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稿·现场]来自汶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诗报告
作者:周占林

《诗歌月刊》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主持人语;
       他们从安逸之地奔向地震灾区,他们在不安中。
       所谓大地之痛正是诗人之痛,民族之殇。
       就像诗人王燕生在《送诗人志愿者赴汶川灾区》诗中所言:
       出发吧
       当民族出现危难时刻
       诗歌从来都不缺席
       诗人的花名册
       总在尖刀班和敢死队里
       ——黄玲君
        ahszh@126.com
       出发吧
       当民族出现危难时刻
       诗歌从来都不缺席
       诗人的花名册
       总在尖刀班和敢死队里
        ——王燕生《送诗人志愿者赴汶川灾区》
       诗人的泪水,不但能浇开诗歌的花朵,而且能凝聚成一种力量,支撑起一片坍塌的天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指针像一把锤子,重重敲在了祖国的肋骨上,一下,又一下,一瞬间,数万生命化做蝴蝶,飞向天堂,广袤的西南山水变成废墟,变成战场……国难降临,诗人们一下子惊醒,从自我的诗歌抒写中站了出来,立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身到这场抗震救灾的洪流之中。以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为团长,由洪烛、王明韵、周占林、马丁林、龙威、曾祥书参与组成的“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作为中国作协的第二采访小分队,于5月22日分别从北京、安徽、广东出发,亲赴一线,以志愿者身份在灾区开展救援帮助活动。出发的前一天,主办单位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山市委宣传部分别为他们开了壮行会。会上,大家一致表态:做好志愿者,在不给灾区增添麻烦的前提下,同时做好采访,为灾区的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著名诗人王久辛在致辞中说:“我想对各位诗人说: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次与灾难中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心贴心的机会吧。诗歌是属于心灵的,只有真正进入人心的诗歌,才是不朽的,才是可以流芳百世的。我相信创造诗歌荣誉的机会来到了,各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们,用你们的心,去感受灾区亲人的心吧,为你们写出心灵的歌而挥洒你们的才华吧!”
       祁人、洪烛、曾祥书和我一下飞机,便与先到的王明韵会合。第一次发现全副武装的王明韵另有一种气质,他携带军用帐篷、军用背包后更像是一位奔赴战场的战士,令人肃然起敬。四川音像出版中心的席玮主任和陈成编辑,从网上知道我们出版了第一本抗震救灾诗歌集后,便联系我们拟合作出版国内第一张反映抗震救灾配乐诗朗诵CD专集。当他们得知我们做为志愿者要到灾区来,说什么也要以合作单位的名义来接我们。这是让我们无法推辞的,我们一行在为此感动的同时,也增加了要为灾区多出一份力的信心。
        都江堰:我们的诗之痛
       5月23日一大早,大家准备好食品、药品、雨具等必需的生活用品后,在所住的天辰楼宾馆门前合个影,这也是汇合来自广东中山的诗人马丁林、龙威后采访团的第一张“全家福”。因为大家知道,深入灾区之后,由于余震不断,还有各种不可预料的危险在行程中等着大家,而这张合影对于我们来说便显得弥足珍贵。
       战斗在成都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诗人叶浪,是成都市林业和园艺管理局的一名干部,在地震之后,他于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作了诗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也是我们抗震救灾征稿活动中最早收到的诗歌作品之一,并且被收入5月17日出版的《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一书。随后,在18日晚央视大型赈灾活动《爱的奉献》中,由姜昆等众多演员共同朗诵并感动了亿万观众的。是诗歌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的心为灾区贴在一起。由于他的协助,我们才得以顺利抵达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进入都江堰市,大家的心便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马路上是川流不息挂着各种抗震救灾条幅的车辆,道路两旁是形形色色的帐篷。祁人和老朋友都江堰市委宣传部的王国平见面后,便要求到一线去做些志愿者工作。王国平提供给了我们两辆车,祁人和我便成了这两辆车的临时司机。正如祁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我猜想应该是某个废墟中找出来的车辆”。我们来到新建小学,遇见几位失去子女的家长,他们悲痛地倾诉,让诗人们感到有把锯在心房上拉动。那一朵朵花样的生命啊,就这样未绽先谢,而四周依然林立的楼房,像一片石碑矗立在这片废墟的周围,上面刻满了悲痛和疑问。当诗人们为这些遇难的亡灵默哀三分钟时,诗歌便开始再次流泪。将要离开新建小学时,我在校门口拍下一幅张片,把满腔悲苦化作一句题词:谁为他们打开了这扇死亡之门!
