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评论随笔]泰泽之歌
作者:孙晨荟

《诗歌月刊》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泰泽,位于法国东部勃根地省的一个小镇,是法国新教弟兄会的根据地。这里的基督宗教中心——泰泽团体的音乐风格和祈祷模式正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却丰满和谐、井然有序又灵活可变,结合泰泽安谧默想的祈祷模式,构造成祥和的合一整体以触及内心深思和探寻灵魂的独特风格。这个曾经异常平静的村落现在已被誉为“信仰的泉源”,成为年轻人的朝圣之地。
       一、 泰泽团体源流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新教徒罗哲(Roger·Schutz)在泰泽创办了一个隐修团体以实践自己及外婆的心愿:为时代的受难者冒险,与天主教信仰修和,为和平作贡献。罗哲修士毕生致力于基督徒之间特别是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修和工作,他领导年轻人秉持宣誓守贞的奉献生活,为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成千上万青年们开辟了这个灵修(基督徒与上帝沟通的生活方式)中心。各宗派的信徒在泰泽以歌咏祈祷的方式达到个人和整体神圣体验的自由与合一,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灵修来反省和复兴内心的信仰,用安静的、被转化的感觉唤醒人们的内在力量,使内心拥有一份能赋予生命的动力。
       隐修传统来源于中世纪,为的是从一个纷扰的世界中退离出来委身于信仰。共同体的成员自愿委身于一种规则化的共同生活,接受一位长者的指导。历史上的隐修制度是根据宗教戒律而实行的苦修生活方式,他们采取公有制经济模式并终生独身,修士和修女们加入时要宣示清贫、贞洁和服从。虽然以往的隐修制度弊病与罪恶清晰可见,但在欧洲历史上的那段艰难岁月里,修士们对基督教的传播和整个文化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接下来几百年中,基督教属灵成分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颇具分量,这一点认知是很重要的。 隐修制度没有被之后分裂出来的新教所接纳,不过他们仍保留了某些内涵相似但形式相异的灵修方式,如退修会(devotion retreat天主教称为避静、退省)。
       泰泽团体创办人罗哲虽身为传统的新教徒,但采用的却是天主教的隐修传统作为他终身奉献的形式并着力弥补各教会与罗马教宗之间的鸿沟。这个组织现今有来自30个国家不同教派的一百多名成员共事,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公教会团体。接待访客是泰泽团体的重要内容,除了固定的祈祷时间外,每年的每一周都有不同国籍的年轻人参加以“内修生活与人类团结”为中心的聚会,使参与者把信仰与当代社会多元化的现实联系起来。其中有多个小组讨论特定的题目:如“宽恕是否可能呢?”等,也有关于艺术和音乐的题目。泰泽的生活一方面是在祈祷与内省之中体会与上帝的共融,另一方面是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一,两种经验息息相关。
       泰泽提供了开放与聆听的氛围,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发现能够在多元文化与基督教传统中寻找到一条相融的道路。这一点让身处充满分裂、暴力与伤害的世界中的人们,有足够的能源成为信心与和平的缔造者。泰泽提供给年轻人的是“信心在人间朝圣旅程”,这个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组织团体,而是邀请每个参加完信心之旅的青年人回到家以后,在自己的处境中活出他们已经知道的一切,以更加体会自己的内在生命并意识到自己与其它同样寻求真正重要事物的人是彼此相联的。
