密斯(Brendan Smith)创办的都柏林戏剧节又一次如期举行。许多爱尔兰当代重要作家,如布赖恩·弗瑞尔(Brian Friel)、汤姆·墨菲(Tom Murphy)、休雷·奥纳(Hugh Leonard)等的剧本在此次戏剧节被首次搬上舞台,最新的国际知名的戏剧作品被纳入此次戏剧节当中,作为补充与平衡爱尔兰戏剧的要素。
       爱尔兰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诸如诗人叶芝、小说家乔伊斯、剧作家贝克特等久负盛名的作家,连同当代爱尔兰诗人希尼一起,爱尔兰共有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堪称文学大国。
       爱尔兰人民对于文学、艺术有着始终不变的热情,这种热情在从政府到民间每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可见一斑,这正是爱尔兰作家们的灵感之源,也是推动爱尔兰文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爱尔兰文学具有很强的世界文学属性,《尤里西斯》、《等待戈多》等巨著已经成为世界文学领域中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将本民族文学推向世界的同时,爱尔兰文学界也注意包容与吸取世界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元素,使其文学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亚琦)
       “当代美国文学研讨会”在海口召开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以“探讨当代美国文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为中心主题,在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的支持下、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和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联合主办的当代美国文学研讨会,于2007年1月12日至15日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加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欢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与联谊活动。
       研讨会开幕式由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系主任陈宗华教授主持。海南师范大学校长韩长日教授首先致词,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朱刚教授宣读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海平教授的贺信,刘教授在信中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创新的灵感和思想的火花往往就是在学术聚会中产生的。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是“当代美国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外国文学研究所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承担了国家社科项目,出版了高水平的著作,成为我国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中心。相信在杨仁敬教授和海南师大的组织下,本次研讨会能够推动我们对‘当代美国文学’进行更加深人的探讨和了解。”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杨仁敬教授致开幕词。他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当代美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希望致力于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同仁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将当代美国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杨教授诚挚地感谢海南师范大学的领导对研讨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为研讨会顺利召开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赵一凡研究员和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分别作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言。赵一凡研究员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研究中新历史主义的起源及其特征。他指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强调对文学文本实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治理。其基本特色表现为:(1)反自由派的中庸,形式派的冷漠,主动透析文本中的意识话语形态矛盾,着重提示正史掩压下的另一性,刻意破坏人文学术传统教规;(2)文化人类学变种。赵一凡研究员强调,新历史主义及废旧历史主义的原样回归,也不是马克思史学的单纯复兴,而是一种解构后世界中的历史主义。杨仁敬教授的发言侧重于美国“x—代作家群”对老一代后现代派作家品钦和德里罗的继承与创新。他从四个方面简要评析了新崛起的美国x—代作家群威廉·伏尔曼、理查德·鲍威尔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道格拉斯·考普兰等青年作家如何成功地继承了品钦、德里罗和加迪斯等人的小说艺术和批判精神,并揭示了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美国“x—代作家群”不仅继承了品钦等人的拼贴、戏仿、玩文字游戏、事实与虚构相结
       合等后现代派小说艺术手法,而且还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创新,使后现代派小说有了新的发展。其艺术创新具体表现在:(1)跨国体裁的选择和描写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2)对信息时代各种科技人物的刻划;(3)涉及科技的学科更广泛更尖端;(4)追求小说的音乐化;(5)努力写出优美的散文。杨教授指出,“x—代作家群”的小说拓宽了当代读者的视野和思路,将最新的科技尤其是电脑信息融入了后工业社会的生活中去,不乏反讽和幽默的色彩。尽管小说科技成分的增加使阅读的难度增加了,但他们的作品深受美国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喜爱。赵一凡研究员和杨仁敬教授的发言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对与会者颇有启迪。