       沿着都江堰的街道行走,看到市内的交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一切良好,有些商店已经开始营业,街上不时碰到正在搬迁的车辆。来到浙江宁波公安特警支队住地,看看墙上当地群众大红纸书写的感谢信,以及他们自发送给战士们的蔬菜,所有的语言都成了多余。
       在去受灾最严重的聚源中学的路上,田野里当地群众抢收抢种的镜头让我们相信,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已经从灾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当聚源中学真正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时,这群男子汉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距离地震中心“不算远,也不算近”的地方,在当地居民眼中只是震落了一些房屋的砖瓦,“这点影响也不算大”。但偏偏在这场“影响不算大”的地震中,那座坍塌4层高的教学楼如今只是一堆碎砖残瓦,各地来访者敬送的花圈提醒人们,这里曾上演了一场人间悲剧。
       回到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已是下午2点多了,王明韵拿出从合肥带来的压缩饼干、火腿肠,祁人从车上取下大家自费购买的矿泉水、方便面,诗人们来到灾区后的第一顿午餐,就在一种悲伤的气氛下进行。为了不给地方找麻烦,下午大家便打了两个的士返回成都。一路上,大家无语,有种难以言喻的痛,却在诗人们的内心深处生长,在诗歌中生长。
        成都火车东站:我们的诗之兴
       返回成都后,我和先期到达的女诗人潇潇联系,她说她正在成都火车东站搬运救灾物资。于是,大家让她和她所参加的团队领导协商,我们一起去参加搬运物资的工作。当大家来到成都火车东站十三号仓库见到潇潇时,我有点愣住了:这还是那个非常注重自己形象的潇潇吗?不,不是,这是一个真正的搬运工人。我们一行激动地上前和她拥抱,就像久别的亲人。简短地询问,知道她也是刚刚从救援一线下来,她开始参加的北京红十字会志愿团已经解散,她留在成都又参加到成都红十字会组织的这个团队。这个团队大部分成员是来自新疆的登山爱好者,他们极具高山抢救经验,他们从一线下来后未来得及休息,便又投入到这边的工作中来。
       祁人代表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全体成员,聘潇潇为我们的名誉团员,赠送了胸卡、服装和帽子。在搬运物资的过程中,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潇潇是这场国难中表现最优秀的女诗人。
       此时的诗人们,早已忘记自己是一位诗人,他们在灰尘飞舞的十三号线上,挥汗如雨,让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医药、食品、棉花、器械等物品在他们的手中快速传递。大家只有一个目标:早一分钟送到受灾群众的手里,我们的亲人便少受一份苦难。从下午直到晚上九点,搬运工作才告一段落。
       第二天的上午,大家依然用一种诗的激情战斗在这条叫做十三号线的地方。
       下午,大家捐出四千多元,由祁人、王明韵和我在成都的荷花池市场,购买了一批书包、铅笔、作业本、文具盒、水彩笔等学习用具。听说我们是买给那些受灾的孩子们,卖文具的老板也拿出一箱幼儿用的学习用品,非让我们一块儿送到灾区小朋友的手上,我们再三让她留下名字,可她就是不说。
       
       在返回宾馆的路上,一位名叫杨辉的成都出租车司机,说什么也不收我们的钱,“感谢你们对我们四川的支持”,他淳朴的话语让我们的心灵再次感到震颤!而在成都的几天里,我们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又何止杨辉先生一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不再是书本上的一行文字,是中华民族行走在这个世界的足印。
        彭州小渔洞:我们的诗之情
       5月25日,在祁人的老朋友、成都市妇联主席王进的协调下,我们与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一行,前往彭州市小渔洞灾民安置点,看望慰问这里的妇女、儿童及部队官兵。从彭州出发,随同的有中国妇联儿工部部长邓丽,心理学家鲁杰,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曾清华,四川省妇联副主席陈芳等。当慢慢地看到车前方的山峦时,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也迎面扑来,似乎在预示小渔洞镇是彭州市受灾最严重的一个乡镇。在灾民安置点,全国妇联一行送来了奶粉、棉被等生活用品,我们为在帐篷里读书的学生送来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这里的群众自发地成立了小互助组,三五个家庭一组,有米拿米,有面拿面,饭一起做,菜一块儿吃,此时的简易帐篷里,到处弥漫着爱的温馨。