       二、 历史文化背景
       泰泽团体带有普世教会的色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英美等国的新教最初发起的普世教会运动,是20世纪基督教内部提倡所有派别重新合一、实现大联合的运动。普世一词源自希腊文Oikoumene,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后被用来表述“基督教重新合一”、“教会一家”、“教会普世性”的思想,成为该运动的核心。它号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之间中止历史上的对立,重新走向联合。该运动致力于各教派基督徒在精神上、心灵上的沟通,并希望各教会在礼仪、典制和圣职等方面彼此接受或相应认同,由此发展出其求得共识的合一理论及相关的专题神学。
       天主教从最开始的抵制转变为接受并参与的态度,其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下简称梵二会议)的召开。这个行为带来罗马天主教会两千年历史上最为普遍和深刻的变化:一直惟我独尊的“正宗”教会大步“适应时代形式”(梵二会议的大会口号),以“教会的自我革新”和“基督徒的合一”为主题展开讨论。大会最早公布的文件《礼仪宪章》拉开了天主教礼仪改革的序幕,其中最重要的是简化繁琐的仪式、放弃陈旧的拉丁礼仪改用本地语言、采纳各民族的形式和风格等,并在传统仪式之外慢慢注入一些与属灵有关的经历。所有这一切加上前人的努力都力劝信徒不应只称为沉寂的个体而作壁上观,更应该参与牧师和唱诗班的歌唱。泰泽团体的敬拜风格与梵二会议的改革期望正相吻合。新教与天主教的界限在泰泽祈祷中不复存在,它保留了一些天主教的礼仪传统并将其简化,使已成为表演性质的崇拜仪式真正地转变成会众参与的共融祈祷。
       由于梵二的礼仪改革所带来的拉丁仪式被取缔的结果,随后与之相关的音乐品质就开始下降,传统赞美诗和复调音乐的宝藏被遗弃。法国作曲家、神甫约瑟夫·热里尼奥早在仪式的彻底变革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场危机的存在,他所做的是为传统的赞美诗注入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些诗歌用忠实于希伯来语的译文和简约和谐的曲调来咏唱……音乐异常简单,只需最为直接的重音音节的变调。泰泽团体采纳了这种简朴的观念,他们最初使用的就是热里尼奥的赞美诗和16世纪的圣歌。后来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加入,使泰泽的歌曲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团体在接纳各种派系(罗哲弟兄先是收容犹太难民,后又接纳了二战后的德国士兵,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各宗派的人士似乎都能在这里抛弃前嫌。团体中的很多修士们以小规模的互助会等形式在世界各地的落后贫困地区进行爱心救助)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融合了它们的礼仪和音乐传统,梵二会议提倡“基督徒的合一”的主旨和普世教会的原则,被泰泽独特的祈祷音乐媒介悄然的展现出来。
       三、 共融祈祷
       在泰泽一天有三次修士们和所有的访客相聚在一起祈祷,这被称为“共融祈祷”,它包括咏唱、读经和静默等。当山丘上的钟声响起时,所有的活动便接连停止,人们三五成群地沿路而上进入小教堂。入口处由一些年轻人手持不同语言写成的“肃静”提示板,并分布着歌篇和圣经单张。进入烛光闪烁、布满圣像和绿叶环绕的教堂时,可以看到人们面对祭台三三两两地席地而坐(跪)。穿白袍的修士们陆续从殿堂中央进入,这时钟声已渐渐弱下来,寂静的味道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当教堂内坐满了人时,整个泰泽完全安静了。
       开始的共融祈祷程序如下:
       歌咏赞颂:引子-诗篇