       美国驻广州领事馆新闻文化处费贝兰领事应邀在大会上发言。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生动地讲述了如何通过文学进行跨文化交际。在厦门大学任教的美国专家James Martin教授分析了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兴起。他们两人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朱刚教授论述了批评理论的“麻烦”。他以中美不同时代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特别是女权主义的传播造成某些男孩女性化的问题,提出“理论带来麻烦”的观点。这一见解很有挑战性,令人不禁对美国小说中的父权制和女权主义进行反思,也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兴趣。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郭继德教授谈了阿瑟·密勒的中国情结。他指出密勒重视中美两国的文化和友谊,一生为他的剧作在中国上演和让美国人了解和观看中国戏剧而努力。今年2月是他逝世两周年纪念。他是个值得我们怀念的美国剧作家。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的区鉷教授在“GarySnyder as a Social Visionary”为题的发言中介绍了Synder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地球生态的关注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使人们对这位诗人有了新的认识。与会者对上述发言给予很好的评价。由詹树魁教授、区鉷教授和谷红丽教授主持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与相关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蒋道超、黄禄善、陈宗华、王敏琴、刘玉、黎志敏、谷红丽、江春兰、曹玲娟、王祖友、陈文玉、李美华、林莉、王海燕、李琼、孙坚、黄晓燕、赵秀福、范小玫、胡永红、蔡云、沈洁、陈尚真、李保杰、郑燕虹和肖飚等老师和博士生向研讨会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他们许多人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本次研讨会的闭幕式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杨仁敬教授主持。首先进行论文交流。由小组推荐的海南师范大学的谷红丽教授、西南大学的刘玉副教授、厦门大学的博士生李琼和山东大学的博士生李保杰分别介绍了她们对德里罗、印地安文学、奥斯特和罗德里格斯等作家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接着,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詹树魁教授宣读《会议纪要》,代表们热烈鼓掌,一致通过。最后,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陈宗华教授致闭幕词。陈教授在总结本次研讨会时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很有收获、很有学术氛围的盛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规格高,学术队伍后继有人。三分之二的代表年龄在25至40岁之间,大部分是博士或在读博士生,加上几位知名博导,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这说明美国文学研究后继有人,大有希望。(2)研究主题广泛,学术内涵丰富。大会的发言和小组的交流涉及各种文论、哲学、史学、社会学、美学、音乐、语言学等领域,还提出许多新视角和新观点。“x一代作家群”则反映了美国文坛的最新动态。(3)畅所欲言,学术气氛活跃。与会的青年学者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气氛浓烈。他最后指出,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达到了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加强合作、促进交流的目的。他希望大家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学术交往、互通信息、共同努力,使我国当代美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走向新的阶段。他还代表主办单位向为研讨会提供资助的美国驻广州总领馆新闻文化处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表示感谢。
       (小 玫 木 文)
       曹靖华教授110周年诞辰纪念会及学术会议即将举行
       今年3月7日,北大俄语系接待了来访的上海鲁迅纪念馆等一行客人,共同商讨纪念俄语系创系系主任、北京大学俄苏文学学科创始人、鲁迅先生的挚友、曹靖华教授诞辰110周年的学术活动。北大外语学院程朝翔院长会见了来访者。参加会见的有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和乔丽华,曹先生的女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曹苏玲,曹先生的儿子、北大东语系校友曹彭龄少将,俄语系老教师、曹先生的门生郏惠康、李明滨、岳风麟等。
       双方交换了各方面的筹备情况,议定纪念活动的相关事宜,并于会后分头落实。北京方面定于今年10月下旬在北大举行纪念会及学术研讨会,邀请中、俄两国学者、曹先生的门生及生前友好参加。筹划出版的各种纪念作品有:曹彭龄少将撰《曹靖华传》;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曹靖华释译的俄苏文学名著《城与年》,系其生前最后的校译稿;北大出版曹靖华主编的《俄国文学史》修订版。上海方面出版由鲁迅纪念馆编《曹靖华纪念集》,这是该馆编纂的为纪念鲁迅生前挚友、学生和最为亲近的人的系列丛书之一种。此前已出的纪念文集(每人一集)有赵家璧、许广平、吴朗溪、曹聚仁、巴人、周文、汪静之、李霁野、楼适夷、陈学昭、黄源等先生。该馆将同时出版其所编的《曹靖华画传》(照片集锦)和曹苏玲所编的《曹靖华年谱》。
       其中,曹靖华主编的《俄国文学史》由国家教育部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审阅批准,作为该学科的课程通用教材,于1989年出版,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授的国家最高奖——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参加撰写的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的俄罗斯文学史教授,是第一部由我国学者撰写的贯穿古今的俄国文学通史。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学术界和高校俄国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欢迎,曾一再重印。此次再版,是因为国家教育部又将它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教材,也是为了纪念已故主编曹靖华教授的110周年诞辰。
       届时,北大图书馆将举办“曹靖华生平与创作”展览。北大《国外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文学》等杂志也分别刊登有关曹靖华的回忆纪念文章。
       (俄 文)
       责任编辑 魏丽明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