       离安置点不远处,有北京、四川两家赈灾服务点,他们向灾区九品免费供应餐饮。恰逢午饭时候,看到大人小孩都在井然有序地排队,取饭。碰到一个厨师模样的青年,一问方知,竞是北京大鸭梨餐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国辉,当他们得知汶川发生地震后,第一时间购买粮食、蔬菜,便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当地的受灾群众做一顿热饭,是他们抗震救灾最好的表达方式。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自己名片背后,印上了自己所写的一首诗《国殇泪》:
       汶地震伤不留巴,
       川杰威武终兴蜀;
       加倍坚挺中华雄,
       油然而生希望起。
       前后嵌入了“汶川加油、巴蜀雄起”,期盼灾区早日重建的悲悯情怀。
       远望银厂沟,被灰蒙蒙的雨水所阻挡,什么也看不到,只见一条河流挡住了前行的路,上游一百米外,是在地震中受伤的大桥。车队来到临时搭建起的浮桥前,才知道这是一条由部队官兵抢修的生命通道。而河边的沙滩上,一男一女正在点燃几支香烛,当他们看到围拢过来的人群时,泣不成声地说:“求求各位,我是陕西的,我儿子在某影楼实习,地震当天,一行六人到银厂沟拍照婚纱照,地震后便杳无音信,哪位好心人碰到后转告他一声,我在这里等他。”看着地上被打湿的寻人启事,耳边听这位母亲不停地诵经,她手拿的经卷在颤抖,大家的心在流泪。祁人脱下自己身上的雨衣,在王明韵和洪烛的帮助下,为这个寻子的母亲披上,披上的是一份诗人的爱,是一份人间的情,也是天下所有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啊!
       在彭州市政府办公大楼,诗人们谢绝了在这里用工作餐,踏上返回成都的路。而河边目睹的寻子一幕,却像被石匠的錾,雕刻在每一位路过者的心头。
        什邡绵竹:我们的诗之伤
       
       5月26日,我们安排的行程是走访什邡和绵竹两市的几个重灾乡镇。在前往洛水镇的路上,每走一步都无比艰难,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每小时二十公里的车速仍怕车子被路所颠覆。在这样的路上救人,可能会有无数条生命因为耽搁时间而撒手西归,又有多少痛苦在这条路上被无限放大。
       车到洛水镇,看到路旁有站立的学生,我们便停下了车。路旁的两位老乡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和介绍当地灾情外,说得最多的是感谢他们的书记,要不是他们的书记,他们这里可能会死更多的人。祁人和王明韵为他们的小孙子送 乡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洛水镇中学,这里是洛水镇最让人伤痛的地方,中学里四百名学生只有少数生还。这些逝去的魂灵啊,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曾是洛水镇的希望。可在花季尚未盛开的时候,便被这场灾难夺去了的生命。
       为什么灾难总是要降临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无语。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我们碰到来自台湾的济慈基金会救助服务点,台商和一大批志愿者正在忙碌地为灾区群众准备着提供午餐,两条长长的队伍依然是井然有序,他们承载着台湾同胞对灾区人民最真切的爱和关怀。
       离开洛水镇,我们向另一个受灾最重的红白镇出发。这时的山路充满了危险,坍塌的山体常常会挡住前行的路。所有的诗人此时都忘记了余震可能带给自己的危险,他们被一种哀伤所困。在红白镇听到的一个创造107个小时生还的故事让大家受伤的心有了稍许温暖。那是一个叫李克成的男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用自己的尿液维持住自己的坚强,让生命的奇迹在掩埋近五个日夜的废墟里出现。当他裸露着下体被救出时,他最简单的盼望被无数人感动,那就是吃几顿肉,喝二三两老白干,抱着老婆睡觉。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绝望袭来之时,他平淡的要求支撑着他的生命,这更加映衬出多数人弥漫的悲伤,也让一些家长悔恨莫及,他们不该过早地对自己说放弃。
       车过金花石亭江大桥,便进入绵竹的金花镇区域。路上,诗人们碰到学生总要停下车来,为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和大家真诚的祝福。一路上,碰到最多的是正在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的解放军战士。
       山路上,有多处路段让人惊悚,让大家联想到当初解放军、武警官兵,是如何为营救更多的群众而艰难地打通这生命通道。经广济,过遵道,由于余震不断,当地群众告知山体滑坡封路,诗人们没能去到汉旺镇。但大家知道,汉旺镇是这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那里,有东汽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和花朵般消逝的生命。
        平武北川:我们的诗之真
       5月27日,我们前往绵阳、江油、平武、安县、北川。