       读经:旧约经文-四福音书-书信-简短章节
       歌咏:应答对唱-歌咏-短诵
       祷词:连祷文-代祷文-主祷文-结束祷文
       这种排练的目的并不相同与合唱团演出前的彩排,指挥试图让会众理解,他们在唱什么、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练歌?泰泽歌曲的排练也努力达到使所有人在其中一齐祈祷咏唱。当所有的人能同心合一时,练习本身可以成为一个祈祷。这样可以帮助人们预备并投入共融祈祷,并明白这不是个人单独做的事。人们在一起准备并共同献上自己的声音、能量和整个身心。参与的人各有巨大的差异,却能以相同的声音向同一的上帝歌唱,这是很简单又很有力的祈祷。由于泰泽音乐是祈祷的一部分,很多音乐的完美指标如节奏、音调等都不可应用于此,但这已无关紧要。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使每位歌者、音乐创作人都会欣赏这里的音乐。参与者会感到被融入于比自己伟大的多的事情当中,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否基督徒或音乐家都会被感动。
       
       共融祈祷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中国大陆的很多天主教会也采用并结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祈祷会。实际上它的结构人们并不陌生:其方式与历来基督徒不同传统的礼仪方式或圣时祈祷毫无分别,而泰泽共融祈祷的特色就是体现早期基督徒所说的“谁人唱歌赞颂上主,便是双倍祈祷。”泰泽创办人罗哲鼓励年轻人“若是人知道与他人共融祈祷时咏唱,或个人静独时引吭高歌,竟能开敞人内在的自由!共融祈祷能使人默观复活主的临在,尤其是透过祈祷之美和圣歌的咏唱。”
       四、泰泽歌曲
       泰泽创办初期,修士们在团体生活中一起唱歌,其中有些人懂得音乐和谱曲,因此他们开始混声四部合唱和赞美诗颂唱。最早只有泰泽的修士住在这里并没有访客,他们的祈祷方式像隐修院一样是较长的圣咏诵唱并全部用法文。1960、1970年代由于越来越多到访者,修士们感觉到不能继续采用旧有的祈祷方式,他们努力寻求新的途径好让到访的人更容易投入祈祷。但除了人数方面有很大的增长之外,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所说的语言也成为障碍-教堂内要用多种不同的语言祈祷,于是渴望在祈祷中合一的想法成为泰泽团体的目标。
       音乐上的改变是首当其冲的,一些法国的作曲家如积比提、谢连鲁、雅克·贝蒂埃等开始参与合作和探索。严谨的时间编排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特质,它影响着基督宗教礼仪的形式和礼仪中音乐的运用。教会礼仪是经过精心设计,由严谨结构筑成的。例如在圣教日课中,包括一首赞美歌、三首圣咏、一首答唱咏等,所有人都明确知道每一部分的需时。这种形式有其优点但同时也牺牲了艺术的自由空间,因此发掘一种较流畅的音乐风格在教会礼仪中很具价值意义,而这种风格是没有人知道开始和结束的。他们找到了一个渠道-重复性的短诵,这样所有的人都能积极加入团体的祈祷中,他们使用纯正的音乐品质中的简单要素,让真正的祈祷者通过音乐表达自己,而简短而琅琅上口的乐句能被所有人轻易地记住,这就是泰泽找到的一种解决办法。反复的祈祷短诵、不为每首歌设定时限可以使人们排除思想中的杂念,并帮助他们重拾祈祷久被遗忘的一面,就是付出时间与主相遇。
       在歌词上,由于拉丁文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外语,它的中立色彩之因素也被运用,其语音上温和性的重音节与音乐的律动性贴切相配。曾困扰天主教仪式上百年的是否废弃拉丁语的问题,因在泰泽的运用方式和目标作用的改变,其争论也已不复存在。而在唱颂诗歌的时候,领唱或独唱则经常轮流使用各国的语言,这样的处理细节也是为达到共融合一。
