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诗版图]第五季的风景
作者:周占林

《诗歌月刊》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旨在关注这个世界普遍的人文情怀,倡导心灵写作,面对当今与未来诗坛担当善意引领,着意繁荣中国诗歌创作与研究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在京宣布成立。
       7月8日下午,在京郊,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宾馆迎来了其开业后的第一拨尊贵客人。刚于7月1日开业的正运通大酒店充满喜庆的气氛,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成立暨现代诗与社会担当研究讨会在此召开。
       2008年让中国人民记忆深刻,让世界注目。年初的南方雪灾、夏初的汶川地震,在每一次事件中,诗人们都是战士,冲锋在前线,用诗歌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段来记录这段历史,用文字来歌颂那些英勇献身的人们——无论是官兵或是普通劳动者。诗歌,绝不是小众的文学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历史的灾难,让人性再次回归,诗歌也褪去了一切华丽、雕琢与矫饰,用最朴素的文字,记录最多面的场景,书写最复杂的感情。
       鉴于此,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应运而生。它隶属于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由吉狄马加担任名誉院长,汤大力任理事长,曾凡华任院长,王明韵任常务副院长,王久辛、舒洁、周占林、高兴、汪剑钊等任副院长,女诗人潇潇担任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
       7月8日晚,做为现代诗歌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的汤大力理事长,在欢迎酒宴上向与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介绍了现代诗歌研究院成立情况,并对他们的光临表示诚心地感谢。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主编徐虹、文学报总编辑陈歆耕、文艺报编辑部主任石一宁、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任王晋军、中国艺术报副刊部主任冉茂金及北京日报副总编初晓玲、北京青年报副刊部主任陈新、北京晚报副刊部赵李红等人也趁此机会,就诗歌与社会担当话题,与研究院的诗人们先期交流。
       7月9日上午,会议在中运通大酒店六楼会议室举行。著名诗人、《诗歌月刊》主编、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明韵主持会议。因为08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名誉院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副省长、全国青联副主席吉狄马加未能到会,潇潇首先宣读吉狄马加发来的贺信:“诗歌是人类通向心灵的小路,是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所说的无限。诗歌点燃的火焰,将始终穿行在生命与死亡的峡谷之间。诗歌的身躯或许在瞬间阵亡过,但她高贵的灵魂却永远属于不朽!”汤大力理事长致辞并宣布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经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备案审批正式成立。接着,汤大力、曾凡华向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潇潇颁发奖杯和奖品。
       曾凡华院长说:现代诗歌研究院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将面对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和孜孜不倦的学术追寻,将研究领域覆盖到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王久辛副院长认为:2008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年初的冰雪灾害、年中的地震灾难,给中国人的心灵以巨大震撼。此时,中国诗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无畏精神和用于担当的责任感,显示了汉语诗歌强烈的感染力与鼓舞人心的优秀品质。
       此次会议一改诗歌研讨会的原有模式,曾凡华院长讲话结束后,王明韵便把话语权让给在座参与的新闻媒体编辑记者。这些时刻关注中国文化发展的媒体记者也一改只听不说的习惯,他们语言犀利,问题针对性强。
       北京日报副总编辑初小玲表示:诗歌是最容易、最便捷表达、抒发情感的工具,它的价值是其他载体无法替代的。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日前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再现了当代著名报刊上刊载的优秀作品,以此抚慰和关怀大众的心灵。诗歌显示了其不可替代性。
       人民日报记者、著名评论家王必胜指出:诗歌是中华的国粹,诗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兴旺休戚相关。他希望人们以开放眼光看诗歌,希望地震过后,诗歌回归常态下的写作。
       王久辛副院长讲:“现代新诗研究院策划成立之时,就注意了全国的理工科类大学基本上没有人文课,更谈不上人文教育;也没有语言类课,亦谈不上语言训练。这是一个严重的缺失。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都是只懂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情怀,甚至没有高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研究院下一步,要在所属的六所大学中先行开办‘诗与人’、‘文学与人’、‘文学与美’等讲座式的‘大讲堂’,先搞一个试验。我作为分工教务的副院长,甚至有一个野心,如果搞的好,还可以向国家教育部自荐人文教育的经验,争取推广到全国的理工科类大学,为普及人文教育出一点力。”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接过王久辛的话题,直指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的命脉:研究院以后的发展经济基础靠什么?
       理事长汤大力讲:“现代诗歌研究院的发展初始阶段,所有的经费由北京技术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但要考虑将来长久的发展计划。”
       分管经济的副院长舒洁向媒体记者详述了现代诗歌研究院在今后发展中,要开展的与经济有关的活动计划,就今后发展“输血”与“造血”给予解释,并就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给予阐述。他同时向记者们披露,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将注册成立一个文化公司,由副院长周占林分管经营,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徐虹、陈歆耕、石一宁、王晋军等也就当代诗歌与社会担当讲述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对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的成立与发展寄予了极大的厚望。翻译家高兴、汪剑钊就外国文学与中国现代诗的问题向与会媒体记者作出解答。
       副院长周占林就当前网络与诗歌的发展,理性地做了分析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尖锐地指出,一些人写出的分行文字,如果他没有勇气拿给自己的妻子或女儿看,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诗歌,因为这样的文字缺乏诗歌艺术最基本的美感。
       秘书长潇潇介绍,现代诗歌研究院将站在哲学的高度,以科学、理性的姿态,客观借鉴中外诗歌发展史的精华,推进中国当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诗人的学术交流,为当代中国诗歌鲜活创作干实事。
       曾凡华院长最后讲话,对与会的记者们表示衷心谢忱。
       原定的会议结束时间是12点,当时针指向中午1点时,热烈的发言尚未结束。因汤大力理事长有另一个活动需要参加,王明韵不得不遗憾地宣布此次研讨会到此结束,并诚挚地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用相同的形式,就不同的主题召开研讨会,欢迎各大媒体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现代诗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