       在绵阳的高速路口,我们与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诗人雨田汇合,他做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也是我们的向导。大家见面,一种灾后重逢的激动,让大家的拥抱更加悲壮。
       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上车经江油奔平武。尽管诗仙李白的故居就在道旁,诗人们却没有时间前去拜谒。仅从雨田的介绍中得知,从唐朝保留至今的李白故居陇西院山门在地震中完全坍塌,里面的文物古迹损毁严重,许多建筑物摇摇欲坠,其中太白楼的三、四楼结构毁坏严重。
       沿省道205前行,尚未到桂溪镇时,前方的山上顿时狼烟四起,又一次余震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此时,没有一个人惊慌害怕,余震只是让大家对这场8级地震给这里造成的伤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车过林家坝,远山上便有多处裸露的黄土和岩石,这更像大自然的一道道伤口,不时飘荡的浓烟更像是喷薄而出的鲜血。在响岩镇,大家来到济南军区71426部队援建的帐篷小学,向在这里复课的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了解学生们复课后的学习、生活情况。祁人代表诗人们郑重地向帐篷小学的校长承诺:本校学生如果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诗人们会义无反顾地给予全力扶持,并一一留下了地址和手机号码。
       南坝镇,是平武县受灾最严重的一个乡镇,全镇有80%的房屋倒塌,其余房屋皆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在我们进入南坝镇的道路上,到处是泥石流、塌方等原因堵塞后被紧急打通的生命通道。而进入南坝镇后,到处是防疫的战士和飘荡着的药水味。来到南坝镇中心小学,面对那片夺走了孩子们生命的废墟,我敲击键盘的手再也无力抬起。
       在一幢二楼已经坠为平地的放心粮油商店前,洪烛蹲下了身子,把诗人的一种悲悯留在了我的镜头。
       大家不忍心打扰那些已经奔向天堂的魂灵,在悲伤中离开。本来要顺路采访的豆叩镇再也无法让诗人迈下沉重的脚,凭窗望,让一种情绪在车内蔓延。
       一根火腿肠,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是诗人们在车上吃的一顿午餐。因为大家知道,昨天,因为唐家山堰塞湖属极高危险级别,下游的群众正在被有序地向高处疏散,而当地政府也曾有限制通行的措施。北川县城和唐家山堰塞湖仅一山之隔,假如溃堤,北川将首当其冲。诗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北川,路上又遇到一次余震,山上的飞石流沙告诉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危险。这个埋葬了太多生命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颤抖中,向世人诉说着这里到底发生了一种什么样的大灾难。在北川中学,红十字会的防疫点正在为校园消毒。剌鼻的消毒水气味无法遮掩这里曾经发生的惨烈一幕。
       今天的唐家山堰塞湖,也许是明天的第二个九寨沟。然而,悬湖压顶,诗人们忘却了自身的危险,在昔日北川中学校门上悬挂的欢迎条幅前,诗人们拍照、合影,留下了惨痛的记忆。我们追忆亡灵,更关心那些从废墟中顽强走出来的学生。诗人们把自费购买的学习用品和儿童玩具捐赠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击掌唱歌,祝福“六一儿童节”快乐。
       来到绵阳九洲体育馆,诗人们的心才在悲伤中稍稍有些缓和。为了不打扰在这里安歇的群众,大家静静地走,默默地看。送诗人雨田回到他家楼下,大家便把携带的药品、生活用品放在他的帐篷里,并纷纷在他躲难的帐篷前合影留念。这时,雨田告诉大家,唐家山堰塞湖溃坝方案已经启动,他妻子和许多群众已经被疏散到了山上。
        成都:我们的诗之恋
       5月28日,诗人们在驻地休整,写作。29日上午,志愿采访团召开了此次活动的总结会。小结会上,每一位诗人都用一种难以承载的语言,讲述了几天来的感悟。灾区重建的道路还很长,在大家的倡议下,准备捐助一所中国诗人希望小学,为灾区的孩子们驱散地震带给他们的痛苦阴霾,给他们点燃更多的希望……
       四川,我们会回来的。
       我们会回来的,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更多的诗人会为灾区重建家园而来!
       也许他们仅仅能搬一块砖、提一兜泥,但大家的爱心会延续。爱无止境,情无止境。感恩的心,也将与爱同行,诗人是战士,诗歌便是号角!
       度尽劫波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大灾面前,我们知道生命的脆弱,更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不屈和坚强!而爱,正是这种坚强和坚持的源泉!这种爱,是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百折不挠大无畏精神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