       混声合唱赞美歌、卡农曲、欢呼式的应答对唱(如alleluia)和连祷文的应答对唱(如kyrie)是泰泽歌曲的特色内容。混声合唱赞美歌是由全体会众不断地重复唱颂同一段音乐,其中有些是富有默想性质和平静安详的。这类赞美歌的和声并不复杂但井然有序,在音乐上遵循格式化的和声动向又富有律动性和歌唱性。高音与次中音声部基本反向进行,中音和低音声部以同向进行衬托,四声部精心安排保持着传统新教圣歌的平衡。其小调式旋律带来的宁静优美以及和声的丰满和谐是泰泽音乐的特点。乐曲多为两句歌词及遵循同头变尾的结构,这种异常简短的风格摒弃了新教赞美诗分节歌的传统,将原来信息过多的内容变得简单易学,反复颂唱很容易深入内心,以此达到口唱心合的效果。
       歌唱这些短诵是很灵活的,会众可以自由选择唱任何一个声部,反复颂唱时诗班或乐队可以加花,不同音色的独唱者轮流嵌入。在唱较长的歌时,会众唱主旋律配以诗班或风琴、吉它的和声。总之,小到只有一种乐器的聚会,大到有管弦乐队加入的大型聚会,泰泽短诵都能被适用。
       卡农曲是常被采用的另一种歌唱方式,曲中标有数字的地方是每一声部的起音处。会众一般被分为男声和女声两部分,在四声部卡农曲中,第三、第四声部由诗班加入。颂唱时两个高声部和两个低声部分别以相同的旋律先后进入,而乐曲多为六至八小节,一改传统卡农曲的长篇高难风格,使每一个会众都能参与咏唱。这些歌咏虽然短小却是精心创作的,词曲结合相得益彰,其音乐品质和诗歌内涵仍不失水准。
       欢呼式的应答对唱和连祷文的应答对唱是天主教传统的答唱咏,它们在这里变得异常简单,每首歌曲一般只有八小节甚至更短。长音在素歌传统中是自由流动的花唱式旋律线,泰泽将这种风格谱为节奏规整的独唱加花部分并由不同的音色组演唱,以避免单调和机械化的重复。
       泰泽团体的实践中有着特别想保存的传统:反复吟唱同样的歌曲和古老的祈祷方式相同,它包括西方传统的万福玛利亚和东方教会的耶稣祈祷文。同时寻找新的歌曲、新的字句好深入年轻人的内心也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百多年前的文章在充满天份的作曲家手中会得到全新演绎,给祈祷带来新的活力。泰泽短诵能引领人们进入合适的情绪和氛围中祈祷,在五至十分钟的静默时间内集中思想和沉寂身心,安静下来的心灵会期盼歌唱,这就是泰泽短诵所带来的效应。
       简单地咏唱歌曲是泰泽祈祷的核心,这样参与者既能理解歌曲又能领会它所表达的祈祷内涵。利用三言两语表达信仰的真谛,这种祈祷之乐提炼出音乐与祈祷中的简单元素将其融合,在朴素之上又不拘形式,使歌者同心合一地集体祈祷却又享受安详自在的个人体验,这看似矛盾的不同感受在泰泽共融祈祷中紧密相连、水乳交融。
       结语
       泰泽的网站上有“祈祷与歌咏”一栏,其中“学唱泰泽歌曲”中有上百首范例。每一首歌曲都配有可供下载的乐谱和女高、女中、男高、男低各声部的midi音乐以及四部混声伴奏和吉它伴奏的midi音乐。其中吉它伴奏的midi音乐是典型的泰泽风格:编配优美和灵活多样。这些网络的方式使泰泽歌曲流传更加迅速,今天人们可以在欧洲、美洲,甚至在肯尼亚内罗毕的平民区或者印度的乡村里听到这些乐曲。
       当这些简单美丽的祈祷歌曲被唱响时,往往会使到访者感到震撼,它们如同蕴藏于大海内部的无数声音在和谐地交响。其音乐不是供人欣赏的,它把参与者的注意力凝聚到对上帝本性的默想和认识之中,而在其中人们也能感受到上帝正透过音乐向寻找者启示他自己。泰泽团体的特色,也在于它指出了音乐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正普世的,即音乐不是单纯为享受而存在,它是通向神圣体验的媒介,其目的直指人们所凝视的那一位上帝。音乐之美应具有感化、启示和提升的力量,它位于和谐之中,因为“和谐是上帝的本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是和谐,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柏拉图提出了有关美的本体问题。后来基督教思想家们丰富并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美的本体只能是造物主上帝-美是上帝的名字”这一神哲学观念)。
       泰泽之歌就是让人们像罗哲修士说的那样“勇于祈祷,敢于向基督歌唱,直至你充满喜乐和平安。透过圣灵,基督在你心内祈祷,远超乎你想像之外。”