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期头条]关于“燕窝”的评论
作者:佚名

《诗歌月刊》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做2006年的诗集宣传推广时,我遇到《中国青年》的编辑,碰巧他们长期、大量地需要像这样的正面青年形象(哈哈),所以我们一拍即合,打算拎我的故事去用。我们在网上呆了好几天,准备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无所不言,言无不尽”,聊得很尽兴。文章出来后,一改、再改、三改……直到我亲手改,最后还是没有做成这篇访谈。问题不在于文章是褒是贬,而在于:无论怎么改、怎么写、怎么样的风格,文章中的燕窝都不是我,而是一个陌生人。而文章中的这个“燕窝”,由于我本人对访谈的接纳和审阅,就打上了“我认可TA就是我自己”的戳印。
       因为人是一个无穷面的客体,而文章能容纳的非常少。这使我决定,以后任何时候,都不接受任何形象塑造。因为他们(这些被塑造的燕窝)哪一个都不是我。
       所以当诗歌月刊要求提供一些别人对我的评论时,最好的莫过于去网络搜罗。只要去掉“我认可”这个戳印,我很乐意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不同的燕窝……无论褒贬,无论熟悉与陌生,都非常有趣。这些评论有的关于作品,有的关于本人,有的是私人博客里的,有的是硕士研究论文,有的是为诗集写的文章,有的是朋友,有的完全不认识……
       (燕窝)
       诗生活中的版主燕窝,私下里是被我们称之为装逼的,她的“保持距离”诗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你对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产生怀疑。
       ——某博
       ……第三首是燕窝的。我和向卫国谈过,她的诗歌怪异,读了会隔膜,有歧义,产生很多联想。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结论和原意可能相距十万八千里。当然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惊秋》引发的多重意味,吸引人去深入讨论。燕窝的《惊秋》,像给我出了个考题。她的诗我读的不多,而读来会觉得难受。也许我的智商有问题,一时难以进入。另外也许作者较有深度,或者晦涩?总有王国维说的“隔”。诗歌不一定有明确答案。
       ——陈仲义,诗评家,《在<出生地>研讨会的讲话》 崇拜语言暴力并执迷于解构快感的诗人燕窝,是个女生,在昨天的QQ留言里,她发来这首诗——“纠纠说你可能喜欢这首”。
       ——周可,《新周刊》编辑
       燕窝的某些篇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痛苦的存在,有时是一种折磨。透过叔本华的眼镜,燕窝笔下的世界似乎更接近我们居住的世界。对此,我们实在无能为力,或许能够把握的只是自己的态度而已,而燕窝那么认真。放下心灵的重负是难的。但是,将话收回,干嘛非得放下?总得有人承担。燕窝是一个承担者。
       ——桑克,诗人,《黑龙江日报》副主编
       燕窝是标准的网络诗人。许多名义上的“网络诗人”,只是把网络当作发表的载体,思考、写作方式与传统诗人并无区别。但是燕窝实践了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她的诗歌具有在线书写的各种特征,比如高速公路般的节奏……
       ——王晓渔,评论家,同济大学教师
       如果九月打算被什么动物蛰一口的话,那么你最好是去读燕窝的《十封情书》。读这种真诚的诗歌,诗人已经袒露了内心,交代了生活的碎片,那么作为读者是否要接受真诚反复的“蛰咬”呢?我跟一个朋友说:读到这里,几乎要哭了。
       ——木朵,诗人,网络诗评家
       燕窝的《颂歌》,有意疏离眼睛所见的生活,她告诉我们,除了眼见的“实有”生活之外,“窗玻璃”、“水光”和“回忆”都能各自映照出一套生活面貌——如何表达出更多的生活,如何扩大生活的丰富可能性,这不正是诗人永恒的使命?
       ——谢有顺,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
       弥漫着一股中国传统诗歌意象与情绪转化出来的生命情愫:破损的痛惜,甜蜜的幽怨,以及对岁月的挚爱。
       ——夏可君,人民大学教师
       燕窝的复杂多变……也缘于她身上互为悖论与补充的“双性特征”,即女性的敏感、偏执,与男性的冷静、克制。
       ——张伟栋,诗人
       记得我在民刊《汉诗发展资料》策划“诗歌尖叫——女诗人小辑”栏目收了燕窝的诗,燕窝拒绝了,并一语惊四座说她是“中性人”。
       ——阿翔,诗人
       活跃在多个论坛的燕窝曾大概说过这样的话:在诗歌写作中,只要能找到一种自己特有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语言方式,就够自己好好玩上一阵的了。这种写作观是带有一定网络“烙印”的,而燕窝作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土著诗人”,更通过她在网上的活动对许多网上的诗歌写作者产生了影响……在她自己的这种方式所提供的写作可能性中,她开始了她的嬉戏……到了后来,尤其是她的网络影响力越来越大之后,她的写作似乎是嬉戏的过头了。
       ——王璞、青年学者、
       北大硕士论文《对“网络诗歌”的初步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