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写在前面的话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诗歌月刊》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年一度诗歌民刊专号,已成为本刊重头大戏。纵观2007这一年,诗歌民刊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是质量、还是其数量、发行范围都大为改观,同时亦呈现出自由自在、自生自灭、自然而然的景象。
       在编选这期专号的酝酿过程中,翻阅一本本诗歌民刊让我们或多或少震颤,不是因为民刊的装帧豪华,也不是因为民刊的开本厚重,而是这些民刊多多少少呈现了“锐气”“先锋”“原创”“个性”“冷静”,张扬了诗人的个性。看到各种不同的独立面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态度,正通过微薄的力量,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传播现代艺术的种子。因而在激动之余,我们更多的是感叹民间诗刊力量的强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歌民刊的大量出现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诚如洪子诚所说:“‘民办’的诗刊、诗报,在支持诗歌探索、发表新人的作品上,是‘正式’出版刊物无法比拟的;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展现最有活力的诗歌实绩的处所。”(《中国当代新诗史》)。可以这么说,民刊保持着应有的精神,它是独立的、自觉的、清醒的。
       在这里不能不说到网络诗歌,它确实对诗歌民刊的传统操作性产生一个极大的冲击。虽然网络诗歌作为现场同样充满泥沙俱下。但是,不管当时鱼目混珠也好,急功近利也好,最终是要经过民刊的过滤,包括也经过时间的考验,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优秀者会成为中国现代汉语实力诗人的中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民刊汇聚与自由尺度,许多诗人的力量还是“散沙”的。
       诗歌民刊将不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事件,如果强调事件的重要性,那不过是冲淡了诗歌文本的本身。同时还注意到诗歌民刊不再强调所谓“民间写作”。实际上应该指出的是,所谓“民间”,并不作为民刊外套和写作标准,诗歌民刊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载体,作为自由之魂的一个平台,它强调的是“我的写作,我的原创”,甚至它容许保留荆剌的蛮性与锋利。至少,通过民刊,诗人保持着一种艺术的自觉性,把自己运载到以前从未抵达的地方。
       诗歌民刊何以如此多?在词无达诂诗无定法之外,在诗歌本身特有的形式之外,也能说明一个老问题:诗歌这种文体的审美力量、抒情边界、批判指向本身就是无限度的,诗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各不相同,这样能看出,无论哪种形式都无法成为检验诗歌的惟一标准!或许,引用某位诗人的说法:什么都不能定义诗,诗只能由诗自己来定义。
       鉴于此,我们精心挑选出作品,或多或少反映出这些诗歌民刊的特色。同时向这些民刊的主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